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1807

  夏完淳一惊,跳将起来,拱手还礼道:“此礼,亦是为了汉明天下!”
  二人目光相对,突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夏完淳没有问吴争该怎么做,吴争也没有去指导夏完淳接下来该怎么做。
  因为,许多事,其实只要方向对了,怎么做,只关乎进程的快慢,而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
  吴争绝没有想到,夜里孤身来造访的会是夏完淳的三妹夏惠吉。
  在吴争看来,这小丫头最多只是个“愤青”,当然,因为之前与夏完淳商议时,夏完淳说到“北伐争得不是天下,而是人”这句话出自夏惠吉之口,让吴争对这小丫头的观感有了不小的改变,吴争觉得,这应该是个有点点意思的“愤青”了。
  但显然,夏惠吉不在乎吴争对她观感的改变。
  因为夏惠吉是为正义而来,在夏惠吉看来,错与对、是与非、黑和白,不共戴天。
  “吴争,你该为你之前在台上的诡辩向我道歉!”
  看着“凶狠”瞪着自己的夏惠吉,吴争有种意识上的错觉,曾几何时,吴小妹,也这么对他,如出一辙。
  “昭南,我与存古兄弟相称,按理,你该称呼我一声大哥的。”吴争没有怪罪夏惠吉的无礼,上位者从不去关注一个对自己产生不了威胁的人,更何况,她是夏完淳的胞妹,“已近子时,姑娘家应当回自己屋去。”
  “没想到,鼎鼎大名的吴王殿下,也如此假道学!”夏惠吉毫不示弱地反怼道,“朝野坊间都流传,吴王殿下或许是权臣、强臣,但绝非小人……今日看来,传言有误啊。”
  听听,听听,这话说的来,吴争没好气地反怼道:“世人说我权臣、强臣应该不假……可绝非小人四个字评语,我还真没听说过,怕是你自己心里杜撰的吧?”
  夏惠吉俏脸一红,道:“可你身为吴王、大将军,总不能对治下之地的罪过熟视无睹吧?”
  吴争微微一愣,但很好怼了回去,“首先,太平府不属于本王治下,这是朝廷直隶,再说了,这是你哥卫国公的辖地,就算有不法,也该归卫国公管才是,怎么怪得到我的头上?”
  “可我哥怕你!”夏惠吉有些口无遮拦,但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他敬重你,不想使你为难。”
  吴争心中一动,遂笑道:“这么说来,今日你在台上之语,并非空穴来风喽?”
  “自然不是。”夏惠吉理直气壮地道,“我有证据。”
  “什么证据,说来我听听。”
  “不。”夏惠吉一昂首道,“你先得保证,定会秉公处置。”
  吴争疑惑起来,但还是顺从了夏惠吉,“可……我保证。”
  夏惠吉还不罢休,确认道:“哪怕涉事之人是你的亲友……你也须保证秉公处置。”
  吴争表情慢慢严肃起来,沉声道:“只要你所指是事实,本王保证秉公处置。”
  于是,夏惠吉开始了陈述。
  ……
  “胡闹!”
  夏完淳很少有冲钱秦篆说重话的时候。
  可听钱秦篆说三妹去了吴争处,顿时急了起来。
  “为何不拦着?大哥日夜所虑的是复兴大业,这种小事……我便可处置,何须去烦大哥?还不快去把三妹叫回来?”
  钱秦篆浅笑道:“夫君稍安勿躁……这事夫君确实有权处置,可怎么也绕不过王爷去,这也是夫君迟迟不动手的原因。况且,大姐也没拦,我做嫂嫂的为何拦?”
  夏完淳没有因钱秦篆的话,缓解心中的急恼,他跺脚道:“好……你们不去叫回三妹,我去!”
  说完,向门口冲去。
  钱秦篆早就有了防备,迅速身子侧移,挡在了夏完淳面前,夏完淳差点一头撞在妻子身上。
  钱秦篆掩嘴笑道:“夫君可知大姐为何不拦三妹吗?”
  夏完淳皱眉道:“我也正奇怪呢……三妹还未出阁,这大晚上的……虽说是去大哥那,可毕竟男女有别……”
  
第1528章
三大矛盾
  钱秦篆用如玉般的葱指点了夏完淳的额头,嗔道:“你呀,自家妹妹的心事是一点都不知道。”
  夏完淳疑惑地问道:“三妹有何心事?”
  钱秦篆嗔怪地白了夏完淳一眼,“夫君可否这记得,当时王爷受困于淮安,夫君还没出兵,三妹是怎么引明社及太平府学子前来咱们府前闹事的?”
  “仗义直言,有何不对?”
  “你……真是个呆头鹅!”钱秦篆没好气地嗔道。
  这下夏完淳才回过味来,惊讶道:“难道三妹对大哥……?”
  “才明白啊?”
  夏完淳这才恍然大悟,可随即皱眉道:“荒唐……大哥已有王妃、侧妃,杭州府还有晋王之女候着……”
  “怎么?夫君是嫌弃……三妹得不到正室名份?”钱秦篆不以为然地道,“天子九嫔,难道夫君认为王爷将来……”
  “不可妄语!”夏完淳沉声道,“大哥心里怎么想……岂是你可以置喙的?何况我也不是在意三妹有无正室名份,而是三妹心性太过娇纵,惹烦了大哥!”
  钱秦篆一脸郁闷,看着自己的丈夫,苦笑起来,她一把拽住丈夫的衣襟道:“儿女之情,岂是外人所能了解的?夫君只是兄长、兄弟,又怎能以己心揣度王爷和三妹的心思……成与不成,他们二人自有分寸,咱们,等消息就是了。”
  夏完淳愣愣地看着妻子,轻叹道:“我……我就怕三妹冲撞了大哥。”
  “既然夫君与王爷兄弟相称,那么三妹便也是王爷的三妹……我不知夫君究竟在担心什么?”
  “可……那事,实在不应该由三妹对大哥说啊。”
  钱秦篆的脸色也慢慢凝重起来,轻叹道:“也是……三妹性子刚烈,这要是……”
  夏完淳一跺脚道:“不成,我得去把三妹叫回来。”
  钱秦篆想了想道:“夫君去不合适……这样,我去找大姐,然后一起去叫回三妹。”
  夏完淳稍一犹豫,应道:“那……好吧。”
  ……
  夏惠吉口齿清晰、有条不紊地讲述,让吴争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是一桩典型的官、商、豪门、宗族相互勾结,荼毒百姓的贪腐案。
  太平府隶属朝廷直隶,不同于吴争大将军府所辖诸府,吴小妹郡主的身份,还不足以在太平府得到法外治权。
  虽然这两年,织造司扩张的触角早已越过长江,但从权力而言,织造司只是个民间商人组织,没有官职、品衔,不具有执政、执法的权力。
  那么,当织造司在太平府开设分支之时,所面临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招揽当地织女之事。
  当然,因吴争的关系,夏完淳提供了足够的方便。
  但县官不如现管,对于具体事务,夏完淳无法给予更多的帮助。
  都道皇权不下乡,皇帝统驭大臣,大臣代天子牧民,自三皇五帝始,再强大的帝国,其最基层的官府,都是县一级。
  而真正控制镇、乡、里、村的是宗族。
  族长的话往往比县太爷更好使,这也是每一任县令到任,最先要拜访的就是当地豪门宗族。
  只有与这些大宗族搞好关系,才能保自己一任平安、顺利。
  原本,织造司分支的设立,太平府诸县宗族是不会有太大反弹的,因为也没有人敢于无故去挑战吴王的威严,这不是找死吗?
  可任何事,一旦牵扯到了利益,简单地说,就是银子,那么,再大的威严,都可以被无视,包括皇权在内。
  织造司的工钱开得太高了,杭州织造司的织女薪水,在江南就是一个传奇。
  每月高达数十两,甚至近百两的薪水,这简直就是一种原罪。
  这使得江南百姓,咬着牙地去多生,发疯似地生,为得就是生一个女儿,养到十一岁,学织绣,然后在出嫁之前,为家里赚足之前不敢想象的财富,这间接地造成了三年之中,江南大量的新生儿诞生。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宗族不乐意了,豪门不乐意了,官员、商贾们自然也不乐意了。
  宗族不乐意是因为,织女因为要织绣,造成了婚配年龄的延迟,而且是大幅延迟,江南民众生活富裕,女子婚配年龄本就相对晚一些,一般在虚岁十六至十八之间,可如今,织女的普遍婚配年龄拖延到了二十岁之后,甚至二十四岁。
  二十四岁,这对于正常婚配来说,已经是两、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订了婚的夫家,没有人乐意迎娶这样大年龄的女子入门,因为,织女未出嫁之前,所赚的银子皆归女方家中,与男方无关。
  可早已经三媒六聘订了亲的男方,付出了彩礼,却需要等待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才能娶回媳妇,利益的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而宗族,永远是站在男方这边的,屁股决定了立场,父系社会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