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325

  而范青与他的私交,更让他清楚的体会到李自成虽然是一个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人,但他心中的理想是很高尚的,是为了解救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而起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想让天下受苦人都像狗一样活着!”
  在实现他理想的过程中,一直尽量克制、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给他足够时间,也许真的能成为一个伟人,他也做过许多错事,但他是一个好人,这是勿需质疑的。
  范青与他结拜过兄弟,被他救过性命,也曾感受过他心中的痛苦,并且为之震撼。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二人分道扬镳,甚至敌对。但范青始终认为李自成是这时代的英雄,并且对他惺惺相惜。
  这时,高夫人已经退开,呆呆的看着士兵上前收敛李自成的遗体,她的心中空荡荡的,自始至终,她都是爱李自成的。虽然她曾与范青发生过关系,但这不影响到她对丈夫的爱和崇拜。从她少女时代起,第一次听一个满脸胡茬的男人向她吐露心声,诉说自己的痛苦和理想,从那一刻起,她就爱上了这个男人,此生都没有改变。
  军师李岩上前,对范青做揖,轻声道:“顺王殿下,郑嘉栋和他麾下士兵已经全部擒获,他们都已经招供,说他们不知道他是李自成。郑嘉栋还说他愿意投降,并且劝说潼关中的守军投降。”
  范青看着士兵把李自成的遗体放入棺木,然后抬上马车,寒风凛冽,吹过树林,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也在为这一代豪杰的去世而哭泣。周围千余名士兵分成两列肃立,面色凝重,目送着英雄离去的最后一程。从此以后,天下再无“闯王”了。
  范青看着远去的灵车,转身上马,在上马的最后一刻,他低声对李岩说了四个字“一个不留”。
  李岩心中一震,杀死千余人的俘虏,连同敌将,这在范青主事以来还是第一次。他在拱手答应的那一刻,注意到范青的眼睛是红的,他心中十分诧异,迷惑不解,范青对李自成到底是什么感情?是憎恨,还是喜欢,也许范青自己都说不清吧!
  又过了十余天,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初,天寒地冻,朔风凛冽,崇祯十五年已经到了岁尾,大顺军西北之战也到了关键时刻。
  在陕西门户潼关之前,十多万大顺军,聚集在此,旗帜飘荡,铁甲铿锵,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军队铺满大地,一望无边,如黑色的海潮一般。而潼关城则如一条海浪中的小舢板,在风雨飘摇中,随时都有翻覆的可能。
  孙传庭被杀之后,高杰和左光先各自带领几千亲兵陆续逃回潼关。郑嘉栋被杀,白广恩被擒获后投降。孙传庭的四大总兵现在只有两个在潼关,潼关守军有一万多人,不过都已是惊弓之鸟,没有多大战斗力了。
  高杰由于是义军叛徒,所以只能选择死守,抵抗到底。左光先则是出于忠义,打算为国尽节,死守潼关。二人分配兵力,高杰作为主将,率领五千人马守在潼关县城。高杰知道兵力不足,便强行驱使潼关城中的成年男子五千余人,一起上城守卫。左光先则带领五千人马在潼关城外东南的一座山头上驻扎,与潼关县互为犄角。
  不过,不论二人如何安排,在看到如海潮一般汹涌而来的大顺军队的时候,不由得都心胆俱寒。大顺军,军容整肃,杀气腾腾,携带雷霆之势而来,潼关已经守不住了。
  在攻城前一天,不停的有大顺士兵把带有晓谕的箭矢射入城中,让城中军民投降,则不杀害城中居民。也让高杰投降,并且说明如果高杰投降,可以不杀他,但高杰并不相信,他让人收缴晓谕,不许城中百姓私看私藏,但这样的消息怎瞒得了城中百姓。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大顺军还没攻城,城中百姓就已经有了投降的念头。
  这日清晨,在城外左光先驻扎的山头上,数名骑士到了山脚下,带头的骑士则是刚刚投降的白广恩,他在左光先军营栅栏数十米外停下,拱手道:“请左将军出来见面。”
  片刻功夫,左光先在几名亲兵的拥促下来到栅栏之前,和白广恩相对而视。看到白广恩已经穿上了大顺军的服饰,左光先冷笑道:“白兄,你已经投降了流贼,今天莫不是来做说客的。”
  白广恩苦笑道:“咱们几十年的交情,我也不瞒兄长,我确实已经投降大顺了。”
  左光先冷笑道:“贪生怕死,背信弃义,成为朝廷国家的罪人,贻羞子孙。”
  白广恩叹道:“兄长切莫这样说,现在天下大乱,已经到了末世,四面豪杰并起,秦失其鹿,有能力者逐之。大明朝已经完了,新的圣人即将出现。顺王范青,文武双全,仁义智慧,解民倒悬,他就是新圣人。新朝替代旧朝,古来如此,咱们何不顺势而为,辅佐新王建立太平盛世,以后不但不会贻羞子孙,还会封侯拜爵,成为家族的荣耀。顺王为人仁义,宽宏大量,且仰慕兄的令名,只要兄长顺应大势,投降顺王,一定会受到重用的。”
  “住口。”左光先一声怒斥,“我左家时代忠良,为国尽节,死而无憾,我生是明朝的臣子,死后也是明朝鬼将,我已经决定为朝廷死节,你快快走吧,如果不是咱们兄弟一场,几十年的交情,我现在就让士兵放箭射死你。”
  白广恩不敢再说,骑马归来把左光先的话回禀范青。范青还没说话,他身后的刘芳亮已经怒不可遏,呸了一声道:“不识抬举的东西,一会儿我要冲锋,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范青点点头道:“准备攻城。”
  左光先见大顺军正在列队,片刻之后,就要攻城了,他把军中士兵都召集起来,道:“各位,我与你们十多年来生死与共,在战场上拼杀,咱们都是大明朝的好将领,好士兵,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能否守住进入陕西的门户,就看这一战了。我左光先为了国家,心存死志,决心与流贼血战到底,不负圣上对咱们的恩情,也请各位在一会儿的战斗中,全力以赴,誓死拼杀,不要坠了我左光先的名声,也不要坠了咱们陕西兵的名声,将来我们都是大明朝的忠义之士,咱们的英勇会被记载在史书上流传青史,世世代代都被传诵,请各位随我一起努力。”
  左光先说到后来声泪俱下,十分激动,可大营中的数千将士却没一个如他这般激动,众人都知道现在潼关是守不住了,死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但左光先是主将,他说要死战,众将士也不能反对。所以众将士都各自怀着心思,默不作声,有的还在互相交换眼神,打着投降的主意。
  左光先见众将士气不足,便向众人深深的拜了下去,高声泣道:“各位,我左光先平日待各位不薄,今日求各位能看在咱们往日情份上,为了我左光先一战,千万不要投降逃跑。”
  见主将这样哀求,他的一名亲信上前扶起左光先,有气无力的道:“大人,我们一定会努力的。”说完对身后将士叫道:“各位说,是不是?”
  于是众将士中好多左光先的亲兵、亲信,举起手叫:“是,我们愿意追随大人,死战到底。”他们虽然这样喊的大声,但心中却没有一点斗志。
  朝日初升,晨光普照大地,大顺军饱餐一顿之后,攻打潼关的战役正式打响了。
  只听攻城的号角呜呜吹起,随后并不是步兵冲锋,而是密集的,连续不断的炮击。大顺军之所以等了十多天才正式攻城,就是在等待大炮。现在以火炮为主的攻击方式,已经成了义军首选的攻城方式。
  密集的炮弹倾泻到潼关县城和左光先驻守的山头上。潼关县城地势比较险要,它依山势而建,从东方看去,它更像是建筑在山腰上的一座堡垒。潼关县城也没有城墙,一面依托山势,另一面在陡峭的山路上按着地形建筑木栅栏。而炮弹受地形阻挡,很难打入城中,大多都被山壁挡住。
  左光先的山头营地则不同,由于没有遮挡,炮弹肆无忌惮的落到营地中,大大小小的实心铁球犹如冰雹一般噼噼啪啪的下落。一些倒霉的士兵,一旦躲闪不及,立刻就被打成一摊肉泥。所有士兵都躲在壕沟中听着呼啸而过的炮弹瑟瑟发抖。
  刘芳亮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他选择的主攻方向正是左光先的山头营地,在他看来,这种互为犄角的布兵是很蠢的。如果左光先的营地足够牢固,在战斗中也许会得到城中炮火,或突击队的援助。但此时官军士气如此低迷,恐怕要一触即溃,不但不能得到城中的援助,反过来还会冲击县城。
  在炮火的攻击下,山头营地几乎被犁了一个遍,用做障碍的栅栏纷纷破碎倒塌。片刻之后,山头上的障碍全部被炮火摧毁。
  呜呜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数万大顺骑兵步兵同时向山头发起冲锋,呐喊声如海潮一般,还没接战,山头上的官兵就开始瑟瑟发抖。
  在远处观战的顺王范青忽然微微皱眉道:“磁侯刘芳亮怎么又亲自冲锋了,却把他给我唤回来。”
  立刻有亲兵接令,骑马去了,但刘芳亮马快,转眼间已经冲到山头上,这亲兵一时间也追不上他。
  只见山头上已经开始接战,官军先向山下放了一批火铳,给顺军造成了一些死伤,但对顺军的冲锋毫无影响,片刻功夫,顺军已经冲到山头,开始短兵相接。只稍稍接触,官军就开始后撤。左光先见自己麾下将士刚刚接战,就要溃败,登时着急起来。他自己骑着马,向前急冲,口中大呼:“好汉子,跟我冲啊!”
  
第340章
灰心失望的崇祯
  可惜抱着必死的决心的只有他一个人,他的几名亲信象征性的跟着他向前跑了几步,随后转身逃跑。最后左光先被顺军大潮给淹没了。
  左光先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他在马背上抡起大刀,狂呼大吼,要与流贼决一死战。他武艺精强,片刻功夫,被他砍杀了好几名士兵。一名顺军校尉拿过一支火铳想要施放。忽听身后有人大吼,“让我来会会这老匹夫。”
  只见磁侯刘芳亮骑着一匹大马,握着雪亮的长枪,一身黑甲,如箭一般冲上来。
  左光先知道他是一名将领,双手横握大刀,喝道:“你是何人?可敢报上名来。”
  刘芳亮一枪刺出,当的一声被左光先挡住,刘芳亮瞪圆双目喝道:“你爷爷刘芳亮。”长枪一缩,随即横扫。
  左光先呸了一声,他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深陷重围不能幸免,如果能在临死前杀死一名敌将,也算够本了。
  两人马儿团团转,长枪如龙,大刀飞舞,叮叮当当的碰撞,响个不停。刘芳亮的枪法变化莫测,在顺军所有将领中名列第一,但他不以力量见长。这几年,他精益求精,又着重训练膂力。现在武艺更加精湛,力量、速度、敏捷兼而有之,成了真正的枪法大家。
  左光先虽然武艺也算精强,可他比刘芳亮大了近二十岁,开始还能旗鼓相当,可对战片刻,力量就有所不继,刀法也不那么灵活了。忽听刘芳亮一声暴喝:“着”,只见他长枪长驱直入,快似闪电,左光先虽然已经横刀招架,却也慢了半拍。
  嗤的一声,长枪贯穿他的喉咙,枪尖从他的后脖颈透出。刘芳亮随即拔枪,一股血箭从他喉咙中喷射而出。左光先从马上跌落下来,倒地而死。
  见左光先死了,山头上的明军更是一股脑的作鸟兽散,没命的奔逃,只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漫山遍野的逃跑,大炮、火铳,各种辎重扔得满山都是。
  刘芳亮的大军在东方,这些官军溃兵只能向西方逃窜。而西面唯一的出路就是潼关县城。于是这数千溃兵蜂拥向县城逃来,他们到了县城的栅栏前,发现栅栏都是关闭的,便用力推动栅栏,有的则爬上栅栏,直接翻越过去,有的士兵太着急,索性用刀子猛劈栅栏,想要冲过去,潼关栅栏前面一片混乱。
  高杰见到这样的情况,立刻发令,让栅栏后面的官军施放火铳,射杀这些溃逃回来的官军。可栅栏后面官军一来看到对面都是自己人,不忍放枪。二来他们也惧怕大顺军,心中没有斗志。所以接到命令后,也没人认真防御栅栏,一些手中有火铳的士兵,只是向空中施放了几枪。
  片刻功夫,栅栏被砍倒推翻,这些溃兵蜂拥而入,进入潼关城。
  高杰大惊亲自带兵去阻拦溃兵,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后面的义军大队人马,尾随溃兵,一起进入县城。险峻的潼关城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被大顺军给攻破了。
  高杰一见大势已去,便在数百亲兵的拥促下,打开西面城门逃命去了,潼关城落入顺军手中。
  片刻之后,范青出现在城头,他向下俯视,只见顺军的马步骑兵在潼关外如海潮一般,向县城汹涌而来,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旌旗招展,鼓角齐鸣,而顺军士兵雄姿矫健,杀声阵阵。
  城下的士兵也看到了站在城头上的范青,不知有谁带头高声叫起来:“顺皇万岁,万万岁。”
  范青只是称王,还不是皇帝,也不适用万岁的称呼,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称帝只是早晚的事情,在广大士兵在心中,范青已经是一位皇帝了。
  随着士兵此起彼伏的呼喊,加入呼喊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整齐,最后十多万将士一起呼喊,简直如同山崩海啸一般,回荡在潼关城上方天空,
  “顺皇万岁万万岁!”
  范青心情也十分激动,他伸手向城下士兵挥动示意。抬头眺望东方,只见朝阳初升,一轮红日射出万道金光,形容不出的壮阔激昂,就如同他的大顺国一般,蒸蒸日上。再回头眺望西方,千丘万壑,山峦重叠,都被朝阳镀上一层金光,万里江山如此壮阔,这一刻,范青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殚精竭虑,拼死拼活的征战,争夺天下,这壮美的中华大地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啊!
  他凝视西方,迷茫的晨雾中,有西安,榆林,青海,汉中,陕西三边。现在西面的大门已经打开,就等待着他去征服了。耳边回荡着万万岁的声音,他此刻胸中充满了雄心壮志,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成为这江山的主人……
  孙传庭在郟县惨败,最后惨遭分尸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京师。
  接到奏折的时候,崇祯正要进晚膳,他接过奏折,有片刻功夫垂下头,既不说话,也不用膳。周围的太监宫女都交换着眼色,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忽然,崇祯失声痛哭起来,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太监宫女们跪了一地,请崇祯放宽心。
  崇祯痛哭了一阵,继而开始谩骂,叹息大明朝的将领全是庸才,没一个能替他分忧解愁。痛哭谩骂之后,他晚膳也不吃了,立刻宣召,让周延儒进宫,与他单独密议。
  周延儒刚刚被任命首辅一年,深得他的信任,几乎超过了陈新甲。崇祯在灰心失望之中,想着幸而周延儒被他起用,回到内阁任首辅。尽管从崇祯六年六月他将周延儒罢黜归里,但他知道延儒原是个做事敏捷的人,只因朝廷上门户之争,使他一怒之下将延儒斥逐,经过他换过几个首辅,看起来都不如延儒练达有为,不愧是“状元宰相”。所以他不久前听了朝臣们的意见,重新起用延儒,对他期望甚殷。
  对于陕西以后的局面,崇祯也是采纳了他的意见,由他“票拟”。暂时任命逃回潼关的高杰为援剿总兵官,挂荡寇将军印。希望用赏赐和提拔让这个败军之将能感激用命,固守潼关,保住陕西。对待孙传庭,他心中异常痛恨,虽然他已经阵亡,崇祯却也不给任何抚恤,还下旨申斥,说他“轻进寡谋,大溃于敌,死有余辜,念其已经身死,不予追究。”至于对家人的抚恤和死后谥号之类的完全没有。在崇祯看来,不对孙家追责已经是很宽大仁慈了。
  随后,崇祯又忧心忡忡的询问如何能固守潼关,不让贼人进入陕西?
  周延儒站立回答:“高杰率领残兵败将想要固守潼关,恐怕会很难?我认为现在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左良玉了。他虽有朱仙镇之败,但现在已经休整了大半年,恢复了一些元气,可以整兵再战。而且上次左良玉战败,与督师和总督不合有关。这次让他独揽大权,只需在湖广方面出兵,逼近襄阳,就能让范青不得不回师,潼关之围自然也就解了。”
  崇祯轻轻点头:“此言有理。”沉吟片刻又恨恨的道:“左良玉骄横跋扈,朕已百般隐忍,仍然不知悔改,一提起他,朕就气不打一处来。”
  周延儒小心地说:“左良玉虽然辜负圣恩,然目前中原寇氛猖撅,尚无宁日,像良玉这样有阅历、韬略之将才亦不易得。望陛下从大处着眼,待其以功覆过。有良玉在,不惟献贼胆慑,即闯贼亦有所顾忌,不能肆志中原。只要左良玉能够出兵,范青定然不敢大举进攻陕西。”
  崇祯又沉吟片刻,问道:“只是上次朱仙镇左良玉败的很惨,他能够很快恢复元气么?”
  “左良玉威望素著,善于驾驭,远非一般大将能望其项背。看他密奏,说他到武昌之后,卧薪尝胆,招集旧部……”
  崇祯心中急躁,不等首辅说完,问道:“卿认为左良玉能否听话,再次救援潼关?”
  周延儒说:“这要看对他如何驾驭指挥。”然后轻声道:“可以暗中答应他,如果他能攻下襄阳,可以任命他为湖广总督,总揽湖广军政大权。”
  实际上,范青攻克襄阳之前,左良玉已经事实上成了湖广地区军阀,大权在握。
  周延儒这样说,只是承认既成事实罢了。
  “而且,还可以告诉他,如果他能攻克河南,河南的财政也可以让他掌管一半。”周延儒小心翼翼的说。
  实际上,河南已经成了范青的大顺国,这样说不过是给左良玉开了一个空头支票。
  崇祯实在别无善策,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如今对别人很难指靠,只有对左良玉尚可寄托一线希望。他也明白,如果不给左良玉一点好处,他是不可能卖力战斗。然而他现在一没钱,二没粮,不用这种法子笼络左良玉,也确实没有其他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