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1505

  郑婉言没有说句谢字。
  人被带走。
  李世民气愤难平,在那里转来转去。
  “郑婉言,荥阳郑氏,秦琅……”
  心里一股子火难以平息。
  “召李君羡!”
  郑婉言喝避子汤这个事,其实李世民也是刚发现的,因为从长安到洛阳,一切都乱了套,郑婉言以前在长安宫里有打通好的关节,可以从宫外弄到避子药进来,但到了洛阳后,这事就不容易了。
  她让贴身宫女去弄避子汤时,出了意外,原来的那人被留在了长安,宫女只好再找人。只是这次找的那人,虽然当时收了钱,可事后畏惧,还是上报了。
  殿前司接手查探,很快就摸清楚了,奏明皇帝,李世民这才知道为何郑婉言入宫两年,经常被临幸,却从没有怀过孕。
  他甚至一度怀疑郑婉言是身体不行,还让御医调理,谁知道居然是一直偷偷的服避子汤避孕。
  想想自己一次次辛苦播种,她却暗里喝药,皇帝就不由的愤怒万分。
  李君羡赶到。
  “朕有个差事要交给你。”
  皇帝要李君羡去调查郑婉言与秦琅之间究竟有没有私下往来,甚至还要他调查郑婉言入宫前,跟秦琅有没有什么密切关系。
  一个能背着丈夫偷偷喝避子汤的女人,就算初夜来红,也不见的是真的。
  现在皇帝觉得郑婉言一切都是谎言。
  “秘密调查!”
  李君羡觉得头皮发麻。
  这种事情太可怕了,皇帝居然要查这个,就算秦琅跟郑婉言清清白白,可男人一旦怀疑自己女人跟别的男人有私情,这以后就会永远成为一个肉中刺的。
  当然,最可怕的还在于,万一真查出什么来,那就更要命了。
  李君羡当年也是瓦岗走出来,秦琼率九将阵前弃王世充而投李唐时,李君羡正是那九将之一。
  这些年,李君羡也还算混的不错,虽说不如秦琼程咬金,但有老大哥秦琼照顾,仕途不错,如今也有县公爵位。
  “陛下,臣与卫国公相熟,深知卫国公为人,他绝不是那种胆大妄为之辈啊。不知是何人敢如此诬陷卫公,陛下,一旦调查开始,就算再隐秘,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泄露出去,伤害大臣之忠心啊。”
  李世民此时气愤难平。
  “朕以前也认为熟知秦琅为人,可现在朕怀疑了,朕所宠爱的郑婕妤居然一直在偷偷服用避子汤,还跟朕说她宁愿为秦府一奴婢,也胜过在宫中为婕妤!”
  李君羡面色大变,想不到还有这种内情。
  他心里深深为秦琅担忧。
  “陛下,臣不知道郑婕妤为何会说这些,但当年卫国公曾跟郑家有隙,郑婕妤与隐太子的一对儿女也是被卫公擒获交出,后来陛下还将郑婕妤赐给卫国公为奴婢,或许正是因为这段恩怨,所以郑婕妤一直怀恨在心,如今故意诬陷卫国公?”
  李世民现在听不进这些话。
  “朕让你去查,查个水落石出,如果秦琅是清白的,自然也就不怕查。”
  “如果,他敢背叛朕,朕也绝不会轻饶!”
第490章
对质
  洛阳宫里的气氛十分的紧张,所有的宫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皇帝憋着一股火,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大家这个时候都不由的想念起长孙皇后来了,若是皇后在,肯定能安抚好皇帝,虽然大多数宫人根本不知道为何皇帝突然就震怒,可还是有不少人通过郑婕妤被打入冷宫,而猜测到了一些。
  几位知情的内侍省和殿内省的大宦官们,也都牢牢的闭紧了嘴巴,连劝都不敢去劝一句。
  任何男人遇到绿帽都不可能大度。
  当初玄武门之变前,当今差点被隐太子给置于死地,可他硬是通过向皇帝检举隐太子和曹刺王与皇帝后宫有染,说他们跟尹德妃和张婕妤私通,还说愿意对质。
  使的太上皇当即震怒万分,最后决定要让几位宰相来审理,让三位皇子当堂对质,也正是这一招,不但让当今得到了缓冲时间,还完成了玄武门之变最关键的情报和布局。
  在这种事情上,皇帝和农夫其实没什么区别。
  虽然也有前朝的越国公杨素破镜重圆、红拂夜奔等好几段侍妾跟人跑了,他还大度成全的事情,可细究起来也是有问题的。红拂女在越国公府,不过是个执红拂的侍女,地位低下。就算是那位破镜重圆的南陈公主,可也是跟夫婿逃亡。
  至于李百药勾搭越国公府的侍妾,其实那也只是最低级的待客侍妾,越国公府里这样的姬妾侍婢有上千,人家动不动就能送人,所以勾搭走一两个根本不算什么。
  但谁敢勾搭皇帝后宫的人?
  就算是勾搭一个宫女,那都是死罪的。
  皇宫里所有的女人,那都是皇帝的禁脔,除了皇帝外任何人都碰不得的,就算是皇帝的儿子碰了,那都是大罪。
  当初隐太子就是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秽乱后宫罪名给葬送的,如今郑婕妤的行为,让李世民这个年轻的皇帝如何能忍?
  这世上居然有人能这样拒绝皇帝,不肯怀龙种。
  李君羡也很头痛。
  可身为百骑司的统领,皇帝下了旨,他不得不查。他在皇帝面前也为秦琅说了话,可皇帝盛怒之下根本听不进去。
  回到百骑司,李君羡叫来了一个心腹。
  “给锦鲤发信,安排一次会面。”
  ……
  秦琅还不知道大祸临头。
  他正在忙着指挥防疫接种的事。
  洛阳城里跟长安格局相当,城内也分为两县,河南县和洛阳县,城外还有二十二县。
  河南府本是原来的洛州,也是河南道下一府,可却管辖了最精华的二十四县。
  许多河南百姓外出逃荒,晚春时不少百姓开始返乡,想要播种。
  安排建立隔离营,洛阳城里各坊实行保甲防疫,十户一甲,十甲一保,抽青壮轮流值班封锁街巷,一旦发现有孩童感染痘疮,要立即上报,一家隐瞒,同甲皆罚,保长连带责任。
  各级官吏考核,也与防疫成绩挂钩。
  给那些参与防疫的官吏、民壮们发放防疫补贴粮,以此激励大家。
  百姓免费接种时苗,一律采用水种法,采用痘痂粉配上清水然后滴在丝绵上,塞进鼻孔里接种。
  简单又相对安全,成功率也高。
  贵族官员子弟们可以选择接种时苗,也可以选择接种熟苗,熟苗分免费和自费两种,免费的三炼苗,需要排队,按官职品阶,且往往一轮只能领一两个苗,若是愿意自费,则可以用一二炼的苗,成功率差点,但比免费的时苗要强许多。
  价格方面,倒也不便宜。
  本来李世民认为应当免费,可秦琅还是认为应当收费。
  免费的有时苗,这一二炼的苗也需要更多时间和成本的,全免费也吃不消。
  河南和洛阳两县衙现在各办了一个接痘培训速成营,里面是各地抽调来的年轻机灵的小伙子们,或是一些游医铃医江湖郎中们,这些人多少也还懂点医术,所以这时都召来向他们培训接种办法。
  另一边,秦琅也在洛阳建立了好几个疫苗营,专门负责收集、提炼时苗、熟苗。
  秦琅希望争取洛阳这边能够尽快自给自足,不再需要从长安那边运疫苗过来。
  每天都有大批的疫苗大夫从速成营里走出去,走进里坊街巷,进入千家万为孩童们接种。
  几个疫苗营,每天生产出来的苗子也越来越多。
  洛阳附近的巩县瓷窑,那本来是秦家领投,东宫挂名,诸多新贵们投资的一个大型瓷器窑,专为外贸出口生产的,款式也多是胡人样式。
  但是现在,秦琅一声令下,巩窑便把手头所有的外贸订单全都停下来,全力开始生产疫苗所需要的储存小瓶。
  驿站也在秦琅的努力下,正全面恢复起来,他们除了原来迎来送往,传递军情、邸报的任务外,又开始承担运送疫苗的任务。
  当秦琅奏报皇帝,说洛阳城中十四岁以下中男、小男、黄口全都已经完成了接种后,满朝震惊。
  这才短短半个月啊。
  虽说洛阳城中现在人口不多,大量人口外出逃荒未归,可毕竟是洛阳啊。
  原本尚药局预测,这次疫情,洛阳城里的两万多孩童,估计得死亡一万以上。可是现在,死亡数字只有三千多。秦琅入洛阳时,死亡数字是三千一百多,而当秦琅宣布给洛阳所有孩童完成接种后,死亡数字停留在了三千三百多人。
  随着最后一批孩童接痘完成,洛阳城也没那么紧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