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1505

  “让生活方便了许多!”存孝道。
  李存义则低头思索了一会,“我觉得这种四轮马车其实不仅能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而且若是用到军事上,也有极大的作用。”
  “说来听听!”
  “义父常教导我们说,战争其实打的是后勤,后勤决定着战争的规模和结果,孩儿想,这种四轮马车的载送辎重粮草器械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对路的适应性很强,不说中原道路通畅,就算是在草原上,这种高轮四轮马车也能保持高载重和高机动性的,这无疑能为战争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援支持保障。”
  秦琅瞧着这个自己当初从泾州带回来的义儿,眼里有几分惊讶,这小子在长安一年多,真是完全大变样了,当年那个小乞儿一样的农夫子弟,现在已经能够大方从容,甚至极有见识。
  他所说的四轮马车在军事上的运用,尤其是其指出的能在草原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确实没错。
  北伐草原,对于后勤这块越发需要,而草原上动不动转战千里,高机动的作战,会让后勤供应更加艰难。
  相比于两轮车,四轮车在这种战争中确实效果更佳的。
  “老二说的没错,事实上兵部现在正考察我们的四轮马车项目,有意订制用于军需后勤的四轮马车。”
  存孝则问义父,“新年已过,义父真不再返回丰州了吗?”
  “嗯。”
  “可是,可是都说明年大唐要北伐突厥,要灭掉颉利,如此良机,阿耶为何要拱手让人呢?”年轻人更渴望建功立业,虽然他才只是一个少年,可少年越发渴望快快成长,他们更幻想着能和义父一样年纪轻轻就成为公侯。
  秦琅只是笑笑。
  很多人都问过他这个问题,甚至都为他遗憾可惜。
  但是秦琅却并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这天下的功绩也不能他秦琅一人立,再说了,真要北伐,要干颉利,这会是一场硬战,他秦琅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他其实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甚至可以说根本没经历过真正的战场。
  所以他有这个自知之明,真要干颉利要北伐,也应当是让秦琼或是李靖、李绩、柴绍这些大将挂帅出马。
  战争凶险。
  秦琅可不想自己领兵出征,结果导致大败,甚至命丧塞北。
  战场是最容易翻盘的地方,秦琅还是愿意留在后方算计算计军需后勤啊,搞点策反劝降的事情。
  打仗嘛,留给专业的人去做好了。
  何况,他去岁一下子为朝廷灭两藩,收六州,这功绩,那也是实打实的,谁也打杀不掉。
  “你们还年轻,不要想着上战场,那不是你们这个年纪该去想的事情,你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努力的训练自己,练好骑射本事,学习兵法战阵,也多读些圣贤书,当你们准备的足够多足够好的时候,终有一天,机会降临,那个时候,你们才能抓的住。”
  “存孝,你的理想是什么?”
  “孩儿想当大将军!”
  “存义,你呢?”
  “孩子也想当大将军!”
  秦琅呵呵一笑,大唐尚武,两个少年也真是大有国风啊。
第369章
土皇帝
  “太上皇想住大明宫,还点名让你来主持营造,甚至连金子都已经拿出来了,朕还能说什么呢?本来朕也打算为太上皇营建新宫,只是原计划是打算过两年再建,不过如今朝廷府库充盈,倒也不缺钱,建吧,建吧。”
  皇帝摇着头道。
  很明显,皇帝本意其实并不想现在建大明宫,可李渊都这样了,他被将了军,不建就是不孝。
  “三郎啊,既然太上皇让你来建,那朕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朕也知道,一座大明宫,二十万贯钱是不够的,朕再给你两万两黄金,三年时间,行吗?”
  总共四十九万贯钱,建一座大明宫,肯定还是不够的,可李世民这样说就是不打算再给钱了。
  秦琅没回话。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搞的怀化三坊的改造,能从中赚多少钱,朕都后悔把那事交给你了,原以为你是为朕分忧,想不到你却是从中大赚一笔。”
  秦琅觉得皇帝很无耻。
  我明明替你省了很多钱省了很多事,能赚钱那是我自己的本事啊,又没贪污一文钱。
  “陛下,三年修一座大明宫并不易,尤其是大明宫的规格,许多材料可是无法就地取材的,如大殿梁柱等,得需要从巴蜀采伐,仅是运输就是个极艰巨的任务,非短时间能成的。”
  “还有就是,修大明宫,需要的人工是巨大的,而如今朝廷推行两税法,百姓摊丁入田,已经无需再服免费劳役了,朝廷征召百姓做役,反而是要给工钱的,这可是一大笔工钱,另外还得不影响百姓耕种农时……”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别跟朕诉这些苦,朕不听。”
  这不是耍无赖吗?
  “修大明宫,这是太上皇的旨意,也是朕的旨意,设计图纸都是现成的,钱也给你,你要用人,朝廷也可以下令各地征召雇佣百姓来做工。”
  “朕要在贞观五年的元旦前,迎太上皇移居大明宫!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陛下,剩下的真能让臣看着办?”秦琅赶紧问。
  李世民一听这话,没马上回答,而是很机警的打量着秦琅,以他对秦琅的了解,这小子怕又是在打什么埋伏。
  可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什么。
  “没错,你自己看着办,但是,大明宫必须按钦定的设计图纸建,不能胡乱修改。”
  “陛下,臣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大明宫修建事宜,全由臣一人决断,将作监和工部,都只负责听令,可否?”
  “可以!”李世民倒也痛快的答应了。
  眼见秦琅真的答应了他的要求,李世民倒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了,毕竟用三年时间,只给四十九万贯钱,连免费的民夫都没有,就要修建起一座不下于太极宫的大明宫,这确实不容易,反正他自己就没这能力。
  但他还是挺相信秦琅的,不给这小子些压力,这小子不会用心尽力。
  先让这小子干去,若是实在不行,到时再从内库给他再拔钱就是了,总不可能让这小子自己垫钱的,虽然李世民觉得秦琅也不可能这样干。
  “太史令观察天象,就今年可能会是个灾年。”李世民神情变的严肃起来,太史令是精通天文的官员,他们的研究很特别,但历朝皇帝都不会轻视他们的话。
  既然太史令说今年会是个灾年,那么便极可能不会错。
  “去秋从漠北起来的这股寒流,太史令说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时间才会消散。”
  秦琅也不由的暗暗心惊,两到三年,虽然不是直接进入小冰河时期,但这种两三年时间的一个寒流也是相当可怕的。
  夏天依然会炎热,但秋天会来的更早,冬天会更冷,春寒也持续更久。
  这意味着庄稼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秋播的粮食,会影响极大,就算是春播也要推迟延后。
  李世民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只能指望夏粮了,大半个北方都将受此影响,粮食又将成为大问题。”
  而北方恰是朝廷统治的根基,超过七成的人口都在长江以北地区。大唐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分别是关中、河南,然后是河东,接着是淮南、河北,蜀中。
  后世的几大粮仓,如苏常,湖广,其实现在开发一般,苏常一带还好些,而湖广一带则仅有长江两岸还算开发了,可大别山等地都还是大量土蛮占据着的。
  后世江西湖南这些地方更不用说了,眼下还是汉蛮共治时代,至于说云南贵州,那根本就是朝廷无法直辖正管的地方,连岭南两广都比不了。
  所以说,先前朝廷划分道治,开始就是把整个长江以南到五岭,数千里之地就划为了一个江南道,然后把五岭以南之地,划为了一个岭南道。
  从这就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实际情况了。
  “陛下,这两三年会很难度过,必须得加强南方了,得想办法扩大南方的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南方的粮食产量,否则,撑不过去。”
  秦琅向皇帝提出了一个真诚的建议。
  “南方酷热,且多水患疫情。”李世民摇着头头痛道,从先秦到隋唐,其实中原王朝的核心都是在北方。
  东晋南渡,这才带动了江南的开发,可也开发有限。
  在如今的朝廷眼里,南方虽大,但整个南方也比不过北方一个道。
  南方不仅天气热,让北方人不适应,而且南方多山多水,水患也频发,再加上疫病多,所以向来是北人畏惧之地。
  再加上南方还有大量的蛮夷部落等开化不开化的,更增添了南方的复杂性。
  哪怕是农耕技术这块,南方也是落后北方很多的。
  想从南方要粮食,谈何容易啊。
  就如后世的重要粮仓湖广江汉平原,在现在却没有粮仓一说,这地方水患严重,十年九灾,有时一年要被水淹个几次,江汉平原上,遍地都是湖泊沼泽,不经过一番大投入的改造疏通,不修堤挖河,是根本不可能有粮仓的。
  还有号称鱼米之乡的江西,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就算如此,在眼下这严峻的形式面前,也只能向南方要粮食。江汉平原不行,那长三角,珠三角,甚至是交趾的红河三角洲,这些地方还是值得一试的。
  当地缺少的还是开发,缺少的是技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