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2/1505

  “听说这次灭百济,有好几将领表现非常不错,你那兄弟牛见虎,还有王文度、刘伯英、刘仁轨、刘仁愿、薛仁贵,一个赛一个的猛。”
  “欺负化外蛮子而已。”
  喝着酒聊着天,秦琅对于半岛上的战争,不算太感兴趣,因为早知道了结果,就没有半分期待的刺激了。
  相比起苏定方的用兵迅猛,李绩在辽东却是稳打稳扎,故意在鸭绿江一线消耗着高句丽军力,他这样做的目的秦琅也能一眼看穿。
  唐军在鸭绿江一线,也早经营了数年,储备了许多粮草军械,甚至修了许多城堡兵站,在这里打,唐军基本上就跟主场做战没什么区别,不会有半点后勤补给上的压力。
  甚至还有水师可沿海沿江支援,连靺鞨诸胡的骑兵也能提供更多助力。
  这比起直接长驱直入攻往平壤是有一些好处的,可避免补给线过长,后勤压力大,甚至是能避免在敌人主场上攻坚做战。
  先在鸭线江一线消耗高句丽的生力军,待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一举杀过去,到时高句丽人就再无抵抗之力了。
  这种打法得耐的住性子,尤其是朝堂上得支持。
  好在李胤也不是不懂军事的人,对于李绩这位圣祖挑选的主将,也表达出全力支持的态度,不管李绩怎么打,他都赞成,完全不干涉。
  “三郎不是说吕宋一直缺人嘛,我看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啊。如今百济刚灭,苏定方手里头肯定有大量的俘虏等,正好买些过来啊。”
  因为李世民故意卡吕宋脖子,设立的移民限制,虽有许敬宗崔敦礼等帮忙,但依然受限很大,这导致如今吕宋也不得不修改策略。
  秦琅早前本打算大量从中原移民汉人过去,建立一个汉移民殖民地,并不想过多的在吕宋保留本地土著或其它外来奴隶。
  可在现实面前,他也不得不低头。
  不低头不行,人口增速过缓,严重制约吕宋发展。
  他现在只能放宽对土著的控制,不仅开始招安一些土著部落,将他们迁移到吕宋外岛,分田授地,甚至还对一些土著部落保留了不少自治权力。
  另一方面,也只能加大奴隶的引进。
  搞的现在,吕宋的汉人已经不到半数了。
  秦琅只能加强殖民教育,比如规定所有土人的孩子都要到吕宋本岛上接受汉化教育,实行寄宿制度,安排这些土人孩子到汉人家庭中寄宿居住,吕宋官府给寄住家庭一笔补贴。
  同时,也到处搜罗那些孤儿,让汉移民家族收养,官府同样补贴一笔钱。
  秦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可靠的吕宋人口。
  当年秦琅在武安实行这种收养蛮族孤儿的政策,效果还是不错的,许多蛮族的战争孤儿们,打小在汉人收养家庭中长大,认汉人为父母,学习汉文化,长大后,除了长相稍有些不同外,其实已经跟一般的汉移民没什么区别了。
  他们的思想,已经完全汉化。
  在武安,在太平港,这种收养长大的孤儿特别多,如今也都已经成长为年轻一代,在各行各业之中,甚至许多黑不溜秋的昆仑奴年轻人,都已经汉化了,一口唐官话说的比许多中原山里汉人都好。
  但秦琅一直觉得这只能是权宜之计,如果不想办法保证主体民族的数量优势,那么将来一定会有严重的隐患的,尤其是吕宋这样的海外之地。
  在秦琅的设想里,主体的汉民族不能低于七成。
  这种思想在后世可能被攻击,但在这个时代,是必须的。
  “百济虽说是东北扶余人南下征服马韩诸部建立起来的国家,但扶余人也算半个自己人。”魏昶虽说奴隶出身,但毕竟如今也是个侯爷,所以这些年也是学了些知识的。
  他也知道说百济与高句丽国的统治者都是出自扶余,扶余是扶余人建立的,他们属于秽貊人的一支。
  濊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是周王朝的臣属国了,夏商之际,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濊貊主体在东北,周灭商后小部分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一小部分濊貊人迁至朝鲜半岛。
  后来濊貊族的北支索离族在松嫩平原建立王国,中原译为扶余国,汉晋时,一直臣藩中原王朝。
  “到如今啊,大部份的扶余人都同东胡、萧慎的后裔以及濊貊人和三韩后裔融合了。甚至啊,从两汉到魏晋,中原多少汉人移民到辽东、朝鲜,后来又被并入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所以说,其实这些人跟我们关系还是比较多的。”
  相比起黑不溜秋的昆仑奴,或者是金发碧发的泰西奴,辽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上的这些人,确实跟汉族关系比较复杂。
  就如同朝鲜半岛在远古时代,其南部地区一直是三韩部落土著,这些号称三韩的诸部落组成了三个部落联盟,什么辰韩、马韩,弁韩。
  百济国就是后来一位扶余王子带兵南下征服了西南的马韩部落联盟建立起来的。
  当然,也有传说,说当年殷商箕子建立的箕子王朝,在汉初时因为收留了卫满,最后反被卫满篡国,箕子朝鲜的末代国王就带着一些部下南迁,硬生生的把南面的三个诸韩部落联盟给干服了。
  统了诸韩,自称辰王,建立辰国。
  不过这位末代朝鲜王据说无子嗣,死后无人继承王位,引发内讧,最后三韩又独立了,但在吸引了箕子朝鲜国带去的一些文化、技术等后,实力提升不少。
  也有传说,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和韩终两位术士带着许多人口出海求长生药,后来徐福入倭为王,而韩徒则带着人到了如今新罗一带为韩王。后来到汉惠帝时,韩人越海朝贡,便自称是韩徒之后。
  虽然这些内容,也都记录在古代的史书之中。
  但秦琅是不太相信的。
  他还是觉得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是土人,半岛北部是濊貊土人,后来殷商时,箕子封于朝鲜,到半岛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国,一直延续到了西汉初。
  汉初卫满跑到箕子朝鲜被收留,但后来却篡夺了箕子朝鲜国,然后某位箕子朝鲜的王子跑到了南边,把三韩土著揍了一顿,宣布自己以后就是韩王,三韩人的王。
  但这个韩王或是辰王没做多久,被卫满朝鲜派兵追击讨伐,兵败而亡,韩国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三韩各部转向卫满朝鲜拜老大。
  没多久后,汉武帝发兵灭了卫氏朝鲜,在辽东设郡。
  这个时期,不管是北边的扶余人还是高句丽人又或是南边的三韩人,都得对强大的汉帝国俯首称臣。
  直到后来,他们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汉文化和技术后,一步步的壮大。
  扶余人先后建立了高句丽和百济国,而辰韩人也建立了新罗国,弁韩也建立了伽倻联盟等。
  到此时,不管是高句丽还是百济又或新罗,这几国确实已经是融合了许多部族,其中也包括有不少汉人的血统。
  从某方面上来讲,此时的半岛人,跟中原岭南啊,黔滇等地的南蛮,没啥区别,甚至可能比那些西南夷,岭南蛮什么的,可能跟汉族的血缘关系更近一些。
  就好比百济国,人家是半岛上最先主动尊崇儒学的国家,比倭人早的很。
  百济的上层贵族,早就能够写汉字读儒书了。
  “你们既然打算去吕宋,那我也不会亏待你们,到了那边,土地肯定会划给你们的,地很多,但是人就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如果你们觉得百济人口不错,那你们想办法多弄些过来。”
  “三郎你不要百济人?”
  “自然也是要的。”
第1296章
满床笏
  秦琅的吕宋,现在不缺地,他已经基本上占领了吕宋本岛的平原地带,剩下的山区部份虽还有土人,但已经不成气候,秦琅打算接下来慢慢招降。
  他现在甚至已经开始轮流抽调兵马,开始跨海征服外岛,先把河口、平原地带先拿下,建立殖民点,授封家臣骑士,或是秦家直属庄园。对外岛上的矿产进行堪探,组织商业开采等。
  秦琅现在都是对那些最肥的地下口,但也吃不过来,所以愿意去吕宋的,当然不会小气。
  魏昶、刘九这样的都是老伙计,自己人信的过,本身也实力不错,他们过去,秦琅授封给他们土地,让他们想办法招引人口过去,也同样是带动吕宋发展。
  吕宋群岛那么大,手快有手慢无,若是人手足够动作快,等把整个菲律宾诸群岛占完了,还可以往婆罗洲大岛、新几内亚岛上占嘛。
  相比起本岛上的土著,秦琅也觉得朝鲜半岛上这些明显有我汉人血脉的韩人,应当更顺眼一些。
  ……
  送走了几位老友。
  秦琅回到了内院,丽质已经哄睡了孩子,看到秦琅进来示意他轻声,然后挽着丈夫手到了外间。
  “又喝酒了?”
  “老魏他们几个来了,就喝了点。
  “酒不是好东西,你以后也得少喝点了,马文贞公和先皇可都是被这酒害了。”长公主为秦琅泡茶。
  秦琅把丽质拉到怀中。
  “老夫老妻了羞死人。”
  “你这才二十六,哪里老了,正是刚绽放的花朵呢。”
  “老了,你看我肚皮上都有花纹,而且都松驰了,我都不敢让你见,怕你恶心。”
  “说什么胡话,女人生孩子这很正常的,我先前不是教你瑜珈吗,只要你有空时练练,很快就能恢复身材的,玉箫、幼薇、虫娘她们以前生了孩子后也有这情况,后来练了瑜珈后现在身材都很好。”
  丽质也羡慕的道,“真羡慕萧姐姐鱼姐姐她们,身材还那么好。”
  玉箫比秦琅还大两岁,如今都四十了,但脸看起来依然年轻,还不到三十似的,那身材就更好了。
  “天不早了,要不我们歇息吧?”秦琅笑着道。
  丽质看到这笑容,哪不明白丈夫的心思,红着脸拒绝,“不要,我自生了二十一郎后,身材实在是不敢见人,至今都没恢复。”她还有些话没好意思说,她发现自从生了老二后,如今居然还漏尿,尤其是如果打喷嚏,都会控制不住,这让她十分苦恼。
  二胎生下后到如今,都没敢再服侍过秦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