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1505

  席君马头顶的那抹红色的盔缨异常的耀眼,他在奔驰的马上拉开了他六石的强弓,钩弦拉弓,瞄准了前面奔驰的一名党项羌轻骑,一箭过去,前面奔驰的党项羌骑应声落马。
  羌骑肩膀上的鹰惨叫着飞起。
  转瞬他又射出一箭,白色的羽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超强弓射出的是最疾射的劲箭,弓弦一响,箭便已经中敌。
  又一名羌骑落地。
  唐骑发出阵阵尖啸,这是强者的围猎。
  这是打小习练骑射的府兵骑士,丝毫不比那些游牧的党项羌骑差,他们有更全面系统的训练,有更精良的骑士装备,并且有着极强的配合默契。
  三个一组,三组一队,在这种小规模的尖兵哨骑的交锋中,谁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完全不用双手就能驭使战马,早达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快慢转弯,都是配合无间。
  张超站在秦琅身旁,看的心痒无比。
  “太厉害了!”
  老铁枪看儿子这样,不由摇了摇头,“沙场多流汗战场就少流血,这些骑兵的骑射本事确实强,但他们每个都是打小就开始习练的,甚至常年跟自己的马同吃同住,所以才会有这么好的默契,仅凭两条腿都能把马控制自如,做到心随意动,人马合一。还有这箭,那也是常年累月的习练的,他们每个人,每天都要用硬弓练上无数次拉弦,还要一次次的用战弓去练精度。”
  硬弓练力气,战弓练精度,没有个十几年的苦练,是做不到那些骑士那样了得的骑射的。
  一个优秀的长矛手,或许练个两三年就能成,一个厉害的弩手或许三五年能成,但是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是出不来的。
  “我大唐府兵重视骑射,一军之中四成骑兵,而全军弓箭的装备能达到十二成。”
  这意味着每个府兵,其实都还是个弓箭手,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不论是盾手还是长矛手,人人都还是个弓箭手,个个带弓持箭。
  这种超强的弓弩配置,带来的就是唐军强大的远程杀伤力,以及凶残的火力覆盖。
  还没接触,先来个三连射,给你一个万箭齐发,然后再捡起长矛大刀跟你砍。最要命的还在于,骑兵们还在两侧虎视眈眈,随时要来冲击追杀。
  蛮夷们跟唐军打,最吃亏的地方就在于这些处,装备不如唐军,射程不如唐军,火力不如唐军……
  “我以前让你好好练枪矛弓马,可你小子每次都喊累,动不动就说你要弃武学文,如今看你小子文不成武也不就,真是丢我老铁枪的脸。”
  张超有些脸红。
  “有些东西那是天生的,我天生不是习武打仗的料嘛。”
  “你还有脸说,你看看三郎,人家跟你差不多年纪,人家就是天生的?还不是一步步练成的。”
  “三郎骑射很厉害吗?”张超问。
  “废话,三郎的战绩你难道没听说过?单挑胜过马槊名将谢叔方,一刀斩死上柱国王君廓,连隋唐两朝的悍将罗艺,都是被三郎所斩杀,你说呢?”
  秦琅赶紧摆手。
  其实他虽有比较光辉的战绩吧,但其实水份很大的,赢谢叔方是靠出奇不意的撒手锏,干掉王君廓那是补刀,至于罗艺,更不好意思提了,打只死老虎而已。
  在这轮小股精骑之间的较量,很快就以席君买他们全面胜利结束,几百党项羌骑被他们杀的落花流水,若不是羌人接应,席君买能将他们斩尽杀绝。
  “三郎,羌贼退却了。”
  远处,哨骑大败的党项羌人,士气大跌,又看到这边旌旗招展,铁骑森森,于是主动的拔旗后撤。
  “要追吗?”张超问。
  老铁枪瞪了儿子一眼,“羌人这是主动后退,而且很谨慎,我们追什么?我们一路疾驰赶来,也是人马疲惫,现在既然松州之围已解,应当先做休整,然后再谈其它。”
  秦琅带来的轻骑才三千多点,而对面的党项羌人却好几万,虽说论精锐肯定是唐军更强,但远来疲惫,也是没有余力再战了。
  秦琅也是持这态度,要打也得挑时机找机会,像现在这样没有后力的去打,那只会陷入苦战,最终白白的消耗伤亡,这种仗最没意思。
  前面山上,松州寨门大开,大队人马奔出。
第518章
虎威
  双方都没有要硬拼一场的意思,于是党项羌缓缓后撤,主动解开了松州的围困,而秦琅也没有去追击的意思,任由他们后退十里扎营。
  打马迎接出城的秦琼一行。
  “阿爷!”
  父子再次重逢。
  秦琅仔细的打探着秦琼上下,看了半天见他倒是依然虎威不倒,没见哪受伤的样子,也就松了口气。
  “你小子怎么跑来了?”秦琼笑着拥抱了儿子,伸手在他背上拍打着,不管怎么说,看到儿子辛苦赶来,秦琼还是很高兴的。
  站在城外,爷俩有说不完的话语。
  等聊了一会,秦琅才知道,其实就算他再晚点来都没事,党项羌围了松州差不多一个月了,结果一点便宜没挣着。
  前后发动了五次攻势,结果每次都让秦琼借城寨之险轻松击退,自己几乎没什么伤亡,倒是羌人损兵折将甚众。
  来而不往非礼也,前不久,秦琼还找了个机会,率轻骑夜出松州发动了一次夜袭,拓跋思头久攻松州不下,也有些懈怠,毕竟松州城里的秦琼只是被动守城。
  结果大意之下,秦琼率精骑杀出来,一路差点杀进了他的中军大帐,斩杀他数百人,更是有无数人马惊慌踩蹋而死,最气人的是秦琼还放火烧了他们许多粮草。
  天明之后,秦琼早就又回到山上了。
  气的拓跋思头立即报复攻城,结果强攻半天,又丢了不少尸首。
  攻城拔寨,本就不是这些羌人的长项,尤其是秦琼也不是坐以待毙,他在松州城里组织军民新建了数座石砌的碉楼,高达十几丈,在上面架上大弩。又在寨墙前,建了一排木制的箭塔,配上许多神箭手。
  还在山上日夜不停的制造投石车。
  今天投点石头,明天顺风投点火球,后天再投点粪汁什么的,搞的城下的羌人那是日夜不宁啊。
  拓跋思头也组织偷袭啊夜袭啊等等手段,可没用。
  秦琼防的那是滴水不漏,堂堂大唐的战神,来对付几个放羊的,那真是祖师爷考学生啊。
  这种时候,拓跋思头若是理智点,他就应当撤退。
  毕竟遇上这种硬骨头,想强啃是不可能的,只能另找机会。真要围困,拓跋思头也未必就更有本钱。
  他人多,消耗更大,哪怕他是带了牛羊过来,可以放牧吃草,但一个地方的草,也是吃不了多久的,他们的牛羊只能越赶越远,可这样也一样危险啊。
  只是他不甘心,不舍得放弃。
  结果就犯了羌人做战的大忌。
  羌人以往与汉人做战,最常用的一招就是袭击,趁虚而入。瞅准空子,盯着防守虚弱处猛干一把,有什么抢什么,抢完了就走,绝不恋战,更不去攻什么坚拔什么寨。
  若是汉军来讨伐,那他们就撤退,或者找机会在险要处埋伏袭击。
  不管哪朝哪代的朝廷大军敢深入这不毛,都会面临着地形不熟,后勤补给难供等问题,更不可能跟他们打持久战。
  所以你来了我就走,你走了我又来,你大军在时我不来,你大军一走我就入侵,这种游击式的战法,在这种险要偏僻的边境群山里,可谓是一大制胜法宝。
  可千百年来,也总有一些如拓跋思头这样的犟种,总以为自己人多势众,真的就能为所欲为了。
  在这个时代,别说拓跋思头这点能力的羌酋,不说他这点人马,要知道就算到了后面唐蕃争霸的那个时代,双方动不动就出动一二十万大军,可也经常连一座小小的要塞堡垒都拿不下来。
  不说其它的,大唐和吐蕃为了一个石堡城,双方都不知道交手了多少回,在那种偏远的鬼地方,兵出的多,就补给不上,兵出的少,可面对天险又难以强攻下来。
  后来唐玄宗为了面子,非要派大军强攻,结果拿了上万人的性命去填,才填下了那么个小城堡。
  石堡城其实比松州小多了,驻军也远不如秦琼呢,守将也绝非什么稀世名将,就是凭借地处偏远,地形险要,让无数名将在他面前望之兴叹。
  这种地方,简直就是绞肉机一样的存在。
  思头想强攻,那真是打糊涂了。
  所以秦琼其实一直是赔着耐心的,就怕把这拓跋思头给惊醒了,然后跑了。好不容易碰到这么犟的一个傻子,多难得啊。
  “这么说我还来错了。”
  “那倒也没,我的哨骑抓了几个舌头,得知一个消息,因为拓跋思头在这里久攻不下,拓跋赤辞已经派人来传令,要让心腹拓跋细干接任主将之位,同时那拓跋赤辞还跟党项羌细封部等达成了协议,说服他们一起出兵,目前细封步赖等正率领着几万人马过来了。”
  秦琅笑笑。
  “以此地之险,就算来十万人,我想信有阿爷在,他们也破不了。”
  “他们确实攻不下松州,但他们可以绕过松州去打扶州、茂州,甚至是威胁益州。”
  连党项羌第二大部落细封部的首领细封步赖都亲自出动了,可知这次党项人确实也是意识到了危机。
  他们绝不能容忍大唐把松州再夺回去。
  开了这个开子,那么以后岷山诸山里的地盘,全得让唐人夺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