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325

  然后众将一起退到几十米外的一面矮墙后面观看,炮台周围只留下张鼐和几名炮兵。只见这几名炮兵有条不紊的开始准备发射炮弹,有调整炮口高度方向的,有看准星照门的,还有检查炮膛是否清洁的和准备装填火药炮弹的。
  很快准备工作完毕,炮弹也装填完毕,张鼐亲自拿着一支火把点燃了炮尾处的火药捻子,只见药捻开始燃烧,虽然是白日,也能清楚的看着火花闪烁跳跃。只见药捻快速缩短,在只有一寸长短的时候,张鼐手一挥儿,他和众炮兵同时后撤。但他们没有撤到安全的矮墙后面,而是只撤到十几米远的地方,微微蹲伏,目不转睛的看着燃烧的药捻。这距离就很危险了,这么巨大的火炮,一旦炸膛,威力将极为惊人,这短短的十几米根本避不开溅射的火炮碎片。
  矮墙后面的范青和众将也一起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的盯着药捻。这一刻炮台附近十分安静,只能听到远处隐约的号角声,那是另一座校场正在训练的步兵和骑兵。
  终于药捻燃烧到了尽头,没入了手指粗细的一个黑色小洞中。在这之后的几秒钟,大炮没有任何反应,众人心中都有些紧张和期待。张鼐目不转睛的看着大炮,心中有瞬间的疑虑,大炮失灵了?试验失败了?会不会辜负了顺王和众将的期待?
  不过,这念头转瞬而过,只在几秒钟之后,大炮发出一声沉闷的轰鸣,这种火药的爆炸声音众人从没在别的火炮发射中听过,特别沉闷,仿佛来自深深的地下,给人的感觉像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的前兆。不过随着沉闷的爆炸声,火药转化成能量,发出轰然巨响,大炮猛地向地下一坐,地面也随之震颤跳动,百余米外范青和众将的坐下战马,因为被这声巨响惊动,而焦躁的一起嘶鸣起来。
  在轰然巨响的同时,从炮口射出长达一尺多的火焰,好像从一只会喷火的恶龙口中喷射的烈焰,一颗比铅球还大的实心铁球,在火药爆破的威力下,猛然射向天空,在空中发出尖锐的啸叫声。
  范青在第一次听到大炮闷响的时候,就知道这尊红衣大炮试射成功了。红衣大炮与这时代别的铁炮最大不同就是密闭性好,火药爆炸时,能量不会散失,这样炮弹才能及远。而炮壁制造的如此厚重,也是为了能承受住火药爆炸时的巨大威力。别的大炮发不出这样的闷响,正是由于密闭性不好的缘故。
  这颗实心炮弹被弹射到极高的空中,然后成抛物线落下,由于实现计算好了抛物线的轨迹,所以炮弹准确无误的落到了五里外的标靶处。只听五里外又是一声大响,但距离太远,声音不是很刺耳。众人一起向标靶的方向眺望,只见山坡的位置,升起一股烟尘,标靶和旗帜全都不见了。标靶处升起的烟尘都超过附近的树尖,直向空中飞去,好像一个白色的柱状体。
  众人都心中惊骇,这大炮的威力怎么这样惊人!张鼐兴奋不已,和炮兵们一起跑到大炮旁边欢呼起来:“成功了!”
  范青在矮墙后面微微点头,这件大杀器终于制造出来了,以后只有此物才可以对抗满清,实际上,满清此时也已经有了制造红衣大炮的能力。可以说,将来有一天,和满清的对战,就是双方红衣大炮的对战。
  这时,远处查看标靶的骑兵飞奔回来,远远的大叫:“击中标靶啦!”
  张鼐高兴的来到范青身边,单膝跪下道:“恭喜顺王,试炮非常成功。”
  范青伸手虚扶,笑道:“红衣大炮能制造出来,试射成功,多亏你和汤先生的努力了!”
  汤若望听懂了范青的话,也学着汉人的样子做揖,用生硬的语气道:“顺王在上,不用客气。”
  这语气把众将都逗的一起笑起来。
  红娘子兴奋的道:“这样的大炮咱们造它几十门,以后攻打京师,四面架上,一起发炮,吓也把崇祯狗皇帝吓死了!”
  白旺笑道:“过几天,咱们去潼关对战孙传庭,不如就把这大炮拉过去,指定能给他个惊喜。”
  范青笑着摇头,“杀鸡焉用牛刀,对战孙传庭只用普通火炮就足够了。红衣大炮威力虽然大,但搬运困难,不适合野战的。”
  白旺有些失望,嘀咕道:“原来是个笨家伙,搬运不方便,战场上就用处不大啊!”
  范青笑道:“凡物都有优缺点,咱们要了解它的优势和劣势,以便能扬长避短,用它的长处,而避开它的短处。红衣大炮以后有它大发神威的地方,张鼐!”
  张鼐连忙上前拱手应了。
  “这大炮必须尽量制造,争取在一年之内制造出来三十门,任务艰巨,你能不能完成?”范青问道。
  张鼐拱手齐额道:“红衣大炮的制造工艺已经完全掌握,所需材料技术都已经明白。只要银钱充足,属下一定能完成任务。”
  范青笑着点头:“这个任务很重要,咱们大顺国就算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也不能缺了这份银钱。”
  白旺在后边小声嘀咕,“这可不是小钱,好几百万银子呐!只造三十门,野战还用不上。”
  范青皱眉道:“白旺,你嘀咕什么!要不要派你去造炮,就不用跟我去潼关了。”
  白旺连忙摆手道:“属下自言自语,胡说八道,大将军别往心里去,还是带我去潼关吧!”众将一听,又都笑了。
  提起潼关,话题又转到孙传庭身上。刘体纯负责情报,说孙传庭正在向潼关集解军队,似乎有出关作战的意图。
  刘芳亮冷笑道:“找死,不自量力。”此时众将普遍认为,孙传庭率领的陕西官军训练、士气不足,不是大顺军的对手。
  范青道:“咱们回大帐中好好商议一番。”
  于是,范青带领众将回到中军大帐当中,刘体纯先详细介绍了孙传庭的情况,孙传庭总督陕西兵马,但陕西连年饥荒,瘟疫横行,缺兵少饷,士气低落,而崇祯不能给他一点饷银不说,反而一再催战。孙传庭明知这样的军队不行,他不能违反圣旨,也只能硬着头皮向潼关集结军队,但是否出潼关主动进攻,他还在犹豫中。
  此时,有两名偏将丁国宝和杨铁柱率领五千兵马驻扎在潼关附近的灵宝,这些消息都是他们刺探出来的。
  范青点头道:“进军陕西是咱们下一步的计划,本来打算要到明年春天再行动。可孙传庭主动挑衅,咱们就提前收复陕西。”
  众将好多都是陕西人,一提起攻打陕西都十分兴奋。张鼐笑道:“要攻打陕西了么!终于可以回家乡看看了!”
  李双喜用肩膀撞了他一下,笑道:“手舞足蹈的,打算衣锦还乡么!看把你高兴的。”
  田见秀则笑道:“咱们一年打两次大仗,年初击败左良玉,年末击败孙传庭,这崇祯损兵折将,只怕要哭晕在龙庭上了!”
  范青笑道:“虽然是一场必胜之战,但咱们也不要疏忽,有什么方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这是范青的习惯,在打仗之前,不论战争规模大小,都要与众将反复商议,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以做到万无一失。
  刘芳亮道:“咱们把大军开到潼关,向孙传庭挑战,他若敢出关,咱们就给他迎头痛击。他若不敢,咱们就把大炮调来,轰他个昏天黑地。就如攻克开封、襄阳一般,一个小小的潼关城有什么了不起。”
  自从闯营的大炮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之后,众将的信心也急剧增长。如果放在崇祯十一年之前,潼关城这种险要的关隘,几乎是不可能强攻下来的。
  李岩拱手道:“虽然是必胜之战,但也有难易之分。”
  范青点头道:“请军师详细解说。”
  李岩道:“潼关自古以来就是进入陕西的要害之地,有‘三秦镇钥’,‘四镇咽喉’之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强攻是下策。属下以为咱们越强,越要示敌以弱,最好能把孙传庭诱出潼关,聚而歼之,即可轻易收复陕西。”
  范青道:“说的好,军师同我的想法一样。但怎样诱出孙传庭,你有何主意?”
  李岩道:“属下也正在想,暂时还无良策。”
  范青又看向众将,众将纷纷议论,有的说,把灵宝的顺军撤走,引孙传庭追击。有的说去潼关城下挑战,激怒孙传庭。
  范青微笑摇头,孙传庭是老将,战争经验丰富,这样简单的计策,他是不会上当的。
  议论片刻,范青见众将没什么好主意,便道:“咱们最好能把孙传庭诱出潼关,但若是不能也做好强攻的打算。出兵日期定在十天之后,过完重阳节。这次出兵的将领……”
  范青点了陈永福和刘芳亮,还有几位偏将的名字,因为上次进军湖广,田见秀和红娘子比较辛苦,所以让他们留在开封休整,也防备官军从东面进攻。
  范青让众将回去准备,大帐中只剩下李岩和傅宗龙。傅宗龙拱手道:“臣有关于李自成的事情要向顺王禀报。”
  见范青微微点头,傅宗龙道:“有两件事,一件是李自成前日去监牢中探望袁宗第,袁宗第说了许多不敬顺王的话,李自成虽然没有附和,但与之唏嘘流涕。第二是李自成回到宫中与夫人大吵,扬言要搬出王宫去住,言语中对顺王不太尊敬。”
  范青点了一下头,他还有别的消息渠道,这些事情他其实已经知道了。
  傅宗龙道:“顺王,属下觉得李自成并没有转变心态,甘心让出权力,所以才会对顺王陛下有诸多不满情绪。军中许多将领都是他的旧部、义子,让他到处与人见面终究不大稳妥。”
  “你的意思是……”
  “最好还是将他禁足在宫中,现在大战在即,更不能让他随便与人见面,以免扰乱军心。”
  李岩拱手道:“顺王陛下,臣以为,正因为现在大战在即,更不能禁锢李自成。一旦如此,容易造成军中诸将不满,离心离德,那才会扰乱军心。所以大战之前,更应该对李自成宽容。”
  范青想了想道:“大学士说的都是小事,不能因为几件小事就禁锢他,还是听军师的吧!”
  李岩又道:“大将军,刚才夫人派人请求,说宋献策和牛金星二人想探望李自成,请顺王允许。”
  傅宗龙连忙起身道:“顺王陛下,臣以为不可,宋献策和牛金星一个是江湖骗子,巧舌如簧,一个是卑鄙小人,诡计多端,李自成本来心中对顺王就有诸多不满,再经二人蛊惑,只怕后果不可预料啊!”
  范青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轻轻点动,片刻才冷笑道:“让他们见面,我倒要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第320章
蛊惑
  第二天上午,宋献策和牛金星二人站在顺王宫门口等待进宫。
  二人原本是闯营高层,但后来就和众老将一样被范青排斥,在改革军制之后,二人彻底失去地位,在开封城中闲居,无人理睬,门可罗雀。宋献策只能再干起老本行,在相国寺摆摊算命,而牛金星则当起来私塾先生,正当两人都觉得未来没有希望的时候,听到了李自成醒来的消息,这让二人心中又燃起希望,于是一起联袂探望李自成。
  两人没钱打点门子,所以被门子晾在宫门外好久,才有一个太监懒洋洋的过来,带二人进宫。
  宋献策狠狠的瞪了一眼太监,心里嘀咕“狗眼看人低,哼,如果闯王依然在位,我就还是闯营军师,只怕你得像哈巴狗似的围着我转。”
  二人穿过重重宫殿,来到李自成居住的院落,在一间大屋当中见到了李自成。
  二人同时拜倒,齐声道:“属下拜见大元帅!”
  李自成这几天一直吃人参进补,恢复不错,脸上也有了一丝血色,也能从藤椅上站起来,拄着拐杖慢慢走路。
  他见到故人,心中也有几分激动,连忙站起来,伸手搀扶,道:“不必行此大礼啊!我已经不是什么大元帅了,你们叫我自成就行了!”
  宋献策站起来,轻声道:“你在我们心中依然是大帅。”
  牛金星也道:“当日,大元帅的晋封典礼还是我主持的呢!这名分一旦定下,就是终身不能改变的,所以请大元帅不要推托。”
  李自成叹息道:“唉!晋封大元帅都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难为你们还想着我。”
  三人坐下,有宫女端上茶来,三人喝茶说话,无非是询问闯王最近身体怎样,心情怎样的话。
  宋献策见宫中人多眼杂,耳目众多,便悄悄说,“大帅,属下有几句话想私下与你说,不知可有方便地方。”
  李自成想了想道:“宫中有一座大花园,我正想出去转转,咱们一同走走吧!”
  于是宋献策和牛金星二人左右搀扶李自成,出了屋子,向宫苑方向走去,后面则跟随着几名太监宫女。
  此时,宫苑当中,一片秋天景色,草木萧疏,秋风凄凉。走到一座大湖前,波光粼粼,水气弥漫,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栏杆深入湖心,在湖心处建有一座八角样式的凉亭。
  三人扶着栏杆沿着小桥,走到湖心亭,李自成对身后的太监宫女道:“你们不必跟来伺候,我只在亭中看看景致,人多了就不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