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64

  毕竟现在躺在这里的,是郢王爷的独苗。
  奉昭殿内,太子和端王分坐两侧,还各持己见,就见皇上贴身近侍彭福海一路小跑进来。
  皇帝本来心情就不好,见他居然在朝臣议事时闯了进来,更加不悦。
  可彭福海扑通一跪:“皇上,世子殿下落水了。”
  永隆帝脸色一变,立即说:“怎么回事?”
  虽说京城里有不少世子,可在宫里说起世子殿下,那就只有一位。
  那就是谢珣。
  彭福海赶紧说道:“方才有人来禀告,说世子在御花园不慎落水,现在已经派人去请了太医院的院判大人,世子正被送到旁边的养心殿。”
  永隆帝也顾不得朝政之事,匆匆说了句今日就散了吧,直接起身离去。
  朝臣们自然不能跟随,可太子和端王两人想了想,还是纷纷起身,跟着皇帝离去。毕竟谢珣乃是他们的堂弟,他落水了,也该去看看。
  一行人刚到了养心殿,就听里面狂怒的声音。
  “怎么可能就没气,不可能,你们这群庸医,赶紧给我治。他才掉下去那么一会儿功夫,怎么可能就没气了。”
  太子和端王都忍不住对视了一眼。
  这是九皇子谢时闵的声音。
  永隆帝抬脚迈进殿阁内,一张脸阴郁的险些能滴出水。
  待他们进去后,就看见谢珣被安置在暖阁内的暖炕上,身上湿透的外衣已经被脱下,只有里头雪白的中衣穿在身上。
  本就黑至鸦青的头发,此刻被水浸染了,显得更加浓黑如墨。
  只是他发丝间不停的向下滴着水珠,落在他的脸颊上,本就白皙的肤色此刻泛着脆弱的苍白,清俊的眉眼在水珠下,如晕染开的水墨画。
  只可惜,这幅水墨画此时太过安静。
  一动不动,恍如真的没了知觉。
  谢时闵转头看见永隆帝进来的时候,整个人腿肚发软,险些要跪在地上。
  可永隆帝却没看他,走到暖炕旁,问正在把脉的太医:“程婴如何了?”
  程婴,便是谢珣的表字。
  只是去年加冠礼上,他闹出出家一事之后,这个表字倒是极少人知道。
  太医心中虽有定论,可刚才九皇子跟疯了一样,让他重新把脉。
  此刻皇上来了,他更不敢说了。
  “到底怎么样了,你这个太医院院判,难道连这个都诊治不了?”永隆帝不悦斥责道。
  太医直接扑通跪在地上:“皇上恕罪,不是奴才不愿诊治。而是…是世子殿下已经没了脉搏。”
  没了脉搏?
  饶是永隆帝执掌帝朝二十余载,见惯了生死,甚至在他的帝王之怒下,也曾血流成河。
  此时的他还是愣了好半晌。
  直到他望着太医怒道:“世子不过是落水,宣太医院所有当值太医。若是世子真的有个好歹,朕就摘了你们的脑袋给世子陪葬。”
  皇帝的声音越说越低,低到最后,有种让人背后发凉的阴冷。
  此刻殿内众人,心思各异。
  九皇子颓然的站在一旁,甚至没看见三皇子一直给他使眼色。
  至于太子,这会儿倒是上前劝道:“父皇息怒,程婴一向吉人自有天相,不会轻易有事的。”
  很快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全都赶到。
  偌大的殿阁倒也被人围的是水泄不通,还是彭福海见皇帝一直站在一旁,轻声劝说:“皇上,不如您先到外头坐着等吧。诸位太医在,必能妙手回春让世子安然无恙的。”
  太子也开口说:“父皇,这么多人围在殿内,难免有些闷砸。不如儿子陪您到外面坐会。”
  本来皇帝没打算动,突然他转头看向一旁的九皇子。
  “老九,你跟朕出来。”
  这一话犹如一记重锤,砸在九皇子的心头。
  可皇帝率先走出去,他这才哭丧着抬起头望向三皇子谢昱瑾:“三哥,救我。”
  谢昱瑾还不知什么情况,只得让他先出去。
  待到了外殿,皇帝坐在上首椅子上,沉着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程婴好端端怎么会落水?还有御花园的太监和侍卫,竟都是死人吗?”
  很快今日御花园内负责守卫之责的侍卫长,被传了进来。
  侍卫长跪在地上,埋首不敢抬头,只得说道:“微臣率队巡逻,听到落水声,立即前往才发现是世子殿下不慎掉入水中。”
  “当时何人在场?”永隆帝问道。
  侍卫长本就跪得极低,此刻恨不得匍匐在地,许久,他颤着声音说:“九皇子和他的近侍,当时在旁。”
  谢时闵听到这句话,知道自己躲不过,立即跪下。
  他带着哭腔喊道:“父皇,儿臣冤枉啊。”
  可他这么一喊,太子和端王都不由皱起眉头,这个老九这是不打自招呀?
  永隆帝显然也被他气笑了,他盯着九皇子问道:“你冤在哪里?是谁说了是你把程婴推下水的吗?”
  谢时闵傻愣在当场。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永隆帝望着他,神色不虞。
  谢时闵垂眸,却在片刻后,咬牙道:“儿子也不知道,儿子到时就看见三哥落水,想来三哥是在湖边一时不慎失足落水的。”
  反正当时周围没人,谢时闵准备来个死不认账。
  永隆帝倒是笑了,他说:“你这话若是你皇叔听到,你觉得他会信吗?”
  “太后到。”
  突然,殿外响起一个尖细的声音。
  众人纷纷抬起头,看向门口,很快就见一身枣红色常服的太后,在宫人的搀扶下,缓缓进了大殿。
  “母后,您怎么来了?”连坐在椅子上的皇帝,都起身迎接。
  太后心急道:“程婴呢,他人呢。”
  永隆帝可不敢跟太后说实话,只得安慰道:“太医正在内殿给程婴诊治,并无大碍,母后别太过担心。”
  太后却不顾他的劝说,执意要进内殿。
  等太后走上前,看着躺在床榻上的人,只见他脸色发白,胸口竟是连一丝起伏都无。
  “程婴他……”太后身体忍不住晃了晃,竟是要软倒下去。
  幸亏身侧有宫女,及时将她扶住。
  若说这些孙辈中,她最宠爱的就是谢珣。
  打小他就生得聪慧机敏,小小年纪又极懂事,再加上他是郢王的独子,太后就偏疼了些。直到后来年幼的谢珣在宫中遭了事儿,太后对他好的更是无以复加。
  哪怕是太子,竟还要排在后面。
  永隆帝见状立即吩咐宫女,将太后扶走。
  可太后竟执拗至极,“哀家要在这里守着程婴,今日是我召他入宫。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与他父王交代。”
  永隆帝见状,转脸对太医道:“你们还跪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给世子施针。”
  太医一听,皇上这是要死马当成活马医呀。
  于是众人不敢再辩解,赶紧拿出看家的本事,开始诊治。
  谁知一刻钟后,突然有枚银针竟晃了晃。
  几个太医本就死死盯着这里,自然没放过这个微动,要知道他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如今可都系在世子爷的身上呢。
  直到有个太医,惊喜喊道:“有,有脉搏了。”
  其他人一听这话还有些不敢相信,可待上前细细把脉,那脉象虽极弱极弱,却跟方才的一潭死水完全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