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807

  吴争眉头一挑,问道:“你的意思是……让黄应运回去向晋王撒谎?”
  “咳……咳……士英确是这个意思。”
  吴争皱眉想了想,“可李海岳要自梳……”
  “这不难,派人看住就行……再不济……圈禁。”马士英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在他看来,圈禁一个晋王王女,竟如小菜一碟。
  吴争瞪了马士英一眼,“那郡主……也须圈禁?”
  “咳……”马士英为难起来,吴小妹可是自家主公的妹妹,哪敢说圈禁二字?“王爷说笑了,郡主岂能圈禁?”
  “你也知道?”吴争没好气地道,“这要是传出去……孤岂不得受家法?再说了,圈禁李海岳哪有这么容易,黄应运的嘴怎么堵?又怎么不让李溥兴知道……万一他来探视妹妹,怎么圆场?”
  马士英被吴争一连串的问题问得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时李颙在旁边轻声道:“学生倒是有个办法……以历练之名,将李溥兴调去江北,如此一来,他就没时间来探视了,再说,如今南北停战,此去历练并无风险。”
  马士英一听大赞道:“此计甚妙。”
  “妙个屁?”吴争沉声道,“能瞒多久?到时孤把你们扔出去作挡晋王怒火?”
  马士英、李颙低头不再吭声。
  吴争想了想道:“李溥兴在军校也不少时日了,是该出去历练历练……李海岳年纪尚小,又不识文断字,找几个德高望重的先生,好好学点文化……至于黄应运,去,把他找来,就说孤要请他吃酒。”
  马士英、李颙古怪地互视一眼,抬袖掩嘴,偷笑起来。
  吴争见了,怒道:“笑什么?”
  马士英顿时正色道:“臣刚想到昨日大将军府补齐了四个月俸禄。”
  吴争转头向李颙,“你也有四个月俸禄补了?”
  李颙一本正经地道:“之前学生与马大人同往凤阳府,马大人向学生借了二十两,今日……还了。”
  ……
  黄应运兴高采烈而来。
  他绝对没想过,吴王会拒绝纳个侧妃。
  也对,无论是门楣还是官位,李海岳都堪称门当户对,甚至正妃都成。
  再算上如今二王会盟,这更是喜上加喜的事。
  黄应运都已经想好回去怎么找李定国讨赏了。
  这次马士英亲自传话,请自己赴宴,黄应运就没想过,吴争会拒绝。
  这现实很骨感,黄应运顿时愣住了。
  “王爷是说……拒婚?”黄应运使劲地掏了掏耳朵,“这可是我皇赐婚!”
  吴争微笑着,亲自为黄应运斟了杯酒,邀道:“来,孤先敬黄先生一杯。”
  “荒唐!”黄应运一端酒杯,“非外臣对殿下不敬,这……这……水到渠成之事,殿下何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吴争慢慢将手中酒杯放下,看着黄应运道:“孤与晋王之会盟,并非因联姻而起,实为联盟于双方皆有益、也于国于民有益……如果天下大事,可以用一个女子联姻来定,那数千年来,就不该再有战争……先生以为然否?”
  黄应运越听越心里越惊,“殿下此话……是说与我王之会盟,只是相互利用,之后……便会分道扬镳?”
  吴争心中一叹,面前这个“破落秀才”确实不是一般人。
  “不。”吴争摇头道,“孤的意思是说,联盟合乎双方的利益……而巩固联盟的有效方法,并非只有联姻一条道,在本王看来,让双方利益更为重叠、更为一致,方为巩固联盟最有效的方法……譬如,北伐!”
  黄应运惊愕地看着吴争,他呐呐道:“殿下是不信任我王……不,不,我王是雄主,顶天立地的汉子……”
  “我同意。”吴争点头道,“在孤心中,这天下能让孤敬佩的人中,晋王必首屈一指……可正因为晋王是磊落之人,本王更不能接受……成为他的女婿。”
  黄应运不理解吴争的话,他吃惊地看着吴争。
  吴争轻叹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晋王,必与孤为敌。”
  黄应运突然懂了,他理解了吴争的为难之处。
  李定国出身义军,本与明为死敌,可外敌入侵之时,他遵从他的义父遗命,调转枪口反清复明,这其实不是李定国真正护民,而是为了汉人天下。
  如果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李定国几乎与吴争是同心同德的。
  可往往天不从人愿,永历受孙可望挟持,不得不仰仗李定国,这就造成了永历几乎将皇权倾囊相授,如果说李定国已经成为永历朝另一个“摄政王”,一点都不夸张。
  这样一来,换作是吴三桂之流想要与自己联姻,那么,吴争就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与之虚于委蛇了。
  
第1497章
私恩公义
  可问题是,以李定国的心性,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他受永历知遇之恩,自然以死相报,他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女儿,而站到吴争这边。
  结局就变得非常清楚,北伐功成,各方争位,内战必起,不用怀疑,李定国肯定站在永历这边。
  如果换成别人,那吴争可以实力碾压之、消灭之,甚至不带一丝犹豫。
  可如果是李定国,抛开数十万大西军不说,就算只有李定国一人,吴争都不忍、不舍、不想兵刃相加。
  这与道义无关,只关乎心中那一点火花——“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
  许多人都不懂吴争的心,黄应运却懂了。
  或许是黄应运聪慧过人,亦或许是黄应运以一个旁人的心,去揣摩吴争的心,这是马士英、李颙等做不到的。
  正因为懂,黄应运心如刀绞。
  自从第一次见吴争时,那发乎内心的一拜,黄应运就视吴争为神。
  这与对李定国忠诚不同,一种是立场,一种是……信仰。
  对,信仰!对黄应运而言,吴争就是他的信仰!
  双方联姻、结盟,这让近不惑之年的黄应运欢呼雀跃。
  然而,吴争的直白和坦承,让黄应运浑然不知所措,因为这关乎他的立场,还有他的信仰。
  黄应运涩声问道:“殿下心中,难道就不能……与我王转圆的可能吗?就非要刀剑相向、同室操戈吗?难道除了权力和利益,就不能有……别的吗?”
  吴争平静地看着黄应运,许久,“先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吗?”
  “不,我知道!”黄应运嘶声呼道,“反清复明……!”
  “不。”吴争断然否定道,“你一个偏远南疆的落第秀才,年近不惑,对明有什么情义?多少食君之禄的臣子们,都臣服于现实的龌龊了……你会是个例外吗?”
  “我是。”黄应运瞪着一双发红的眼睛,“我就是。”
  “你不是。晋王也不是。”吴争平静地说道,“你们只是为了汉人的血、为了天下汉人不被外族奴役,为了心中那一丝尚未熄灭的火苗……这是你与晋王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的真正原因。其实你太象晋王了,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这份执着,孤很敬佩,虽不能及,但心向往之。可惜的是,正因为这份执着,才是摆在孤面前真正的障碍。”
  “为什么?”黄应运痛苦地嘶吼道,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吴争的话,如同一道昊天的光辉,照进他的心里,然后将他的心照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吴争没有说错,反清复明只是一句口号,也仅仅是句口号。
  反清是真,复明未必!在天下揭竿而起的明末,有多少人还真正拥护朝廷,复明?这就是个笑话,如同落水之后即将溺亡之时,在身边发现的那根稻草。
  人嘛,总喜欢麻痹自己,美丽的谎言说多了,就成了真,然后自己都信了。
  可此时,吴争的话,将黄应运原本的伪装剥开,血淋淋的,很痛,痛得黄应运象死一般地难受、痛苦。
  吴争慢慢地转过脸,看着屋外漆黑的天空,“汉人已经不能再承受一场百万人厮杀的内战了……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北方的鞑子,你也知道,之前孤与番人联合舰队打了一场大海战。这场海战,孤与郑森……输了,虽然民众都认为赢了,可孤心中明白,确实是输了。”
  “输在船不如番人坚固,输出炮不如敌人犀利……输在孤与郑森不能同心同德。”吴争悠悠一叹,“如果有一天敌人挟十万、五十万之众,从海上来,而咱们却在为谁当皇帝打内战,到时崇祯十七年的惨事,又将上演……”
  黄应运脸色渐渐平静下来,“吴王殿下是想一统天下?”
  吴争慢慢转脸看着黄应运,微微一笑道:“有何不可?”
  “若我王不从,殿下作何打算?挡殿下者死吗?”
  “有何不可?”
  “殿下方才不是说,无意对我王刀兵相加吗?”
  吴争仰头道:“这便是孤不能纳李海岳为侧妃的道理。”
  “那殿下为何不对我王明说?”黄应运激动起来。
  吴争轻叹道:“说了……可晋王认定,孤是在嫌弃他没给嫁妆!”
  黄应运惊愕。
  “孤想与他做兄弟,可晋王……只想着做孤的岳父……奈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