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505

  “长久下去,必然会重蹈当年西晋时五胡乱华之覆辙,我们得修正这个错误。”
  李绩久在河东,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最清楚,这确实是个错误,现在已经爆发出了许多问题了。
  “三郎有什么好的建议,又需要我做什么?”李绩问。
  “突厥毕竟有百万之众,必须得小心处置,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当初内迁的这些突厥人中一些不安份的,将他们迁回漠北去。自从突厥南迁,漠北尽成铁勒人天下,尤其是薛延陀这几年越来越膨胀,已经有不臣之心,大唐不可不防。因此,把一些桀骜不驯的突厥人重迁回漠北,既可减少边塞麻烦,也可以夷制夷,让他们为大唐前驱,充做大唐与薛延陀的缓冲。”
  “再一个,于漠南之地,重新划设州县边界,最好是划设到乡里一级,然后把突厥部落尽量的划小,这样最多百里一部,让他们定居放牧,不得再逐水草游牧,不得随意突破边境。”
  秦琅的意思还是要汉胡分治,以长城为界线,长城以南,划设一些荒地山区等为牧场,从突厥人中征召抽调一些丁口过来放牧,但相当于为朝廷服役,为朝廷放牧,牧场是朝廷的,牛羊也是朝廷的,可以给这些牧民们工钱或是红利,但牧场得由朝廷控制管理,并且一半汉民一半突厥牧民,牧民最后还是从突厥各部中抽调打散分派各牧场,避免如现在这样以部落为单位的移民定居。
  长城以南,除了这些朝廷的官方牧场和牧民外,其余原来迁入的突厥人,全都迁回到长城以北,桀骜不驯的迁回漠北,温驯点的重新安置到漠南地区。
  当然,为了进一步削弱突厥人的实力,除了把突厥人南北分治外,并将他们尽量的打散划小外,还要从中抽调青壮,调到剑南、岭南等西南诸地去。
  “西南?”
  “对,用突厥人到西南来对付当地的西南夷,以胡镇夷。西南的剑南、云南、黔中、安南、岭南等地有大量的朝廷羁麼州县,也有改正的正州县,但有个特点就是控制力不强,朝廷不可避免的要依靠当地的蛮人来治理地方,这就会让蛮夷更加坐大,有时甚至会架空朝廷地方衙门。秦琅计划就是抽调一些突厥青壮南下,充实到各地衙门,充当巡检捕快或是专门的突厥营等来平衡局面。
  这就如同是殖民时代,英国人从印度招募红头阿三到中国做警察,又从香港招募华勇到南非去当警察,从泥泊尔招人到印度等都是一个套路,就是一种以夷制夷的思路。
  突厥人若是调到了西南,脱离了草原,打散在这西南各地,本身不构成威胁,面对着西南夷们,他们肯定只能跟大唐官方是一边的,另一方面,朝廷抽调突厥青壮精锐南下,还能削减突厥人的实力,减丁减兵。
  从长远来看,这些抽调南下的突厥人,将来肯定也会有部份慢慢的定居南方,这些北方草原来的外来者,能改变西南地方的人口成份,有助于降低土著蛮夷的比例,利于长远管理。
  “曹国公久镇河东,熟悉边务,若是曹国公肯支持我的计划,那么会很有份量。”
  李绩没急着回答。
  秦琅则马上抛出了他的交易条件,他愿意出面运作,为李绩在安南谋一块世封地,并且愿意给李绩家更多的白糖份额。
  “香料,我阿爷对香料挺感兴趣的。”李绩也提了条件。
  两人在书房里讨价还价,很快就达成了秘密协议,具体的内容外人无人知晓,可秦琅李绩二人最后举杯庆贺,便可知这结果,是让双方都比较满意的。
  “叔父如今才三十来岁,不急着入京,且在并州守寂十年再入京不迟!”秦琅笑着对李绩道。
  李绩有些苦涩的笑,人生有几个十年,可秦琅的这番话,无疑也是含着皇帝的心思的,“只要三郎在朝中多关照一二,便是此生就终老并州,也是无妨的。”
第760章
再战辽东
  听到秦琅的名字,渊盖苏文眼睛眯起,满含杀机。
  刀光一闪而过。
  渊盖苏文重新收刀归鞘。
  他身上五把宝刀,长短不一,有佩在腰间,有背于背上,还有绑在腿上的,每一把都是从大唐订制的,价值千金。
  他身后一个奴隶跪倒在地,双手摸着喉咙,想要堵住不断喷涌而出的鲜血,却怎么也堵不住,喉咙里发出漏气的怪声,最后不甘的倒地。
  “拖出去喂狗!”
  两名高句丽武士上前,把那个城主给拖死狗一样的拖下去了。
  堂堂一城之主,虽然只是四级城主中最低级别的娄肖,可也好歹是个城主,就这样被一刀杀了,可在这位东部大人的威严无人敢置疑。
  “废物,一千人马,被人杀的干干净净,居然还有脸跑回来!”
  “大人,唐人想做什么,无故入侵,这是要挑起战争吗?”辽东城褥萨进来,忍不住问道。
  渊盖苏文坐在那里不发一言。
  唐人突然出兵夺了辽东长岛,虽然只是一座岛,可这岛二百多年来,一直都在高句丽的控制之手,在隋军三征辽东的时候,都不曾丢失。
  可现在大唐与高句丽正友好的时候,秦琅却突然派兵夺了长岛,这太出乎预料了。
  渊盖苏文也想不明白,这秦琅究竟意欲何为?
  西部褥萨也跟着进来,“辽西唐军事先没有半点动静,幽州一带也并没有战争的准备,这次的事情应当是个意外。”
  “意外?”渊盖苏文的目光想要吃人。
  不过西部褥萨却还是坚持道,“唐人真要动手出兵,就绝不仅仅是打一座岛,他们会直奔着辽东城而来,或者是平壤城。”
  “我们都被唐人攻击了,你们还在说这是意外?”
  “大对卢请先息怒,眼下我国正在与新罗交战,此时切不可再辽东再与大唐开战,两面作战,兵家大忌!”
  “那我们就这样白白被唐人打了?任他们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渊盖苏文眼睛赤红。
  “请先调查清楚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西部褥萨和辽东褥萨都态度一致,不敢乱来。
  褥萨是高句丽的高级官职,又分为五部褥萨和城主褥萨,其中五部褥萨是五部军主之意。
  在渊氏家族还没有独掌高句丽军政大权,世袭垄断大对卢一职以前,当时的制度是五部大人世袭相承,而大对卢之职,由五部大人凭实力争夺。
  高句丽是由五大部族联合组成的,五大部族首领称为大人,各自拥有部落人马军队等,而大对卢一职,便是高句丽的宰相。但这个职务不由国王任命,而是每当上一任大对卢去世后,便由五部大人争夺。
  若是没有能服众的,那就凭兵马实力说话,最后谁打赢了谁就是大对卢。
  这样的传统持续了许多年,直到后来顺奴部也就是东部的渊氏家族实力渐强,连续几代把持了大对卢一职后,渐渐的完成了对大对卢一职的世袭。
  渊家掌控高句丽的军国大权后,对高句丽的官职制度军队等都加以了改革,推出了五部褥萨制,相当于是中原的禁军体系。五部褥萨就是五部军主,听命于国王、大对卢。
  而原五部大人依然还保有一定的军权,但是渊家通过任命的五部褥萨军主,收回了部份军权,并逐渐扩大禁军体系,一步步的把军权收归于朝廷手中,也就是大对卢的手中。
  渊盖苏文现在是高句丽的大对卢兼东部大人,而西部褥萨便是高句丽禁卫军五军之一的军主,负责的是辽东的辽河一线兵马。
  西部褥萨下面是相当于诸卫将军的可模达,也叫大幢主,统领万人。再下面则是末若,又名郡头,相当于唐朝的中郎将,统领千人以上。下面则还有幢主等中低级军官。
  而军职体系外,高句丽的行政体系主要是城,分为大城、城、小城、城镇四级,大城城主又称为褥萨,中级城主称为处闾,小城城主称为可逻达,城镇主称为娄肖,这四级城主相当于是中原大唐的都督、刺史、长史、县令。
  通过这两个体系,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基本上掌控了高句丽上下的军事行政大权,王国大权基本上在他控制之下,这也是后来高句丽国王不堪忍受渊盖苏文跋扈专权,想要除掉他,计划泄露后,渊盖苏文能够直接召集十几万人马,然后把国王和支持国王的贵族官员们全都给屠杀一空的根本底气所在。
  虽然在隋征辽后,渊盖苏文父亲死后,他因年轻而未能马上继承大对卢一职,让在指挥抗隋中名声大震的尉支文德做了一任大对卢,可这后来并没有影响到渊盖苏文再次担任此职,渊氏家族的实力,早就远在其它各方之上。
  西部军褥萨和辽东城褥萨,渊盖苏文麾下最重要的两位大将,也都是渊氏族人,他们的建议,让渊盖苏文不得不暂时压下火气。
  ……
  长岛。
  后世的长兴岛,此时被高句丽人称为称岛。
  “秦废分封,设立郡县,于辽东设立辽东郡,这是中原据有辽东之始。西汉时,于辽东郡设文县,这长岛便隶于辽东郡。汉末公孙氏割据辽东半岛五十余年,这长岛也一直为公孙氏所据,只是后来高句丽入侵,占据半岛,也占据了长岛,从此便被高句丽人占据数百年之久。”
  秦琅站在岛中山上,眺望全岛,对这座大岛很喜欢。
  “此岛极大,约三十八亩大。东西长六十里,南北宽二十二里,环岛岸线一百八十里,另有滩涂两万余亩,岛上西高中低,最高的是脚下这塔山,高约百丈。”
  “东面离辽东陆地很近,其最狭窄处仅有一百二十丈宽。”
  秦琅却笑道,“距辽东半岛再近,那也还有一百多丈宽呢,这依然还是个海中大岛。”
  看着脚下这堪称长江以北第一大岛的长岛,秦琅很是喜欢。
  不过也正因为这岛离辽东陆地极近,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突出的半岛部份了,当然,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就算一百二十丈宽的海面,那也已经是十分险要,难以轻易跨越。
  起码高句丽人就没本事建一座大浮桥,往来得靠船。
  对于秦琅来说,这就够了。
  “我看在这里驻一支水师,挺不错的,你看这里起码能开垦十万亩地,还有这岛可是海面宽阔,终年不冻,这在北方可是极为难得的天然不冻港,建一个水师水寨是最好不过了。”
  濒临渤海,背倚半岛,往西北是辽东湾,那里是辽河口和白狼水河口,正往便是山海关、临渝关,平州的卢龙城。往西南点,是天津,可直通幽州。
  正南经渤海庙岛群岛,可抵达黄河海口和东莱半岛的登州蓬莱港。
  往南面一点,是辽东半岛的南端都里镇(旅顺)和青泥浦(大连),北边一点是高句丽人在辽东半岛南端的核心大卑沙城。
  这长兴岛的位置,简直不要太好。
  仅是能开垦的十万亩地,若是都军屯,或招商屯或民屯,一年就能起码产一二十万石粮,一兵一年七石粮,这是禁军标准,岛上粮食产量起码能供养三万士兵。
  当然,眼下大唐与高句丽虽然友好,可毕竟是两国,渤海航线可是北方最重要的贸易航线。
  长兴岛完全就能建设成为一座转口贸易大港,在这里造船、仓储、补给,甚至是生产制造,能大大方便对辽东的贸易。
  事实上,秦琅突然突袭长兴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一群海岛盘踞在这座岛上,他们袭击往来的商船,抢劫货物,甚至在岛上搞起了一些走私贸易。这些海盗都是高句丽人默许的,有高句丽人也有唐人。
  他们走私各种商货,既走私违禁品,也偷税漏税,还威胁正常贸易商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