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1807

  马吉翔决定再下一城,他拱手道:“若陛下允准……臣愿意为陛下分忧,如果事败,由臣一力承担,绝不连累陛下。”
  这话一出,朱莲壁顿时喜形于色,他起身上前,挽着马吉翔的胳膊,嘉勉道:“马爱卿果然是忠臣……也罢,既然马爱卿如此忠心,朕……准了!只要事成,朕绝不吝惜奖赏!”
  马吉翔大喜,“谢吾皇隆恩……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
  世间事,往往是因为一个小角色的一次偶然的妄动而改变。
  如同大洋彼岸的蝴蝶,不小心扇动了一次翅膀。
  马吉翔是个小角色,凭他自己,根本无法说动京城宗室、朝中大臣,也就只能拿些小恩小惠去收买他麾下锦衣卫罢了。
  可朱莲壁给予了他极大的声援,当然,朱莲壁甚至没有实质性的口谕,令马吉翔做什么,可只要马吉翔言必称陛下,没有人会去怀疑马吉翔假传圣旨。
  这和后世居高位者,自己不出面,让手下秘书去办事一样。
  许多时候,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马吉翔,代表的就是皇帝。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倒吴运动”,就在这么偶然间,仅酝酿了一天一夜,然后迅速暴发了。
  ……
  次日近午。
  吴王府内,黄道周正向吴争汇报这半年的工作。
  还别说,黄道周两朝三任首辅,能为确实不小。
  仅不足半年的时间,在他的整肃下,成绩斐然。
  建新朝三年以来,国库首次出现上百万两盈余,这让吴争很高兴,“黄相果然言而有信,看来之前三年之约,现在一年后就可兑现……这样就可让孤来日北伐,再无后顾之忧啊。”
  就在二人言事之时,一道急报传了进来。
  吴争一看,脸色猛地一沉,“黄相,看来你经济上有建树,可驭人之道,欠缺不少啊?!”
  黄道周一愣,忙问道:“不知王爷所指何事?”
  “自己看!”吴争没好气地将手中急报甩给黄道周。
  黄道周急忙捡起来,打开一看,脸色大变,急道:“王爷,臣确实不知此事……”
  “孤当然知道你不知此事,要是知道此事……哼!”
  “臣这就入宫奏报皇上,调京卫平乱!”
  “慢着。”吴争在黄道周转身至门口时,突然开口阻拦,“进宫有用吗?”
  黄道周一愣,霍地脸色一白,骇然问道,“王爷的意思……这事是陛下所……?”
  吴争反而平静下来,事实上,吴争有个好习惯,但凡遇事,都能很快平静下来,这与他的性情有关,结果都这样了,还能坏到哪去?
  吴争思忖了一会道,“黄相回自己府上,不必理会他们,孤倒要看看,他们想干什么,能干出些什么?”
  黄道周愣了一愣,干涉地开口道:“王爷……之前在石城门前所说的话……是真的吗?”
  吴争一愕,随即想起了自己那个“笑话”,突然哈哈大笑道:“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黄相何必执拗于一句戏言?”
  黄道周苦笑道:“别的事王爷乾纲独断也无妨,可此事总得给臣等一些……变通的时间吧?”
  吴争漠然挥挥手道:“放心吧,变不了天!”
  黄道周似信非信地用力点了下头,转身出门而去。
  ……
  “紧闭府门,除了本王传召,任何人不许进出。”
  “派人前往龙湾,将本王密令当面交给廖将军。”
  “取孤的令牌,调京城长林卫向金水河方向集结。”
  ……在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之后,吴争看着被自己征用不久的小老乡黄昌平,微笑道:“二娃,孤给你派个任务,但可能会有危险……敢去吗?”
  黄昌平立正道:“卑职愿为大将军效死!”
  “好。”吴争点点头道,“当年孤在莲花桥、进香河一带被禁军追杀,幸得当地百姓为孤断后,孤才顺利转进至清凉山脱困……你持孤的信物,去进香河集市找一个叫刘老三的人,告诉他,孤令他集结人手,由你指挥……你带人来维持王府外秩序。”
  “是。”
  “你不问问,孤为何不动用府卫,而要让你去坊间调动民众?”吴争微笑着问道。
  “卑职只须奉大将军军令,至于别的,大将军不说,卑职就无须知道。”
  
第1538章
十六字
  吴争哈哈一笑道:“随扈不同于与敌作战,你须明白孤的用意。”
  “请大将军赐教。”
  吴争慢慢收敛起笑容,仰头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轻叹道:“这是我朝京都,城中皆是我朝百姓,就算其中混杂奸邪,也是少数,大多应该是被煽动的……调民众前来维持王府外秩序,至少可以将伤亡降到最低,也不至于使人指责本王调兵镇压陈情的民众。”
  “卑职明白了。”
  “记住,不能用军械。”
  “是。”黄昌平应道,而后想了想,道,“卑职用棍。”
  吴争老怀大慰,点点头道:“有点意思。”
  不想黄昌平眨了几下眼,再次问道:“卑职可以用菜刀、柴刀或者锄头等农具吗?”
  吴争一愣,而后愠怒喝道:“滚!”
  ……
  进香河畔,鱼市街。
  才仅仅两年的功夫,已经变了大样了。
  原本破败的街道,涣然一新。
  街道从不足五尺,拓宽到了一丈有余。
  坑坑洼洼的路面,也由一尺三分条石垒砌,与长安街路面相比,毫不逊让。
  这个人口才八百多户的小镇,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世人聚焦之地。
  原因只有一个,当朝吴王殿下来过此镇,并在危急关头,镇民们用血肉之躯,为吴王殿下断后。
  不再需要别的了,就这一个原因,足以让它成为世人的朝圣之地。
  无数的年轻人,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亲眼目睹一下,并梦想着有一日,能在此重演当日剧情,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刘老三,听起来象是个江湖汉子。
  实则不然,人家是中规中矩的读书人,姓刘名元,崇祯十六年的生员。
  吴争被禁军追杀那夜,刘元、许老二、郑一斤等人,立下大功。
  论功刘元该破格擢升,哪怕放一任县正堂亦不为过。
  但刘元最终没有接受赏赐,他选择了留下,留在这个小镇,留在这条曾经被鲜血浸润透了的大街,这是无数人心中的痛。
  许老二被禁军乱箭射杀,郑一斤被斩断了一条胳膊,数百乡民在随后的断后中死去。
  这让刘元,心累了、死了,再没有任何兴趣,做义兴朝的官。
  吴争后来知道此事后,特意下令,以大将军府的名义,给予鱼市街所有参与当夜义举的民众丰厚的奖赏,亡者百两、伤者六十两,参与者二十两。
  同时,为刘元等人破例,在鱼市街秘密设立了一个长林卫分支,直隶于吴争自己,所以,刘元虽说只是一个分支档头,但品级实际已经超过了长林卫五档头,到达了从六品军衔。
  丢了条手臂的郑一斤,成为了分支副档头,为正七品军衔。
  当然,这是不宣于人前的任命,明里,刘元还是酒肆掌柜,而郑一斤依旧是鱼市街街口肉摊上的屠夫。
  ……
  时值午后。
  黄昌平连夜驱马赶到鱼市街时,赶集的人们已经渐渐散去。
  并不拥挤的街道上,百姓三、五成群地聚起小酌,显然,这该是本街的商户和当地百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