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016

  如今政事堂中,排名依次是,孙钊,邓斌,王溥,魏仁浦,赵普,相对而言,王溥的希望还是有的。
  赵普倒是诚实,知晓自己不行,所以让王溥试试。
  王溥则心里有数,他对于首相的的位置,如今并没有机会,轻声道:“孙相公执掌财权十年,邓相公半分人事,咱们还得低调啊!”
  “你莫要忘了,咱们的身份!”
  王溥轻声点了一句,赵普如梦方醒,这才苦笑道:“难道,咱们就不可能?”
  “不是不可能,是如今不可能!”
  王溥何尝不想担任首相,但资历不够啊,强行上位,只是丢人,他不由道:“咱们在这谋划有什么用,一切,都在圣裁,所以啊,孙钊不再急躁了。”
  “顺应时势就行了。”
  “况且,对于咱们来说,递进了一位,权力自然有所变化——”
  两人相视一笑,不再言语。
  朝堂上纷扰不休,李嘉待在后宫,倒是颇为舒坦。
  高丽为了伺候好宗主国,又为了获得鸭绿江以南的数百里之地,一改之前的不冷不热,如今显得格外的热情。
  似乎打听了什么,今次送来了近百名模样娇小漂亮的新罗婢,体贴温柔,抱在怀里,显得玲珑乖巧,夏天都带有一丝凉意。
  享受着异国风情时,空缺五六日首相,议论终于从朝廷,涌向了后宫,大量的奏本,有意无意地述说这件事,让皇帝颇为厌烦。
  其实,没有首相也挺好的,政事堂一盘散沙,不同太费心,就是奏书太多,让人难以处置。
  罢了罢了!
  虽然孙钊不太令人满意,但好歹也辛苦了多年,赶鸭子上架吧!
  “来人,去宣旨,加孙钊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衔——”
  “诺——”
  在群相制度下,同中书门下三品,才是首相,同平章事,则是次相。
第一千二百章
觊觎
  孙钊加了中书门下三品后,正式荣升为首相,邓斌位置上升一位,依旧同平章事。
  而对于王溥来说,则是大喜事。
  他从第三级宰相的权知中书事,升为同平章事,权势和地位大为提升,不可同日而语。
  魏仁浦与赵普二人,则依旧是权知中书事,只是权力分配上,多了一些,毕竟宰相的位置,从六位变成了五位。
  理论上人数越少,权力越大。
  皇帝似乎无意再增添相位,保持着五位宰相,朝廷内外也渐渐安稳下来。
  而远在丰州,杨业等人,也收到了朝廷的奖赏,李继勋为首的众人,纷纷感到高兴,将士们也喜笑颜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作为北庭大都护,杨业却比较忙碌。
  河套六军州,上十万人,许多的奴隶需要解放,许多的敌人需要清理,庶务,军事,他一把抓,这可真的要他的老命。
  就在他挑灯夜读时,李继勋走了进来。
  “李都督,快坐——”杨业连忙迎了上去,笑容满面。
  “我今次来,就是与你告别的。”
  李继勋神情放松道,他五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再以副都督,伯爵,退下,真的是无憾了。
  看了一眼杨业疲惫的模样,他不由得说道:“能文能武,方可是大将,看来,杨都护还得多多学习一番,莫要乱了阵脚。”
  “唉,哪里的话!”杨业苦笑道:“一经手,才知觉这北庭都护府还真不容易,陛下与朝廷还来了行文,要我派遣人手,看看能否通行至归义军,这般上千里的路途,如何遣人,行军都是难题。”
  “去瓜州之事,你就言语,正在派遣人手,只是荒漠太多,部落丛生,契丹人贼心不死,四处骚扰……”
  李继勋说道:“这般一来,朝廷知晓了难处,就不再催促了,到时候就可以从容交差了。”
  “多谢都督指点!”杨业恍然大悟,随即拜下。
  “朝廷只会居高临下的计划规划,不晓得地方的困境,咱们也不能反驳,只能应付好才行。”
  李继勋轻声解释着,随即对于杨业说道:“虽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老夫我即将离丰,心中着实不安,还得与都护你言语几句。”
  “老将军请讲。”
  “北庭复立,内外一片杂乱,但我相信,你杨业一定不会辜负朝廷的期望,定然将这片河套之地,守得固若金汤。”
  李继勋饮了杯酒,语重心长地说道:“但在某看来,这北庭之忧,不在于外,而在于内。”
  “内?”杨业思量道:“数万唐奴已然解开锁链,得数千民勇,稍加训练,即可成为精兵,哪里有内忧?”
  “你也莫要瞎想,我就直言吧!”
  李继勋笑了笑,说道:“内忧者,无外乎党项人也。”
  “陛下拿了伯爵之位出来,折御勋倒是喜笑颜开,而那李光睿,恐怕就有点勉强了。”
  “私底下有传言,定难军上下觉得如此劳心劳力,竟然只是个爵位,以及钱粮打发了,言语朝廷太过于小气。”
  “小气?”杨业气笑了,不由得说道:“定难军难道还想把北庭都护府吞了不成?六军州之地,它敢吞下?凭什么吞下?”
  河套地区,如此重要的地界大唐经营了数百年,怎么可能轻易地交给党项人这不是助其膨胀吗?
  除非朝廷昏了头,不然绝对不会如此行径。
  “定难军割据太久,早就忘了分寸,这一切,得由你拿捏了,我管不了了。”
  李继勋摇摇头,随即又与他言语了几句,第二天,就带着近半的山西兵马,开启了归程。
  剩余的一万多人,则留下丰州,驻守这片肥沃的河套平原,等到本地兵马大成,他们就能归乡了。
  没有他们的震慑,北庭都护府就是虚妄。
  李光睿目送李继勋离去,望着这片白云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平原,他不由得露出贪婪之色:“多么好的地方,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临近草原,是上天赐予党项人最好的礼物!”
  与银夏四州相比,丰州等地更加的富饶,而且,处于草原丝绸之路上,财帛等,也是享用不尽,比固守在银夏地区好太多了。
  孙钊加了中书门下三品后,正式荣升为首相,邓斌位置上升一位,依旧同平章事。
  而对于王溥来说,则是大喜事。
  他从第三级宰相的权知中书事,升为同平章事,权势和地位大为提升,不可同日而语。
  魏仁浦与赵普二人,则依旧是权知中书事,只是权力分配上,多了一些,毕竟宰相的位置,从六位变成了五位。
  理论上人数越少,权力越大。
  皇帝似乎无意再增添相位,保持着五位宰相,朝廷内外也渐渐安稳下来。
  而远在丰州,杨业等人,也收到了朝廷的奖赏,李继勋为首的众人,纷纷感到高兴,将士们也喜笑颜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作为北庭大都护,杨业却比较忙碌。
  河套六军州,上十万人,许多的奴隶需要解放,许多的敌人需要清理,庶务,军事,他一把抓,这可真的要他的老命。
  就在他挑灯夜读时,李继勋走了进来。
  “李都督,快坐——”杨业连忙迎了上去,笑容满面。
  “我今次来,就是与你告别的。”
  李继勋神情放松道,他五十五岁的年纪,能够再以副都督,伯爵,退下,真的是无憾了。
  看了一眼杨业疲惫的模样,他不由得说道:“能文能武,方可是大将,看来,杨都护还得多多学习一番,莫要乱了阵脚。”
  “唉,哪里的话!”杨业苦笑道:“一经手,才知觉这北庭都护府还真不容易,陛下与朝廷还来了行文,要我派遣人手,看看能否通行至归义军,这般上千里的路途,如何遣人,行军都是难题。”
  “去瓜州之事,你就言语,正在派遣人手,只是荒漠太多,部落丛生,契丹人贼心不死,四处骚扰……”
  李继勋说道:“这般一来,朝廷知晓了难处,就不再催促了,到时候就可以从容交差了。”
  “多谢都督指点!”杨业恍然大悟,随即拜下。
  “朝廷只会居高临下的计划规划,不晓得地方的困境,咱们也不能反驳,只能应付好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