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364

  “我父亲长平侯半生镇守边关,远离故土,远离京城繁华。民女不敢保证别的,但是却敢保证我父亲忠君爱国之心。特别是父亲在被封长平侯之后,曾说过,圣上封他长平侯,是为了让他长保边境平安。他一生都在坚守这个信念。”
  “仰天关一战,何等惨败,五万将士战死,山河同悲。如今若是不能查清仰天关之败的缘由,岂不是愧对这些死战边关的将士们,岂不是愧对他们的父母、妻儿。那些战死的英灵,如今还要带着贪功冒进的战败之名。皇上,漠北的英灵在哭泣。”
  漠北的英灵在哭泣。
  这一句带着啜泣的声音,叫同殿朝臣莫不感怀。
  特别是那些武官,此番战事之败,让本就被打压的武将,越发在朝中没了地位。如今沈绛这一句话竟是叫有些人忍不住落下泪。
  因为他们也想到自己所带过的兵,自己的袍泽。
  最痛的大概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了都不知是为何。
  也不知是谁先跪下来,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朝臣,纷纷下跪,齐齐呼道:“请皇上彻查仰天关一案,还长平侯公道,还边关将士公道。”
  这一刻,那些朝野斗争仿佛都不存在。
  唯有一片赤忱,只愿还枉死者公道,还冤者公道。
第70章
  巍巍殿阁内,
这帮站在皇朝最顶端的人,此刻匍匐在地,永隆帝抿嘴望着眼前这一幕,最后将视线落在了中间的少女身上。
  她乌黑鬓发散落,
发钗全无,
一身素淡衣裳,
显得脆弱而楚楚。
  可是永隆帝却没有小瞧眼前少女,
凭着她一个,当真能把这些事情都查清楚吗?
  这些账册、书信,
特别是欧阳泉与魏王谢仲麟之间的书信,
永隆帝一眼就认出了谢仲麟的笔迹,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他打小就检查各个皇子的功课,
他们的笔迹,
字体习惯都格外清楚。
  谢仲麟打小写年这个字时,
就习惯将最后一竖带个小勾。
  永隆帝看完这封信,
就知道这并非是伪造的,
确实是谢仲麟自己写的。况且他从一开始本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只怕私底下小动作不断。
  只是他没想到,
一个女子居然能将魏王的这些事情都查出来。
  此时永隆帝沉默不语,魏王却率先喊道:“父皇,儿臣冤枉,
儿臣……”
  “闭嘴。”永隆帝看着跪在地上的魏王,已是不耐烦了起来。
  他已经出手保了一次这个儿子,可是他居然还是不念皇恩,居然又派人混在流民之中,
在护国寺大开杀戒。昨日锦衣卫亲自去查探,
指挥使尹晋回来之后,
便与他说过,那些被杀的人,只怕并不是流民。
  因为那些人的手掌心,还有虎口处,全都是陈年老茧。
  这一瞧便是习武之人的手,而且这些人体格健壮,与那些一路北上受尽折磨,皮包骨瘦的流民,有着肉眼可见的差别。
  可是魏王如今也知道,皇帝是他唯一的指望,若是此刻他不能求得父皇原谅。
  之后等待着他的,只怕比死还要惨的解决。
  魏王悲切道:“父皇,即便儿臣真的与欧阳泉有关系,可是儿臣对他身为暗探的身份真的毫不知情,更不知道他居然胆大妄为到敢将长平侯的行军作战计划,泄露给北戎贼人。儿臣身为大晋皇子,丝毫不敢辱没自己的身份。况且让北戎人打赢,对儿臣又有什么好处呢。”
  或许是在濒临死境,魏王的思路反而清晰了起来。
  他可以承认与欧阳泉的关系,甚至能承认派人杀欧阳泉的事情。
  但是泄露边境作战计划,害得将士惨死这个罪名,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在身上。
  永隆帝听着他凄楚的声音,就见此刻端王突然出列,低声道:“父皇,儿臣相信四弟本性纯良,一定只是被人蛊惑利用了。要说他真的勾结北戎,出卖边关将士,这等事情,他应该是不敢做出来的。”
  魏王没想到,此时此刻,三哥居然会帮自己说话。
  不过端王可不只是这么好心,他本就不想让长平侯再被放出来,这个小小的沈氏女,当真能只身将这一切都查的这么透彻吗?
  只怕她身后,一定还站着别人。
  端王怀疑此人便是太子。
  若是长平侯真的与太子联手,那么太子手握兵权,日后地位更加稳固。
  所以端王选择这时候站出来,一来能拉拢魏王,特别是他身后的那些官员。若是魏王真的败了,他此刻出面求情,也是向这些人释放信号。他连魏王都能求情,只要这些官员愿意转投到他旗下,日后他也会一视同仁。
  二来,则是做给永隆帝看,虽然父皇这几年一直平衡几位皇子之间。但父皇毕竟年纪大了,会想要看到这种兄友弟恭的画面。此刻众朝臣都站在为长平侯求情,只有他考虑到了自己的兄弟。
  至于这些给长平侯求情的朝臣,会不会对他有所怨言,端王却觉得不会。
  端王也是在极短时间内,在心底计算好了一切,这才敢出面说话。
  果然,上首一直面色阴沉,眼眸中藏着寒光的帝王,终于在这一刻神色微松,他望着端王:“你倒是了解你的亲兄弟。”
  亲兄弟,这三个字,砸在殿内不少人的心头。
  包括太子。
  太子之所以一直不敢开口,就是因为怕自己给长平侯求情,会引来父皇的猜忌和怀疑,毕竟沈作明手握兵权,先前没有皇子敢拉拢他。
  皇子之间的堂争,都只是基于朝堂之上。
  兵权,是他们谁都不可以轻易染指的东西,包括他这个太子。
  一旁的谢珣望着这一幕,藏在面具之后的嘴角,轻扯了一下。他就知道,只要哪怕还有一丝机会,永隆帝就不会轻易被说服。
  他这人一向好面子,恨不得青史上写上他乃是千古一帝,偏偏骨子的阴鸷自私。
  直到他慢悠悠转身,一直垂在腰侧的手掌,轻轻抬起来,似乎理了理自己右手的衣袖。
  突然大殿后排,跪在地上的一个官员,突然往外爬了几步,低声道:“皇上,臣以为建威将军许昌全被杀一事,着实是奇怪。北戎人如何在我西北大营重重防守之下,将一军主帅杀死。不如趁着将此事与今日所议之事,一并重新查证。”
  此人乃是大理寺少卿章汯。
  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这三个衙门,并称三法司。
  如今他说出这番话,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永隆帝听了此话,心头微一提。
  许昌全怎么死的,他最清楚不过。如今若是真的任由追查下去,说不定还会牵扯到他这个帝王,到时候若是真查清楚,他这个皇帝包庇自己的儿子,竟将边境将士之死的真正原因隐瞒下来。
  天下悠悠众口,又该如何堵住。
  章汯的突然发难,让永隆帝既意外又恼火。
  沈绛略回头看了一眼此人,明明她并不认识此人,可是这人居然说到了关键点,让沈绛自己也有了思路。
  她看得出来,永隆帝依旧不想处置自己的儿子。
  明明魏王坏事做尽,害得那么多人家破人亡,更是不择手段,只要是触犯到他利益,他就会毫不犹豫痛下杀手。
  “皇上,这位大人所言极对,西北大营与北戎乃是死敌,岂能被北戎人轻易混入进去。只怕此事也另外隐情,不如一并查证。说不定又是一桩杀人灭口的惨案,就像死在护国寺的欧阳泉一样。”沈绛说罢,将脑袋在地上重重一磕。
  她明知道此事就是皇帝所为,如今却也假装不知道。
  这一步,他们就是逼得皇上做出选择,是继续保住自己这个儿子,还是让自己一世英明毁于一旦。
  锦衣卫虽然将此事做的隐蔽,可是这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
  永隆帝望着跪在地上的少女,终于心底叹了一口气,罢了,老四做了这么多事情,他已包庇过他一次,如今证据确凿,哪怕是帝王,他也无法一直视而不见。
  说到底,老四一直以来都不知收敛。
  况且边疆死了那么多将士,竟是被自己人所出卖,这样的惨败,也叫永隆帝心头恼火。若不是谢仲麟纵容,那个叫欧阳泉的小小香料商人,如何能与这么多官员勾结,最后将西北大营都弄得乌烟瘴气。
  一场仰天关之败,西北大营连失两名主将。
  永隆帝终于下定决心,只见他面无表情环视一圈,淡声道:“众卿平身吧,此事便交给刑部去审。仰天关之战,确实应该查清楚。”
  “至于魏王,在案情未查明前,圈禁与王府之中,不得踏出半步。”
  本来众人听到前一句时,还以为皇上还是打算轻拿轻放,毕竟只交给刑部去审,而不是三司会审,摆明还是要留魏王一条性命。
  可是下一句,却又彻底打碎了魏王的希望。
  此番朝议结束,皇帝似乎已疲倦不堪,他看向殿内众臣,淡淡道:“退朝吧。”
  “谢主隆恩。”
  众人跪拜,皇座上的人先行退下。
  沈绛伏趴在金銮殿的金砖上,这金砖光滑如镜,隐隐照着人的轮廓。周围朝臣却都未立即转身,反而是望向依旧跪趴在地上的少女。
  少女青丝落地,柔弱身姿似乎连一场风雨都扛不住。
  偏偏却扛住了帝王雷霆震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