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星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46

  他脸上露出点笑容,任她像小奶狗一样挠着。
  只是当他望着前方的路,余光里一直有她。他想,这本该是一条荒芜到底的路,一条茫茫无尽的路。只因为有她陪伴,竟一点也不孤单和失望了。甚至觉得,一定会有希望。
  两人又从城西北,绕了个大圈,开到城东南。这时,太阳已经西沉。
  重要交通枢纽,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是安全区。
  陈弦松把车停在距离安全墙千余米的一座高架桥下。这时,他就发现断手准备的工具,非常称手、非常对自己胃口了。他从包里摸出望远镜和对讲机,都是他喜欢用的牌子。
  他先用望远镜观察,只见以高铁站为中心,周围大片建筑,都被圈在安全区内。安全墙主要由水泥或者铁丝网构成,高度大概有5米。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高高的岗哨,上头有持枪的士兵。透过铁丝网,还能看到安全区内一队队正在跑步的士兵,或者墙后停靠的几辆坦克。
  重兵把守、防卫森严、固若金汤。
  陆惟真则正在找吃的,这些是她爸准备的。她相信哪怕是乱世,出门在外,她爸对于她的饮食,也绝不会认输。
  果然,她很快找到了一整袋陆氏自制自热石灰小包,和十来袋食物。她决定从最不能放的吃起,先用不锈钢饭盒加热了两张夹青椒肉丝烙饼,又用保温壶里的热水,冲了两碗浓浓的带着油花的乡里炒米,再打开一盒陆氏自制藤椒卤鸡腿和一盒自制香辣卤毛豆。
  等陈弦松转头想要把望远镜递给陆惟真时,就看到她正捧着一碗炒米,在闻味儿。而后备箱已经被她清出一块位置,铺好一张小餐垫,摆满在这乱世里堪称饕餮盛宴的食物。
  陈弦松拿着望远镜没动,喉结上下滚了滚。
  陆惟真转过头,把那碗热炒米递过来,陈弦松接过,她说:“你试试。”
  陈弦松喝了一口。
  她问:“好喝吗?”
  他点头。
  她又戴上一次性手套拿了只鸡腿,喂给他,陈弦松看她一眼,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
  她问:“好吃吗?”
  他又点头。
  “是不是比压缩饼干好吃多了?”
  他笑了笑,再次点头。
  她也满意地笑了,大手一挥:“以后你跟着我,不管去哪里,都不用吃压缩饼干了。”
  陆惟真递给他一只手套,转身端起自己的炒米。陈弦松站在她身后,一手炒米,一手鸡腿,低声答了句:“好。”
  陆惟真手一顿,心想这家伙真是,有时候可怜得让人心疼,自己却一点也不知道。
  陆惟真吃了半张饼、一碗汤和一个鸡腿后,就彻底饱了。陈弦松将剩下的所有食物一扫而光。这时天也黑了,高架桥下有一片停车场,停满了废弃的车。这里离安全区近,相对比较安全。陈弦松就把车也藏进去。
  陈弦松打开地图,选定了一条路线。陆惟真就坐在边上,嗑父亲准备的焦糖炒瓜子,看着他时而举起望远镜眺望,时而在地图上标记。而她手剥了一小把,就让他张嘴,整把喂给他。结果他吃了一次,就皱眉,说不要了。
  “不喜欢吃吗?”
  “不吃零食。”
  居然不喜欢吃零食,陆惟真心想,他可真是笔直笔直的啊!
  陈弦松选了安全墙上,光线相对阴暗的一块区域,作为入口。两人分头行动,他连续瞬移5次,就像黑夜里的一抹残影,无声无息,转眼间,人已站在安全区内的一个街角。陆惟真和他同步,原地拔起一千米,于他头顶御风而行,进入安全区后,再如同一根线从天空坠落,落在他身旁,两人并肩没入黑暗里。
  起初,虽有路灯,路上空无一人,两旁楼栋上灯火也很稀疏。如果遇到岗哨和士兵,两人就远远避开。再往里走,灯光越来越多,路上开始有行人,甚至有店铺开门。一开始,他们看到行人,还避开。后来,干脆大大方方走在街头。
  直至他们走到安全区腹地,这里灯火通明,店铺全都开着门,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有人在饭店吃饭,有人在叫卖水果,有人在买衣服,有孩子在街头哭闹,有人在打麻将……
  陆惟真站在街头,久违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她恍惚有种这城市里一切都没有改变的错觉。陈弦松也静静注视着。
  陆惟真说:“真是太好了。”
  陈弦松点头。
  希望就在这里。脆弱的人类,永远强韧的生命力。岩缝中重新长出大树,顶风遮雨,生生不息。
第139章
静边的信(2)
  两人离开繁华街头,拐入一片宁静的小区,看灯光,这里住的人也不少。陈弦松带着陆惟真,上了其中一栋楼,到了那户门口,他摸出另一把钥匙,把门打开。
  陆惟真站在他身后,抬头望去。里头黑黢黢一片,陈弦松打开电闸,有电。
  同样是闭闷太久的霉灰味儿,扑鼻而来。两人走进去,发现门窗都紧闭,窗帘关着,除了光秃秃的家具家电,什么也没有。陈弦松手指在桌上一抹,发现只有薄薄一层灰,他立刻往里走去。
  陆惟真紧随其后。
  他径直走到最里侧的一个房间,把门打开,同样是个狭窄的小间,里头堆了些空纸箱和杂物,大半是空的。
  陈弦松眼里浮现一丝笑:“他大概两三个月前来过,储备一定是他拿走的。”
  陆惟真也笑了:“太好了!那他一定没事!他会在第三个地点等你吗?”
  陈弦松点头:“应该在!再找找看,看他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嗯!”
  两人先去林静边房间,果然发现,他的衣物和日常用品都被带走。但是没有别的发现。
  两人又到陈弦松房间,他的是主卧,还有个小阳台。陈弦松打开柜子,发现自己的衣物都被人整齐叠好,放在里面。他的手按在这些衣物上,过了一会儿,拿出个行李袋,将衣物都装进去。
  陆惟真则检查床铺和书桌,看有没有发现,当她走到窗边书桌前时,看到阳台上有个单筒望远镜,她走过去,用手挑起窗帘一角,往望远镜里望去。
  她看到了熟悉的一栋楼,并且很容易就找到了熟悉的一扇窗,甚至还能看到对面阳台上,她经常在夜里独坐的那把椅子。
  陈弦松整理好衣物,抬起头,就看到她在看望远镜。他走到她身后,单手将她的腰搂住,脸压在她的脸上。陆惟真转过身来,搂住他的脖子,紧紧抱着他。两个人,谁也没说一句话。
  书桌抽屉里也没有发现。陈弦松又去检查床头柜,一拉开抽屉,他的手就顿住了,里面有一张整齐折好的白纸,背面写着“师父亲启”。
  陈弦松把信拿出来,在床边坐下。陆惟真坐在他身旁。上面是一行行清秀整齐的字迹。
  “师父:
  见字如晤。
  现在是你离开的第三年。这三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我也改变了很多。我的个头还长高了一截,如果你亲眼看到我,或许会认不出。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想办法回来一次,给你留下一封信,告诉你我在哪里,在做什么。我是多么希望,有一天当我打开门,看到你回来了;或者信已经被拿走。可是,从来没有过,你一直没有回来。
  师父,你明明对我说过,葫芦是有办法出来的,只是非常危险,哪怕是你也没有把握。那天我看着你跳进葫芦,心里非常非常难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想通了。那是你的选择,那是你想要得到的人。师父跳进去,一定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我只要等就好了。
  我是那么相信,不管任何艰难险阻,不管多厉害的妖怪,只要是师父,就一定可以战胜。一定有那么一天,你会从葫芦里出来。
  我从冬天等到春天,从春天又等到冬天。一年一年,师父你一直没有回来。我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等到满地灰鬼、寸步难行。
  师父,我已经杀了很多很多灰鬼。每一次,我都按照你教的,仔细观察、全盘计划、准备周全、下手果断。一开始,我一个人去做,也很害怕,我觉得好难,甚至有好几次,我差点被灰鬼咬到。师父,我还是太没用了。不过,渐渐的,我就越来越熟练了。到现在,不是我怕灰鬼了,而是它们开始害怕我了。我一直谨记师父的教诲,时时刻刻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被感染。
  我不想住在城北的那个房子,不想像耗子一样度过余生。我也不想住在这里,这里很安全,没有灰鬼,没有战乱,还有政府救济。作为平民,我在这里不需要保护任何人,只需要接受军人的舍命保护。可我就是觉得,自己不该在这里,师父不是这么教我的。
  我们是捉妖师,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管世人是否理解认可,都要以斩妖除魔、卫道众生为己任。所以我不管什么变异,什么外星人,什么病毒末世。身为陈氏唯一嫡传弟子,我只看到朗朗乾坤下,万妖横行,众生皆苦。
  所以我离开这里,去了第三个地点等师父。那里已经是无人区,并且离沦陷区很近,经常有灰鬼出没。但里头还藏着一些人类,有年轻人,更多是老人和孩子。我现在和他们在一起。
  师父,我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好好生活下去。直至我战死或者被感染的那一天。不好意思啊师父,我没本事,估计来不及找人和我生个孩子,继承陈门了。所以你一定要从葫芦出来,这事儿靠你了。如果哪一天我被感染,就不再等师父了。到死,我也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捉妖师。
  师父,如果你回来了,请来找我。要是有你的帮助,我们就可以救援帮助更多的人。那些包围着我们的青龙徵虎、变异军队,怎么可能是师父的对手!到时候,我就真的扬眉吐气了!还要请师父出手,替我教训那个经常偷袭我们的徵虎。让他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捉妖师!
  就写到这里了。
  师父,希望你早点从葫芦出来。不管你在哪里,都要照顾好自己。毕竟没有我,你可能连难吃的饭菜都吃不上了,只能天天啃腰包里那300斤压缩饼干。也不用挂念我,我一切都好,活着不忘吾师之志,死去不堕吾师清名。
  师父,来找我。
  徒弟:静边。”
  陆惟真看得捂住了脸,泪水还是流了下来。陈弦松静了一会儿,将信折好,放进口袋,站起来,将她也拉起来,陆惟真望见他微红的眼角。
  两人对望着,却又都轻轻笑了。
  “我们今晚就去找他。”他说。
  陆惟真用力点头。
  车子离开城东南,往东北方的无主区驶去。
  夜幕越来越深,空气越来越冷。这条路上,除了他们,只有军队的车辆偶尔经过,有厉氏旗帜开道,双方沉默擦肩而过。
  陆惟真的心情渐渐平复,红着双眼,望向陈弦松,他的脸在夜色里显得很安静,这一路都在沉默。
  “林静边要是打我一顿才能出气,你别拦着。”陆惟真闷闷地说,“该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