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364

  谢珣心底冷漠。
  在他看来,如今大晋官场沉珂弊端,非一日之寒。
  自从皇帝任由其他皇子发展势力,与太子分庭抗礼,这朝野上下党争不断,就带来一系列问题。
  前有仰天关之败,如今扬州出了流民之事,岂是一两人便可只手遮天。
  只怕是整个扬州官场,都找不出一个干净人。
  扬州出事要想瞒过两江总督,何等之难,可见整个江南底下,早已经是脏水横流。
  谢珣恭敬道:“回皇上,微臣以为此事应该确有其事,毕竟此书生当时已身受重伤,濒临垂死。一个将死之人,何必要撒这样的谎。”
  永隆帝也点头,一个人用自己的性命,去撒一个不存在的谎言,是何等荒谬。
  谢珣却趁机,再次开口说:“不过此事也正如皇上所担心的那样,不能只因为一个书生临死前的几句话,还有这么一封状纸和所谓的证据,都断定江南诸多官员的生死。所以微臣奏请皇上,请皇上允许微臣前往江南,查明此事真假。”
  “若此事为真,臣一定竭尽所能,寻求失踪流民下落。若此事乃是虚构,微臣也定当会查出构陷之人。”
  “你想前往江南,查这个案子?”永隆帝有些诧异。
  谢珣一直不曾涉及朝政,就算这大半年来,都在京兆府任职,也不过是个七品推官。
  对皇帝而言,这全然就是在胡闹。
  郢王爷宠儿子宠个没法子,怕他再生出家的心,居然非要让他体察民间疾苦。
  皇帝没想到的是,难不成他那个一向剑走偏锋的弟弟,这次居然真的走对了?
  谢珣:“那书生临死前,曾恳请微臣,一定要将此状纸带到京城,想办法呈到皇上御前。可见他一片赤诚之心,流民之事,本与他无关。可他却因心中大义,毅然决然踏上一条前途艰险之路,我想他在赴京之前,也明白自己一路上必会被阻止。”
  “可他却没有丝毫退却,就是为这书生这份赤诚之心,微臣也想尽些绵薄之力。”
  永隆帝听完他说的话,又是许久沉默。
  直到他轻声道:“程婴到底还是成熟了,先前你一心要出家时,朕心底说不失望是假的。如今你能明白身为皇室之人的责任,可见这大半年在京兆府的历练,确实让你改变甚多。”
  谢珣俯首,说道:“微臣愧对圣恩,愧对父母之恩。”
  “你既有此意,那朕便派你,微服出巡江南。”
  谢珣并未意外,皇上所说的微服之事。
  若真的像状纸上所说那样,江南官官相护,清明者被排挤,清洗,只怕连巡查江南的监察御史,都出了些问题。
  要是大摇大摆的巡视江南,定然是无功而返。
  倒不如悄无声息的混入其中,白龙鱼服,暗中查探。
  “你若是巡按江南,京兆尹七品推官的身份便不合适了,如今朕授你都察院佥都御史一职。”
  谢珣垂首,朗声道:“微臣未力寸功,如何能胜任如此重要一职。”
  永隆帝却笑道:“朕知你素来有心性,要不然也不会在京兆府推官一职,干上这么大半年。佥都御史一职是为了方便你在江南行事,朕会下一道手谕予你,在危机时刻,你可凭此手谕脱困。”
  “谢皇上,微臣定当竭力。”
  永隆帝沉声道:“也别忙着谢恩,因着此番你前往江南,乃是暗中巡查,所以朕封你佥都御史之事,只能等着你回京,才能向朝臣公布。”
  “皇上圣心,微臣铭记。”
  此刻依旧埋头跪着的彭福海,原本心底还在感慨,王世子就是王世子,身份尊贵,不同旁人。
  有些人想要爬上正四品朝臣的位置,只怕是得费九牛二虎之力。
  世子殿下倒好,皇上随口就给封了一个实缺,都察院佥都御史,这可是手握实权的正四品大员。
  可等皇上说完之后,彭福海这才发现,这可真不是个好差事。
  皇上这是让世子殿下拿命,去搏这么一个官职呢。
  啧啧。
  这圣人的用心,还真是叫人捉摸不透。
  彭福海余光微撇,瞧见了谢珣的衣袍轻晃,随后慢慢退出眼帘。
  他不由奇怪道,皇上是拿着大棒吊着殿下,这位殿下明明身份这般尊贵,他为何要非要接下这样的差事。
  此时谢珣谢恩之后,慢慢退出了奉昭殿。
  他走在殿外,冷月高挂,清辉遍洒,将整个皇宫都笼在一片冷银色之中。
  皇帝为何同意他的请求,当真是被他的一番话打动吗?
  当然不是。
  四皇子被弹劾之后,原本处于微妙平衡的三角之势,彻底被打破。
  太子和端王两方的势力,在朝中不断扩张,谁也不退让。
  所以皇上需要扶持一个新的人选,让这个人来抑制太子和端王。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母族身份低微。
  而且皇子可是有登顶大宝的可能性。
  至于他这个王世子,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有着天然的劣势。
  他最大的优势便是,他是亲王世子,不涉及皇位之争。
  可他天然的劣势便是,一旦他掌握真正权利,便会引得旁人的猜忌和疑心。而万一他真得有不轨之心,便是人人得而诛之。
  永隆帝并不怕谢珣拥有权势,相反,权势在他身上是枷锁。
  老皇帝想要将他扶持起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谢珣明知他的用意,却偏要向虎山行,只因他想要拥有权势,打破所有阻挡在他与沈绛之间的藩篱。
第84章
  大理寺派人来通传,
沈家人可以前去看望沈作明。
  喜得沈殊音恨不得连夜准备,就这样她还是熬了沈作明最爱喝的野菌汤,菌菇这样的东西,多长在西南,
漠北少见。
  沈作明每次回京城,
才能痛快喝上一碗。
  他还曾经笑言,
就是为了这一口野菌汤,
也该求着皇上让他去驻守西南。
  只可惜,他一生镇守漠北,不曾离开半步,直到此次战败被夺爵下狱。
  沈殊音忙着探监的东西,沈作明被关了大半年,不知身体怎么样了,
还得带点药。还有衣裳,之前她就想托人送件干净舒服的衣裳,结果天牢的人,都不敢收。
  沈作明是皇上亲自下令关押的要犯,
谁都不知道他未来命运如何。
  在对待他的问题上,天牢是不敢过分为难,
但也不敢特别照顾。
  好在这次是皇上亲开圣口,
允许沈家人入天牢探监。
  沈殊音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沈绛却什么都没做,好像她对这次探监,
并不太在意。
  以至于连沈殊音忙碌完,
都发现她的不对劲。
  “怎么了,
灼灼,
要见到爹爹了,
”沈殊音望着她的脸色,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低声问:“这么无精打采的。”
  沈殊音确实有些奇怪,按理说,最该激动的便是沈绛吧。
  这么久以来,一直是她不放弃,拼劲一切去为爹爹找到真相。
  沈绛坐在石凳上,她没事就喜欢坐在这里,看头顶星光。只是在京城这个四方小院里,连天空都被分割的有棱有角。
  她低头笑了下,轻声说:“只是不知道见到爹爹,该说些什么。”
  大姐姐大概有很多话,可以与爹爹说吧。
  虽然沈作明长年镇守边关,可是每年他都会回京述职,总会在京里住上一段时间。
  不像是她,长这么大,见过沈作明的次数。
  明日见面该说些什么,竟有些惶然。
  沈殊音低声问:“你是不是还在怨爹娘,将你养在衢州?”
  不止是沈绛,就连沈殊音都对爹娘的这个决定,都无法理解。
  当年阿娘生病后,带着她回去衢州休养,沈殊音还记得她在老宅中,第一次看见沈绛,那么白白嫩嫩的小女娃,望向她们,充满了好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