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505

  “魏公之意,重新调整各部地界,确立后,立界桩碑石铭记,并与诸部盟誓,永远遵守所立边际,不得越界侵犯别部,若有违者,大唐有权力召集其它诸部,共同出兵征讨,诸部有义务出兵协从。”
  秦琅还提出,原来的十三部有些少,这次完全可以找些理由多设些都督府或州出来。
  “之前薛延陀多弥可汗兵败投奔阿史德时健部,为其收留,而吐迷度引兵袭击,斩杀多弥可汗,并杀伤时健部众多,时健部姻亲白霫别部乌罗浑部也被重创。”
  这个阿史德时健部其实跟回纥吐迷度关系很深,吐迷度的祖父时健,原本是突厥阿史德部的,阿史德部世代与突厥汗族阿史那部联姻,称为后族,是突厥核心家族之一。
  当年时健部落在草原上战败,时健东逃,来到了回纥药罗葛部,被族长收留并看中,最后招他做了上门女婿,甚至后来把部落首领之位传给了他。
  时健后来也就成了药罗葛时健俟斤。
  药罗葛带领部落反抗西突厥处罗可汗,东迁漠北,臣服于东突厥,他联合铁勒各部,迅速发展壮大,尤其是药罗葛氏死后,他又迎娶了白霫别部乌罗浑首领之女为妻,夫妻共理国事,部落壮大到战士五万,部众十万。
  其子菩萨勇猛善战,后父子不和,被逐出部落。菩萨在外却凭勇武很快又闯出一番名头,其父死后,被药罗葛部迎回为首领。
  菩萨曾与薛延陀夷男联合反抗东突厥,以五千骑大败欲谷设的十万人马,威名远扬漠北。
  后东突厥亡,夷男立薛延陀汗国,菩萨建立回纥联盟,与夷男不和,多有征战。
  菩萨开始向大唐进贡,以争取大唐的支持,贞观初,菩萨病逝,子吐迷度继为首领。
  时健本是突厥阿史德部的,后来加入到了铁勒药罗葛部,开创了自己的阿史德时健部,再传给儿子菩萨,菩萨勇猛敢战,在铁勒诸部中深有威名,联合许多铁勒部落,组建了回纥联盟。
  菩萨死,吐迷度继为首领。
  本来嘛,时健部那就是吐迷度的部落的,但事实上他父亲菩萨时,曾经的时健部便内讧分裂,当年时健部本就是阿史德的时健与药罗葛部联合组成的,就跟薛延陀是薛部跟延陀部组成的一样。
  时健在位的时候,就因为继承人之争,把菩萨赶走过,后来虽然菩萨回来做首领,但还是造成了部落重新分为两部,当初时健带来的那些阿史德部落为主的一部份人,不肯支持菩萨,分出去复为阿史德时健部。
  他们甚至跟薛延陀联盟,与之结姻,回纥跟时健部于是反目成仇。
  当夷男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兵败跑到时健部求庇护时,时健部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甚至还联合了乌罗浑部一起要庇护拔灼。
  谁知道吐迷度向来仇视时健部,根本没有给时健部面子,不仅率领回纥人马攻入部落公然杀死了多弥可汗拔灼,还将时健部杀的落花流水,连乌罗浑部也杀的大败,并趁机抢占了他们的草场、牲畜和许多人口。
  时健部落和乌罗浑部现在都残了,吐迷度还要趁机追杀,要把他们彻底吞并。
  秦琅建议朝廷,不能让吐谷度吞并二部,朝廷要出面维护二部。
  “以时健俟斤部另设祁连州,为白霫它部乌罗浑部另设居延州。”
  这二部迁移安置,时健部迁到距离灵武河套附近,设祁连州。乌罗浑则东迁到契丹人北边,置于西辽河北岸。
  “回纥部置瀚海都督府,多滥葛部置燕然都督府,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拔野古部置幽陵都督府,同罗部围起龟林都督府,思结部置卢山都督府……”
  十三都督府外,又以时健部置祁连州、乌罗浑部置居延州,骨利部置玄阙州,结骨等诸部置坚昆都督府、阴山都督府、大漠都督府、玄浑都督府、浑河州、狼山州等都府州,均归镇北大都督府统领。
  共计是二十四个都督府府。
第1223章
盟主
  这些都只是漠北诸都督府州,而东部的奚、契、霫、室韦、靺鞨等并不隶属。
  东部的奚契诸部,则统属于设在辽东城的镇东大都督府管辖。
  镇北大都督府的辖境相当于今内蒙乌加河以北的外蒙全境、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及安加拉河、贝尔加湖周围地区。
  二十四都督府,皆羁糜统治,册封其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世袭。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秦琅建议朝廷一定要与他们会盟立誓,划界分疆,盟誓约定各部互守疆界,不得越界,不得互相攻击,否则大唐就要出兵讨伐,各部要响应协从。
  对于眼下回纥夺占的薛延陀地盘等,部份划给回纥,其余则大唐与诸部共分。不是大唐拿走,而是与其它诸部共分,也是为了让回纥没法得到其它部族的支持。
  薛延陀曾经占据着最好的草场,还有大量的人口、牲畜,大唐肯拿出来各家分,各家岂有不心动的道理。
  “二十四都督府设立后,以后每年秋,各部首领到郁都军山的镇北州进行会盟,一起调节各部之间的矛盾等。”
  “同时,镇北州做为朝廷在漠北正州,还将成为朝廷在漠北的重要贸易商埠,支持各部前来贸易。”
  在秦琅的设计里,其实就借鉴了蒙古人本身的会盟制度,以及满清统治蒙古时的盟旗制度。
  先把漠北划成二十四个部落领,盟誓立界,再保留一个朝廷正州。
  然后再跟诸部会盟,以皇帝恩封的旨意,在这二十四个部落里,再分设州县,比如给各部首领的兄长子侄等推恩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一个大部落,就会被划分成数个州和许多个县,甚至是更多的乡、村。
  然后层层分封下去之后,以盟誓立碑签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所以领地以后就不能再打乱了,领地可世代子孙承袭,但都督府、州、县、乡、村这一级级就固定死了。
  而各部承袭都还得要经过朝廷的一道旨意授封,这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威性。
  在郁都军山设立一年一大盟的盟会制度,各部首领三年入京一朝贡制度,而各领地内也让他们推行这种盟会商议制度,其实就是为了瓦解各部首领们的权威地位。
  渐渐的,各部的权力就不再一直是在首领手中,而是分散在各个家族之中。就好比刘邦建立汉朝,分封了各个儿子为王。死后其太子继位称帝,他虽然也能再分封儿子为诸侯王,但刘邦封的那些诸侯王是不会变的,这就使的权力分散了。
  而等到几代之后,比如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时候,那些诸侯王们跟皇帝已经相隔几代了,对刘彻对中央朝廷的认同肯定就更差。
  这是必然的。
  而如果按照草原上传统的习俗,虽说诸部也是分封之制,但是新的首领继位后,总是会用自己的儿子兄弟,取代父亲的兄弟叔伯等封镇地方,统管人马的,这就能保证部落首领的权力相对集中一些。
  而就算如此,草原上都经常内讧,如强大的突厥汗国之所有衰弱,就是几次著名的汗位继承之争,一群叔侄兄弟们各凭强大的部落人马开战,最后打出狗脑子来,然后被中原隋朝狠狠抽老实了。
  如果能够给他们层层分封,然后固定封地,那以后漠北诸部基本上就废了,一两代时还好,都是兄弟子侄,数代之后,可就没那么亲了。
  秦琅提议要积极干涉漠北诸部,但不是武力征服,那样成本太高也难以持续,以这种分封、盟会为主,朝贡、市贸为辅,把他们都控制起来,真正的实现羁縻的目的。
  谁敢突破盟约限制,那就立即召集其它诸部削他,停他贸易,禁他互市,让各部起来灭了他,然后再把他的地盘分封给各部子弟。府州县甚至乡村等区划始终不变,但是受封的领主是可以变的。
  谁听话就一直册封,谁不听话就灭了他,换个人受封。
  对漠北,朝廷不需要征税,只需要维持贸易,贸易所得的利润,加上唐边市内征的税,就足够了。
  当漠北的铁勒人为主的诸部阶层固化,而且环境变得安稳后,这些人就会慢慢的腐化堕落的,有贸易之利,这些人根本用不着抢,就能过的很舒适,甚至当贸易发达后,漠北的游牧民族也不用再担心什么白灾黄灾黑灾了,草原不产粮,但可以用牛羊牲畜用马匹骆驼,用皮毛等买粮买盐啊。
  当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纯粹的牧羊人牧马人牧牛人等后,也就不再对大唐形成威胁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这首先就需要大唐保持强大的武力威慑。而眼下大唐在灭东突厥后,又新灭了薛延陀国,正是个不错的时机,尤其是还有不少唐军铁骑还在漠北呢,因此这个时候推出这个新的制度,不管吐迷度如何有野心,也要好好惦量惦里。
  而只要这套制度先立起来了,那么以后谁敢违背,大唐可就师出有名了。
  从最早的突厥独霸草原,再到薛延陀与回纥分掌漠北,再将他们变成大唐镇北大都督府下的二十四都督府,一步步分化瓦解他们。
  如果计划成功,以后大唐新增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同时也能获得更充足和廉价的牲畜、皮毛和奶肉制品等,长远看,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
  “魏公这下的好大一盘棋啊,可漠北的诸部岂能甘受指挥?那些人本就是野蛮胡人,哪约束的了?”
  崔敦礼对萧老炮的质疑马上反驳,“我觉得魏公此议甚好,这些年朝廷对漠北的治理,其实已大见成效。虽然漠南之地只推行了没几年的羁縻政策,很快就全面为经制正州,但通过划分草场边界,加强贸易等手段,确实让漠南安置的那些突厥人现在都十分安份,边境再无战事,也没有草原胡人经常南下劫掠,我大唐也不用年年北上防秋,漠南成为大唐最好的牧场,突厥人成为我大唐最好的牧人,这难道不是事实?”
  “漠南漠北岂能一样?我大唐在漠南设立了多少军镇,建了多少堡垒兵部,驻了多少兵马?在漠北能行吗?”
  “我觉得魏公计划很好,萧公难道有更好的计划,还是说只一味的放弃不管,那又岂是什么谋国之策,非要让漠北成为隐患?”
  萧瑀也被驳的无话可说。
  漠南之地那些突厥人的安置,十来年了,政策也几经调整,如今看来,确实还是效果不错的。
  北方边境的突厥人几乎已经不再威胁朝廷,甚至成了朝廷重要的牧区、税源,这是不争的事实,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二十四都督府的部落首领,可世封国公爵位,加大将军阶,授都督、刺史职。其子弟则授为侯爵、将军、刺史,再往下授伯爵、中郎将、县令,然后是子爵都尉、乡长,男爵、校尉、村长……”
  男爵挂校尉衔的村长,大家总觉得怪怪的,但是如果都只是散爵,那又不值一钱。
  “以后,漠北诸部皆为唐臣,谁敢自称可汗者,乃叛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假如药罗葛吐迷度不肯接受这套呢,如果他不肯把吞并的薛延陀部的地盘和牲畜人口拿出来分,不肯去除汗号呢?”萧老炮追问。
  承乾微微一笑。
  “魏公信中后面倒是有说,假如吐迷度不识时务,那么说明此人早怀异心,将来必会反叛。如此,那么我大唐不如早下手为强,趁热打铁,先灭了他便是,到时以回纥之地盘、牲畜、人口等也其它二十三部瓜分,诸部岂有不愿之理?”
  对大唐来说,到时不过是二十四都督府变成了二十三都督府而已。
  “魏公的建议,对于戎狄蛮夷,得分而治之。漠北、漠南得分治,辽东和西域也得跟漠北分隔开来。几大片区里,还要再层层细分,如此方可无忧。”
  “魏公还举荐由松州检校都督、宁远军使苏定方出任镇北大都督府长史、镇州州刺史兼镇北军使,中郎将薛仁贵任镇北州司马兼镇北军副使。诸位相公以为可否?”
  漠北常驻一军,唐骑八百,然后征召漠北二十四部胡兵,每部各一百,总三千二百骑兵。
  以灭薛延陀之部份俘虏于镇北州放牧养羊养马,并在郁都军山开商埠市场。
  有这么一支三千余骑的常备军在,就能时刻威胁漠北诸部,若是各部间有矛盾冲突,也能第一时间前往解决。不管是草场争夺,还是抢夺牲畜等,有三千二百精骑,裁判的话也更有威严。
  谁敢无视大都督府的裁决,就得考虑一下这支精锐骑兵的存在。就算实力强的部落不怕这三千来骑,也得考虑中原大唐的百万之师。
  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兵,相距数千里之遥,仅靠朝廷旨意,那些人说不定还真未必会老实肯听。
  洛阳的天子,有时也未必就比漠北的三千铁骑来的更见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