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1505

  之前统叶护可汗去世后,朝廷调停肆叶护可汗和莫贺咄可汗这祖孙俩,给两人各赐旗鼓大纛,册封可汗,又把统叶护的儿子册封为吐火罗可汗,把他兄弟札比尔册封为可萨可汗,同时还把铁勒契苾部的歌楞也册封为可汗。
  西突厥之地,册立了五位可汗。
  肆叶护向大唐请婚求亲被拒绝后,心怀怨恨,不顾大唐的调停,先出兵突袭了莫贺咄,暗里策反了莫贺咄手下大将,将其击败并杀死,然后现在又把歌楞给干死了。
  “殿下,臣以为当派人接应契苾部,并将他们安置于河西甘凉之间。”长孙无忌建议,契苾部是之前朝廷往西域掺沙子的重要棋子,谁知现在败的只剩下六千多帐了,他们最强盛时可也是有十余万人马,曾经高昌、伊吾等国都是被他们控制的。
  契苾歌楞之前朝见大唐天子,曾经留下了长孙契苾何力在朝,如今何力还得赐婚宗室之女临洮县主,任右领军将军。
  既然契苾部还有六千余帐,那么也还是一支不错的力量,朝廷自然有必要安抚安置他们。
  “于甘凉之间置贺兰州,安置契苾部,以契苾沙门为贺兰州都督,封姑藏郡公,封其母为姑藏郡夫人,令凉州大都督府长史李道宗抚慰。”
  “肆叶护如何处置?”
  大唐宰相们对于这个放肆的西突厥可汗,十分不满。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尊朝廷旨意,更加在于他现在击败了叔祖莫贺咄可汗和契苾歌愣可汗,天山南北,西突厥两厢十设诸部,如今又要重聚在一人狼旗之下了。
  这是在统叶护死后,西突厥持续了多年混乱后的头一次重新一统,这让宰相们都感觉到浓浓的威胁。
  秦琅站了出来。
  “殿下,臣以为,当初统叶护被莫贺咄可汗刺杀之后,他自称大可汗,但西突厥十姓不服,弩失毕五部共同推举的是泥孰为可汗,但泥孰不肯就位,主张迎立统叶护之子阿史那咥力特勤为汗,是为肆叶护可汗。”
  “泥孰曾与陛下义结金兰,向来尊奉大唐,且在西突厥诸部中威望较高,莫贺咄也是被泥孰统兵征讨击败杀死,所以臣以为,朝廷完全可以下诏册封泥孰为西突厥东面可汗,以继莫贺咄统领碎叶川以东五咄陆部。”
  肆叶护不听话,就找个听话的,一道诏令,就可以给肆叶护找一个强大的对手,泥孰本就威望高,又能征善战,还跟大唐关系好,当初他把可汗之位让给了肆叶护,现在朝廷让他来当东面大汗,与肆叶护东西对立。
  长孙无忌哈哈一笑,“三郎这招离间法厉害,肆叶护如此一来必然猜忌泥孰,甚至可能要对泥孰下手,泥孰无奈之下也只能自保矣,西突厥十姓必然再陷分裂乱战,高,实在是高!”
  五咄陆居碎叶川以东,又称为左厢五部,有处木昆律部、胡禄屋阙部、摄舍提暾部、突骑施贺逻施部、鼠尼施处半部五大部落,每部设一啜统辖,向来与西厢的五弩失毕部不睦,常互相争战。
  泥孰是达头可汗的曾孙,世为莫贺设,在西突厥地位那也是金狼家族的嫡系了,虽说不如肆叶护是统叶护的儿子,但之前就也是统领一方的设,扶他来对抗肆叶护,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便赐封他为咄陆可汗!派鸿胪寺少卿刘善前往西域册封宣诏!”
  高士廉还想了一个很气派的封号加在咄陆二字前面,吞阿娄拔奚利必咄祟可汗。
  不管泥孰有没有野心,朝廷这个诏令一出,泥孰也就无处可退了。
  肆叶护绝不可能还容的下他,他要么被杀,要么就只能自立为汗了。
  这有点逼上梁山的感觉,很不地道,但为了国家利益,宰相们哪里会在乎泥孰想不想当大汗呢,别说他只是跟皇帝结拜过的兄弟,就算是亲兄弟,这种时候,也一样是国家为重。
  西域风云变幻,局势变化的有点快。
  大唐君臣如今早就把目光盯向西域,想着要进军西域了,伊吾的内附更是为大唐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门户。
  这种时候,肆叶护如此放肆,自然得收拾他,实际上就算他老老实实,朝廷也不会放过他,毕竟西域这样的好地方,朝廷哪会拱手让于人呢。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臣建议,再派一个使者前往漠北,给予薛延陀可汗夷男一些封赏,告诉他肆叶护击杀歌楞之后,正准备要越过金山,讨伐漠北薛延陀。大唐邀薛延陀一起讨伐肆叶护!”
  秦琅又出了一个坏点子。
第687章
秦家美人
  做为皇家嫡子,太子承乾加冠元服后,皇帝皇后便开始张罗着给他寻找太子妃。十三岁的年纪虽说还年少了些,可不少豪门世家贵戚的子弟,却也差不多开始寻亲说媒。
  婚姻大事,首先得门当户对,然后还得长相性格等诸方面都要合适,并不易寻。如山东五姓七家,就是尚婚娅,各自为婚相互连姻,很少自降身份跟其它门第联姻。
  虽然说隋唐之时婚姻还没有如新罗人一样的那种为维持阶层而搞出骨品制度,甚至是近亲通婚的血婚,但也确实阶层分化严重,很少能打破这种阶层障碍。
  儒家向来重婚姻,认为婚姻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而历朝以来皇家的婚姻,也各有特点,比如说两汉之时,前期从刘邦到汉武帝时,这时选后纳妃不论出身高低,甚至不注重贞操,平民之女,甚至嫁过人生过几个孩子的也都有机会嫁入皇家,比如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就是先在民间成婚过的,还生了一女,后来送入皇太子东宫,封为美人,再后来母凭子贵,当上了皇后和太后。
  再比如汉文帝母亲薄太后也是再嫁入宫的,她本是魏王魏豹的妾侍,甚至开国功臣陈平的妻子,据说是五嫁,五嫁而夫死,人莫敢娶,最后陈平娶了。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以及后来被追封为孝武皇后的汉武帝李夫人和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更是卑贱歌妓出身,至于汉家公主们再嫁甚至三嫁的也多。
  不过从汉武帝开始到西汉结束,此后的西汉皇家婚姻就大为改变,纳妃范围逐渐缩小,后妃多出身功臣贵族之家。
  魏晋以来,门第观念越来越重。
  山东士族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使在北魏分裂之后,他们多支持东魏北齐,最后在关陇集团统一天下后,在政治上暂时失意,有些家族甚至失去官职爵位,但其在学术上的垄断,以及凭着他们良好的家风,却依然能够得到维持和发展,保持世代不替的传承,并因此被社会所推崇认可,让他们得以门第不减。
  这些世家大族中才行兼备的青年俊杰,和端庄娴淑的大家闺秀,成为当时朝野竞相追逐的婚娶对象。
  出于维护高门地位和尊贵血统,五姓七家为代表的高门,推崇门第婚姻,喜欢亲上加亲,借以维持社会地位。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适应新的形式,跟朝中新贵们有选择的联姻,借以争夺政治上的地位,同时还借机索取赔门财,获得经济利益,并借此进一步抬高身份。
  而如房玄龄、魏征、秦琼、程咬金、张亮、李绩等这些出身于山东,却又多数为庶族地主出身的豪强军功新贵们,也急于想借助这些名门士族的名声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看中这些名门子女的良好家风和教育。
  但是这种联姻,其实是深深触痛了皇帝,并损害了皇帝的核心利益的。李唐皇家关陇集团出身,几朝以来都是沿续的关中本位制度,山东五姓为代表的这些大士族自矜门第,严重影响朝廷和皇家的威权。
  李渊父子都试图要建立的是以李唐皇族为中心的新秩序,这个新秩序的标准,就是以朝廷官爵的高低来划分。
  但这种新标准,必然使的许多寒门庶族,甚至是原本地位低下的地主豪强们也凭借着在新朝的官爵位列在传统的士族门阀之上,自然也就在民间不容易被接受,更为士族们所反对。
  虽然在隋朝时就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士族做为特权阶级已经消失,不复魏晋时的那种高高在上,可崇尚郡望门第的社会风气,却也是数百年来根深蒂固,不可能一朝而变。
  李世民让修氏族志,修了好几年了,数易其稿,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始终不能让李世民满意,主编的官员换了几拔,究其根本就是李世民要打破原来的郡望门第标准,改成现在的官爵品阶标准,但这个改变太大,连他选派主编的官员们都总是难以达成一致。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现在对五姓七家这样的顶级士族,尤其是山东的士族那是相当的不满,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赌气一般的,坚决不肯也去联姻五姓七家。
  一场雨,让本已回暖的天气突然又冷了下来。
  人们翻箱倒柜,把收起来的夹袄皮毛又都拿了出来穿上。
  外面寒风阵阵,斜风细雨。
  秦琅便怀念起吃火锅来了,让人去选了一头肥羊现宰,又去城外庄上拉了头牛回来杀。大唐这几年打服了突厥和吐谷浑、党项,又让契丹、奚族等归附,使的现在从西北到东北,基本上已经没有敢呲牙的,大量的牛马羊驼涌入。
  虽然耕牛保护法依然不可动摇,禁私宰耕牛,保护马骡,可大量从北方边塞运回来的肉牛却不在列,普通百姓也能偶尔吃上回牛肉,冬天的时候还很便宜。而做为顶级贵族,现在谁家庄子上没养个百八十头的,不是想吃就现杀现宰呢。
  特意交待做一桌豆腐。
  厨房做起来倒也挺快,有泡发好的豆子上石磨磨浆,然后煮,滤,出浆后点卤,再入箱压制滤水成型。
  想吃老吃嫩都行,还能先吃上一碗新鲜嫩滑的豆腐脑。
  承乾给碗里加了很多霜糖,秦琅却给自己的加了酱油。
  师徒两个,一个吃甜一个吃咸,承乾不能理解为什么吃咸,秦琅却说自己上年纪已经不喜欢太甜腻的东西了。
  “老师不是才二十二么?”承乾想翻白眼。
  “苏家的那女子我让人打听了。”
  承乾一听也顾不得嫌弃秦琅的老气了,赶紧来了精神,兴奋的想问又突然有些不太好意思。
  “我阿爷从松州让人给我送回来一些那里的特产、甘松,贝母还有虫草、香菇、花椒、核桃、牦牛肉干、酥油等,我便给南昌长公主府上送了点去。”
  玉箫和鱼玄机也随他到苏府做客,由南昌长公主招待,长公主特意也把苏勖兄弟苏亶一家也请了过来,玉箫俩个便见到了苏二郎家的苏大娘。
  “人今年十二,长的很高挑苗条,据说是非常聪明伶俐的,谈吐不凡,知书达礼,确实是大家闺秀。”
  秦琅不知道这位苏氏的名字,大家闺秀,名字是不会外传的,一般在家里长辈们也多用小名称呼,隋唐以来的习俗,好多人家给女儿娶佛名,什么金刚奴、观音婢、药师什么的,就跟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娶名狗剩、石头、柱子一样。
  待年十五举行笄礼后,也一样会由长辈赐表字。
  “才十二,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呢,怎么可能知书达礼,就一小丫头片子。”不知为何,承乾似乎对苏大娘很不满意。
  “我没见过苏娘子,可苏氏名门,既然萧氏和鱼氏都说她很不错,那应当确实挺好的。”
  但承乾却兴致低落,坐在那里,连刚才吃的很香的甜豆腐脑,也半天不动一下了。
  “怎么了?”
  秦琅奇怪的问。
  “我不想要一个小丫头做太子妃。”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
  承乾红着脸,有些吱唔的说他想要一个成熟点的。
  他好像很不好意识提这些,秦琅听完他那结结巴巴的话,倒有些想笑,其实也没什么,承乾做为一个正发育的少年,喜欢的是成熟性感的女子,是那些胸大屁股大的,一个才十二岁的小丫头,确实啥也不懂,对他来说没啥吸引力。
  男人有时就是这么奇怪,少年时总是会被那些成熟性感的女子迷惑,尤其是那些少妇对于少年们来说,是最有诱惑力,最难以抵抗的,反倒是等人过中年后,又开始迷恋那些年轻的姑娘,尤其是喜欢青涩清纯的了。
  秦琅虽说两世为人,可也喜欢那些二三十岁的成熟女子,她们成熟而又性感,充满着真正的女人味。
  他不知道要如何安慰承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