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5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2/1505

  长孙无忌跟看傻子似的看着侯君集。
  “侯公,说话不要带着情绪嘛,首先,秦琅既然能把这封信送到洛阳来,就说明这事情可能性极大。再者,兵者诡道也,打仗嘛,本来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少胜多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至于说无素为何会上秦琅的当,天天跑叠州城下来看歌舞,估摸着是秦琅的那歌舞表演确实很精彩呢。”
  长孙无忌的话,引的一众宰相们都不由的笑起来。
  难得听到这么好的一个消息,大家自然也是较为轻松了。
  他们多不是统兵打仗的将领,但他们对秦琅这个人可是很熟悉的,秦琅虽年轻,可人家也是挂参预政事衔的宰相,人年轻但办事向来是比较靠谱的,以前也不是没统过兵打过仗,之前的战绩可是相当抢眼的。
  换其它年轻人敢这样报捷,他们肯定先要怀疑一下,但秦琅嘛,就不必了。
  皇帝也极为兴奋。
  “秦琼在白水大败羌兵,秦琅又在叠州灭了吐谷浑无素,这下口子是扎牢了。”
  正当大家高兴之余。
  又有内侍奏报,说又有叠州军情到。
  “刚收到的捷报,怎么又有军情到?”皇帝疑惑。
  侯君集来了精神,心想莫不是秦琅说大话风闪了舌头,转眼又骄敌大败?
  军情送上,皇帝第一个观看,看完后,抚须良久。
  这副样子,让侯君集越发觉得秦琅肯定是又栽跟头了。
  “陛下,不知道是何消息?”
  李世民放下奏报,“秦琅歼无素部后,放火烧草,拓跋赤辞吓跑了,不待细封步赖赶到,就抛下他们独自逃窜,越过叠州跑回党项了。”
  侯君集一听,立即道,“秦琅不是已经歼灭了无素部?为何还要放拓跋赤辞过叠州?他应当率兵拦截,将拓跋赤辞堵死在羌水河谷,待朝廷大军围歼!”
  李世民瞧了侯君集一眼,淡淡道,“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秦琅出松州时才带三千来骑,转战党项腹地两月,一路跑到了叠州,面对着党项和吐谷浑数万大军不退坚守,还寻找战机,把无素万人给灭了,他已经做到了绝大多数将领都做不到的事情了。”
  “就算换做朕,都不敢说能比他做的更好了,拓跋赤辞见机的快,果断逃跑,秦琅放他过去也是正常。归师勿遏,穷寇勿追,这点兵法难道他会不懂?只有武士彟那种没打过仗的家伙,才会轻敌大意,搞不清楚状况,结果让人回师一击,全军尽没。”
  “秦琅也说了,草已经烧了,拓跋赤辞又跑了,现在细封步赖是马无牧草,后有追兵,前有拦截,所以只要盯住细封步赖便好,能拦下他们,这次也让党项脱层皮。”
  被皇帝一通批,侯君集面色胀红,只能胝下脑袋。
  皇帝站在沙盘前,低头瞧着面前的这副羌水沙盘,面上带着兴奋之色,他揉搓着双手,握紧两个拳头,“算来,这次党项入侵,前后已经折损了近五万,还搭上了吐谷浑一万,而我军最大损失,只是武士彟的那五千人马,还非府兵精锐,算来,这次我们没亏,还赚了。若是能再吞下细封步赖这三万人马,那党项没有十年也别想恢复元气!”
  魏征站了出来。
  “陛下,臣不知道陛下有何好高兴的?此次,因陛下世封秦琅松州刺史引发战事,前后调动数万兵马,耗费无数钱粮,还致两州失陷,数千军民陷于战火,伤亡将士数千,换来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陛下如何能高兴的起来?”
  “细封步赖如今成一头困兽,困在羌水河谷,若是再打下去,还知道要造成多少伤亡,臣以为,应当派人去劝降招抚,只要细封步赖肯率部归降,那么就能化解一场战事,减少许多伤亡。”
  “若是一味打到底,就算歼灭细封步赖那几万人,那我大唐也不免要伤亡许多将士百姓,还得耗费许多粮食,另外,细封步赖等的子孙族人,肯定也要记这血仇,将来必要来复仇,冤冤相报何时了?”
  任何时候,魏征总是那个破坏气氛的人。
  皇帝正要反驳,这个时候房玄龄温彦博萧瑀陈叔达诸位宰相也纷纷站了出来,都表示仗打到这份上,其实可以招降细封步赖了。
  “不以无用害有用!”
  “请陛下派使者招降细封步赖等,召其等首领入洛阳朝见天子,授其官职,以其地置羁縻州县,许其子孙世袭之。”
  房玄龄等考虑的是打下去,战争只怕会越打越大,而现在大唐确实没有精力和储备打这仗了。
  所以不如见好就收,趁现在大唐还占上风,并没卷入更大规模战事中,及早抽身。
  招降细封步赖,放这几万人回去,设置羁縻州县,还可以充做边境缓冲区。
  之前皇帝让房玄龄不计后果的开始做战争动员,房玄龄等只能咬牙上,但现在形势变了,他们当然就想叫停战争了。
  宰相中,一半以上人都请求招降细封步赖,结束战事。
  “陛下,打蛇不死,后患无穷,不如趁此难得机会,先尽歼细封步赖这三万人马,则党项必元气大伤,无力为患也。”长孙无忌倒是持继续打下去的态度的。
  可一众宰相中,他的声音只是少数。
  连侯君集这个兵部尚书,这个时候都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再打下去,消灭已经成困兽的细封步赖三万人马,确实不难了。毕竟拓跋赤辞跑了,无素被擒了,草也被烧了,秦琼还在追击,细封步赖根本跑不掉。
  但灭掉细封步赖,最大利益的是秦琼父子,又立一泼天大功,跟他侯君集没半点好处。
  “朕再考虑考虑!”
  当天,洛阳宫传出诏令,原先诏令的六路兵马,都暂停兵马调动。
  朝廷派出唐俭为使者,郑元璹为副使,赶往宕州招降细封步赖!
  皇帝降旨秦琅、秦琼,配合招降。
  ……
  叠州。
  细封步赖率不满三万人一路逃到了叠州城下,再能前进一步。
  前面是秦琅派人于险要河谷处筑起的营栅壁垒,拒马阵、陷马坑带,箭塔、投石车,道路上还有许多粗木、巨石。
  细封步赖试图靠近,都会被箭雨弩矢和滚木擂石无情的击退。
  没了有牧草可供牛马食用,细封步赖所部的战马早就饿的驮不动人,大量倒毙,牛羊也多饿死。
  下了马的党项羌骑,战斗力更是大减。
  在相持了数日后,绝望的细封步赖最终只得自缚来降。
  壁垒前。
  细封步赖跪伏秦琅面前,无奈请降。
  “本相代表大唐,接受你的请降。”
  秦琅面带着微笑,接过了细封步赖送上的宝剑、盔甲还有他的令箭、旗帜。
  两万八千多党项羌齐齐丢下武器投降。
  秦琅派人收走了他们所有的武器铠甲,还有饿的快死掉的战马,将他们安置在叠州城山脚下的河谷营地。
  细封步赖一行首领们被请进了叠州城。
  秦琅写信向朝廷奏捷,信刚发出三天,收到了朝廷发来的旨意,让秦琅秦琼配合招降使唐俭和郑元璹,劝降细封步赖。
  “你们来晚一步了,我三天前就已经接受了细封步赖的率军投降!”
  使者一路风尘仆仆,苦笑着道,“我们上山前已经看到了,卫公神勇也。”
第537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郑元璹站在河边,搓着手叹道,“这一路上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结果紧赶慢赶的还是来迟一步啊,白跑一趟了。”
  唐俭也有些无奈,烤着羊肉串道,“秦三郎仅以三千轻骑,纵横党项羌腹地两月余,豪发无损,杀敌甚多,移驻叠州,前后又歼拓跋羌骑千余,吐谷浑骑五千余,俘四千余,并招降党项细封、费听、野离等部近三万骑,确实是令人难以相信啊。这三千骑,都胜过三万骑了。”
  “这秦三郎怎么做到的?”郑元璹到现在都还不太能接受这个事实,怎么也想不通啊。
  “哎,太多的不可能,有的时候反而成了可能,以往秦三郎也有比较出事抢眼的战绩,但大多只是认为他运气好而已,不管是平王君廓之乱,还是平罗艺之反,又或是出镇塞北招降代北苑君璋,攻灭朔方梁师都,数败突厥,都说是运气好,可现在看来,人一时运气好是固然有的,但不可能一直都是运气好,这都是人秦三郎真正的实力展现啊。”
  “那咱们还去叠州?”
  “来都来了,总得去走一趟的。”
  唐俭和郑元璹都算是武德朝的重臣,唐俭是太原元谋功臣,武德朝时已经做到了中书侍郎、莒国公,他是名门之后,曾祖是北齐的尚书左仆射、司空,祖父也是北齐的侍中、尚书令,还封晋昌王。他爹隋朝时降为晋昌公,戎州刺史,追赠太常卿。
  唐俭早年就跟李渊关系很好,曾经同在隋宫中掌禁卫,他也曾是劝说李渊起兵的元谋之一,故此李渊起兵后为记室,此后官运亨通。后来还做过李世民天策府长史,不过他一直都是皇帝的人。
  所以自玄武门之变后,也是变的边缘化,几年来,屡屡都是担任出使的任务,既辛苦又没什么功劳。
  郑元璹是荥阳郑氏当家人物,武德时,和郑善果是郑氏双雄之一,当过关中十二道将军之一,手握实权重兵的皇帝心腹,还是太子党核心。他的父亲郑译,北周时是杨坚的同学,后来助杨坚篡夺皇位,可谓是隋开国元老。
  两人现在都有点郁郁不得志,这趟差事赶的急,跑的累,结果快到叠州了,说那边秦琅都把事情解决了。
  原还指着来到叠州,捡个招降之功,也咸鱼翻身呢。
  现在倒是多想了。
  郑元璹有些羡慕的道,“这次秦叔宝爷俩可真是又立大功啊!”
  “可不是,秦琼就藩之国,都能搞出这么大动静来,真是让人佩服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