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巨星(校对)第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1380

  弥漫的风雪之中,侦查小组排出万难,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在天黑之前登上了北坳的顶端。
  所有带着面罩和护目镜,全身只露出了被风雪吹裂的鼻梁的队员们喘着粗气。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
  精疲力尽的小组成员们不知道,在这一刻他们已经创造了登山界的新历史和新记录。
  随着侦察小组的打通了北坳路线,第二次适应行军胜利完成。
  随后,四月二十五日,55名登山队员开始了第三次行军。
  当他们经过北坳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便笼罩了这片冰封千万年之久的山峰。
  弥漫的大雪伴随着十级的强风将天地之间的一切笼罩。
  灰蒙蒙的天空之下,登山队只能就地修整,等待风雪过境再次向顶峰冲击。
  可是珠峰上的风雪和低温,就像是刁妇的坏脾气一般,交替降临且绵延不绝。
  时间不等人,在失去了和大本营的通讯之后,队长史占春下达了一个破釜沉舟时的决定。
  既然下不去,那就向上!
  在彻骨的冰寒之下,登山队的五十五名壮士,收拾起了行囊。
  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已经肉眼可见的珠峰之巅。
  但是自然的威势,势必让这一次的冲锋之路,布满险阻。
  顶着暴风雪过后来临的低温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坍塌侧滑,突击队开始向更高跋涉。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很快就发生了减员——水文研究员杨占义因体温过低而昏迷休克,气象专员孙德胜也因肺水肿而呼吸衰竭相继牺牲。
  更加要命的是在攀登一个坡峰之时,因暴风雪引发的雪层结构变化发生了山体冰层坍塌,突击队的灵魂人物,队长史占春不甚跌落浑身多处骨折。
  而除了这些之外,因为装备的简陋,55人之中有四十多人先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伤。
  面对这来自珠峰接二连三的警告和威慑,中国登山队,并未屈服。
  默默的埋葬牺牲的同志,留下人轻伤的照顾重伤的,余下能够行动的人拿起了冰镐和行囊,抬起了他们的头颅。
  他们的目光所向,仍然只有一处。
  峰,顶!
  就这样,一路的攀登,一路的牺牲,在经过了漫长的三天两夜之后,五十五人的小队,就只剩下了四人。
  可就是这四个人,在装备奇缺氧气用光的情况下攀登到了8500米的地方,并在这里建立了最后的突击营地!
  第三次行军,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
  但是整个行动的成功却是以两人牺牲,全队三十四个骨干成员受到了严重冻伤,队长史占春更是因为重伤换来的。
  严重减员的残酷现实,引起了登山队的不安。偏偏此时珠峰的天气也又生变故,天空聚集了浓厚的乌云,地面上刮起了如刀割般的烈风——这意味着,适宜攀登的窗口期马上就要结束。
  正当众人陷入沮丧焦急的情绪之中时,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和一份报纸剪报,送到了登山队的总指挥面前。
  电报很短,只有十个字——不惜代价,务必登顶!
  但是剪报很长。
  那份洋洋洒洒的剪报,只说了一件事情;中尼划界争端。
  当时,中尼双方关于珠峰的归属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谈判期间,中方提出了平分珠峰南尼北中的方案。
  但是面对这个提议,负责谈判的尼方官员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贵国都没爬上过珠峰,凭什么分一半?
  前有苏联袖手旁观,后又印堵尼泊尔虎视眈眈。这样的背景下,登山队员们肩负的早已经是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捧着那一封沉甸甸的电报,和那一份满是屈辱与悲愤的报纸,登山队所有活下来的人,默默的攥紧了拳头。
  珠峰,我们必须登上去!
  很快,带着必胜决心的登山队员们,等到了当年最后一次适合攀登的机会。
  无月二十四日。
  由副队长许竞带领的突击组,登上了此前由他亲手建立的8500米突击营地。
  当众人整理好装备正准备向峰顶冲击之时,却再次发生了意外。仅仅走出了帐篷十米,许竞就因为体力不支倒下了。
  看着许竞那丧失了意识,满是冻疮却仍然掩盖不住忧虑的脸,组员王富洲握紧了他的手掌,临危受命接替了突击组长。
  带着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刘连满,藏族队员贡布,以及运输队员屈银华,继续冲击通往珠峰最后的一道难关——第二台阶!
  面对第二台阶最上部四米多高岩壁,队员们尽力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每一次,都因岩壁的陡峭跌回了原地。
  这是珠峰为了抵御凡人,设立下的最恶毒的路障。
  它的恶毒,在于让你眼睁睁的看着胜利就在面前,却不可得之!
  它的恶毒,在于提醒着每一个敢称征服的凡人;你们,在自然之前如蚍蜉一般渺小!
  冰冷的珠峰不知道,在中华民族的面前,困难永远都不是用来逃避的。
  它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
  让这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中无数个心怀信念的个体超脱平凡,跨越过去!
  面对陡峭的岩壁,刘连满默默的站在了岩壁之前。在加入登山队之前,他是一名消防员。
  在消防生涯里,他学过一种越障方法——人梯!
  是的,人梯。
  既然没有天梯,人的血肉之躯,便是通往非凡的基石。
  他蹲了下去,让三个看着自己愣神的队友们踩着自己,向上继续冲锋。
  很快,一个由三人组成的人梯,挂在了第二阶梯的峭壁之上。
  它是那么的简陋,那么的单薄,那么的脆弱。
  看着甘愿牺牲的队友,穿着满是长钉的登山靴的屈银华留下了泪水。
  他的心里比谁都明白,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环境,在所有人都已经体温丧失,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受伤失血,就约等于死亡!
  默默的,他脱下了登山靴。
  只穿着单薄的棉袜,沿着那道人梯,向上攀登而去。
  严重的体力丧失,空气稀薄,使得四米高的阶梯如同万丈高楼。
  足足用了一个小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屈银华才终于登上了第二阶梯并固定了绳索。
  待其余三人顺着绳索爬上台阶之时,只看到了坐在雪地上傻乐的屈银华。
  以及,那一双已经肿胀发黑的双脚!
  来不及悲伤。
  因为悲伤已经太多。
  默默的扶起起屈银华,四人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勉强登到了海拔8700处。
  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严重透支,也就是这个时候,在搭建人梯时承受了大部分重量的刘连满,一头栽倒在了雪地里。
  他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看着那仅有一百多米,一伸手仿佛就能够得着的峰顶,余下三人默默的将刘连满安置在了一处避风处,并把所剩无几的氧气留下了一瓶。
  这一路,所有人都已经付出了太多。
  这一路,所有人也都承载了太多。
  只能胜利。
  只能成功!
  安顿好刘连满后,夜幕已经笼罩了峰顶。
  看着那已经隐约可见的繁星,剩下的三人明白,如果想要继续前行,就意味着要抹黑行军。
  此前,中国登山队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和经验。
  但是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上,总要有人踏出新的一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1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