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1016

  “徐怀恩——”陈乔眯着眼睛,说道:“此子乘风而起,不损分毫,可能还会更进一步,这就不好了!”
  “对于宫中的娘娘,怕是大不利啊!”
  “哎!”这时,徐锴不由得地说道:“我等文人,只通笔杆子,没有,一兵一卒,高者不过大理寺少卿,更非宰相,储位之争,实在没必要。”
  “不,必须必要!”徐游连忙说道:“圣人如今三十岁,皇庶长子也快十岁了,嫡长子也快七岁,而周娘娘之子,皇九子,也快三岁,再要是不争,就晚了!”
  “李怀恩作为皇后的乡党,着实不应该担任洛阳府尹,其若是在进一步,转运使,都督府,乃至于政事堂,也不无可能。”
  “绝不能让皇后占据先机。”
  徐游解释的很清楚,李怀恩,作为朗州人,担任洛阳府尹,就是他的错,在皇九子没成长起来之前,绝对不能让嫡长子的皇七子起来。
  徐铉闻言,也不由得摇摇头,看了一眼弟弟,说道:“太早了,就凭我等这几人,若不是细心了些,今次就过不来了,谋求太子之位,太早。”
  “如今优势最大,还是大皇子,其年长,七皇子虽然占据嫡位,如今也抢不了风头。”
  皇长子李复歆,乃是丽妃之子,其潜邸就跟着皇帝,像李信,李威,李淮等功臣名将,还是比较认可她的。
  生过儿子又如何,这反而证明其能生养,这不嫁给皇后后,一连生了三个,两子一女,皇后也才两个呢!
  如今又占据皇长子的优势,在朝野优势明显,乱世盼长君嘛。
  “不,皇七子才是储位的最强竞争者!”
  陈乔摇摇头,咬了一口羊肉,说道:“大皇子近十岁,已经读了五年书,孝义的名声传遍朝野,但皇帝依旧没有立为太子,甚至,其北上幽云,朝廷仍旧是政事堂掌控,其中的寓意深远啊!”
  “你是说,圣人属意皇七子?”
  徐铉猛的说道:“这是在等皇七子长成,给予其机会。”
  “没错!”
  陈乔放下筷子,认真道:“皇后乃出自周楚,如杨师璠,李怀恩等辈,定然心向之,再加上多年来稳定后宫,以贤惠而闻名,百官倾倒,皆比作长孙皇后,不知为皇七子获得多少威望。”
  “况且,皇七子,还占据个嫡长位,为了长治久安,杜绝前唐的宫变风波,唐亡后的储位乱象,嫡长制,才是首选。”
  “朝野上下,也大多心倾嫡长。”
  “那,我等岂不是终身难以上位?”
  徐游颇为烦躁道。
  自南唐归降,朝堂并入,许多官吏降职,闲赋,或者是虚职,如陈乔这般的大理寺少卿,可谓是少也。
  如此,许多人就想改变处境,而让周家的二妹入宫,就是他们的手笔,如今又想着让其子,储位上更有优势。
  时间长没关系,他们子嗣还可以获利。
  “上位?”陈乔笑了笑,说道:“赵宋的官吏,也不少,如今虽然朝廷扩充了不少地盘,但缺的是地方官,而不是中枢官,谋求一官,难也!”
  “某最近在编撰江南史!”翰林学士,给事中,张洎,不由得打破沉默,说道:“若是诸位想来,也缺不少的助修。”
  “修史,纯粹的熬资历!”
  徐铉不由得叹道:“而且,修江南史,自揭其短,而且不是还得昧着良心,我是去不了,不过,您修史时,对我手下留情啊!”
  说着徐铉拱手失笑道。
  在坐的其他人,也不由得起身拱手,满目盼望,这可是史册,一字之差,几乎是改变一人风评,不得不求饶。
  江南史,就是南唐史。
  “我哪里有什么权力,主编在政事堂,也不过是打下手罢了!”
  张洎失笑道。
  储位的话题,也慢慢的消退。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家宴
  封建国家就是这样,一旦没有外敌,就会加快内斗。
  比如,明年是神武十一年的春试,作为大一统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举,整个洛阳都非常的在意。
  而皇帝关心的炭火问题,则完全被甩了出去,没有任何人关心。
  几个商家抓了之后,又是审问,又是挨打,说来说去就是为了赚钱,根本就没有幕后主使。
  皇城司自己都绝望了,但皇帝依旧不放弃,一边盯着科举春试,一边盯着炭火案。
  在这个关节眼,皇后则摆上一桌宴席,亲手做了几个好菜,请皇帝过来享用。
  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皇七子如今七岁,加上九岁的许国公主,皇后可以说是儿女双全,统领后宫的位置,极为安稳。
  而她的家仆,宝嫔,一边生儿育女,一边帮她亲手管理后宫,让皇后处于一种独在其外,高高挂起的位置,肮脏事不粘手,但却有关键的权力,不时的施舍一些小恩小惠,收揽了大量的人心。
  也正是因为后宫的安宁,使得李嘉越发的看重这位皇后,相敬如宾,恩宠如旧,更加的衬托起皇后的特殊。
  “父亲——”李燕奴迈着小碎步,穿着绿色的小襦裙,戴着可爱的蝴蝶发钗,脚上小马靴,一蹦一跳的,发钗就叮叮咚咚地清脆响着,小圆脸,白嫩的很,讨人喜欢。
  带着长长的队伍,李嘉来到立政殿,就受到自己女儿的欢迎,心情别提多快活了。
  “哦,我的燕奴哦!”李嘉亲了亲女儿,一把将她抱起,心情愉悦的很。
  作为长女,许国公主很受宠,依仗的父亲的宠爱,母亲的地位,在整个后宫可谓是极得喜爱。
  不过,在长公主李薇儿的带领下,颇有些无法无天的架势,太妃唠叨了好几次,就想把她嫁出去。
  虽然李薇儿才十三,但订个婚,也还是可行的。
  想到自己的这个妹妹,李嘉喜悦的心情,瞬间就减了大半。
  “父亲,你怎么了,不喜欢燕奴了?”小燕奴一动一动着,看到父亲有些感怀,不由得安慰道。
  “哪有,爹爹最喜欢燕奴了!”
  鼻子对鼻子顶了顶,李嘉脚步快了些许,很快就来到了立政殿。
  虽然说是家宴,但一向亲近的宝嫔,也来了,还带着自己的一儿一女,加上皇七子,许国公主,偌大房间,就有了四个孩子。
  “陛下——”宝嫔携带着重物,微微弯腰,显出蜿蜒的大曲线,李嘉即使把玩看了多年,依旧有些恋恋不舍。
  “起来吧,一家人无需多礼!”
  李嘉摆摆手,让其坐下。
  一旁的皇五子,年八岁,也进了学,原本叫做元哥儿,改了唤作李复沅,与皇七子玩的最好,年纪相仿。
  另一女儿,也才四岁多,叫卯奴,卯,也就是兔子的意思,图的就是贱名好养活。
  虽然不是皇后所生,但李嘉依旧给了封号蓟国公主,燕、蓟一体,也是凸显其关系,对此无论是宝嫔,还是皇后,都挺满意的。
  食邑千户,虽然不多,但等到她嫁娶的时候,可是能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说来好玩。
  对于那些儿子,李嘉一样是非常苛刻,只有进学,才有大名,之前都是小名,而且,只有等他们出宫就府后,才会给他们封号,食邑。
  不像那些女儿,公主,一个个刚会走,皇帝就迫不及待的赐予封号,似乎想要为她们攒一笔丰厚的零花钱。
  而皇七子,也就是李复慕,贱名是木哥儿,也与五子李复沅一起,规规矩矩的行礼。
  “给父亲问安!”两小人紧绷着小脸,似乎有些畏惧。
  李嘉看了看,快到自己胸口了,看来生长的不错,体魄也比较健壮。
  “今天就不问你们功课了!”
  他满意的点点头,轻声道。
  肉眼可见,两个小家伙松了一口气。
  李嘉笑了笑,不再理会,看你们这架势,必有蹊跷,看来明天还是要问一问的。
  “陛下,这家宴,您还吓唬他们!”
  皇后嗔怪道,然后拉着皇帝坐到了主位,轻声道:“自从外回来,陛下就不曾在我这吃饭,今个儿就免不了,来,尝尝妾身做的鸡汤。”
  李嘉脸皮厚,装作没听出嘲讽自己贪欢的劝诫,只是饮了一口鸡汤,赞叹道:“皇后的手艺还是没有变,盐放的还是那么多。”
  “吃盐好着呢,农夫们就是吃重盐,才有力气干活呢!”
  “是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