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1505

  程处默离开后,执失思力只好饿着肚子在那里忍气吞声,没一会,倒听到不少脚步声传来,似乎是往旁边刚他呆的那个正堂去了。
  紧接着是议事声音传来。
  一开始好像是刚才在殿上听过的萧瑀和封伦这两位仆射的声音,还有些声音似乎没听过。
  他听到封伦在那里拍桌子,“绝对不行,一举动用全部国库内帑,别说我这个右仆射没这权力,就是有这权力,我也不敢答应。难道打完这仗后,就不用过日子了?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哪里不要用钱粮?”
  这时另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封相要对陛下负责,难道杜某便不用了?可某现在既然是陛下所授之兵部尚书,就得考虑到眼前御敌之法。如今各路勤王大军陆续抵达,总共五十万大军啊,人吃马嚼哪个不用钱?”
  “哪有五十万这么多?”封伦道。
  “怎么就没有,我可以跟封相你好好算算,原本我长安就有天子元从禁军三万,又有各地番上府兵六万,不久前陛下又新组建了北衙屯营三万,这加起来就是十二万了,没错吧?”
  封德彝的声音传来,“这个没错,我知道,但还有三十八万差额?”
  “勤王军啊,凉州大都督秦叔宝先前率三万勤王军赶到,后面又有两万,这就是五万了。柴绍率领的秦州军自岐州进驻武功,后面还有陇右兵马赶到,这一路也是五路。这两路一加就是十万了。”
  “另外并州李世绩和代州张公谨,两路十万人,潞州都督黄君汉以及检校幽州都督牛进达两路又是十万。”
  “还有洛州都督屈突通、黎州都督任隗两路八万人,已经驻扎在潼关。”
  “封相你算一算,这几路加起来是不是三十八万,与长安原来的十二万兵,不正是五十万?我这还没有算是洺州都督程名振、定州都督双士洛等几路还在路上的勤王军,另外淮南、山南、江南的勤王军,也还在路上,真要是等到全国各地的勤王军赶到,别说五十万,八十万都有了。”
  “这么多军队勤王自然是好事,可现在诸路大军汇集,人吃马嚼每日耗费甚多,另外还要给京西和潼关等方向驻军转运提供粮草,需要征发许多民夫,这也要耗费不少的。不说别的,现在仅是驻扎在渭桥一线的八万兵马,每日就需要耗费粟米二十多万斤,草料八万多石,民生确实重要,但事有经权,有轻重缓急,我大唐当集中全力先打完这一仗,要先配合陛下的决策,聚歼诱来长安城下的这二十九万敌军。”
  萧瑀的声音响起,“没有二十九万了,歼灭乌没啜部万人后,现在突厥总共就二十八万人了,而且其中还多有老弱,粮草也不济,要我说仅凭现在长安这五十万人就足够歼灭突厥军,用不着再让江南淮南山南等地的军队赶来,完全可以让他们原路返回。”
  杜如晦道,“兵马既然已经征召,岂有半路返回的道理?陛下早就已经说了,这一次机会千载难逢,一定要趁颉利轻狂嚣张之机,要把敢深入千里的三十万突厥军,一举歼灭,一个也不让逃返草原,要一劳永逸,等在长安城下生擒活捉颉利突利等人后,我大唐还要趁势力反击,北伐突厥,犁其庭,扫其穴,绝其种类,编置郡县!”
  ……
  执失思力越听越心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世民怪不得这么狂妄要杀他,原来是早有准备了。
  长安周边已经有五十万大军,山东、淮南、山南等地还有二三十万勤王军在路上。
  这次突厥出兵三十万已经是极限了,可想不到唐军居然已经在这么短时间动员了全国之兵。
  那个兵部尚书杜如晦的话,他并不怀疑。
  想当年,执失思力随他父亲曾经跟着始毕可汗,一起带兵到辽东观战,说是观战,其实就是听从中原隋朝皇帝的召令,出兵配合征讨高句丽。
  那个时候他还极为年轻,第一次离开大草原,在辽东,他头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百万天军,隋军动员兵马一百一十余万,道路上每天都有军队在行军,足足走了几个月。
  后来他又随始毕可汗雁门围杨广,那次突厥大军出动四十万,依然没能攻下雁门城,隋朝的勤王军队源源不断的开来,最终迫的他们撤退。
  想不到,如今历史再次重演了。
  而且这一次中原皇帝早有防备,他们还没到,就已经调来了勤王军。
  长安城的坚固,可是远胜雁门城啊。
  虽说中原刚经历过大乱,但执失思力也很清楚,中原王朝的正规军装备上并不比突厥差,虽然骑兵数量少些,但他们的铠甲和刀矛更利于突厥。
  长安有五十万大军啊。
  怪不得先前乌没啜两战两败,全军覆没,之前唐人对外宣称在三原,只用了三千轻骑就全歼乌没啜八千骑,现在看来,当时唐人出动的可能是一两万的精骑,就跟在泾阳,秦叔宝三万歼乌没两千骑那一战一样。
  正胡思乱想着,听到外面一个声音响起。
  “参知政事、雍州牧、左卫大将军、凉州大都督齐国公到!”
  “诸位相公,秦琼来晚了。”
  兵部尚书杜如晦问秦琼,“李世绩、张公谨的兵部署到位没有?”
  “已经部署好了,两位大将都已带兵就位,李世绩所部进驻栎阳,张公谨所部进驻高陵附近,一旦决战开打,两位大将军的十万人马,就将从东往西侧击颉利侧翼。”
  “屈突通和黄君汉的十万人马呢?”
  “那两位大将军的十万人马也已经出了潼关,屈突通驻于新丰,黄君汉驻于东渭桥南岸,一旦决战开始,他们会立即渡过东渭桥,杀向高陵、泾阳……”
第149章
九骑出长安
  “叔宝,你现在负责整个长安决战的指挥,我看现在就召诸位统兵大将过来商议一下具体的作战安排,如何?”杜如晦问。
  “没问题,我们这些人打仗绝不会拖后腿,但有个问题还是得请大司马你解决下,如今各路兵马聚集,长安城里城外足有五十万人马。大家一心勤王保驾,来的匆忙,携带的粮草都不多,还请大司马能够协调调度,总不能让忠心耿耿的勤王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吧?”秦琼答道。
  接下来那边声音小了许多。
  执失思力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他没想到自己被关在这里,倒无意中听到了如此机密,只是知道了也没用,他如今被关在此处,连门都出不去。
  这天,门下省政事堂很热闹,来来去去的人很多。
  先是萧瑀封伦等宰相们议事,然后魏征、王珪等参政也来议事,半天后,秦琼、杜如晦以及尉迟恭程咬金李世绩张公谨屈突通等一员员勤王统兵大将,都汇聚一堂。这些将领们个个声音洪亮嗓门大,动不动就在那里拍桌子骂娘,总是声称要开干。
  特别是那个李世绩,最喜欢说灭此朝食,灭此朝食。开始饿的眼花的执失思力还没明白这个词什么意思,后来才突然想到,灭此朝食,说的岂不是打完仗早吃饭的意思?
  他娘的,这些唐朝大将,怎么这么狂妄自信?
  可是一想到人家有五十万大军,又有坚城可依,确实有这本钱。想不此,他也不由的觉得这次颉利大汗发兵南来,直趋长安,确实是太过冒险了。
  肚子饿的咕咕响,执失思力却没去叫侍卫,他好不容易得到这样偷听大唐核心机密的机会,哪舍得错过,还想多听一些呢。
  直到晚上。
  本以为这些宰相参政将军们也都不会再议事时,他却突然听到侍卫传旨,原来皇帝李世民将亲临政事堂。
  听了许久,他才知道,皇帝亲临政事堂的原因只有一个,镇抚司丞刚从渭北回来了。
  这让执失思力极为震惊,难道唐天子早就暗中派人去渭北突厥大营了?
  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宰相、参政、大将军和皇帝齐聚政事堂里议事,听声音还有一个比较年轻的声音,却是那位神秘的自渭北归来的镇抚司丞。
  “突利可汗。”
  “郁射设。”
  “拓设。”
  ……
  越听执失思力越心慌,想不到这个镇抚司丞原来是大将军秦琼的儿子,还是皇帝的女婿,他不久前秘密去了趟渭北突利大营,早就已经跟突利还有郁射设和拓设三人达成了秘密协议。
  正是他们出卖了本来忠心于颉利大汗的乌没啜,所以乌没啜两次行动,都被出卖行踪,让唐军提前埋伏,最终全军覆没。
  突利还逼迫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乌没啜自尽。
  而按这些唐人君臣们议事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突利如此,只是因为李世民向他承诺,等这次联手杀掉颉利后,许他为突厥大汗。
  到时郁射设则将为处罗小可汗,而拓设将进为叶护。
  三人瓜分颉利的牧场地盘和牲畜人口。
  执失思力惊的浑身汗湿。
  八月二十四日。
  东宫,显德殿。
  李世民正与秦琼、杜如晦等宰相、大将军们做最后的商议。
  “执失思力什么时候放?”
  “暂时还不急。”李世民看着地图。
  “渭北突厥大军有什么变化?”
  秦琅便上前答道,“据我镇抚司侦知,自颉利到来之后,颉利调动突厥诸部兵马。现如今颉利依然坐镇泾阳,突利则统兵驻于咸阳,步利设驻于高陵,梁师都驻金城,另欲谷设率老弱牧羊于泾河、白渠一线。”
  突厥军虽兵分数路,但每路皆是五到八万以上,相互之间也保持联络,距离不远。颉利的这种调动,很明显是为渡过渭河南下做准备的,毕竟近三十万人马,不可能在一处渡河,分兵几处南渡,既利于快速渡河,也能迫使唐军分兵拒守,分散唐军兵力。
  李世民看着布防图。
  “叔宝,克明,你们两个调动一下兵马,把长安兵马之精锐调往西谓桥南岸,先隐藏起来,不要声张。”
  杜如晦听闻,赶紧道,“陛下,如今近三十万突厥大军饮马渭河,李世绩、张公谨、黄君汉、屈突通、任隗诸路军都还未入关中,眼下陇右河西也仅总共叔宝和柴绍的五万兵到了,泾州的李艺,还是个隐患。若是将精锐都调到西渭桥,万一颉利率兵自中渭、东渭一线突然南渡,那长安可就危险了。”
  “颉利真敢过河也不怕,长安城也是易守难攻的。再说,兵精不贵多,在西渭桥南安排个三五万人足够了。”
  “臣斗胆请问,调精兵至西渭桥做何?”
  李世民笑笑,“我打算去西渭桥会会老朋友突利可汗。”
  平康坊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