汉明(校对)第1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8/1807

  “有人会说,你才二十三岁,正当青春昭华。”吴争摇摇头道,“这话不对,我虽然年青,但大汉族几千年了,它在外族地铁蹄下,哀嚎了六年之久。江北民众也等不起了,如果再等六年,等那些稚童长大成人时,他们或许已经忘记自己是汉人了……清廷在倡导满汉平等,他们甚至在提倡满汉通婚,当然,咱们是知道其中猫腻的,可江北普通民众不知道,他们认为换个皇帝或许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好。”
  “这不是简单的人心所向,这关乎到日后北伐时,我军要遭受的阻力大小。”吴争将手一摊,“其实我要说的很简单,就两字,北伐!”
  堂内开始有了私语声。
  “谁赞同?谁反对?”吴争平静地说道,“今日若有异议,可以讲,我不怪罪。但若今日都赞同,出去之后再反对,休怪本王不留情面!”
  
第1573章
最擅长阳谋
  池二憨霍地起身,闷声道:“我早就说过,有钱就有钱的打法,没钱就没钱的打法……想当日少爷在嘉兴府官道上,收拢百余溃兵,就能击杀数十鞑子追兵,如今咱们有二十万人,船坚炮利,还有什么可说的……兵发顺天府,捉了顺治娃儿,还有那叫啥来着的婆子。”
  孙嘉绩起身附和道:“末将是在王爷收复苏州时,才追随的王爷。这么年来,在王爷的引领下,北伐军屡战屡胜,兵锋之利令鞑虏闻风丧胆……如今清廷早非六年前的清廷,多铎枭首于绍兴府、多尔衮死于徐州、博洛至今还关押在杭州府,而被清廷所依为另一条胳膊的征西大军也被大西军蚕食,尼堪、孔有德一人被杀一人自尽……末将以为,此时正值双方实力此消彼涨之际,只要王爷下令,末将愿为先锋!”
  鲁之域慢慢起身道:“末将并不反对北伐,众所周知,咱们与敌激战多年,为得就是北伐。可……可问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值得吗?”
  池二憨牛眼一瞪,霍地转身要怼鲁之域。
  吴争轻喝道:“你小子就不能悠着点,让人把话说完?”
  池二憨这才冲鲁之域哼了一声,慢慢坐了下来。
  鲁之域抱拳一拱道:“谢王爷……末将的意思是,正如王爷之前筹谋,大将军府需要时间整军练兵,江南民众也须休养生息……咱们已经有了这么大一片基业,孤注一掷,不可取啊!”
  在鲁之域身边的吴易起身附和道:“末将以为,鲁将军所言有理。明眼人都看得出,在我军的压迫下,清军的地盘在不断收缩,闽粤收复、我军已经饮马黄河,大西军已经进入荆襄……只要咱们耐下性子,任由李过广信卫及李定国大西军与清军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咱们再恃机北伐,方可事半功倍,一举抵定胜局啊。”
  吴争微笑起来,扫视着众将领,问道:“还有谁有异议吗?”
  方国安欲言又止,他甚至已经直起身子来了,可想了想,又坐了回去。
  吴争又问了一声,再无人开口。
  于是吴争道:“鲁、吴二位将军说得好啊!六年前,咱们光脚不怕穿鞋的,但凡遇战,先打了再说……可如今,咱们有地盘了,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了,也穿上鞋了,这鞋还挺舒服的,所以嘛,万事都得想着退路了,你们说是不是啊?”
  这话迅速缓和了堂内气氛。
  可吴争突然转变语气道:“人哪,往往都是如此。只要吃饱穿暖,兜里还有三、五日的米粮钱,那就得过且过,心想着,万一打输了,兜里这三、五日的米粮钱被人抢去,如何得了啊?大有被屠家灭族的担忧。”
  气氛骤然改变,变得紧张起来。
  “我确实想过,先将自己打造成不败之身,等有了十足的把握,再发兵北伐。”吴争悠悠道,“可我突然发觉,休养生息又何尝不是一种懈怠?鲁之域,江北大胜之后,你与吴易在扬州府发了笔小财吧?”
  鲁之域、吴易大骇,忙起身道:“王爷明鉴,末将二人绝无搜刮扬州府百姓之举……”
  “坐下,我知道。”吴争抬手示意道,可语气渐冷,“否则,本王岂能容你们还端坐在此?!”
  鲁之域、吴易更加惊骇,哪还敢坐,“末将二人只是效仿王爷……将那些与清军暗中勾连的豪门、富户的家产充没……”
  吴争脸色如常,不置可否。
  而一直沉默旁听的宋安突然开口道:“二位将军在刘家庄、白驹场羁押盐商十七人,以此向盐商家眷勒索赎罪银,共计一百六十余万两。之后,在富安再次以相同方法勒索富户九人,得到赎罪银不下百万两……”
  听到这,鲁之域、吴易已经站不住了,他们“扑通”跪在吴争面前,齐齐拜伏道:“我等有罪,请王爷降罪责罚。”
  堂内众将领面面相觑起来,气氛渐渐凝固。
  吴争依旧神色如冰,慢条斯里地道:“本王确实有过抄没富豪、犯官家产之举,可你们说效仿本王,这话本王不爱听啊……本王抄没所得,皆归财政司所有,从无将一两银子纳入自己囊中,你们要效仿,倒是效仿得象一些啊。”
  鲁之域忙道:“末将知罪了……末将这就回去,将所涉银两交于莫老。”
  吴易稍作犹豫道:“末将也愿意将所涉银两交于莫老……只是,有一部分银两已经做为奖赏,赏赐给了此战有功的众将士。”
  吴争终于怒了,拍案而起,沉声喝道:“赏赐给众将士?你以为北伐军是你的私兵吗?你以何名目赏赐北伐军?况且这银子还是来路不明的脏银!”
  鲁之域、吴易不敢再答话,双手一拱,拜伏在地。
  吴争左右扫了一眼,慢慢坐了回去,“孤与李过设下此计之时,已经料到此计定会被清廷看破……所以,此计并非阴谋,而是阳谋,孤就差没有明白告诉他们,孤有意染指凤阳府了。”
  说到这,吴争点点陈胜道:“你在天长留下一千人,留得好啊!这等于给我留下了一枚好棋。清廷朝堂上不乏聪明人,聪明人往往可以一针见血,他们当然能猜到我有意凤阳府,也一上猜到了我被财政制约,无力大举北伐,这么一来,事情就很清楚了,无非就是对凤阳、庐州二府的争夺,再往南点,还有安庆府……如果诸位易位而处,你们认为清廷会如何应对?”
  池二憨抢先答道:“咱们财力窘迫不假,可清廷也未必好过咱们多少……既然咱们打不起一场决战,敌人想来也一样。所以,我认为清廷不会由此与我军暴发大战,最多以凤阳府现有兵力加上兖州多尔博所部,与广信卫争夺凤阳府。”
  陈胜摇摇头道:“我看未必,也不尽然。至少,兖州多尔博不会轻易听从清帝旨意,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果与广信卫争夺凤阳府,军费和伤亡皆不会少,多尔博能咽下这颗苦果,为福临作嫁衣裳?肯定不会,一旦多尔博所部损失过大,清廷很可能趁机收回四府之地,至少多尔博定会丢失济南、青州二府。”
  
第1574章
虚则实之
  池二憨没好气地怼道:“那依你之见,清廷会任由李过占了凤阳府?要知道,凤阳府尽三万守军,那还是阿济格北撤时,从原徐州大军中挑剩下的弱兵,怎能挡得住广信卫?”
  陈胜道:“清廷自然不会甘心被李过占了凤阳府,可清廷一样不会派驻京八旗军南下……这要是被多尔博截留一些,恐怕福临那娃得哭出声来。”
  这话让在场将领们不禁莞尔,除了还跪在地上,被吴争视若未见的鲁之域、吴易。
  陈胜继续道:“我认为,清廷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应该是想法调动兖州大军,援助凤阳府守军……”
  池二憨皱眉道:“你不是刚说多尔博不会答应吗?”
  陈胜微笑道:“多尔博确实不会答应,可多尔博终究是个半大的孩子,怎能与多尔衮相比?清廷自然会想法逼多尔博答应出兵……最简单地方法就是,令阿济格率己部南下,因为凤阳府守军本就是阿济格所部,所以,阿济格就算再不情愿,也得奉旨南下。而阿济格终究是多尔博的叔辈,且是亲王,只要清廷给阿济格一个合适的名份,到时除非多尔博改旗易帜自立,否则,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池二憨不再出声了。
  陈胜转身吴争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或许正因为清廷算准了王爷想染指凤阳府,也仅仅是想染指凤阳府,那么,咱们反而有了机会。”
  姜,总是老的辣。
  一向很少开口的陈胜,让吴争反而吃了一惊。
  没错,他的分析八九儿不离十,吴争想要的绝不仅是凤阳府,但目前实力还不允许大举北伐。
  可如果在时间与危险二者中选择,吴争宁愿赌上一把。
  赌什么呢?
  赌大汉族的气运!
  赌这些年来,自己不断地、看似无序的抛撒下的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
  赌人心除了私欲之外,尚未泯灭最后一丝良知和底限。
  广信卫叛反是假,李过挟怨叛逃是假,连吴争目标是凤阳府也是假,吴争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伐。
  对,北伐,没错!
  这很矛盾。
  就象吴易说的,吴争一直强调的是整军备战、积蓄实力。
  但,这不代表着这是唯一的选项。
  人,都是逼出来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死板的战略就算再正确,在不断变化的局势下,一样是错漏百出。
  如今的江南,吴争的声望确实如日中天。
  可问题是,江北呢?
  民智未开之际,百姓唯一的诉求就是生存权。
  从两年前开始,清廷已经舍弃了当年的屠戮手段,而转向怀柔,甚至口号的漂亮程度,尤胜于大将军府。
  这使得江北无数民众被蛊惑,他们甚至认为,换鞑子做皇帝,或许更好些。
  哪怕听到传闻,江南的生活水准比起江北,是天壤之别。
  可这不重要,只要有吃的,不饿肚子,很多人都选择安稳渡日,这是一种与生皆来的麻木。
  麻木,不是错误。
  但麻木是,罪过!
  吴争不忍心来日北伐之时,让无数同胞成为敌人,让北伐军将士的刺刀下,滴的是同胞的鲜血。
  所以,他需要改变战略。
  可现实不允许吴争仓促间发动一场决战。
  于是吴争另辟蹊径,“逼反”广信卫,上演一出苦肉计,用意无它,只为逼清廷应对出错,搅乱一池清水,然后混水摸鱼。
  大将军府,是个军政府,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政令、吏治的清明程度是远胜于满清的,这不容置疑。
  可就算如此,人心依旧具有善变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