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1505

  秦琅入城。
  最惶恐不安的还是这些桂林官吏、兵将们。
  “谋逆做乱者止曹武征而已,尔等不过是被蒙蔽挟迫,如今既然悔误,那本使便都既往不咎,统统赦免尔等。”
  皆大欢喜,普大喜奔。
  众人都松了口气。
  “太便宜那些人了!”
  桂州刺史府里,秦用有些不太满意的对秦琅道,最终的处置结果确实比较轻,官吏都是暂时留职任用,而那些桂林的兵,秦琅是队正以上军官暂且留用,其余士兵全都解甲遣散归田。
  因为这些兵之前在归附朝廷时,理应是已经解甲归田了的,所以并不算是正式的朝廷官兵,顶多是乡团土兵的性质存在的。
  桂林城,已经由秦琅的牙兵亲军接管。
  曹武征被杀后,他的一些骨干骨党,其实也还是被控制起来了,只是没有搞出多大动静而已。
  “杀人无益。”秦琅随意的翻看着桂州的一些公文档案,这些东西他是第一时间派人控制保护的。
  这都是好东西,朝廷要管理地方,这些户籍档案等就是最宝贵的资料,就如后世商家们争相想掌握用户的大数据一样,朝廷也是要靠这些档案来治理地方的。
  若是这些东西损毁,那户籍、田地、山林、税赋差役等一切就要从新搞了。
  从这些档案上来看,桂州虽说经历过隋末大乱,从隋朝的始安郡再到大唐的桂州,这些年其实也还算安稳的,虽然账面上有些穷,但底子还不错。
  最值钱的,当然是桂州的户口不少。大业年间,拥县十五个,有户口五万四千五百一十七户,就算经历了隋乱,但户口并没有减少多少,甚至因为在隋末时李袭志募集乡勇保境安民,没有怎么卷入到混战中去,反倒使的许多岭南以及江南的百姓逃入桂州避难。
  整个岭南,桂州居然是户口第一。大业时,广州所在的南海郡,同样十五县,户才三万七千多,而交州所在的交趾郡,县九,户口三万整。
  相比之下,周边六千多户的零陵,五千多户的衡阳,四千多户的桂阳等,桂州确实是整个地区的核心所在了。
  朝廷之前将岭南分设东西二道,岭南西道的首府,也是选在了桂林,整个五岭以南三道,广东设大都督府,安南设大都护府,广西虽然没能设大都督府,可也保留了桂州都督府。
  桂州是岭南西部的核心,所以桂州乱不得。
  大开杀戒只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秦琅提起笔,开始给皇帝上奏,鉴于如今岭南的形势,他请求皇帝接受他的建议,对于五岭蛮给予适当的安抚,比如沿五岭山区设立一二十个山蛮自治的羁縻县。
  而桂州如此重要,李袭志又在此极有威望,现在杀了曹武征后,他请求皇帝再派李袭志过来担任桂州都督,另外他请求朝廷派许敬宗调任广西道常平使,负责常平仓以及盐铁税赋钱粮等事务。
  他还请求朝廷在桂州及周边设立十个左右的统军府,点选府兵,或是设三五个统军府,另再编设一二十个营的团练营,将山蛮和岭南的其它俚僚等熟蛮点选编入,以加强广西武备军事,加强对俚僚蛮子们的威慑。
  皇帝派人来之前,他会暂时先停留在桂州安抚山蛮俚僚以及当地汉民等。
第424章
鸡飞狗跳
  降了山蛮,斩了曹武征,湘桂边境倒是暂时安宁。
  秦用等都主张要来一场雷霆清洗,管他魑魅魍魉通通杀他个干干净净,不过秦琅倒是压住了火气。
  李大亮坐在桂州衙内,听了秦琅以抚为主的打算后,也是深表赞同。
  秦琅南下,已经杀了几千人,威风够了,蛮子们也慑服了,所以现在当行安抚为上。
  “卫公代天南巡,如今李袭志入朝,司马谋逆被诛,桂州府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暗流涌动啊。那曹武征之前不仅联络越城蛮,也在联络萌渚峤等蛮,另外也跟谈殿等俚帅暗中往来。”李大亮是安南大都护府长史、交州刺史,现在只是路过桂州。
  这里的事情当然与他无关,可他跟秦琅关系良好,自然也要给他些建议。
  “现在当务之急,张贴告示,派人下县乡安民,另外一个还是兵。”
  秦琅点头。
  “原桂州之兵解散后,曹武征以土团名义保留了几千人,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私兵。所以这次我打算先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秦琅的打算是先把之前那些兵,统统收缴武器,然后发点遣散费让他们解甲归田,然后秦琅再从桂州十五县里,重新招募一支土团乡兵,用以维持治安,震慑宵小。
  “我计划是桂州十五县,每县建一个土团,编二百人,桂州城再建一个营八百,另外严关和秦城,各驻一营八百。这样总计四千六百土团,此外越城岭新设三个羁縻县,也各编一个二百人的山蛮土团。”
  土团平时分番轮值,负责道路巡查,缉贼捕盗,维持治安,协守城防等,若遇叛乱等,则听从官府征召协助平乱。
  “对于点选的土团乡兵,我打算让桂州衙门给他们拔划土地,每人授满百亩之地,另外免除他们其它的杂役等,此外,每个乡兵,允许拥有在官府登记后的乡兵个人装备,有条件的还允许他们通过官府采购战马。”
  “除此外,我还打算接下来要在桂州城和下面诸县,都设立官方州县和县学,乡团子弟,可有资格入官学读书。”
  “甚至将来州县不入流杂任吏员和其它胥吏选拔,优先录用这些乡兵。”
  李大亮眼前一亮。
  “这类似于朝廷的府兵点选了?莫不也是要先选财多,再选丁多,再选强健者?”
  “嗯,桂州毕竟在五岭以南,远离中原,朝廷现在长江以南,基本上都没有几个军府,就算朝廷以后调兵来驻扎桂州,也不会有多少,这边形势又复杂,为保长治久安,没有点真正的军事力量是不行的。”
  秦琅计划的桂州土团,就是跟府兵一样,要从桂州中挑选那些富户豪强子弟充任,这些人本就是桂州的中产以上,本身既有财力,也有些见识,对于桂州也有极强的认同感,毕竟他们家在这,产业在家。
  “农闲时追集训练,习练战阵军令号角等,平时则在家习练弓箭长矛。”
  这种土团,其实跟南北朝时北方的乡兵们差不多,区别就是北朝时的乡兵,当时都是汉人豪强士族的私人武装,或是宗族武装。
  其实这些乡兵们的战斗力向来是很高的,尤其若是只在本乡境内,他们战斗力更强。
  只要把桂州的兵,全换成由朝廷,由桂州衙门能控制的兵,桂州才算是真正的又回到了朝廷的怀抱。
  桂州做为拥有五万多户的岭南第一大州,底子很好,也是唯一一个跟中原一样基本以汉人为主的州,这跟岭南其它州有很大不同,岭南其它州,如冯盎的高州,宁家的钦州,陈家的陇州等,虽然户口上也有个几千户的,但其中有大量的俚僚熟蛮入籍。
  就算是广州、交州这两个历代朝廷牢牢把控的州,可汉人也仅是占主导,并没占据绝对多数。
  桂州有基础,隋末以来,李袭志守境安民做的也还不错,让桂州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甚至还有周边大量汉民避乱涌入桂州,使的桂州汉民数量有增无减。
  天高皇帝远。
  秦琅这位代天南巡的钦差,现在就有了全权处置的资格。
  用不着事事奏请天子,直接就可以该升的升,该贬的贬,该杀的杀,该放的放,甚至就算组建土团乡兵,也是可以一手说了算。
  第二天。
  秦琅继续在看着桂州的档案,秦用等却已经带着人开始四下出去。
  虽然秦琅没有怎么高调宣扬,可等局势稍稳,还是马上就对曹武征集团发起了清洗。曹武征虽说是隋末时的外来者,可也来了桂州十来年,而且当初他还是带着两万多败兵归附的,十几年来他都是桂州军队的实际掌握者。
  也早就在桂州建立了一个错综复杂关系的利益集团,不仅是原来军方,就是州衙里,以及州县里的许多豪强们也关系密切。
  这次做乱,有许多人也是直接参与其中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
  隋末以来的桂州地方集团,终究还是要清一清,这才能真正算是收归大唐的。之前李袭志归附后,朝廷也没有余力来真正管到这里,现在该来的还是要来。
  趁着曹武征谋乱,正好将一些地头蛇们给收拾了。
  秦琅的牙兵迅速出动,一大早上将许多还在沉睡中的桂州官吏、豪强、富商们的豪宅撞开,对照着名单开始抓人。
  鸡飞狗跳,鬼哭狼嚎四起。
  有些人还试图叫家兵反抗,可这些人的家丁虽不少,现在匆忙之间,又如何是有备而来的秦琅牙兵对手?
  “胆敢抗法拒捕,负隅顽抗者,统统杀无赦!”
  一阵弓弩齐射,那些平时凶横惯了的家兵,就被射倒一地。
  大盾在前,弓弩手在后掩护,长矛手、刀牌手们身披着铠甲冲杀上前,将不服者一一砍倒在地。
  虽说岭南天气热,影响了中原战士们的战斗力,可这种小打小闹般的阵仗,他们依然还是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桂州长史、桂州兵曹参军事、桂州录事参军……
  桂州衙门的官吏几乎被一网打尽,只有约两层文吏逃过。
  这些桂州官吏,本来许多是前朝任命的官员,还有大半是后来隋亡后,桂林自保后自己任命的,号为南选官。
  之前也算是得过朝廷许可,但现在秦琅可不管这些,凡跟曹武征谋逆的,甚至就是算是之前是李袭志的人,但有一些触及到秦琅不满的立场问题后,他都是直接连锅端。
  这些被捕者,统统都被秦琅抄家,族人也被牵连。
  财产充公,族人入狱。
  当天,被捕者一千余人,秦琅特意让牙兵将他们押着穿街而过,一边还派人敲锣打鼓,大声公告他们的罪行。
  街道两边,引来无数百姓围观,这一幕幕,让他们都十分心惊。
  当天晚上,秦琅下贴邀请桂林城中的豪强大户富商们赴宴,无一人敢不至,纷纷带着厚厚的礼物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