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2/1016

  调转马头,杨业看着李光睿那颗上好头颅,不住地呐喊道:“拿出李光睿的人头,官升三级,赏钱千贯——”
  “呼哧——”骑兵们纷纷气喘吁吁,紧紧盯着李光睿,他仿佛是夜明珠一般珍贵。
  当然了,在杨业的目标中,李光睿的人头,是她的囊中之物。
  “杀——”
  一声中气十足的呐喊,让唐骑们疯狂了,快马加鞭,向着党项人,不要命的拼杀而去。
  ……
  而,延州的赵赞,派遣人得知,偌大的银夏四州,竟然城池空旷,党项王族,拓跋部,完全就不见了踪影。
  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小部落,在辛苦的放牧,偶尔还能见一些野驴,野鹿,蹦蹦跳跳的,这让赵赞完全惊诧道:“李光睿这是搞什么鬼?”
  “藩帅,已经拷问过来了!”
  这时,手底下的牙兵,身上沾染了些许血液,咧开嘴,笑着说道:“听这些人说,李光睿为首的党项大部落,将家眷隐蔽起来,率领着党项精锐,去往河套了。”
  “河套?”
  赵赞更加惊奇了:“那地方不是有杨业吗?”
  “合着,李光睿胆子这么大,以为有这几万兵,就可以袭击河套,建立他们党项王国?”
  赵赞突兀地就笑了,这是把自己当什么了?把大唐朝廷当什么了?这般的胆大妄为。
  可惜啊,李彝殷这老狐狸,规划一辈子,纵横西北,自己都得忌惮一二,不曾想,竟然被儿子给败坏了。
  打下了那么多土地有何用呢?
  “藩帅,这可是四州之地,即使党项人走了,但还有大量的小部落,以及那广阔肥沃的土地啊!”
  牙将双眼冒光,不住地说道:“拿下这四州,整个西北,就在您手里了,就算是朝廷,也得忌惮一二,不敢轻举妄动。”
  听到这,赵赞也心思涌动,不过,理智还是让他恢复了清醒:“李光睿之所以去往河套,无外乎河南地,已经贫瘠不堪,被包围起来,成了死地,对于他的大白高国,极为不利。”
  “某不一样,这般贫瘠的土地,割据一方都难啊,还是让朝廷来收吧!”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乐不思契丹
  赵赞很识趣,虽然这是他出兵的大好时机,但他并没有轻举妄动,反而千里迢迢,直接汇报给朝廷。
  “也就是说,李光睿孤注一掷咯?”
  李嘉立马就猜到了其想法,不由得感慨道:“李光睿如此的无智,哪里有起父半分啊!”
  到了这个时机,皇帝大为欣喜。
  即使,万一失去了河套,但却收复银夏四州,收获是极大的,那么对于关中来说,就没有外患的。
  本来,历史上关中已经初步改善了,结果北宋没有处理得当,让党项人崛起西北,让陕西糜烂泰半,好好的内陆,变成了边疆,百姓受苦。
  如果说,哪怕拿河套来换,李嘉也是愿意的。
  “让赵赞去拿下四州之地吧!”
  皇帝思量片刻,直接说道:“拿下后,陇右府的驻地,就搬到银州去,倒也是颇为合适。”
  “诺——”
  对于陇右府的迁徙,宰相们并无他意。
  一开始的陇右府,只有朔方军,以及银夏四州罢了,从灵州迁徙到夏州,倒是妥当。
  只是银夏地区的人口,着实不足,这就伤脑筋了。
  不过,这是政事堂的事,对于皇帝来说,这不是他操心的。
  对于洛阳的百姓来说,远在千里之外的银夏,乃至于河套地区,可以说与他们毫无干系,甚至,他们也对此毫不操心。
  吃饭,干活,就是他们的一天。
  洛阳比汴梁不同,这里依旧是前唐时期的坊市分离政策,只是为了更好的分流,也是为了方便百姓,分成了大大小小的九个市,几乎是五六个坊围在一个市旁边。
  热闹依旧,而且,更好管理了,百姓们也得到了实惠,一举多得。
  当然,更容易收税。
  商税,分为坐税以及关税,坐税,基本上就是十分之一,店铺在那,税就在那,如果街头巷尾都是商铺,就很难收到税。
  时值秋老虎盛行,市集中,人来人往,散发着浓浓的汗水味,一般的酒肆,集中在出入口,买卖结束的商贾们,喜欢来此歇歇脚,顺便畅饮一番。
  在夏日,最好卖的,就是酸酸甜甜的果酒,男女老少皆爱,再添几个冰块,浑身都通泰了。
  忙碌一天的市井小民,也喜欢在日落后,来到市集逛一逛,子时才关门的市集,是最好的寻乐场所,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小孩的草蜢,糖人,风车,陀螺,女人的胭脂,钗裙首饰,男人的鞋履衣裳,挂饰刀笔剑,以及老人的拐杖,琳琅满目。
  萧思温,最爱来到市集中,尤其是在傍晚时分,去饮一碗正宗的羊杂汤,在吃点羊肉,顺便买本古籍,乐悠悠地回到家,能够开怀好几天。
  “就这本了!”
  萧思温在地上墨迹了许久,终于感觉眼前这本书法,着实不错,应该就是前唐时某个名人的手笔,只是没有署名,只是加盖了印章,让他难以把握。
  不过凭借着多年来的经验,这本书法,绝对值五百钱。
  “这位先生真识货!”地摊主人笑容满面地说道:“这不一定是某位大人物的书法,若是查出来,怕是翻个好几倍呢!”
  萧思温一身淡黄色圆袍,戴着璞头,胡须也渐渐留起,与普通的唐人并无两样。
  “这是与你的!”
  从身后的仆人手中,拿出五张一百钱的钱票,萧思温听到这话,不由得摇头笑道:“我是不准备卖的,能够买下,就是缘分了。”
  言罢,他慢悠悠地离去,让后者一脸的敬佩,这样的冤大头,在洛阳很难碰上了,自己运势真好。
  市集的间隙还有些许空间,索性就以低廉的价格,租给了小商贩,也算是给穷困的百姓,另一条选择吧!
  萧思温丝毫没有屈尊降贵来地摊的羞耻感,反而饶有兴致地望着兴旺的市集,身边不时地走过巡察的市捕,让他极有安全感,这在草原,是极其少有的。
  市捕,也就是市集中的胥吏,隶属于市署,不过,他们不仅负责收税,还负责管理治安,可谓是文武双全。
  与之相对于的,就是坊中的捕快,也被之为武侯捕,每坊约二十来人,维护坊内的治安,与巡捕司一起,整治整个洛阳城的治安。
  一路走来,路上的行人,商贾,见其一身的贵气,要么点头示意,要么笑着,让萧思温难得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来一斤果酒!”快要走出市集,萧思温猛地停下脚步,看着散发香味的酒肆说道。
  “好的!”店小二临窗沽酒,笑道:“承惠,五十钱!”
  “拿着!”
  萧思温又递上一张五十钱的钱票,这才饮酒而去。
  薄薄的一张纸,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价值与铜钱等量,真是奇怪。
  萧思温想着,口中生津,一股甘甜与冰凉,一同入了喉,整个人瞬间就精神抖擞起来。
  “我喜欢这里!”
  微微笑了笑,萧思温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契丹语,然后大笑而去,一旁的行人满目疑惑。
  回到府中时,突然发觉一个娇小的身影在院中,他定目一瞧,这不是自己的女儿萧燕燕吗?
  她不是在皇宫中吗?怎么就出来了?
  除非?
  想到这里,萧思温一阵小跑,来到了客厅中,只见某个俊朗的年轻人,正看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嘴角还带着笑意。
  “陛下!”萧思温连忙拱手行礼。
  “燕燕宫里待着无聊,我也是颇为不爽利,所以就来你这看看。”
  李嘉嘴角带笑,看着自己这位契丹老丈人,不由得问道:“您倒是心情不错,洛阳城可逛地方不少。”
  萧思温说道:“洛阳城不愧是天下之中,应有尽有,老臣一时间花了眼,所以忘却了时间。”
  李嘉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是你们的好处,我羡慕良久,却一直难以逛个周全。”
  萧思温无语了,您都乔装打扮了,谁知道您去没去!
  “对了,您读了汉书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