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1/1505

  美丽的女人,和有技艺的匠人,就算沦为奴隶,也都很值钱,所以他们会被奴隶主们转手倒卖,完全沦为一件商品。
  那位西琳公主是可怜的,做为总督之女,结果家道中落,父亲败亡,家族破产,最后自己都不免沦为了奴隶,被万里贩卖到东方。
  可她又是幸运的,她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尊贵的买主,一个待她如珍宝的男人。从此不用再担心被人如货物一样拉出来展示、转卖,不用再承受各种屈辱,不用整天担惊受怕,过上了安定而又富足的日子,甚至是有尊严的日子。
  女人只要遇到一个好男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可男人却不同。
  自己也算运气还好吧,起码比起当初那些被砍下脑袋,割下耳朵,然后插到道边尖桩上展示立威的那些波斯同胞们强的多。
  更别说那位曾经在他们心中高高在上,甚至就是万王之王的光明教主,死的却是极其凄惨的。
  他还活着,一家人还在一起,虽然短暂的分离过,妻女被卖到了别人手中,曾遭受过屈辱,可终究还是又都回来了,在这世道,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阿爷,你说咱们就这样跑去辽东,那些高句丽人能信我们吗?”
  阿布丁回过神来,“只要我们展示出我们的锻造技术,高句丽人便会奉我们为座上宾的。”
  他虽不太理解卫国公的计划,但还是觉得卫国公选他们这群人去投高句丽很有见地,他们是一群外貌长相就绝不是大唐的波斯胡人,而且还是自广州逃过去的,以前又都还是光明教的人,所以完全说的通为什么逃去高句丽。
  而手里拥有着高超的技术,到了那边也不用担心高句丽人不会收留他们。
  卫公都曾视若珍宝的锻造技术,高句丽人会不识货吗?
  年轻的大流士视卫国公为偶像,觉得这位年轻的大唐宰相,铁血手腕,霸气无比,让他敬仰万分,十分崇敬。能够接到卫公的任务,他没半点犹豫。虽然根本想不明白,这到底是玩的哪一出。
  几声夜鹰叫声响起,与一般的稍有不同。
  阿布丁站直身子,目光警觉起来。
  “都起来,接头人来了!”
  在用鸟语对上接头暗号后,有人走进树林,来人头系软脚幞头,腰围一条革带,腰上一把横刀,另一侧还插着一支三股短叉。
  月色下,那人脸上一条紫疤格外明显。
  “在下人称紫面天王,久等了!”
  阿布丁上前,“光明教鹰巢刀坊坊主阿布丁,幸会!”
第935章
朝中巨变
  太上皇驾崩,举国服丧。
  皇帝诏令,大赦天下,独十恶不赦,余皆赦免。
  贞观以来,朝廷大赦不断,新皇登基御极,册封皇后、太子,紧接着是突厥入寇北方遭乱,接着又是连年三年的霜雪灾情。等到朝廷改革新政,也是以大赦天下开始。
  贞观四年天下大熟,皇帝又大赦天下以庆贺。
  灭东突厥,大赦天下,灭吐谷浑,大赦天下,灭西突厥,又大赦天下。待到皇长孙出世,又大赦天下。
  如今太上皇驾崩,再次大赦天下。
  秦琅仔细算了算,好像贞观以来,几乎隔一年就有大赦。所以那些坐牢的犯人倒是运气还挺好,基本上判处三年徒刑以上的,都没真的服完刑,最多一年也就遇大赦赦免了。
  “你真想好了要随我去长安?”
  “卫公就这么嫌弃妾身?”阿姹面带着微笑,秦琅早就习惯了她现在这种模样,这阿姹夫人倒是跟吃定了她一样,从云南通海一路跟着他,走哪跟哪。
  现在跟他也相处熟悉了,就算秦琅从来没进过她房,但这女人却越发大胆泼辣起来,秦琅觉得她就是故意的,知道自己没那意思,所以没事就要撩他几下。
  这三十出头的妇人,奔放起来,确实了得,比起那些略带幼稚的懵懂少年们,又是别一番风情滋味。
  只不过秦琅仍然有些看不透这个女人,爨归王没有底限毫无节操,那这位阿姹夫人究竟是夫妻一体,还是说真的已经走出来了?
  她究竟是个刺客,还是个探子,又或真的想依附于自己?
  秦琅把握不住,所以就坚决不碰,聊聊天可以,偶尔相互撩一撩也行,甚至有时玩笑开起来时,也会互相动手动脚,但也是点到为止。
  阿姹夫人听说他要回长安,立马收拾好行李,然后要带着儿子秦存贤跟着走。
  对于那位总是略显腼腆的孩子,秦琅也觉得有些别扭,这跟与存孝啊存忠等义子相处不同,甚至连他之前新收的蛮族义子存恩也不一样,这个孩子很生份,而且始终亲切不起来。
  他总是躲避着自己,如今多数时间在黄浦书院读书,就算旬休也只是回来跟阿姹吃顿饭,便马上又回学校去了,倒是跟存恩两人关系极好,十分亲近,跟亲兄弟似的了。
  “我觉得你不应当让他改姓名,他还是叫爨守忠比较好。”
  阿姹坚持,“他现在是你的儿子,儿子自然得随老子姓,就是我,现在也改随新夫姓,秦阿姹。”
  秦琅正色道,“我听存恩说那孩子在黄浦书院读书挺用功的,现在书院里也是渐渐的开始适应了,你现在又要带他去长安,只怕一时半会又要不适应了,倒不如你就留在这陪他读书。黄浦书院虽是新开设,但那书院里的先生,可都是我请来的名师大儒,我府衙的师爷宾客们,也基本上都在那边兼职授课的,可以说,五岭以南,黄浦书院现在是最好的一所书院,这里面走出来的优秀生员,将来定是能够科举中试的,绝不会比国子监的差!”
  “也许吧。”阿姹却不以为然,“不过我还是认为,儿子应当随着爹走。”
  “我也不是不回来了。”
  “那可说不定。”阿姹道,“我东西都收拾好了,其实也不会给你添什么负担,我早买好了马,娘俩一人双马。”
  “我已经跟存恩谈过了,他说想留在书院读书,我也是比较支持的,他不会北上。守忠也留下吧。”
  “是存贤,秦存贤。”阿姹纠正他。
  秦琅坐在那里,觉得有些无趣,甚至尴尬,便干脆起身,“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阻拦你,就这样吧。”
  阿姹手叉着腰站那,脸上带着笑容,“启程后路上可不太方便,要不今晚我好好侍候一下你?”
  秦琅摆摆手,头也没回,“时候不早了,早点歇息吧。”
  看着秦琅真的就这样走了出去,没半点犹豫的身影,阿姹轻咬着嘴唇,脸上满是挫败之感。
  等脚步声也没了,她回到床头,坐在铜镜前,看着那面打磨的极光亮的镜子中的自己。
  这是一张比不上汉家美人娇嫩的脸,也没她们那么白里透红,可五官也很端庄,甚至本来很英气逼人,只是那刺青让这张脸显得有些凶。
  略带小麦色的皮肤虽不白,却也细腻紧致。
  三十一岁的她,自认为是最好的年纪,可想不到却能被秦琅如此无情的一次次拒绝,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虽然伤害性不高,但侮辱性极强。
  “我就这么不堪吗?”
  “林邑女王我比不过,可那交州的阿侬我也见过,并没比我强?”
  ……
  秦琅没敢多耽误,简单交待一番后动身北上,为了快点返回长安,他走的是新开辟的大瘐岭梅关路,经北江直接到达大瘐岭下,经梅关进入江西赣州,然后沿赣江直抵九江,再进入汉水北上襄阳,然后走武关蓝田道,经武关入关,从蓝田返回长安。
  这条路线,比起从海船来,更辛苦一些,但也更快捷。
  海船毕竟不管是到杭州还是扬州又或是登州,都是到达帝国最东部,而长安却偏偏在大唐西北。
  离开时,广州官民百姓商贾都前来相送,好些人都担忧秦琅此去就不回来了。
  秦琅只好再三声明,这次奉旨回京是要有事回去,等事情办完就会立即返回岭南的。
  有些百姓甚至还鼓捣出来了什么万民伞之类的东西相送,秦琅不喜欢这套,干脆一样都没收,至于什么盘缠路费离别赠礼什么的,不论贵贱也一概不收。
  一支轻骑随行护卫,北江水路直抵韶州南雄,翻越百里大瘐岭梅关道后,再次上船一路便可抵达九江了。
  全程基本上都是水路,广州到韶州的北江水路,赣州到九江的赣江水路,然后九江到江夏的长江水路,再江夏到襄阳的汉水水路,襄阳到武关的丹水水路,过了秦岭到蓝田后,还能再经灞水直抵长安水门。
  十分便捷,且算是相对舒适的,这年头长途旅行,水路算是最舒适且快捷的了,既没有颠簸之苦,也没有灰尘之辛,甚至遇到拦路打劫这些的概率也小的多。
  坐在船上赏赏风景喝酒弹琴吟诗做画,旅途也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比起陆路,要快捷一倍不止。
  秦琅经大瘐岭时,梅关的漫山梅花还没有绽放,倒是有些遗憾,不过商道上络绎不绝的车马商货,还是让他大感欣慰,尤其是登高远眺,能看到山峦起伏之间,有许多新开辟的屯庄田地,百姓们正在田里辛苦的展开春耕,而山中也不时能看到青烟,那是伐木烧炭的,开山烧窑的,开矿冶铁等的,梅关路的开通,也带去着这片偏僻的山区,成了新兴之地。
  越过大瘐岭,进入赣州,便收到了长安那边新来的快讯。
  高士廉被免去右仆射之职,长孙无忌免去其检校左仆射之职,魏征免去侍中之职,王珪免去中书令之职,萧瑀免去……
  一连串的宰相去职消息,把秦琅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李世民死了爹,突然就疯了。
  不过继续看到后面,倒是松了口气。
  也不完全算是罢相。
  房玄龄、长孙无忌、秦琅、高士廉四人,皆加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魏征、王珪、温彦博、杨师道皆加特进,参预朝政。
  李世民重新调整了宰相班子的分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