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6/1505

  当年李世民推行的世封制度,经历了几个皇帝以后,到如今已经完全走了样了。
  世封制度,更加助长了勋戚集团的势力,他们已经不是皇帝能拿捏控制的了的了。
  不过这也并不全是坏事,因为这些世封的勋戚贵族集团,根本利益是跟大唐捆绑在一起的。
  在如今和未来,他们都会与大唐伴生,一荣共荣一损共损,大家会一起聚集在大唐这面旗帜下一起奋斗,一起荣耀。
  甚至会在四边八荒,为大唐坚守边境,甚至是不断的对外开拓、镇压那些边蛮胡狄,这是历经几朝数十年,形成的一个平衡的权力格局,不是能够轻易打破的。
  而这个稳固的权力格局,对皇帝来说也许不是好事,但对大唐来说却是能够继续维持强盛,保持安稳的关键。
  大家都在享受着大唐开疆拓土、重商兴贸带来的红利。
  吕宋秦家如此,皇唐李家如此,还有无数的勋戚贵族,甚至是科举出身的士人也是如此。
  现阶段,大唐不会内卷。
  强大的军功贵族集团,新兴的科举士人集团,能够相互制衡,相对弱势的皇权,反而能够朝局更平衡。
  也许等到百年之后,许多隐患会爆发,比如边镇强势,禁军糜烂,到时强枝弱干,可能会有边军叛乱,或是藩镇割据,也有可能是边疆的世封勋戚们在经营封地多年,实力大增后,有人野心勃勃的不服中央,直接起兵叛乱,或是称帝自立。
  这些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但是也许这百年间,朝廷又会出现强力的君王或是宰相,引领新一轮改革,查漏补缺,防范未然。
  又或者,到时真的就到那矛盾激烈的那刻,但真发生了,也只能说是又到了循环周期,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
  毕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都是历史自然规律,只不过是权力格局打破,重新洗牌,再次分配权力,形成一个新的权力格局而已。
  也许到那时,吕宋秦家说不定就能问鼎中原,成为新的天下共主呢。
  或者,到时秦家后人无能,在逐鹿中原的时候,被其它英雄打败,退回吕宋,甚至是灰飞烟灭,也都是有可能的。
  那些东西,秦琅已经管不了了。
  他能谋划的,也就是生前,以及身后短短三五十年的事情,至于更遥远的一二百年的事情,谁管的了。
  秦锐祖孙三人离去后,秦琅独自坐着喝茶。
  “三郎在想什么?”
  一百多岁的魏昶带着九十多岁的宋江走来。
  “我在想这天下啊,将来也许会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甚至是边地诸侯自立的混乱局面。”秦琅道。
  十几年前就已经正式退休,不再是江湖总瓢把子,而是来到吕宋养老的宋江,如今也是秦琅的顾问团成员之一。
  宋江以前久在中原,来吕宋虽也呆了十来年,但对秦琅始终是敬畏有加,有些拘束的道,“如今皇唐如日中天,不太可能吧?”
  秦琅笑笑,“快的话也许三五十年,慢点也顶多七八十年吧,这些情况肯定会一一冒出来的,当然,就算出现这些情况,但各方相互掣肘,再维系个百年天下估计也不难的。”
  倒是魏昶笑着道,“按三郎的话,大唐江山最多还有二百年天下?”
  “二三百年吧。”秦琅淡淡的道。
  魏昶丝毫不为这大逆不道的话所惊到,这个百多岁的老家伙,出生于西魏朝,历经西魏、北周、隋,至唐,从当年宇文述的家奴,到长安不良帅,再到杨广的骁果军校尉,然后再回长安为不良帅,后来跟着秦琅,也算挣下一世富贵,如今子孙众多,枝繁叶贸,魏家也有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交州、吕宋六支。
  子孙过百,家财万贯,头上顶着个朝廷的县公爵位,又是吕宋的分封骑士,还是家老,这辈子可以说是非常圆满了。
  “二百年后,取代李唐的必将是吕宋秦家!”魏昶放言。
  秦琅只是淡淡道,“二百年后,吕宋秦家,必然是南洋霸主。”
  宋江宋富贵感觉一颗老以脏都要停摆了,跟不上节奏了。虽然他在中原做了五十多年的江湖总瓢把子,但这些话还是让他很害怕。
  可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拍胸脯表态,“俺宋江和宋家能有今日富贵,都是拜秦公所赐,不管秦家今后如何,宋家都一定会共同进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必这么拘谨,将来的事,谁又管的着呢。说点现在的吧,秦曜和秦锐要上洛,然后会去信度河口的新扬州,起码会呆上十年,你们两个以前都是搞情报的,老宋也搞物流,你们调些人随他们一起进京,接着同去新扬州。”
  “新扬州是个好地方,我们接下来也应当加大投入,在那边多布局,这事你们来安排。”
  魏昶立马道,“我家还有些不成器的孙子,我让他们都跟过去。”
  宋江也表示会派家中子弟前往。
  “新扬州潜力无限,你们现在挑几个子弟过去,总不会亏的。”秦琅道,“算了不说这些了,今日我收获了些新世界带回来的作物,正搞烧烤呢,你们也一起来尝尝!”
第1454章
延英殿
  “秦相,刘仆射病逝了。”
  扬州,还在负责江南善后事务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秦孝忠正埋头处理公务,检校扬州府尹李思文进来便说道。
  秦孝忠抬起头,停下手中事务。
  “大唐又失一柱国矣!”
  刘仁轨是朝中出名的能文能武的大将,也算是六朝老臣了,出身河南汴州尉氏县刘氏家族,也算是士族出身,不过他自少孤贫,却是跟马周的出身经历极类似。
  少小孤贫,却积极向上,恭谨好学。后来武德朝时,河南安抚大使任瑰镇河南,起草奏疏议论国事,身为地方小吏的刘仁轨看到后,替任瑰修改了几句话,却使的文章大好,任瑰发现后大为惊讶,于是以安抚大使的特权,破格提拔他为息州参军。
  此后刘仁轨正式步入仕途,还曾在并州总管李绩麾下任职,玄武门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大举南下入侵,饮马渭水河畔,刘仁轨奉李绩命入长安通传河东军情,在皇帝李世民面前留下好印象。
  从此仕途顺畅,不过后来刘仁轨调任陈仓县尉时,把当地骄纵不法的折冲都尉给杖杀了,这件事情惹的李世民极为不满,甚至要杀他,说一个小小九品县尉也敢杀我四品折冲都尉。
  这件事后来还是秦琅在皇帝面前替他求情,说他刚毅正直,是维护朝廷法纪,之后秦琅南巡的时候,还特意把刘仁轨调到自己幕府任职。
  再后来刘仁轨在朝鲜半岛呆了十几年,州刺史、都督长史、都督,甚至是经略使,积累了不少军功。
  “刘公刚毅正直,敢谏直言,更兼文武双全,在两府宰执十几年了。”
  李思文道,“刘仆射毕竟九十四岁高龄了,两府里也算少有的。”
  论辈份,李思文那是秦孝忠的姑父,不过论公,得到秦琅亲自上书朝廷为李思文辩解脱罪,还成功让李思文继承了英国公爵位和世封,又让他一把年纪起复检校扬州府尹,但现在秦孝忠是宰相,又是江南宣慰大使,所以论公李思文还是妻侄秦孝忠的部下。
  “我接到我叔父来信,他说朝廷有意请秦相回去任右仆射之职。”
  政事堂七位宰相中,秦孝忠只是中书侍郎,排在三省的四位长官之后。刘仁轨九十四岁高龄病逝于左仆射任上,秦孝忠当然是有资格再进一步的。
  他虽然是今年才刚从西域回来政事堂任宰相,但不论资历功绩还是能力,也都不错,更何况刚刚还迅速的平定了扬润楚三州的叛乱呢。
  右仆射岑长倩进一步为左仆射,由秦孝忠顺位晋升右仆射也是很合理的。中书侍郎虽然也是中枢要臣,但毕竟上面还有个中书令,又还有个没入政事堂的中书侍郎,所以秦孝忠现在的中书侍郎肯定不如入政事堂的右仆射的。
  秦孝忠当然也愿意再进一步,反正进一步也只是右仆射,政事堂排第四,又不是中书令或侍中,所以一时倒不用避让。
  “江南这边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呢。”
  “叛乱已经平定,接下来都是点善后的小事情了,我相信朝廷肯定很快就有诏令下来,召秦相回朝了。”李思文很肯定的道,毕竟他也曾在枢密院呆过多年,后来甚至还进入政事堂做过一任黄门侍郎的,虽然当时也只是补位的临时过渡,但好歹也是当过两年宰相的。
  要不是因为出了侄子叛乱这等要命的事,他也用不着一把年纪了,还又重新出山来做这扬州府尹,还是检校的,不也是为了能够将功赎罪嘛。
  几天后,洛阳果然来了使者。
  皇帝诏敕宣读,朝廷对三州叛乱事件的大多数人都宣布赦免,甚至对三州今年的税赋也减免了不少。
  朝廷诏秦孝忠进京,晋尚书右仆射。
  李思文加江南宣慰大使,兼扬州府尹。
  “恭喜大郎了!”李思文笑着恭贺,秦孝忠事先有心理准备,所以倒也还算平静。
  收拾东西,随使者返回洛阳。
  沿运河乘船一路返回洛阳,倒也一帆风顺,但刚进洛阳,才知道同签署枢密院事程务挺也病逝了。
  这位是国初大将程名振的儿子,跟秦家也是关系不错的。
  “圣人派使者去河中招节度使李秀回朝,加签署枢密院事。”
  燕国公李秀是李谨行的儿子,靺鞨族人,其父李谨行当年喊秦琅叔父的,实际上李谨行当年比秦琅年纪大多了,甚至李谨行的父亲老燕国公突地稽就是被秦琅给气死的。
  但这并不妨碍二人不打不相识,后来关系密切。当年安西大都督府司马秦珪带兵奔袭葱岭时,李秀是疏勒镇将,之后久镇西域,做过昆仑镇将,安西司马、长史、节度使,现任河中节度使。
  大唐十三节度中排名第一的大镇节帅。
  他入朝接任程务挺留下的空位也很合理。
  “因为李帅入朝,所以现在卫王他们已经举荐黑齿常之直接出任河中节度使了,兵部尚书魏元忠授中书侍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入政事堂。”
  黑齿常之原本是要去做节度副使的,现在一步到位了,魏元忠向有知兵之名,这次则是接替秦孝忠留下的位置。
  秦孝忠回到洛阳后,便立马入宫谢恩。
  “同签署枢密院事彭国公刘审礼病逝!”
  又一员帅臣病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