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8/1505

  可谓出人意料。
  不过想想北周宣帝宇文赟能同时册立五位皇后,现在李胤要在四夫人前加上两个皇妃,也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最关键的还是宰执大臣们的态度最关键。
  来济坚决反对,然后被踢去了西域波斯。
  而侍中李义府刚才劝来济说这是天子家事,他的态度非常明显,是完全站到皇帝这边的。
  中书令许敬宗一直没吭声,明显也不想违抗皇帝。
  至于说秦贵妃姐妹的舅舅崔敦礼,自来济被贬后,一直苍白着张脸,整个人都惊惶不定。
  这位左仆射,此时哪敢出头。
  枢密院这边,李绩程咬金苏定方牛进达诸位大将都不在京,段志玄和张士贵两将,虽说跟秦家关系不错,但在殿上却都一声中吭。
  一场廷议,并没有举行多长时间就结束了。
  继位快十五年的天子李胤,如今已经是彻底的掌握了朝堂权力,尤其是在彻底清洗了长孙无忌一党后,现在朝中并没有几个敢违逆皇帝的人了。
  毕竟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票元老重臣可都被皇帝毫不留情的处死了,甚至株连各家族。
  如果是先帝李世民在位,大家还能进谏一二,毕竟李世民有宽宏大量,所以才有魏征、王珪等一票谏臣,也有萧瑀这样的嘴炮王者,反正皇帝并不会因言治罪。
  但李胤可不一样。
  第二天,翰林院白麻宣下。
  李义府拜中书令,许敬宗为左仆射。
  崔义玄授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
  袁公瑜授为御史中丞。
  薛元超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右仆射崔敦礼为太子詹事,罢相。
  这不亚于朝堂大地震。
  来济罢相、崔敦礼罢相,左右两仆射同时被罢相,一个贬去西域,一个转任东宫太子詹事,但谁都知道太子李象不受皇帝待见,这储位随时可危,更何况,崔敦礼那是晋王李贤的亲舅舅。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官职调整,明显因为李义府在立二韦这事上更积极,所以被皇帝授为中书令,而许敬宗在殿上没吭声,改任左仆射有惩戒之意。
  崔义玄在殿上质问来济,结果马上从御史中丞升为黄门侍郎并拜相,另一个曾经亲自往黔州逼死长孙无忌的中书舍人袁公瑜也升为了御史中丞。
  薛元超升为书侍郎,拜相,这位先前也是中书舍人,他父亲薛收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卒于天策府记室参军任上,他的祖父薛道衡就更有名,隋朝的内史侍郎,同时也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当然,薛元超能够当上宰相,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薛元超跟李义府关系好,而且他还是开元朝的文坛领袖,这文才文名那是家传。因为文才了得,所以他也是宫廷唱和的主要人物,跟皇帝关系也不错。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次虽然没长孙无忌被清洗那次厉害,但事情也不简单。
  许敬宗坐在书房,无奈的叹了半天气,最终还是提笔给远在吕宋的秦琅写了一封长信。
  信写完,许敬宗犹豫了半天,还是让人送出去了。
  担心什么来什么,又要起风了啊!
第1323章
南海升龙出圣人
  玄武湖畔清凉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动。
  一条小船,一支长竿。
  秦琅垂钓湖上。
  秦俊有些焦急的跑来,“阿爷,不好了,朝中剧变,崔相和来济都被罢相了。”
  鱼标浮动,秦琅没有急着提竿,而是又静心等了会,等到鱼标扯动的幅度很大时,他才开始提竿收线。
  水波四起。
  一条很大的鱼浮现,它挣扎着,却始终不得脱,秦琅慢慢的溜着,等了会鱼终于累了,秦琅才一点点的把鱼拖扯到岸边。
  秦俊提起抄网把大鱼网到,然后伸手从大鱼嘴里抠进去,费力将大鱼扯起来。
  “好大一条鱼,怕不得有二三十斤,真是一条巨物。”
  玄武湖就是吕宋的后湖,这湖差不多有二十个杭州西湖那么大,巨大的内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距离旧金山有大河相通,这使的玄武湖与旧金山湾成为如今吕宋一外一内两大港区。
  沿着玄武湖,如今遍布着无数的村镇。
  “阿爷?”
  “慌什么,天又塌不下来。”秦琅拿来一条粗蕉麻绳,先把大鱼嘴绑起来,然后父子二人合力把这条大鱼给提上了船。
  鱼奋力的挣扎着,却已经无济于事。
  “这是鳙鱼,这胖头炖豆腐正合适,鱼尾腌一下做个霉鱼香煎下酒也不错。”
  秦俊见父亲居然还这么淡定,忍不住又道,“阿爷,崔相和来相都被贬出朝堂了,来相被贬去西域,崔相罢相后先贬为太子詹事,再贬永昌道宣慰使了。”
  “信呢?”
  秦琅冼净手,仔细的把从洛阳加急送来的信看完,信不算长,但内容却足够惊人。
  秦琅在朝中最亲密的政治盟友,义兄来济和阿舅崔敦礼皆罢相贬外,而许敬宗也转为左仆射。
  虽说朝中依然还有许多秦琅这些年提携或交好的人,如上官仪是他的门生,如今还是翰林院大学士,许敬宗也只是改为左仆射,依然为宰相。
  再比如六部尚书、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许多要员,也都还有不少自己人。
  可秦俊的担心也没错,皇帝既然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直奔着崔来二相,就等于直接向秦家亮剑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边是册封了皇宸妃和皇贵妃,列于四妃之前,一边又把秦琅在朝中最重要的两个盟友宰相给罢了。
  明摆着就是冲着秦琅来的啊。
  皇帝这一出手,谁还不明白他的心思,这是要彻底绝了先前大家以为的要废苏立秦,要改立晋王李贤取代太子李象的想法了。
  皇帝玩弄权谋的本事确实是越来越厉害了,当初假意抛出废苏立秦这事,让元老辅臣们分化,然后拉拢许敬宗、军功集团,全力打击长孙无忌的关陇元勋派。
  成功的彻底清洗了长孙无忌一党,现在转头又开始对着秦琅下手了。
  “阿爷,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阿爷本是贞观协谋定策元勋,贞观朝更是立下功勋无数,而对今上更有定策拥立之功,事成之后,阿爷主动退隐归封,这些年来,从不过问朝政。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们?”
  秦俊气的脸都红了。
  秦琅叹声气,“你也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遇事还没有半点沉稳呢?”
  “儿就是不服气!”
  秦琅将信扯碎洒入湖中,看着碎纸片上的墨迹遇水渐渐模糊,吸水的纸片慢慢下沉,最后一点点消失不见。
  “其实对于这一天,我早有预料到。总该是会来的,所以我一点也不惊讶。”
  秦俊有些不解。
  秦琅看着这位长子,虽说是庶出,但秦琅在他身上可没少付出,尤其是他归隐吕宋后,对这长子的教导甚至是远超出其它人的。
  “我听说如今在南方,有一个传言,说南海中出了一个圣人,而这圣人就是我。”
  秦俊点头,南海圣人这个说法,其实已经有些年头了,大约已经流传了十年之久,而且随着时间流逝,从最初仅在交广一带流传,如今渐渐的已经传记整个沿海地区,甚至中原内陆也一样渐渐传播开来。
  大家称秦琅为南海圣人,这并不是秦琅故意派人暗里散播的,确确实实是从百姓之中自发传出来,并且被商人们越传越远。
  究其名头由来,还是因为这些年来海上商贸带动了岭南的开发,在唐初,岭南也就广桂交三城相对繁华点,其余地方那不折不扣的蛮地,广州城郊都有虎狼横行,更别说遍地的俚僚蛮子们了。
  海上贸易持续兴盛了三十多年,甚至如今许多沿海的南人,那都是海贸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
  过去蛮荒落后的岭南地区,如今已经大不一样,尤其是沿海地带,十分富庶,更别提那些港口的繁盛场面。
  而秦琅经营武安、武宋三十余年,更是让无数原来的中原穷人、岭南蛮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地主阶层,成了富商,就连许多山里的蛮夷,如今也多成了矿场主等。
  甚至如过去穷困不行的福建一带,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又没有道路方便与周边交流,是个乱世时都很能影响到的闭塞地方。
  但是这些年,无数的福建人走出山区,或下海经商,或外出打工,还有许多迁移到武安、吕宋、流求等地,成为新移民,享受着一波波的开拓殖民的大红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