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9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2/1505

  但如今,这个坐享税役,免费用役的权力没了。
  紧接着,他们自己占有的大片田地等,要开始纳税了。
  再接着,他们发现自己的司法等特权也没了,以前他们就是法,可现在只有王法,大唐律。
  无数的蛮酋们终于找到带头人了,于是纷纷煽动部众反叛,比上一次句町之乱时还来的迅猛。
  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等流域,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叛乱,就连在上次句町之乱中被治服的左右溪蛮,也有一些开始又作乱了。
  各地的烽烟四起,军情如雪飞至。
  秦琅却还有闲心跑到海南来晒太阳,牛见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任何变革,总是要经历阵痛的,别看现在蛮子们闹的欢,将来都是要拉清单的。”秦琅却不以为然,“这些其实早在我的预料之中,我也早就做好了准备的,他们不闹一闹,我的准备还无用武之地了呢,改土归流,到了现在,这才算是正式进入了第二阶段,只有这阶段开始了,我们才能接着往下改,才能改的稳,改的踏实,否则也是虚的。”
  牛见虎一副夸张的表情,“你也太可怕了。”
  “求你别这么浮夸好不好,表情太假了。”
  牛见虎收起夸张的表情,“三郎你这鱼钓的也太大了点,就不怕玩脱了?”
  “玩脱什么?这叫不破不立,你以为改土归流真这么容易?派一些兵过去,修几座城堡驻守,然后宣布一下,就完事了?换成你是那些酋长,你能服?表面服,可心里也不服的,不碰一碰,终究是不服气的。”
  就如这左右溪蛮一样,这前后也是经历了多少流血刀兵,才勉强打服,可现在乱子一起,不又还很多人跟着又反了。
  之前,左溪蛮王与许多蛮酋领着数万计蛮丁负荆请降,甚至自杀谢罪,但这才过了多久?
  人的劣根性就是如此,非得被逼到那一步,但凡有点选择,总有人会想赌一把的。
  哪怕希望渺茫。
  “这么说来,反倒是那个什么南诏国的细奴阿逻有些骨骼清奇啊,在那些蛮子中倒显得十分了得,简直是鹤立鸡群了,这家伙怎么这么聪明?”
  秦琅笑笑,关于这个细奴阿逻他还真知道些底细的。
  “若没些本事,你以为一个农夫是怎么成了国王女婿,甚至让国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
  牛见虎瞪大眼睛,“不会吧,那细奴阿逻是个农夫?”
  “没错,说来话长,这个细奴阿逻的故事可是很传奇的,他家本是哀牢王族中的舍龙一族,舍龙意为大老虎。后来因为被哀牢王迫害,避难迁居至邪龙。这个邪龙原本也是哀牢国领土,后来汉入滇地,强行设置为邪龙县,归益州管辖,只是后来汉朝势力退出后,被豪酋占据。
  据说到了诸葛南征的时候,到达白崖,立当地豪酋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称白国,或建宁国,传三十二世至张乐进求,这个张乐进求就是细奴阿逻的丈人了。在武德末和贞观初都曾派使到长安朝贡天子,被封为首领大将军。
  张氏白子国自传说中的战国时代的国王仁果开始,到三国时的龙佑那,再到贞观初的张乐进求,延续了三十三代,历经了七百多年的历史。”
  牛见虎更惊讶了,“从春秋战国到隋唐?延续三十三代,吹牛吧?这种蛮地,还有这么厉害的部落?就算是哀牢国,也没这么久远啊。”
  秦琅倒也没反驳,他自己也认为虽然蛮子们世代这般传唱白子国的历史,但这历史肯定也非全是信史。
  他相信白子国历史上肯定也经历过一些改朝换代,就好比林邑国,从汉至今,国王都姓范,可实际上却已经更替了四个王朝,只是他们的国王都用了范做为汉姓而已。
  而这白子国,也可能早经历过许多更替,只是后来的人依然沿用了这个国名,甚至后来一直沿用张姓罢了。
  就如白子国传承到现在,张乐进求不就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女婿细奴阿逻嘛。
  当然这个传位其实也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禅让,因为张乐进求并不是没有儿子,就算他没儿子,张家传了几百年,王族也是支系众多的,哪会传给外人。
  细奴阿逻少年时是个农夫没错,但别忘记他家祖上可是哀牢王族中的舍龙一族,后来避难到邪龙,舍龙一族到来后,得到许多邪龙当地的哀牢人的支持,他们的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的形成了白子国中一个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
  而白子国其实本质上,也只是一个部落联盟而已。
  从秦汉开始,中原不断向西南扩张殖民,无数的汉人移民过来,那个时候移民,往往是整个家族迁移过来,伴随着王朝政治军事势力的介入,汉族移民、商人也大量进入,汉文化随之传播。
  一直到隋唐,七八百年的时间里,汉移民与当地的蛮夷融合,汉人大姓与蛮族夷帅,据地称雄,时间长久,许多南迁的汉族因与中原内地相隔许远,联系不便,也渐渐的变服从其俗,走上了夷化的道路。
  滇西地区的白蛮,其实正是从汉武帝开拓西南开始移民进入的汉族人与当地蛮夷融合后的群体。
  就如爨氏家族,在蜀汉时,也仅是南中八大姓的一家而已。
  汉武帝开拓西南,进入云南后,最早就是进入洱海一带,所以后世大理、祥云、大姚一带交通线上的原昆明夷,与汉晋以来不断迁入的汉民族融合,形成众多部落。
  在洱海以及周边地区,散布着大量的部落,统辖的人口多的五六百户,少的二三百户,且都是从事农耕为主,这些部落也大多是汉姓,以杨、赵、李、董、张等为主,他们各据山川,营造城郭,不相役属,文化上,这些部落语言仍非常接近汉语,他们用的文字、甚至是习俗等,也与中原汉族接近,因其本就是传承的汉晋时的中原文明。
  这些部落,其实就是当年的汉晋殖民者们整合一些土著蛮夷后,形成的类似于城邦的体制,城邦与城邦之间,还建立了城邦联盟。
  张氏白子国,其实正是这样一个洱海城邦联盟。
  细奴阿逻本是滇地古国哀牢王国的王族一支,他们家迁到白子国内定居后,很快得到许多这里的哀牢族人的支持,于是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强力的族群联盟。
  最终,这支舍龙部落联盟,对张氏所占据的白子国城邦联盟的盟主地位发起了冲击,经过战争之后,张氏不敌舍龙,最终张氏不得不求和,甚至把女儿嫁给了细奴阿逻以求和。
  这个和亲,暂时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但并没有维持太久的和平,舍龙部落实力越来越强,最终细奴阿逻还是对张氏发起了最后总攻,张氏不敌,城邦陷落,最终国王张乐进求也不得不‘禅让’王位给细奴阿罗。
  而细奴阿逻在接受了禅让之后,也正式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定都巄屿图山。
  因这个大蒙国,乃是由舍龙人建立,故外面又称为蒙舍国,因其处于洱海之南,按传统国王也称诏,故称其为南诏国。
  牛见虎听完,一拍大腿。
  “娘的,早觉得这细奴阿罗不是什么好人,原来是个篡国夺位的乱臣贼子啊,这白子国张氏,说来应当是我们中原汉人移民后裔了,这是古滇地的哀牢夷人篡夺了我们汉人移民后裔建立的白子王国了?”
  “这都敢欺负到我们汉家人头上了?”
  秦琅白了他一眼,“白子国张氏原本不姓张,是诸葛武侯赐姓张,当然,也有可能,当年那个蛮族王室,这几百年里,早就被汉移民张氏换过了也可能,但这都不重要,反正是一笔糊涂账了。”
  “那也不行,我娘舅家就姓张,张家跟我老牛家那是亲戚,怎么能被蛮夷欺负呢?这个细奴阿罗得揭穿他真面目啊,大唐怎么能让这种乱臣贼子安稳的当国王,做刺史呢?”
  秦琅之所以知道这细奴阿罗的底,也还是因为这细奴阿逻可是南诏国的开国君主,南诏国历史上跟大唐可是恩怨长久的,做为一个兼职写历史小说的作者,他以前对这些还是有过专门研究的,所以对此有些了解。
  历史上大唐立国之初,云南仍是爨氏天下,后来大唐驱虎吞狼,故意扶持了对大唐恭顺的南诏国,先助他攻灭其它几诏,统一洱海,然后实力强大后,再调头向东,攻打爨氏。
  大唐的这一招倒是很顺利,南诏顺利的灭掉了爨氏,但也养虎成患,南诏国成了云南老大后,便不再甘愿受大唐统领了。
  “其实人家细奴阿罗还是挺有本事的,而且也对大唐这么恭顺忠心,其忠心还是得嘉奖一下的。”
  “三郎你这岂不是是非不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既然白子国张乐进求曾得我大唐天子册封为首领大将军,那岂能容他人篡位其王位?我大唐自然得为张氏主持正义啊!”
  秦琅笑笑,“人家是禅让。”
  “呸,什么禅让,明明是逼宫。”
  话虽如此,可这细奴阿罗还是很聪明的,知道搞个禅让,这样一来,中原朝廷也不好太过干涉人家内政。
  不过秦琅也确实不喜欢这南诏国。
  “我已经去信处默和段志玄,让段大将军直接征召细奴阿罗率南诏军东进,前往通海府听从处默的调派。”
  牛见虎眼前一亮,“三郎你这是打算借刀杀人?”
  “这怎么能是借刀杀人呢,细奴阿罗一腔赤诚忠勇,朝廷也不能冷了他的热血不是?他一心请战,朝廷便顺从他意,让他上战场讨贼平逆,也是给他表现忠诚的机会,让他杀贼立功嘛!”
  牛见虎嘿嘿笑了起来,“确实是!”
第926章
尊摄政王
  大东海,鹿回头。
  站在鹿回头半岛的山巅别墅露台上遥望北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临川水东西二河在临川汇合,成丫字形。
  水师来之前,这里的俚人渔村,便叫三丫村。秦琅来后,特更名三亚。
  牛见虎过来告别。
  “三郎真不去林邑会会你的老情人?”
  “我一个岭南经略,跑去蕃邦外国算怎么回事?”秦琅一觉睡到自然醒,端着一杯咖啡。
  加奶,加糖。
  牛见虎本来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结果尝了一口后连吐半天,“这什么鬼玩意,怎么这么难喝?”
  “咖啡。”
  “啥玩意?”
  “就是咖啡豆磨的一种提神的饮料。”
  “豆子磨的,那就是豆浆了,可豆浆也不是这味啊。”
  秦琅呵呵一笑,咖啡虽是咖啡豆磨的,但跟豆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豆浆用的豆属于豆荚里的果实,而咖啡豆的豆,其实属于果核。另外磨的方法也不同,豆浆是研磨碎后再煮,咖啡是烘焙后再研磨冲泡。
  “我觉得都一样,而且豆浆比这好喝。”牛见虎仍然坚持。
  咖啡这玩意,也只是秦琅的偶然兴趣之下的试验,因为他偶然发现有从海商的船上带有这些玩意,这些东西应当是海商从印尼群岛上带来的,也有可能是欧洲海商从非洲带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