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6/1505


第628章
异姓兄弟
  手把肉吃着很过瘾,秦琅并不是很想回长安去做那劳什子的检校司空,为太上皇营建山陵。
  可马周却有些羡慕,他提醒秦琅,历朝营建山陵的,都肯定是由宰相领衔。一般是由工部尚书具体负责,而工部尚书有时也称为大司空,这是因为在周朝官制里,司空最早就是负责营造等事务的。
  皇帝给秦琅检校司空,让他负责营建大明宫和太上皇山陵,其实倒正合此意。
  “这两年,我大唐国运正隆,北灭东突厥,西平吐谷浑,如今又连着三年丰收,你可知道,今秋丰收之后,各地粮价依然是大跌下行,连长安的粮价,都已经出现斗米二三钱的行市了。朝廷不得不让转运司开各地常平仓籴粮,去年我们还以斗米二十钱的价格买入了一千万石粮,花费二百万贯钱。”
  “今年夏天,又以斗米十五钱的价格,又籴入了上千万石粮食。而今秋,我们各地常平仓都已经有些吃不消了,去年和今夏的米都还堆在仓中没动,现在皇帝又让储米,常平仓只好以斗米十钱的价格,再次开仓纳米。”
  常平仓的籴米,是以高于市价买入的,主要还是防谷贱伤农,同时趁丰年之时,买入储备,谁料到连续几个丰收了,常平仓买了太多的粮食,都是高于市价太多买的。
  做为转运使,马周本来也提醒朝廷,说如今连续丰收,粮食遍地,朝廷正仓、太仓、军仓、转运仓、社仓、义仓诸仓的粮食,也都已经陆续开始充盈,常平仓做为特殊的仓库,没有必要一次性买入太多高价粮。
  可李世民因为前几年粮荒搞的太狼狈,有些心理阴影,加之朝廷税赋改革以后,虽说这两年粮食出了点问题,可钱帛方面依然是十分充盈的,因此手里有钱,粮食又贱,早几年一斗米二三百钱,还有价无市,现在一斗米才二三钱,白花花的米麦,遍地都是,都没有愿意买。
  各地刺史等纷纷上报,谷贱伤农,请求朝廷出手,李世民于是自然就得兜这个底。
  因为买的粮多,很多仓库都堆不下了,皇帝还要求各地增建仓库,以多储备粮米,备战备荒。
  如松、叠、洮这样的边州,甚至都要求也增建常平仓,储备常平粮。
  “关中陇右河西,是此次陛下要求增置粮仓重点地方,陛下要求多储备粮食。”
  秦琅听出点话外之音。
  自魏晋以来,其实关中长安,已经有些不太适合做为帝国都城了,环境破坏,人口大增等多个原因,导致关中自给不足,尤其是长安,一直都只能依靠关外的粮食供给,还严重受限于漕运能力,若是关中大灾,那更完全依仗关外粮食,而那运力就会成为致命的问题。
  另一方面,帝国的重心已经慢慢东移,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不仅依然是腹心要地,而淮南江南也开始重要起来,甚至东南沿海的份量也越来越重,长安虽有四塞之险,在割据动荡时代,很安全。
  可在大一统时代,却已经有些跟不上需要了。
  上次朝廷在洛阳呆了两年,虽说洛阳简陋,但很多大臣还是觉得洛阳做为都城,有许多地方强过长安。若是能够对洛阳城和宫殿,加以恢复修建,那么洛阳确实更适合做都城,不论是粮食安全,还是居中便于治理天下。
  皇帝回到长安后,便要在关陇河朔等地大量储备粮食,秦琅相信,这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防止以后长安缺粮,否则直接在长安储粮就好了。
  “难不成朝廷准备要进军西域?”秦琅问。
  “三郎果然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现在朝堂上确实有不少这个声音,说要恢复汉之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并控制在大唐手中。吐谷浑既灭,西突厥就是下一个目标了。”
  秦琅把啃的干干净净的羊骨头扔到地上,“太心急了。”
  马周告诉秦琅,“莫贺咄死了!”
  莫贺咄可汗是西突厥著名可汗达头可汗的儿子,射匮可汗和统叶护可汗的叔父,他毒杀了统叶护,自立为汗。而他的侄孙莫贺设泥孰,却和乙利可汗、都陆可汗等共拥统叶护的儿子为肆叶护可汗。
  这使的西突厥内讧分裂,两位可汗都向大唐请婚,希望结盟。李世民却两不相许,不但如此,最后还派出使者,册封两人俱为大汗,还让他们划界而治,不得越界攻击。
  在灭掉东突厥后,李世民更是直接给西突厥又新增了三位可汗,分别承认了占据吐火罗的统叶护长子达度设可汗,又承认了统叶护的兄弟札比尔建立可萨汗国,最后还把铁勒契苾首领歌愣也封为汗。
  于是西域出现了五汗共立的局面。
  大唐这种做法,并没有阻止西突厥人的内战,莫贺咄在与肆叶护可汗大战的时候,却遭受到了手下葛逻禄部的背叛。
  葛逻禄部临阵倒戈,使的莫贺咄败走金山,最后为阿史那泥孰所斩杀。
  莫贺咄的被杀,也使的现在西域出现了新的局面,吐火罗和可萨都是西突厥的旁枝,暂时倒不受影响,但西突厥东西两厢十大部落,现在再次统一在肆叶护可汗之下后,契苾歌愣撑不住了。
  他原本在东西两可汗之间游走,夹缝里生存,有大唐的支持,两边对他也是相互拉拢,倒还客气。
  可他毕竟是铁勒人,不是突厥人。
  现在西突厥东西两厢十部统一,自然就把这个墙头草盯上了。
  歌愣有个孙子契苾何力在朝中给天可汗当侍卫将军,他给孙子写信,让他向天可汗请求作主。
  李世民早就盯着西域呢,只是之前鞭长莫及。
  而现在,东突厥也灭了,吐谷浑也灭了,党项也降了,李世民觉得自己是时候开始伸手到西域了。
  “肆叶护杀了莫贺咄,明显违背了大唐天子的意愿,陛下很震怒。”马周道。
  秦琅心说,李世民震怒个屁,说不定高兴的要死,终于又找到个理由可以干涉了。
  “我觉得陛下其实用不着这般着急,先让契苾歌愣向金山一带移动,向漠北的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靠拢,他们本就都是铁勒部族,当年两族还是盟友,让夷男帮契苾歌愣撑一撑场子嘛。”秦琅又拿起一块羊肉啃起来。
  马周愣了下。
  “三郎莫非是想挑起西突厥与铁勒人的战争?”
  “有何不可?薛延陀的夷男,上次趁我大唐灭东突厥,捡了个天大的漏,如今占据漠北,着实有些轻狂嚣张,虽说朝廷也开始拉笼回纥联盟,分化漠北铁勒人,但效果一般,夷男的实力扩张的有些快,人也有些飘了。”
  可秦琅还是反对这个时候再跟之前的盟友夷男翻脸动手,打来打动太不划算。
  倒不如祸水西引,让他们跟肆叶护可汗去打,这个肆叶护可汗据说也挺年轻骄狂的,不管是西域的肆叶护厉害,还是漠北的薛延陀真珠可汗厉害,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大唐在后面摇旗呐喊,坐山观虎斗就好。
  马周听了直叹。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
  秦琅心说,皇帝肯定也想到这,只是却还是忍不住手痒想直接出兵干涉,西域很重要,尤其是汉朝时曾经打下西域诸国,设立过都护府。而隋朝杨广,都曾经把手伸到了西域,李世民岂会比杨广差?他肯定也会对西域下手的。
  “马兄你现在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红人,有空也要多劝劝皇帝,莫心急,莫心急,现在才是贞观四年,过了年也才贞观五年,几年的时间干了太多的事情,步伐太快容易扯着蛋的。”
  马周听到扯着蛋这样的话,也不由的摇头苦笑,“三郎你现在有时越发说话没顾忌了。”
  “我这是实话实说。”他道,“当年杨广也是个雄才伟略的主,可就是步伐太快,结果蛋扯的稀碎,后果很惨。”
  秦琅问,“我听说那个阿史那泥孰,当年曾到过长安,还跟陛下结过异姓兄弟?”
  “确实有过这事。”
  李世民结过的异姓兄弟很多,什么突利可汗啊,阿史那泥孰设等等,好多这种豪奢大佬,这也是当年太子建成十分忌惮李世民的一个地方,外援结的太多。
  “我在陇右时都听说过这个泥孰很有本事,本来统叶护被暗杀后,许多突厥贵族是要拥泥孰为可汗的,可泥孰却非拥立了肆叶护,我还听说,泥孰虽有拥立之功,且战功赫赫,可肆叶护却很忌惮他,甚至一直想除掉他。”
  其实想想也很正常,泥孰威望高本事强,还跟中原的天可汗是结拜兄弟,自己能做可汗,却非要拥肆叶护,结果现在他还把莫贺咄可汗给击败杀掉了。
  这样厉害的手下,哪个老大不心慌?
  “镇抚司肯定在西域肆叶护那里有暗桩吧,让他们出手挑拨离间一下,估计肆叶护就得爆发了,肆叶护若跟泥孰翻脸,则西域必乱,正好适合我们浑手摸鱼,乱中取胜。起码,也能给我们几年时间准备准备,不是吗?”
  马周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郎你在边疆久了,这本事越发的强了。”
第629章
风雪归长安
  感谢虹猫的打赏!
  马周来松州,还夹带了一项任务,宣召秦琼入朝。
  可是秦琼接了旨意,却以身体旧疾发作为由,婉拒入朝。这位大唐太尉、骠骑大将军似乎无意再返长安,更不愿意平章军国重事。松州城里,秦琼一件布袍,一顶幞头,没有紫袍玉带,也没有佩尚方剑,倒犹如一个退伍的老卒一样。
  他其实还年轻,可似乎真的已经老迈的不能动弹了,这位曾经做过铁枪将来护卫帐内,当过不败战神张须陀先锋,为李密统领过骠骑,给李世民当马军总管的战神,当年连最强壮时的尉迟恭都不是他的对手,现在却说自己老了。
  “阿爷为何不愿意回长安呢?”
  秦琼微微一笑,手里拄着根手杖,“长安是个名利场,更是个斗兽场,不仅有表面的浮华热闹,更有背后的潜流暗涌,如今天下一统,盛世到来,我能得陛下世封松州,感觉已经足够了。”
  “我这一生啊,经历了太多太多,年少时弃文习武,一心只想建功封侯,戎马半生,如今倒有些后悔当年的年少轻狂了。这生打了太多仗,杀了太多人,如今老了,也功成名就了,也就不想再卷入什么朝堂争斗了,只求余生过些安稳日子吧。”
  “这里的雪山很美,山花很灿烂!”
  秦琅无奈摇头,“阿爷这是在故意为我让路?”
  “你比我有本事,只是有时还是要收敛收敛下性子,刚过易折。”秦琼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他主动退隐,虽有疲惫心累之意,当然也是不喜欢朝堂权谋争斗,另外,也确实有为儿子让路之意。
  毕竟父子俱为宰相,都是大将军,这种事情表面听起来好听,可实际上真要父子皆在京掌权,那皇帝也肯定会猜忌的,这种事情当然要避免。
  “我现在就想着在松州好好养老,过完年,你把亲仁坊里的崔氏等都送过来。”
  “崔娘子只怕不肯来这,长安繁华,松州荒僻。何况,五郎等也还年幼,留在京城更利成长,也能有名师指引,崔娘子不是一直说要让五郎习文将来科举考进士做宰相嘛。”秦琅笑笑。
  “也罢,她若是真不愿来,随她。但其它妾侍,必须得过来。我既然世封松州,怎么可能孤身就藩,却把妻妾儿女皆留长安享受富贵安稳?这有失藩臣之责!”
  “可四郎五郎六郎他们还年轻,几个妹妹也小,现在来松州确实有些辛苦。”
  “既然身在勋臣之家,享受了门荫富贵,自然也得承担义务。”秦琼却是毫不退让,“你弟弟妹妹们,就是从小过于宠溺了,比起你早逝的兄长们差多了,更不及曾经经历过数月生死逃亡的你,若是不好好管教,他们这辈子也不会有大出息。”秦琼说出自己的安排,把妻妾孩子接来松州,先来这边吃几年苦,等到十五六岁后,可以视他们的出息,考虑是否送到长安去国子监进学或是入宫当侍卫。
  “一个家族若要真正崛起,起码得经历三代人的努力拼搏奋进,如今你我父子也不过两代,若是我们不能好好的教育子孙,那秦家只怕到第三代就要衰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