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1505

  “现在陛下正在火头上,裴公认个错,挨点罚,这事也就过去了啊。”
  李渊听到这话,咬牙欲发作,却最终只是长叹一声。发作又如何,秦琅说的对,自己能保裴寂一时,难道能保一世?
  “裴监于大唐开国有功,治政有功,是元老功勋!”李渊道。
  “陛下,皇帝也是这样说的,否则裴公又哪有机会能入这太极宫呢。”
  眼看着李渊态度转变,裴寂也终于明白,太上皇也保不了他了,不由的悲从中来。
  “裴监你放心,二郎不致于乱来的。”李渊安慰他。
  “臣拜辞陛下。”裴寂向李渊跪拜辞行。
  这一拜,不知道还能不能有机会再见面。
  李渊扭头,抬头望向殿顶,不让泪水流下来。
  “秦琅告退,他日再来拜见陛下。”
  秦琅带着裴寂出了太极宫,李渊光着脚送到殿门口,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两人远去,最后跌坐地上。
  他已经连老伙计都保不住了。
  东宫。
  裴寂向李世民跪拜请罪。
  “拟诏,免去裴寂所有官职,削去一半食邑,收回免死铁券,令返回家乡居住。”
  裴寂取下梁冠,摘下金鱼符,解下九环玉带,放下玉笏。
  跪拜。
  “陛下,臣年迈,请求留京师居住养老。”
  李世民见到了这地步,裴寂居然还不肯老实离开,不由的恼怒斥责,“你的功劳、才学,都不足以拥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对你的恩宠,才位居第一。武德九年来,政法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乱,你要对此担负主要责任。我念及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此言一出,裴寂惊惧伏地,不敢再语。
  “退下。”
  裴寂颤颤微微起身,躬身退下。
  看着这个老家伙终于消失在面前,李世民长舒了口气。
  这个老家伙当年谗言害死刘文静,屡屡在太上皇面前进他谗言,如今终于被他清算赶走了。
  “便宜这老匹夫了。”
  李世民看着还在殿中的秦琅。
  “怀良,此次你办案得力,朕便赐你良田百顷。”
  当天。
  皇帝下诏,裴寂结交妖僧,制造谣言,又曾谗杀功臣刘文静,罪在当诛,今念其太上皇元从功臣,以免死券恕死,并免去所有官职,削夺一半食邑,收回所赐田地、免死铁券,令返回故里思过。
  又诏令平反刘文静冤案,恢复刘文静官职爵位,以其子刘树义承袭鲁国公爵位,赐食实封一千户,并发还抄没家产。
  秦琅也在当天,收到了李世民赏赐的一百顷地。
  足足一万亩田地,不过相比起收回的裴寂前后所赐三千顷田地,又不过九牛一毛了。
  裴寂跌倒,终究是皇帝吃饱,他秦琅不过是喝了点汤而已。
第168章
知恩图报值相扶
  平康坊。
  鲁国公刘树义带着仆从赶着几大车的礼物来到翼国公府门前,昨日还是倍受白眼的庶民,今日却已经翻身为国公,不但刘家家产全都发还,还给了一千户实封。
  刘树义对秦琅感激不尽。
  更何况,皇帝在召见他之后,对他安慰勉励后,已经公开许婚二公主汝南公主于他。
  通过皇帝之口,刘树义知道这次他能够翻身,多亏了连襟秦琅,若不是秦琅的镇抚司查妖僧法雅,最后查到裴寂头上,那么裴寂不可能获罪,他阿爷的这个冤案估计也难有翻案之时。
  正是在妖僧案后,裴寂的认罪书里承认了当年的谗杀他阿爷,这才有了平反案。
  当年他阿爷被冤杀,家产被抄没,他也从高高在上的宰相之子,沦落为庶民,这些年靠着给佛寺抄书度日,兄弟俩才勉强养活母亲妹妹们。
  身份地位一落千丈,受尽白眼嘲讽,如今终于翻身了。
  “还请三郎莫要嫌弃。”
  刘树艺带来了三车礼物,另外还有一张地契,朝廷发还了刘家田地,刘树义倒也大方,直接拿出了三千亩来感谢秦琅。
  “这我可不能收,刘兄你能够翻身,这是陛下的恩赏,是你阿爷当年为大唐立下的功勋。我不过是办了件份内差事而已,哪能收呢。”
  “三郎你若不收,那就是瞧不起我。”
  这些年的辛苦,让刘树义的性格变的有些激进,谁对他好,他便想百倍报答,谁对他坏,他也会永远铭记在心。
  “三郎,不能就那样便宜裴寂那老家伙,你有没有办法,再找点裴寂谋反做乱的罪证,彻底把他弄死。”刘树义恶狠狠的道,说这话的时候,这家伙就跟头狼一样。
  而跟着他一起来的兄弟刘树艺更是一直捏着拳头,秦琅相信,若是裴寂此刻在这兄弟俩面前,他们会活活打死裴寂,扒他皮吃他肉喝他血。
  “兄弟,听我一句劝,如今你家冤案昭雪,对陛下心怀感激便好,其余的,也就释怀吧。”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三郎,你没经历过我们这些年的日子,想象不到我们受到的苦楚,所以我不怪你。”刘树义笑了笑,“算了,我这个要求也确实太唐突了些。”
  “不管怎么样,我们兄弟都是恩怨分明的人,裴老贼休想这样轻易脱身,以前我兄弟要赡养母亲,要照顾妹妹,也近不了他裴老贼的身,现在冤案得雪,家业赐还,母亲妹妹们也有人照顾了,我们兄弟会想办法报仇的。”
  “谢谢三郎,你这情我们兄弟永远记得。”
  最终,秦琅还是没有收刘家兄弟的那三千亩地,送来的三车礼物,也只象征性的收了一套茶具而已。
  他感觉到这两兄弟这些年过的不太顺利,满怀复杂的种子,这腔怒火太盛了,也许哪天就会把他们烧掉。
  他没法劝他们太多。
  当年刘文静冤案,对于刘家对于刘家兄弟来说,确实是影响太大了。
  法雅被诛于闹市。
  秦琅没有去观看,但据说当天有上万人去观刑了。
  这人也曾经名满长安,可如今也难免落了个身首异处,甚至死后还要悬首示众的下场。
  大总持寺也并未受到什么影响,依然是长安名刹。
  秦琅在家休息了几天,然后继续去东宫崇贤馆上班,完篇的三字经交给李纲过目后,李纲立即拍板决定将这篇三字经增加进学生们的课程表里。
  听着太子承乾、卫王李泰等孩童摇头晃脑的在那里背三字经,秦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背书时的样子。
  颉利逃过了一劫。
  李靖想要拦截阻击颉利,但最终请求未被皇帝允许。
  皇帝听从了秦琅的进谏,在审视了大唐如今的实力之后,正视了大唐力量的不足,所以选择了妥协,暂时让颉利再嚣张一会。
  据说李靖本来已经带兵设伏,最终被叫停,很是不满,发了些牢骚,说他绝对能够生擒颉利。
  不管怎么样,李靖最终还是领旨撤兵,颉利也率兵返回了草原,梁师都也回到了朔方,郁射设回到了漠南。
  突利回到了大草原东部。
  拓设和欲谷设也回到了漠北,铁勒等诸部被征召起来的战士们,也各回了本部。
  但是听说颉利跟突利等的关系现在很僵,尤其是漠北的铁勒诸部们,他们这次动员部落战士,自带牛羊,跋涉了数千里,穿越沙漠戈壁,一路到了长安城下,结果啥玩意也没捞着,最终空手而归。
  空手而归,就意味着这支出兵的开销全白瞎了,每个部落都损失不小,大家对颉利都是怨声载道。
  可不管怎么说,长安东宫里李世民松了口气,新朝臣子们松了口气。
  就连太极宫里的李渊,也是长叹了口气。
  突厥人走了,关中的百姓也终于开始返回家乡。
  平康坊秦琅家里,上千号收留的灾民,这几天也在安排他们返乡。
  秦琅让大家加班加点的赶制了一批炒面,用料很足,面粉小米大豆加细盐炒制,还加了羊油茴香。
  这批赶制出来的炒面,都是给这些灾民们备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