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1505

  耻辱啊。
  “我要把那些逃兵通通处死!”
  “我要把他们的心肝都挖出来,祭奠季初的亡灵!”
  来报信的坞丁有些不安的小声道,“杨坞主的首级和旗帜,皆被那杨勇所夺,如今杨勇已把坞主首级和旗帜献给秦琅。秦琅让人用坞主的旗帜插着坞主的首级,正一路过来!”
  “兄弟!”
  杨季元一声惨叫,委顿地上,石锅也被他碰到了,那煎的已经金黄喷香的条支巨卵煎饼,也掉到了地上,沾满了灰尘。
  杨家兄弟们赶紧去扶父亲。
  杨季元身上还披着围裙,坐在地上失神痛哭。
  号称骁勇的兄弟就这么死了,而向来号称杨家精锐的清风坞二百坞兵,在秦家面前如此不堪一击,更让杨季元深感惶恐而无力。
  如今秦琅正大部赶来,他又将如何面对?
  黄昏时分。
  秦琅率部一路赶到了杨家主坞谅山坞下。
  穷奇河滩上,一支支人马开到,摆开,列阵站好。
  独孤燕云骑着马,用杨季初的旗帜插着他的首级,高高举着,纵马飞驰到坞堡前。
  “杨季元,卫国公让我问问你,可认得此首级否?”
  坞上一片死寂。
  杨季初那花白的头发,满是褶子的脸,堡上许多人都认的。毕竟杨季初可是坞主的亲兄弟,经常来谅山主坞。
  没有回应。
  独孤燕云举着人头旗,策马在坞堡下绕坞驰行。
  堡上,杨勋兄弟们终于忍不住,拿着弓箭就箭,可是独孤燕云骑术了得,数箭都奈何他不得。
  独孤绕一圈,又驰回堡前,将人头旗往地上一插。
  “有本事,就出来拿吧!”
第461章
突厥已灭
  “打开坞门,我把叔父首级取回来!”
  杨勋高声喝道,说着就要往下走。
  杨季元伸出,无力的喊道,“别去!”
  “阿爷,叔父的首级就这样插在堡门外?”
  “别去,那是秦琅的奸计,别上当。”杨季元捂着心口,心痛万分的说道,虽然方寸大乱,可毕竟半生江湖,还是能够一眼看出秦琅这是在故意激将引诱。
  “我曾听说秦琅之父亲秦琼当年随长安天子征战,若遇坚城顽敌守城不出,秦琼便会故意持枪单骑冲至敌城下,将他的大铁枪插入地上,然后嘲讽城上一番再扬长而去。可当城上守兵出城来抢大铁枪时,却会发现枪怎么都拔不出来,而秦琼总会再骑马狂冲而至,杀人,提枪,把敌首级插在铁枪上炫耀,挫守军士气,壮已军威!”
  杨季元有气无力的对儿子们道,“当年秦琼这招不知道用了多少次,也不知道多少人上过当,他那把大铁枪还已经被长安天子请入宫中珍藏,列为大唐国家大礼器,每遇重要场合,都必然请出。儿啊,你们千万不要再上秦琅的当了,你们叔父就是轻敌上当,才没了性命的。”
  杨勋杨勤等兄弟伙们,瞧见底下那秦将把叔父首级插在叔父旗帜上,就立在坞门前,而那姓秦的,已经返回到了距坞堡二百步外了。
  “阿爷,我有把握在那秦贼返回之前把叔父首级和旗帜都取回来。”杨勋不服气道。
  杨季元闭上眼,“不要去,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堡迎战,违者,斩!”
  谅山坞上高高挂起免战牌,城门紧闭无人敢出战。
  秦勇在马上瞧了好一会,也不见一人出来,不由的撇嘴,“这谅山杨家是平时乌龟脚吃多了,所以充起乌龟来特别在行啊?怂成这样?”
  秦琅坐在马上,细细打量着谅山坞,这坞堡修的确实不错,比起一路过来见到的那些蛮寨强多了,虽说论险要不如在山上的蛮寨,可这坞堡很大,还把条穷奇河都修在了城中,既解决饮水问题,更让坞堡防御时是活的,两道水门就是两个活口,随时能纵军乘船而出,绕到进攻兵马的侧面。
  坞堡城墙高大坚固,而据闻杨家坞中又存了许多粮,所以若按常规围城之法,就算他这万余人来攻,围上一两年估计对方也未必粮绝,反倒是他自己,一万余人越堡而来,后面还有十二个坞堡,粮草是绝不能补给过来的。
  “杨家看来是铁了心要跟我们耗到底了,这个杨季元是个狠人,连兄弟的尸首都不要了。”
  摸了摸脑壳,秦琅道,“看来还是得上秘密武器,先让大家安营扎寨,准备做饭吧,等天黑吧!”
  虽然手里握着火药这种秘密武器,可杨家坞堡不是水口黄家寨子,坞堡大门既高且厚,还包了砖,想轻松的炸开根本不可能,只能用更专业的爆破手法。
  先研究出这坞堡的薄弱地段,然后打地道到下面,用棺材装火药在底下爆破,炸塌一段,然后冲进去。
  所以晚上挖地道比较合适。
  万余人马于是便在坞堡下相距二里处下营,距离这么久下营,也充分展示出秦家的自信,根本不怕杨家出营来,甚至盼着他们来。
  随军携带的牛、猪、鸡鸭鹅,直接就在穷奇河边宰杀。
  有的去伐木立栅,有的去捡干柴生火,还有人负责饮马放牧。
  营地里,有人在搭帐篷,有人在搭棚子,还有人在挖厕所,有帐篷的都是随秦琅从长安来的,而就地伐木割草搭棚子的,则多是蛮子们。
  秦用亲自巡营,命令不论汉蛮,每五十人必须得挖一个厕坑,并准备好土堆在旁边,士卒用过厕所后,都要取土覆盖,保证卫生,防止疫病。
  “水必须煮开放凉后喝,禁饮生水!”
  “饭前便后洗手!”
  秦琅非常重视卫生和防疫,队伍中有专门的随军医院和防疫检查官,每到一地安营,都要派人检查水源,立营安帐都还要撒上防蛇虫的药粉,煮的水也都会加一些防中暑的药材等。
  黄昏时分,秋风阵阵。
  谅山坞前,穷奇河畔,一万余人马喧闹却有序的各行其事。
  有巡营警戒的,有打柴挑水的,有饮马放牧的,也有安营立帐的,有烧火做饭的,也有磨枪修甲的。
  杨季元已经恢复了一些,再次站在坞堡门楼上,远眺堡外的这秦家大营。
  越看越心惊,本以为这会是支乌合之众,谁知道这一万多人,居然如此井井有条,就算安个营,都那么整齐。
  在那巡守的士兵,更是全副武装,顶盔贯甲的骑马待战。
  无懈可击!
  老杨再次叹气。
  越发有些后悔了。
  “阿爷,咱们就跟他耗,姓秦的这么多人马,人吃马嚼的,能坚持几日呢?别看他现在嚣张的很,要不了几日,就只能求饶了。”杨勋道。
  老杨沉默不吭声。
  “去府库取五千两黄金来,我要分赏给坞中兵士和青壮们。”
  “五千两?也太多了点吧,随便取点钱帛粮食,发点赏赐便够了,哪用的着这么多?”
  “让你去,你就去!废话这么多做什么?”老杨还是比较老辣的,这种时候了,府库里的钱再多,也已经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了,再这么小气舍不得做什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守住坞堡,还得靠大家,只要守住了,舍点钱财又算什么?”
  城外杀猪宰牛,饭菜飘香。
  城上则在分金派银,倒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一时间,城上城外,都热闹的很。
  黄昏时分。
  一支骑队奔来。
  阿黄领着人来到中军帅旗主帐下。
  “三郎,长安快信,桂州都督李袭志派兵护送前来。”
  信使风尘仆仆。
  “十天,我只用了十天。”信使看到秦琅后笑了。
  近五千里跑,信使只用了十天,这可让秦琅十分震惊,是什么样的重大消息,居然让他这般拼命赶来送信?
  “可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大事?”
  “大事,天大的事,天大的好事!”
  颉利被生擒了,东突厥漠南单于台汗庭被灭了,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