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505

  这些关陇的彪悍精壮将士们,骑着马排着整齐的队列。
  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首尾相连长达二十余里,前军是轻骑斥候,接着是步兵,然后是中军的辎重部队,后面又是步兵,再两翼安排的是骑兵。
  每行进一段时间,大军都要停下来休息、整理队伍。
  承乾是跟随中军一起行动,侯君集原本要让他留在临洮军城,甚至想让他退到凉州或兰州又或是秦州,可他好不容易才跑出来,怎么可能退到后方。
  他拒绝了侯君集的安排,坚持要随军同行。
  跟随兵马同行,承乾又不安份,总是骑着马带着侍从东奔西走,大军在认真的行军、扎营、露宿,他却总在奔驰跑马、打猎游玩。
  草原上的任何一样东西,他都感到稀奇。
  他以前在终南山里,带着东宫的旅贲军建立过一个突厥营地,在那里模拟过突厥人的部落游牧生活,立了许多毡帐,还散养了许多牛羊,也让人挤牛奶放羊打奶酪,甚至是翦羊毛纺毛线织毛毡晒牛粪等等。
  但终究只是在一片山谷里玩的过家家,哪有如今这般的真实。
  他们沿着湟水河谷而行,自鄯州湟水的临洮军城向西而行,一路经过了数座陇右军镇,临洮军、河源军、宣威军、安人军。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牛心堆的神威军城。
  不久前,自青海西南河源北上的慕容承,进入了伏俟王城,然后分兵四路,向青海湖周边的唐军驻兵军城镇戍发动进攻,试图拔掉这些钉子。
  慕容承与其新授封的丞相宣王亲自领大军进攻神威军。
  牛心堆是先前秦琅镇陇右时,率军曾大破过吐谷浑的地方,在秦琅斩杀伏允后,朝廷几乎把伏俟城以东三百里吐谷浑之地,尽割入大图,并一次性分封了十二位宗室功臣世封。
  其中牛心堆一带,就被皇帝授封给了长孙无忌为世封地,赐名海宴州。
  朝廷此后又将神威军移驻到海晏,驻于牛心堆,扼守青海湖东北角,这里也成为了鄯州的西大门。
  当初秦琅为灭吐谷浑,而在陇右编置九镇,到如今,早已经不止九军,仅鄯州和其西面,就先后设置了八军。
  承乾他们这次一路来,经过的各军都派兵加入,而未经过的振武军、白水军、威戎军也都派兵加入。
  西面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这四位封臣的领地,也都派出了团结军,另外境内安置的党项羌、氐人、白兰羌以及吐谷浑人,各部也都派出了不少青壮,做为协从。
  所以一路西来,队伍越来越大,声势浩荡。
  承乾还是头一次亲自参与这样的军事行动,看着那连绵不见头尾的军队,便感觉兴奋无比。
  相比起承乾的兴奋,那位比承乾还小些的慕容诺曷钵却一路有些闷闷不乐,这位跟承乾也算旧识,早年曾被李世民召送到宫中抚养,其实就是让慕容顺交出人质,养了三年,因此跟承乾他们也算相熟的,在长安这几年,也是天天当太子陪读了。
  后来被慕容顺请求接回去,留在伏俟城身边,但他爹在吐谷浑也是内外不服,慕容顺母亲是隋朝公主,有一半汉家血统。而他又是慕容顺在隋朝时娶的一位隋朝宗室女所生,所以也是个混血。
  他虽在中原呆的时间不长,但汉话说的不错,毕竟母亲是汉人,祖母也是汉人,父亲又在汉地为质十几年。
  他更适应汉人的生活,而不是吐谷浑草原上的生活。
  伏俟城兵变时,他被祖母和母亲带着逃离,在侍卫的忠心护卫下,一路逃入唐境。
  他这次并不想再回伏俟城,他更想去长安或是洛阳,从此远离那些打打杀杀,在长安或洛阳当个富贵闲人多好,享受那的太平世界,他才不想当什么河源郡王什么吐谷浑可汗。
  出发前,他曾请求承乾,想暂留临洮军,理由是照顾祖母和母亲。但承乾可不想留下,所以硬是让他同行,甚至还让他把年迈的隋朝公主和他惊吓过度的母亲也一起带上。
  湟水是一条好河。
  在陇右,青海湖东面,黄河与湟水蜿蜒而行,带来了六百里的肥沃河谷地带,这些肥沃的河谷地,山川相间,宜耕宜牧。
  这一条并不算大的狭长河谷,犹如一条上天遗落人间的玉带。
  这条六百多里的河湟谷地,如今从各地迁移来了超过十万户汉家移民,还有数万户的突厥人、铁勒人、鲜卑人、党项人等等,各族聚居,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移民屯庄,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崭新的城池。
  沿河谷修起了宽阔平坦的大道,沿路每隔二十里便有一座驿站,在河谷四周的山上,是一座座烽火台在遥望守卫着。
  大唐在秦琅击败吐谷浑后,向西拓土三百里,这片河湟谷地也不再是最前线边疆,有了西面的诸军镇守,使的如今这片在数年前还是吐谷浑人牧马之地,现在变成了米粮川,变成了著名的商路。
  承乾行进在这里,真正的感受到大唐的强大所在。
  无论是突厥人还是鲜卑人又或是铁勒人,还是党项人、白兰人等等,这些人以前居住在其它各地,但最后都被大唐征服,然后迁移至此,并在大唐的规矩下,和谐共处。
  他们开始改穿汉家衣冠,说汉家话语,使用大唐的钱币,连神明都开始迪拜汉人崇敬的神了。
  如今这些蛮夷胡狄,却从四面八方的汇聚而来,他们骑着马,提着刀,背着弓箭举着绘有各式图案和番号的土团番号旗帜,加入到了大唐西征的王师之中来。
  那些过去的酋长、头人们,如今都成了大唐的乡长里正或是保长、甲长,他们远远的向大唐皇太子跪拜。
  这种感觉,远比在长安金殿上,接受文武官员们的拜见感觉好的多。
  这让他有一种征服之感。
  他觉得自己带着这些人,骑着马一路西行,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第977章
金枪不倒
  蓝天白云之下,一片不知名的湿地。
  大片的红草地让人迷醉,赤红的野草,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湖水相间,水天一色。
  天地浑然一体。
  承乾纵马奔驰而至,从马上翻身跳下,侯君集身着耀眼的明光甲大步迎上前。
  “殿下小心。”
  承乾却得意的道,“孤的骑术可还入侯陈公之眼?”
  “殿下骑射了得,只是还是要当心些,就怕那牲畜万一被惊到,这毕竟是野外,会有蛇鼠等。”
  承乾却不以为意,甩了甩袍子,把外面的貂皮大氅解下扔给了贺兰楚石。
  湖边早已经搭起了一顶大帐,架起了桌子。
  桌子是用新砍伐下来的原木制成,还有着新鲜的茬口,带着树木的清香,军中其实也携带有马车、辎重,侯君集从鄯州出发时,还特意调了三千民夫,组建了一个特别的辎重营,专门负责运送太子殿下所需用度之物。
  从特制的车马,到帐篷,再到床榻、桌几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整套做饭烹饪的用具,其它的茶具酒具,甚至是还有一支乐队随行。
  不过一路上,承乾却几乎不用那些,他更喜欢带着草原气息的东西。
  比如住宿用的帐篷,不喜欢锦帐,更喜欢用牛毛毡帐,不喜欢携带的银炭甚至是石炭,而喜欢烧干牛粪。
  连茶都要改喝马奶茶,配上奶豆腐。
  吃饭的桌子,也不要现成的,而要就地取材,伐木粗制的桌几,觉得这才相符。
  出了赤岭、蒙谷后,越靠近青海湖,砍树越不方便,有时为了路上承乾吃顿饭,还得提前派骑兵到十里外去伐树拖回来,十分辛苦。
  “今天中午弄了什么好吃的?”承乾问。
  侯君集魁梧高大,要比承乾高大许多,但站在太子面前,对这个女婿,却是刻意的躬腰屈膝。
  “臣先前特意到猎了几只肥美的野鸭子,另外臣子猎了一只黄羊,又有几个蛮将献了新猎的鹿。”
  承乾满意的点头,“那就炖个野鸭汤,放点那个辽东白山人参,再来个烤羊肉串,至于鹿,弄个鹿舌吃。”
  侯君集呵呵的凑近些,“臣近来新得个食谱,把鹿鞭用清水泡净,刮去粗皮杂质,洗净后切段,再把那老母鸡现杀后切成大块,再配上山药切片,干枸杞去杂质洗净,锅入倒清水,放入姜、葱、料酒和鹿鞭,武火煮一刻钟,捞出鹿鞭,原汤暂不用,如此三次。”
  “再把山药、枸杞放入锅中,加入青盐、胡椒粉放入锅中,武火炖至山药酥烂,放入碗中,再倒入原汤即成。”
  “这汤大补,补肾壮阳益精,还能强腰膝,再配上一杯鹿血酒,便能龙精虎猛,金枪不倒。”
  承乾哈哈一笑。
  “孤身在这军营之中,要这金枪不倒何用?”
  侯君集马上嘿嘿笑道,“臣也知殿下军旅之中十分辛苦,所以特为殿下分忧解困,已经寻了一对吐谷浑双生美人儿,皆是年轻貌美。”
  承乾听了心中一动。
  “这不好吧,毕竟军中。”
  侯君集却道,“殿下又非军中士兵,再说,当初秦琅征吐谷浑,可是公然军中纳妾,携美行军的,不也没有谁说过吗?”
  “孤只是怕影响不好。”
  “不会的,只要不是过于张扬便没事,臣已经交待过,她们平时便呆在帐中,行军时则换上太子身边内侍小宦官的装束。”
  承乾心动。
  他从长安偷跑到陇右,身边也没带什么人,到了临洮军城时,侯君集给他安排了几个美人服侍,可一出兵,他也就顾不上带,这些天整天行军在外,虽然被这美丽景色惊艳,但久了后也就慢慢适应习惯了。
  反倒是晚上的时候,有些寂寞孤独了。
  正是年轻火气壮的时候,身边没有个人侍候,时间一久,甚至看那身边跟随侍候的小宦官都有些眉清目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