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8/1505

  郁都军山这边,也没料到阿史那斛勃这么大胆,一边上报朝廷,一边不等回复便立马组织兵马讨伐。
  对于苏定方来说,既然他是镇北大都督府长史,那么就有责任维护漠北的统治,距离遥远,也等不及朝廷处置了。
  好在刚平定了回纥内乱,李道宗的的五千精锐也还在,于是乎苏定方再次向各部派出使者,征召他们出兵平乱,并向诸部约定,平定叛乱后,所获牛羊牲畜各家以出兵多少瓜分。
  平叛军主力以李道宗五千骑,镇北军三千六百骑共八千六百为主力,然后诸部人马约两万余,合兵三万骑,杀向金山。
  当苏定方率兵赶到时,又有一支唐军自西而来。
  却是朝廷接到漠北急报,知道乙鼻反了之后,立即就命令镇压,同时传令西域,由接替侯君集任镇西大都督府司马兼西州刺史、天山军使的高侃领一军越过金山支援做战。
  此时镇西大都督府已经迁往龟兹,郭孝恪坐镇龟兹,社尔坐镇疏勒、步真坐镇于阗、弥射坐镇焉耆,高侃坐镇高昌。
  高侃征召了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以及处月、处密诸部越过金山。
  两路兵马东西对进。
  苏定方和高侃齐头并进。
  金山两面的诸部,见势纷纷向唐军归附,不仅天山以东的葛逻禄三姓向苏定方倒旗相迎,就是金山以西的西葛逻禄诸部,也都是纷纷派出部众前来从征。
  葛逻禄游牧于天山东西两面,但是各不统属,甚至互不往来,在早年他们就因为夹在东西突厥这间,经常各为其主,打的头破血流,所以同族之间,其实还有世仇。
  就连东葛逻禄人的三姓之间,也都是互不从属的,这也是当年车鼻可汗有机可乘,能够征服东葛逻禄人的关键。
  当年,葛逻禄人有奶便是娘,谁实力强就听谁的,从来没有什么忠心可言,所以不管是西突厥的各个可汗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是东边突厥和薛延陀等此起彼伏,他们都没怎么反抗过。
  而现在,唐军领着回纥、仆骨、处月、处密甚至是西葛逻禄人杀过来后,东葛逻禄三姓争先恐后的响应。
  车鼻可汗本部其实人马并不多,他率领的阿史那一部、阿史德一部还有舍利吐利部、苏农部、颉利部等,这些都是东突厥部落,但仅是其中的小部。各大部落主要的人马,如今都基本上是在漠南一带,早被打散安置,成为大唐漠南诸经制正州下的编户良民了。
  当东葛逻禄三姓都反了后,车鼻可汗就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本部往西北而逃,意图逃奔拔悉密部。
  结果半路上被拔悉密酋长达官服察伏击,将其生擒,然后送至高侃军前献俘。
  不久,更北面的结骨部俟利发失钵屈阿栈也引兵来到,却不是来增援车鼻可汗,而是来拜见唐帅,以示归附。
  拔悉密这个词,原是突厥语,意为一种花色马。
  拔悉密也确实是以牧马为主,他们游牧在金山以西,唐乌努山以南,郁都军山的西面,依山散居,去敦煌九千里。
  其人雄建,擅骑射。其地多雪,以木为马,雪上逐鹿,以桦皮为舍,以桦皮为帽。
  拔悉密所处的地方比较冷,所以他们有冬天乘雪橇,踩滑雪板的传统,以牧马、捕猎为生,住桦树皮屋,帽子都是桦树皮制的,人口数量不多,但很彪悍。
  拔悉密是驳马的音译。
  他们所处的位置很重要,不仅在漠北和西域之间,而且还是在三大山脉之间,这里就是东西方必经之处。
  所以说他们擒车鼻可汗来归后,高侃是大为赞赏,等苏定方与李道宗过来会师后,也对拔悉密的首领达官察服重赏。
  达官察服也被称为肥罗察,人其实不肥胖,戴桦树皮帽子,爱饮桦树汁,对大唐天可汗的将帅非常尊敬。
  之前拔悉密被朝廷置新黎州,但刺史之职却被车鼻授给自己的儿子羯漫陀,肥罗察只得个俟斤称号,处处要听从羯漫陀的号令。
  这次羯漫陀又令拔悉密集结人马南下增援他父亲,肥罗察与部落中的贵族们一商量,干脆绑了他爷俩归唐吧。
  结果还不错。
  苏定方表奏肥罗察为新黎州都督,而从更北边远道而来穿着鹿皮熊毛的结骨部俟利发失钵屈阿栈,虽然啥也没干,但也被苏定方表奏为坚昆都督。
  结骨部也称纥骨部,后来也叫黠戛斯,他们在历史上,后来灭亡了回纥汗国。
  他们世代生活在谦河流域,也就是叶尼塞河一带,汉末匈奴西迁后,成为铁勒诸部之一。到唐初此时,结骨部已经有数十万人,其中战士号称八万。
  分布在叶塞尼河中上游地区,南依贪漫山。突厥时,阿史那王族便采取嫁公主给其首领的方式和亲联姻,拉拢他们,薛延陀统治漠北时,也曾派出子弟任颉利发到其部落监国。后业车鼻可汗趁薛延陀无暇顾及时,再次通过联姻,把结骨部招纳麾下。
  结骨部的貂裘貂皮还是非常有名的。
  不过他们毕竟距离中原太过遥远,甚至就是距离郁都军山都非常遥远,与先前来归附的骨利干部有的一拼。
  被置为玄阙都督府的骨利干部,位于安加拉河至贝尔加湖以南一带,唐人传说夏天几乎没有日落的地方。
  还有后归附的俱罗勃部,他们在贝尔加湖以东的石勒喀河一带,也就是尼布楚到漠河那带,处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的上游源头。
  结骨、骨利干、俱罗勃这算是最北的三大部落,西伯利亚的原住民。
  结骨俟利发失钵屈阿栈高兴的接受了坚昆都督的授封,并让翻译告诉李道宗,说自己本也姓李。
  他还指着自己的黑眼珠黑发说自己跟大唐皇家还是同族本家。
  李道宗惊讶。
  结骨部人有红头发的也有黑头发的,有白面孔的也有黄面孔,有绿眼珠的也有黑眼珠的。而这位俟利发倒是黑眼珠黄面孔黑头发。
  细问之下,原来俟利发称他是汉代李陵之后。
  说他们代代相传,西汉大将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封右贤王,坚昆属他管辖,因此他们结骨部中黑头发黑眼珠的是他的后人。
  这种话当然可信度不高,结骨部大多都是深眼高鼻的胡人相貌,金发碧眼或是红头发的,黑头发黑眼睛的当然也有,但比较少。而且李道宗认为这些人,可能是以往历代被北方胡人掳去的中原汉人之后。
  李唐自称是汉李广之后,李陵是李广的儿子。
  但李陵投降匈奴,在那边娶妻生子,可不可能说就是结骨部首领家啊。
  不过对于这种主动攀亲的胡酋,李道宗还是很高兴的。
  当场就认下了这个远亲。
  而俟利发也立即请求,说希望江夏王能够替他奏请天子,给他恢复汉家李姓。
  李道宗笑着应下,还说要邀请他去朝见天子,由天子亲自给他恢复姓名,让他列入属籍。
  金山下,气氛很好。
  各部纷纷归附,车鼻可汗父子也俱成俘虏。
  唯有北面的都播部有些不识时务,他们居住在拔悉密部的北边,结骨部的南面,位于唐努山北,贪漫山南,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的羊河流域,他们是一群穿兽皮、骑驯鹿的人,他们在铁叶林中放牧驯鹿,给驯鹿挤奶,制作驯鹿奶酪,收获松子,他们也是喜欢养狗的部落,鹿和狗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他们生活在山林里,似乎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方面,比他们生活在更北面的结骨部,都与他们完全不同,可他们就这么固执。
  这片在后世称为唐努乌梁海的地区,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形成一条狭长的地带,四周重峦叠嶂,森林密布,适合狩猎,盛产皮毛,还以产金闻名,叶塞尼河发源于此,上游各个支流如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境,沿河地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适于放牧,也能耕种。
第1234章
封禅北极
  都播,也称都波,又名土瓦,同被称为铁勒诸部之一。
  可急于立功表现的坚昆都督失钵屈阿栈拍着胸膛表示,都波人太不识抬举,必须得征讨,他愿为前锋。
  李道宗和苏定方、高侃等一番商议过后,认为都播之所以不肯归附,主要还在于当初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对他们也采用了联姻和亲之法,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其首领,又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娶了其首领之女,还把该儿子派驻到都播做俟利发监国。
  可能正因此,都播没归附。
  失钵屈阿栈的表现,也不全是忠心,他明显有想趁机吞并都波,将之纳入自己地盘的打算。
  所以在一番商议过后。
  苏定方宣布,新置唐麓都督府,以统领都波之地。
  唐麓之名的由来,是苏定方把都波南境的大山正式取名为唐麓岭,以取代原来拗口的都波土名。
  以山名为府名,置唐麓都督府。
  铁钵屈阿栈的小意图被打断,却也无可奈何。
  唐军北上,有熟悉北方地形的结骨部带路,他们很快就寻到了都波首领所驻营地,位于剑河上游羊河南岸。
  在这里,都波部落并没有料到唐军会这么快杀到,来的这么快,兵马这么多。
  他们在阿史那斛勃儿子的命令下,试图反抗。
  但一时无法从山林的各部落中召集足够的人马,苏定方带着随军中的阿史那斛勃父子来到营寨前劝降。
  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骑在马上,看着对面营地里的儿子,大声劝降。
  他告诉儿子,皇帝已经赦免他的罪行,并授其右武卫将军之职,马上就要去中原京师了,他希望儿子不要执迷不悟,让儿子随他一同前往洛阳。
  面对着四面包围的大唐,最终都波部落不战而降。
  结骨部首领邀请唐军北上越过贪漫山至其部落,但被苏定方拒绝。
  对于唐军来说,这次出兵主要目的是干掉自立为汗,敢挑衅破坏大唐漠北分封体系的车鼻可汗,并对漠西诸部进行一次强有力的武力威慑,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