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1505

  这方面,秦琅的计划,却反而更胜朝廷,因为他总共九镇才两万七,而且秦琅还打算是用这两万七千边军开军屯,并在春播屯田结束后才出兵。
  两万七千战兵,有可能也只出动一半左右,最多不超过两万。两万人的兵马,陇右是还能支撑的起的。
  至于辅兵,若是在春播结束后出兵,且能保证在三月内结束,那么就既不耽误春耕,也不会耽误夏收。
  这个规模的兵力出战,粮草供应和运输上,也压力小的多。
  最关键的问题是,三月期限,这是个朝廷这边都不敢说的日期。
  连李世民都敢豪气的说只凭陇右的这几万人马,就敢说三月内灭吐谷浑。正面决战,都只能是以少敌众机会少,更别说伏允还绝不会给正面决战的机会,那老家伙一定是会玩那种你进我退,你退我扰的战术的。
  “陛下,是否召回秦琅,免的他乱折腾,以防万一?”
  李世民也知道朝廷兵部拟的几个破吐谷浑计划,都是以三年为准备时间,三年后兵分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兵分三到五路出击,一举灭掉吐谷浑。
  这个计划稳是稳,可却太稳了,稳就意味着消耗大,成本高。
  李世民不想等三年,也不想耗费比灭东突厥还大的成本,可现在他又没那个能力去打。
  秦琅的计划,他知道的很清楚,觉得很大胆冒险,却偏偏让人不免怀有几分期望。若是真的赢了,那就太好了,可以为大唐挤出几年宝贵的时间,还能节省一大笔关键的开支。
  李世民想赌一把,押宝在秦琅身上,又犹豫。
  “先看看吧。”
  最终李世民还是如此道,接下来,他没有再理会唐俭、郑元璹、侯君集的弹劾奏章,甚至让侯君集暂停去政事堂办公,这一手,在朝野引发无数猜测。
  因为侯君集奉皇帝之命去了趟陇右宣慰将士,回来后就弹劾了秦琅数条大罪,结果现在秦琅倒纹丝不动,反而是他被这般浇了头冷水。
  皇帝这出人意料的一招,马上让御史台的言官和门下省的谏官们,都有些犹豫观望起来。
  接下来,果然皇帝根本就没有半点对秦琅,对陇右的旨意,一切都静悄悄的,平静无波。
  被浇了头冷水的侯君集呆在兵部,很尽心勤恳的在忙着给陇右将士们叙功论赏。
  ……
  不管怎么说,皇帝的这个冷处理法,便是让陇右的薛万彻段志玄等再无顾虑,秦琅和程咬金等更是加劲猛干。
  秦琅打着西海道行营、陇右宣抚使行辕、叠州都督府这几个旗号,在全力的推动着自己的计划。
  整个陇右都在沸腾。
  新年刚过,春寒料峭,但陇右却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陇右边军九镇,在精挑细选的补充兵员,并迅速组成战斗编织,顶着风雪进行训练。辅兵也在精选整编,根本战时所需,分设一个个营,并进行集结训练。
  后勤粮草这块,也是全力筹集。
  秦琅亲自组织了几次动员大会和招商大会,一方面动员陇右各州的士族豪强地主商贾们募捐,另一方面组织借款活动。
  还进行招商。
  商人们都是头次遇到这种战前招商的,原本以为只是募捐摊派,结果到了才发现真是招商。人家这边拿出了细致的招商计划书,招募各种各样的军需供应商,以及各种战利品承包商等,甚至还有军需运输承包商等等。
  十分细致不说,还直接写明了合作互赢的方式,商人们如何合作,如何赚钱,预计利润多少,都有说明。
  商人们都精明,仔细一算,还真是这么回事,上面的数据,绝不是胡口乱编随笔乱写的,人家是有根有据的。
  比如说缴获的牛马牲畜,公开招募承包商,牛、马、骡、驴、羊、骆驼等都分了类,商家可以做独家承包商,也可以做联合承包商。比如某家商号直接吃下缴获马匹的承包商,那么陇右军缴获的马,都直接卖给他们,价格都已经给出了建议价,当然也可以再细谈。
  给商人们肯定有留有不错的利润余地,商人们要做的只是在竞得这个资格时,先交一笔保证金便好。
  另外,陇右军会根据预估,先向商人预支一笔卖马钱以资军用。
  实际上等于,陇右军开了空头支票,仗还没开打,缴获更无从说起,先就卖了马,得了一笔保证金一笔马钱。
  这种做法,确实前所未有。
  秦琅还找了几大钱庄和银行谈借款,另外他还要发行一笔小额的战争债券,面向陇右百姓们发放,大家可以自愿认购,这种一年期的债券,实际就相当于是借款,约定利息,一年还偿还本息。
  而秦琅拿着弄来的钱,又招各种供应商,比如说粮食、盐等,可以是独家供应,也可以是联合供应,反正供应商也要先交一笔保证金,然后还能约定帐期,先供货,后结款。
  甚至还有运输等外包承包商,负责把陇右军所需的军需物资,或是缴获的战利品,运输到指定地点,以减少陇右军的负担。
  凡此种种,秦琅脑洞大开,商人们也是惊叹连连。
  不得不说,若是其它人敢这样搞,不说其它,首先朝廷就绝不会允许发生。可现在皇帝的态度,让这事情在陇右公然的进行着。
  而秦琅个人的名望威信,尤其是他两次陇右之战刚打出来的赫赫威名,加上他与商人们向来极好的关系,使的他这个招商计划,居然也赢得了许多商人们的赞赏。
  擅于投机的商人们,看到了高风险后的高利润,纷纷加入计划,竞争起各种合作商承包商供应商来。
  债券发行的也是极为畅销,结果不得不加印了几批发行,筹集到了远超预估的钱款,再加上暂扣的各州上缴税赋,秦琅轻松的就解决了最重要的钱粮问题。
  接着武器、运输、战利品处理等问题也是迎刃而解。
  因为手头钱粮充足,秦琅甚至提前签名拔下了一笔安家费和一笔开拔费,另外还有一笔行装费。
  九镇边军,两万多名士兵,还没开打,就已经先得了三笔赏钱,另外秦琅还与许多商人签订契约,为边军们订了不少的衣服鞋袜干粮等,可谓是让九镇新军上下,都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
  秦琅也向九镇边军们承诺了许多,大家都为那美妙的前景所吸引,个个摩拳擦掌,努力训练,只想早点开战,早点灭了吐谷浑,然后早点得到那些承诺的赏赐升迁等。
  陇右轻骑哨探,也是不断深入吐谷浑境内侦察敌情,镇抚司主动的找来配合,为行营提供更多的隐秘情报。
  春风吹,战鼓擂。
  转眼间就来到了阳春三月。
  陇右的天依然还很寒冷,可几万边军已经迫不急待的赶紧抢播春种,提前完成了军屯春播任务。
  “我陇右上次深受吐谷浑之侵害,洮州三日之屠,万余百姓惨死,河曲岷军之败,两万余众惨败,此等血仇,必将由我陇右子弟兵亲复之,绝不假手他人!”
  “有仇必报,血债血偿!”
  陇右边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第579章
闪击
  洛阳。
  李世民早朝结束后,匆匆回到内廷。
  “辅机,秦琅该出兵了吧?”
  “算算时间,应当已经出兵了。”长孙无忌答道,秦琅早就说过,三月为期,整训陇右边军九镇,然后领兵讨伐吐谷浑,一战而灭之。
  这些话可不仅仅是密奏内容,也不单纯是在陇右军议上讲的,秦琅是逢人便讲,每个场合都不错过。
  跟皇帝这样说,向朝廷汇报时也是这样说,在陇右军议上跟将军们如此说,检校阅兵时对陇右边军、团练、内附羌氐城傍们这样说,甚至是在招商会上也这样对商人们讲,还不止一次在宣抚陇右诸州时,对百姓们也这样说。
  他似乎恨不得每个人都知道他的作战计划,据说他还曾主动的把陇右的一些吐谷浑商人聚集起来,把他们手里的货物主动的全买下来了,然后还告诉他们说,三月灭吐谷浑计划。
  秦琅把这计划嚷的天下皆知,莫说陇右的军民百姓,就是洛阳城里的百姓,都能说道说道一通三月灭吐谷浑的事。
  一开始,李世民还以为是事机不密泄露了,直到后来发现秦琅有意而为之。
  细品之下,李世民倒是弄明白这里的深意。
  秦琅反其道而行,没有半点保密,甚至故意弄的天下皆知,其实倒是很了得。毕竟这么大的动静,吐谷浑不可能不察觉半点,瞒是瞒不住的。
  倒不如主动的宣告出去,还宣扬的满天下皆知,甚至主动通过吐谷浑商人通知伏允,你准备好,我三个月后要来打你,而且我要在三个月内灭掉你们。
  这般嚣张的态度,一反正常的行为,反倒会让吐谷浑人迷惑不解。
  正常人谁会相信秦琅这话,肯定是假的,骗人的。
  虚张声势,故作疑兵。
  你陇右动作越大,那欺骗的可能性更大。
  秦琅直接早早宣布了进攻讨伐,结果反而虚虚实实的,让吐谷浑人在那边猜测的脑袋疼,随着陇右军备的越来越强,伏允也开始相信唐军极可能真要出兵,但他们无法确定出兵的规模和时间。
  哪怕秦琅早告诉过他们,到时要率陇右九军出击,但吐谷浑人哪敢相信。
  “手谈一局,如何?”李世民难得提议要下棋,长孙无忌应允,让内侍取来围棋,君臣二人对坐,各执黑白,落子下棋。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深得兵法精妙,不得不说,秦三郎越来越了得了。”长孙无忌道。
  “朕以前以为这小子勇悍,能冲敢打,虽说书读的不算太多,但应当可堪造就,所以让他进镇抚司,谁知后来却表现出惊人的才干,尤其是其于经济货殖一道尤其了得。朕让他主掌国计,领头财税改革,确实出众。可朕也想不到,他于军事兵法一道上,还能有如此了得的悟性。”
  “这说不定是家传天赋,毕竟叔宝的儿子。”
  李世民哈哈一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