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807

  四十天里,连克沅、靖、武岗诸州,灭敌过万。
  镇守宝庆的清将汉正白旗挂印将军沈永忠,被大西军兵势所慑,急忙向孔有德告急,孔有德从桂林分兵救援。
  然而李定国抢在援敌之前,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突袭得手,歼灭清军援军主力六千余人。
  之后,李定国出兵祁阳,准备夺取广西的门户全州,以消灭桂林孔有德部。
  他兵分三路,由冯双礼率左路取全州,张胜率右路攻严关,自己亲率一路攻桂林外围据点,大西军挟前胜之威,作战勇猛顽强,可谓所向披靡。冯双礼率左路迅速攻克全州,李定国在得知大捷之后,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勿入全州,与自己合兵推进,进驻严关。
  严关位于桂林以北,抢占它便扼住了桂林的通道,实属战略要地。
  清军自然不甘心咽喉被掐,死命前来争夺严关,然大西军兵力充足,奋勇抵抗,双方厮杀数日,各有胜负,伤亡不计其数。
  眼见严关成了必争的血肉磨坊,孔有德率精锐前来助攻。
  然而,孔有德率军刚至严关周边,两军还没有接触,大西军的战象队就迎面扑来,清军战马哪见过这等庞物?
  一时间,都受了惊,骑手难以控制战马,瞬间被象兵冲了个支离破碎,孔有德大败而逃。
  
第1426章
徒叹奈何
  这时的大西军岂能容他逃脱,衔尾紧追不舍。
  好在孔有德的亲卫死命相护,孔有德仅带着数人逃回桂林城。
  大西军尾随至桂林,将城包围。
  次日,待后军主力赶到,大西军以云梯、冲车攻城。
  大战仅持续了半天功夫,已经没有多少守军(主力被孔有德损耗在了严关)的桂林城,眼见是守不住了,孔有德深知以他的作为和履历,显然是无法活下来的,走投无路之际,把把所有的家产堆在一间屋里,然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妾,自焚而死。
  不过其女孔四贞因不在桂林城,侥幸逃脱。
  广西民众显然与江北百姓不同,他们早已对鞑子深恶痛绝。
  大西军桂林大捷的消息一旦传出,民众自发地诛杀、驱逐各州县清官、清军,而原降清明将胡一青、赵印选、马宝等也相继归顺。
  待李定国赶到时,整个桂林已经是一片安详。
  民心可用,军心可用,李定国在七星岩大摆请功宴,宴席上,李定国随即下令,趁它病要它命,挥师北上,直捣湖南!
  这时代的通讯非常不通畅,其实李定国出兵,就在黄应运携李定国子女出使杭州府之前。
  大西军北攻,这消息是传达到了吴争耳朵里,可隔着近万里,战争输赢、打到哪了,恐怕连黄应运自己都搞不清楚,何况是吴争?
  其实吴争是敬畏历史的,这种下意识的敬畏,使得他在应天府一役,在大胜关外,轻易放尼堪走脱,这在当时,令夏完淳非常不解。
  可事实上,吴争下意识地认为,尼堪不该死在自己手中,而应该死在李定国手里。
  李定国迅速北攻湖南,使得战场局势有了极大的扭曲,清廷无法首尾兼顾,这也是清廷强烈要求停止与义兴朝、北伐军的战争,停战和谈的主要原因。
  清军在湖南的兵力空了,不是空虚,而是,空了。
  原因是,李过高一功的广信卫(原忠贞营)“擅自”异动,从饶州、广信向西进攻,收复江西治所南昌之后,迅速兵分两路,一路北克南康府,一路南攻抚州府。
  这样猛烈的攻势,使得在湖广的清军不得不大规模调动,向南康、抚州二府集结,以抗广信卫的攻势。
  谁也不知道、根本无法预估,素有战绩的三顺王之一的恭顺王孔有德,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李定国大西军打得落花流水,还自己点了把火赔上了性命。
  这就造成了大西军北攻湖南,如入无人之境,短短半个月内,阳山、连州,常德、岳州,永新、安福、永宁、龙泉等等州县,随即收复,兵锋直指赣西重镇——吉安。
  其实这场仗,发生的时间已过半月。
  可此时听起来,依旧令人血脉贲胀。
  湖广清军,以谨亲王、定远大将军尼堪为首,副将三贝勒、八固山等,集结兵力十五万之众,而此时李定国的大西军,因战线拉得过长,仅六万多人,双方的兵力对比竟相差一倍还多。
  紧要关头,李定国显露出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他无师自通了后世的游击战术,李定国的布署是,大西军主力暂时退出长沙,诱使清兵追击渡湘江。
  然后将冯双礼、马进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过衡山时,李定国从蒸水对敌正面发起攻击,冯、马二将背后出击,两军相夹,合歼清军。
  然而,李定国也低估了清军的战力,想要以寡击众,合歼两倍于己的敌人,显然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衡州之战,从蒸水出战,至转战到衡州城北香草庵、草街等地,双方打得各有胜负,战局持平,但因为兵力的悬殊,实际上,相差不多的伤亡,对清军是有利的。
  李定国不得不另觅克敌良策,他打算打一场伏击战。
  而正是李定国这种临机应变的决策思路,造就了他人生的巅峰。
  双方再战之时,李定国佯装败退。
  尼堪紧追不舍,追至演武亭时,突然一阵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团团围住尼堪。
  李定国手举大刀,率军冲至跟前,手起刀落,将落单的尼堪一刀劈成两半。
  后面清军大队人马眼见失去主帅,士气迅速崩溃,大败而逃。
  李定国缴获了尼堪的铠甲、绣旗,随即令人绘制孔有德、尼堪画像,向粤楚各州县散布,是为“露布告捷”。
  这消息传到吴争这时,其实已经过了十余天。
  事实上,北方的清廷还比吴争早一天得知战报,但在徐州谈判的清廷使团诸人,却也如吴争一样,根本不知晓此战结果。
  此时,被吴争将这份战报公之于众时,清使们,一个个如同丧家之犬,捂脸嚎啕起来。
  如果说,之前清廷可以扬言,已经占据了华夏七、八成土地,俨然自认正朔的知,那么,湖广、云贵的丢失,让它控制的土地,只剩下堪堪一半,问题是,眼下江北,再次丢失扬州、淮安两府,恐怕半壁江山,都已经不稳了。
  清臣有嚎啕的理由,然,明臣也有击掌欢庆的理由。
  一时间,一个谈判场所,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充塞其中,显得很是怪异。
  痛打落水狗!
  吴争随即以强硬的口吻“提议”,赎买俘虏的“价格”为五十两一人,同时,赎买徐州府的价格上千为一千二百万两,若清廷不同意,那就……休会!
  疯狂吗?
  想想崇祯朝,岁入仅三、四百万两,可这两样赎买的金额,合计高达一千三、四百万两,是当时岁入的三、四倍。
  天下没银子吗?
  绝对不是!
  名士、达人浪迹烟花柳巷之时,一夜豪掷万金、数万金之案例比比皆是,可崇祯却为了三饷闹得名声尽毁,可谓是不同人、不同命也。
  清使这次没有拒绝,不是吴争占据了道理的至高点,而是真理永远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
  就算明知此是城下之盟,那,又如何?
  这些不久之前,还想趁火打劫的清廷肱股重臣们,此时恐怕也只能在私下、暗处,徒叹奈何了!
  
第1427章
一场姗姗来迟的大海战
  当然,这样并不能签署停战条约,苏克萨哈、索尼眼下也不是将来权倾一时的“四大顾命”之一。
  反之,一旦使团认可了这等“不公平条约”,那么就算是“千古一帝”也得认同。
  皇帝只是个人,他的判断来自于阶下群臣,当大多数、每个人都说这是必须的,那么此时,皇帝也只能认可,就算臣子们“指鹿为马”,他也得认栽。
  有道是,出来混,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君临天下的背后,臣子们结党的愚弄自然也得认,君命天授,唬唬屁民还成,想让这些老油条们奉行,那真比登天还难。
  所以,条约的最后签署,需要义兴朝廷和清廷对诸项的确认,这需要时间。
  吴争没有时间了,他在当天就离开了徐州,经大运河南下,目的地是……吴淞。
  三天的航程啊,北伐军整整鏖战了两个多月,伤亡人数二万出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甚至……生命。”面对着滚滚运河水,吴争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此战彻底暴露出了火枪兵的缺陷,它最大局限在于,无法象敌骑那样,迅速投送兵力到目标地域。
  两条腿的行军,终究是有着局限性的,其实有一点,吴争一直没有和徐州将士说起,那就是补给线已经承受不起北伐军继续向北了。
  越往北,遭遇的抵抗强度越大,正是考验补给能力的时候。
  显然,北伐军没有做好准备,大将军府为此战征召了十六万劳役,二个多月间,须为此付出的不下二百万两的报酬,银子呢?
  这十六万人,就是十六万张嘴,加上数万新兵和江北各卫,天晓得,莫执念那老头是怎么挺过来的?
  交通、运输,短短数百里的铁路,动用了近三万战俘和一万多劳役,修了大半年,还未能完工,时间,吴争最缺的,就是时间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