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恋之月朗星明(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

  …….
  次日起来,枕边人已不知去向了哪里,我又睡过了…
  兰心端着水盆进来,面上挂着笑意。
  我状似漫不经心的问道:“先生去了哪里?”
  兰心边伺候着我洗漱,边道:“先生一大早外出了,兰心也不知先生究竟去向了何处,只是先生叮嘱兰心,让我不要扰了小姐休息。先生可算与小姐同房而住了,之前一直分房睡,兰心还觉得奇怪呢。
  我面上一红,想起昨晚的缠绵,忙岔开话题:“铜镜旁的几案上放置的烟紫色曲裾是什么时候制的,我怎么好像从未见过。“
  “先生今早交予我的,说这是他从川地带来的蜀锦,让我交予小姐。“
  我走近一看,果然针线绵密,花饰精美,作工甚为精巧。
  兰心言笑晏晏:“先生对小姐的喜好摸的很透呢,小姐平日最喜欢穿着紫衣,而且这紫色也是小姐喜欢的烟紫色,小姐快穿上试试。“
  沐浴后,换上蜀锦,孔明就是孔明,连我要长个几厘米都能预料到,尺寸正好,十分合身,包裹着身体显得曲线玲珑。
  昨夜虽已与他见面,但两人都在黑暗中,在月色中依稀难辨彼此的真容,如今我的容貌恢复,心里想让他看见我美丽的样子,毕竟女为悦己者容。
  便唤兰心为我梳状打扮一番,挽了一个堕马斜髻,髻上错落有致的点缀着些许秀气小巧的绢花,敷粉描眉,仔细的点涂着口脂和胭脂。
  铜镜里的女子唇红齿白,顾盼生辉,虽不是绝色,气质却清雅灵秀。
  孔明归来时,在书房中练着字,头都不抬,专心致志。
  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便端坐在自己的几案处,心不在焉的看着书。
  娇妻在侧,孔明却无暇顾及,练完字又拿起书卷细细看来,颇为严肃冷峻。
  行吧,连句话都不跟我说,果然是个工作狂,我若是打搅他便是不识大体,我心里胡思乱想,也读不进书,不如让他一个人安静的读书。
  于是起身去寻兰心,准备换一身常服,如此盛装打扮,在这素朴的草庐中也显得做作。
  起身将走时孔明牵住了我的手,柔柔的说:“这蜀锦看来穿的蛮合身的。”
  “是…是挺合身的。”我支支吾吾,什么时候从书案上起身的,这厮起身也没个声响,怪吓人的。
  “不过蜀锦不便宜吧?”我问
  “在川地倒是还好,只是川地虽盛产蜀锦,刘璋却没有好好的将其重视起来,否则这蜀锦的用处可不小。”他的语气有些惋惜。
  “西川是个好地方,日后会是你的有福之地。“
  孔明不解笑问:“你怎知会是我的有福之地?”
  因为刘备会在那里称帝,日后你会在此帮助他建立起一个国家。
  “夫君只关心我身上这身蜀锦,没发现我有什么变化吗?”我忍不住问他,好没好看你倒是夸一句啊。
  他闻言打量了我一会儿,回答却令我很不满意:“似是长高了不少。”
  “除了长高了呢?”我语气有些气恼,也确实是长高了,以前头顶只到他的胸膛那里,现在已经快到他的肩膀处了。
  “倒未觉得有什么其它的变化。“孔明作了番苦恼思考的模样
  “那你忙吧。“我有些忿然,看来他还真不看脸,今日的一番悉心打扮全都作废。
  转身欲走,他一把将我拉在了他的怀里,在我耳畔轻喃道:“变得十分美丽,为夫甚为心动。”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就是披着历史外衣的恶俗小言..........
☆、赠君羽扇
  孔明归来后,我犹如困溺在蜜糖情网中的飞虫,虽知继续沉沦会万劫不复,溺毙其中,但是却舍不得离开。
  每时每刻都处在极其矛盾的心态,行为举止也越来越扭捏,总试图压抑自己对孔明的爱慕之心,但越是压抑,那爱慕之心就越为强烈。有时想让自己表现的冷漠乖张一点,想让自己表现的对我和他的关系漠不关心,可是当那人对我温柔一笑时,一切都是徒劳。
  目前我选择得过且过,今早有酒今朝醉。暂时不去想与他的未来,暂时不去想如何与他张口提和离。我如每个陷入情网中的平凡女子一样,情绪变得敏感而细腻,矫情又天真,世界中心就是他一人而已。
  与他亲密相处时间与日俱增,对他的感情也越来越炙热,越来越浓烈,可是我也越来越讨厌变得如此恋爱脑的我,只想风花雪月的我。
  有时更会异想天开,怀疑自己穿越到了某个平行空间,这个平行空间恰好也是东汉末年的乱世,恰好有个叫诸葛亮的青年才俊,他不会出山,不会病死在五丈原,只会与我在隆中过着快意如神仙般的日子……
  他去西川游学的那一年,我在黄府为他亲手做了一把羽扇,印象中的他总是会儒雅的拿着一把羽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羽扇主体为白羽,扇底用少量黑羽拖衬着白羽。每片羽毛都精心挑选,选用形状和颜色都完美的鹤羽,扇柄由扶南紫檀所制,亲自用心雕刻打磨,并细细的用小篆刻上“明”“亮”二字。
  羽扇虽已制完,却不知怎样交予他,他从西川回来好几天后,我才趁他外出时,悄悄的将羽扇放置在他的书案上,等他回来自然便能看到,他乐意用就用,不用扔在一边也可以。
  而他归来时,没有提及过羽扇的事情,也没有使用那把羽扇,而我放置在书案上的羽扇也不知所踪。看来他将那把羽扇当作碍眼之物随意搁置了,心里还是有些许的沮丧。
  羽扇再现之日,竟是孔明好友徐庶和石韬来访之日。
  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颍川人士,董卓作乱时与其同乡石韬避难于荆州。说来徐庶其人颇有侠义之气,早年为人报仇,杀人后被官吏抓捕后又被其党羽救出,逃脱后便痛改前非,专心致学。
  而其在求学途中因以前做过贼盗之事,还杀了人,同舍的学子都对他颇为不齿。但是孔明却极其认可徐庶的才华和品行,并与他交好。
  而我与孔明的新婚之夜之时,徐庶没闹成洞房,孔明当时允他来草庐一叙时会备足好酒好菜做为补偿。而新婚没多久孔明就去西川远游了,所以当孔明兑现诺言之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孔明啊孔明,别人都道你娶了个丑妻,谁知你小子在草庐中却藏了一位贤惠美貌的佳人,倒是有当年汉武帝金屋藏娇之风。”徐庶向来不拘小节,跅弛不羁,尤其是跟孔明,说话总是带有戏谑之意。
  孔明何许人也,面不改色,羽扇轻摇,语气仍是颇为平静:“元直又拿亮说笑,不过你也老大不小了,倒也未见你成亲娶妻,也该上心了。”
  徐庶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语气中有些无奈:“不急不急,再说我无拘无束惯了,若突然有了家室,反倒受制。”一旁的石韬见徐庶难得吃瘪,也揶揄了徐庶几句,三人大笑。
  徐庶自然不肯让孔明占了上风,趁孔明不备,一把夺走了孔明手中的羽扇,把玩着道:“想不到你也附庸起那些名士的文雅之风了,不过这把羽扇倒是极好,可否借我一用?”
  出人意料,孔明硬生生的从徐庶手中又夺回了羽扇,悠悠然道:“这羽扇还是与我更为相配,你要是想用便自己另寻一把。”
  徐庶冲孔明甩了甩食指,颇为不满:“怎的一年不见竟变得如此小气,我又没说要拿走,只是用用而已,还真是对这把扇子宝贵的紧。”
  孔明闻言不语,羽扇一摇一摇的,我竟觉得嘴角轻扬的孔明有些得意之情。
  布好菜肴和美酒之后,便觉自己应该退下了,便施礼道:“贵客用好,月英于此恐各位说话不便,就先退下了。”
  徐庶闻言,颇为客气道:“嫂嫂不必拘束,我与广元都与孔明熟识交好,没有那么多的琐碎之礼,嫂嫂大可与我们一起把酒言欢,清议畅言一番。”
  一旁的石韬也忙附和,我有些为难,便看了孔明一眼,孔明冲我微笑点头道:“无妨,元直和广元不是外人。”
  我纠结了一会儿,还是选择留下听他们喝酒议事。
  石韬痛饮完一杯酒后,手拿酒爵道:“我三人中元直是第一个得其主的,不过元直的眼光却颇为独特,没选择北方的曹孟德,也没选择江东的孙仲谋,反倒是选择了客居新野的刘玄德。”
  徐庶言:“玄德公弘雅且有信义,礼贤下士,且为汉室后裔,是吾之明主也。”
  孔明不语,浅笑静观徐庶和石韬的谈话。
  石韬又言:“可是刘备其人半生漂泊,四十有六,却只占得新野一处小县,元直此番选择也当真冒险。”
  刘备?我为石韬斟酒的动作顿时停住,看来我之前的都为臆想,事情还是再按照历史的轨迹行走,分毫不差。心里有些慌乱,孔明还是要随刘备出山,只在这一年中……
  此后三人的谈话我都没有细听,恍惚间只记得三人倡议了一番刘备其人的往事。比如屡败屡战,四处流窜,五易其子,四失妻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拼搏半生寄人篱下之人,却在乱世中还有着仁义之心。比如于北海救被黄巾所困的孔融,又于徐州从曹操之手解救陶谦,其间陶谦三次让徐州于刘备,刘备不得已才担任了徐州牧……
  我趁孔明三人言谈甚欢时,默默退下,刚刚隐约还听见了徐庶要向刘备推荐孔明,孔明既没应承也没推脱,不做任何表态。
  刘备其人,我前世并不了解,大体上就是对他的仁义有个印象,可是在我的那个年代,还有人评价刘备是假仁假义,本质与曹操无异,也是个乱世枭雄。
  可是史料甚少,一家之言又怎能完整的概括一个人,不过听闻刚刚徐庶与石韬的对话,我对刘备也是有敬佩之心的。毕竟屡败屡战就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有多少人仅经一次挫折就再起不能了,而刘备每次都能重振旗鼓,看来此人毅力绝非常人能比。
  况且刘备已经四十六岁了,大可避乱,安于一隅寻求苟活,可是他心中却仍有着一番野心,不管他这番野心是否是为了光复汉室,都难得可贵。
  夜风微寒,我站在草庐外,抬头仰望着空中的那一轮明月,思绪万千。明月何皎皎,却出户独彷徨,愁思无人相告之。
  肩上忽然一暖,原来是孔明给我披上了披风,语气有些许的责备:“怎的自己站在外面这么久,也不知道加衣,染上风寒怎么办?”
  “你不陪客来寻我做什么?”我紧了紧披风,转过身面向他询问。
  “元直和广元早就归家了,你站着得快一个时辰了,赏月也没有如此赏的。”孔明身上略有酒气,但是语气如常,仍是未醉。
  一个时辰了,这番伤怀苦思竟不觉时间流逝,真是伤春悲秋,矫情万分。
  “这可如何是好,我没与你一同送客,失了礼数,他们可有怪罪。”
  孔明笑着将我拥入怀里,声音轻柔:“元直和广元都与我熟悉贯了,不会计较此等小节。再者他们豪饮一番已经酩酊大醉了,不会在意你有没有送客的。”
  我靠在他怀里,于夜风中又温暖了许多,沉溺于此刻的温情,少顷又开口道:“那徐元直要向刘备推荐你了,你怎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  脑补小剧场,不喜可跳:
徐庶:扇子不错,借俺耍耍。(一把抢来)
孔明:不借!(复又夺回,内心OS:我媳妇给我的怎能借你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