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1016

  “都说了,不要再跪了!”
  李嘉摇摇头,眼眸中泛起了些许思绪:“这么多年,从广东到洛阳,10来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我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来!”
  “您可是天子,自然有满天的神佛保佑,统一天下乃是肯定的事,小的一直都相信陛下!”
  田福笑着说道。
  “好啦好啦,别再拍马屁了!”
  李嘉笑骂道:“天天报喜不报忧,尽夸赞,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好好做事,孝敬你干爹,莫要辜负了他的期望!”
  说着,皇帝就不再言语,默默地看着窗外,心思莫名地舒畅了一些。
  曹贼,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好职业,让人流连忘返,思之念之啊!
  另一边,严氏天还微微亮,就赶路,去往几十里外的汴梁,神色不定,性格大变,面容格外的冷峻,好事遭受了什么痛楚一般。
  “夫人——”
  这场雨,足足下了近五日,汴梁地区,也因此而滋润万物,谷物欢喜,农民们也尽皆欢喜,
  李嘉宽肩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尼姑庵,不由得叹了口气,满脸的回味之色。
  “陛下,再不回去,弹劾就上来了!”田福瞧着皇帝的模样,知晓他还是回味着那丫鬟的味道,不由得轻声劝谏道。
  “你知晓个甚!”李嘉摆了摆手,厌烦地说道:“你哪里懂得其中的滋味。”
  “嘿嘿!”田福也不反驳,皇帝也是,后宫佳丽偿多了,却惦记着一个丫鬟,着实是令人不解啊!
  李嘉望着窗外,感觉这几天好似在梦中。
  那一夜,灯火晃荡。
  那一夜,苦闹难停。
  那一夜,更是雨打风吹,听天由命。
  也是在那一夜,胁迫与现实交汇,思想与身体相统一。
  几日的交欢,言语,交心,让李嘉甚是怀念。
  只是可惜,那一夜,达成的约定,却是斩断一切,不复相见。
  “雨水在汴梁留恋日久,也是时候离开了!”
  皇帝叹息了一声,随即对田福说道:“回汴梁,回洛阳吧,离开洛阳半载,也是时候回家了!”
  “奴婢也是这般想的!”田福笑着说道。
  “你干爹田忠快六十了吧!”
  李嘉轻声道。
  “五十有四了!”田福小心地说道。
  “年岁也不小了!”
  李嘉感叹道,他还记得,自己攻入广州后,就是田忠这个内部人,帮忙他安抚后宫,从而顺利的掌握宫廷。
  如今,十来年过去,早已经是精力不济,再加上去了命根子,影响了寿命,已经是老态龙钟了。
  他到底是个念旧的人,不由得叹息道:“我赐予你干爹个宅子,再赏赐些许钱财,你服侍他,就出宫养老吧,”
  “多谢陛下!”田福连忙跪下磕头。
  “车厢窄,莫要多礼!”李嘉笑着摇摇头,说道:“你也跟了我许多年了,你干爹走了,内侍省就由你掌管吧,担当这个少卿的位置。”
  田福再次拜下,喜极而泣:“奴婢替干爹,以及我自个,叩谢陛下隆恩!”
  “都说了,不要再跪了!”
  李嘉摇摇头,眼眸中泛起了些许思绪:“这么多年,从广东到洛阳,10来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我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来!”
  “您可是天子,自然有满天的神佛保佑,统一天下乃是肯定的事,小的一直都相信陛下!”
  田福笑着说道。
  “好啦好啦,别再拍马屁了!”
  李嘉笑骂道:“天天报喜不报忧,尽夸赞,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好好做事,孝敬你干爹,莫要辜负了他的期望!”
  说着,皇帝就不再言语,默默地看着窗外,心思莫名地舒畅了一些。
  曹贼,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好职业,让人流连忘返,思之念之啊!
  另一边,严氏天还微微亮,就赶路,去往几十里外的汴梁,神色不定,性格大变,面容格外的冷峻,好事遭受了什么痛楚一般。
  “夫人——”
  另一边,严氏天还微微亮,就赶路,去往几十里外的汴梁,神色不定,性格大变,面容格外的冷峻,好事遭受了什么痛楚一般。
  “夫人——”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想法
  “羸弱?或许是吧!”
  李嘉闻言,并没有恼怒,反而心情平淡地说道:“你看的还只是表面功夫,难道那些风吹雨打的牧民,也身强体壮?”
  萧思温摇摇头,答道:“话虽然如此,但骑兵天然的就克制步兵,而牧民不须训练,就可成兵,而步卒则刻苦训练,都不一定能打过骑兵。”
  “你又错了!”
  李嘉饶有兴致地反驳道:“骑兵,并不是会骑马,听懂军令,就是了,而是阵势严谨,训练有素,甲胄俱全,乃至于马上骑射,甚至长途奔袭数十日,渴饮马血,吃住马上,一发号令,就悍勇无畏地冲锋,这样的才能称作是骑兵。”
  “不可能!”萧思温连连摇头,面带畏惧的说道:“如今不可能有这样的骑兵,如此可怕的骑兵,本就不应该在世上。”
  “也许现在没有,但日后就不一定了。”
  皇帝摇摇头,若有所思地笑道。
  曾经,东亚的宋人,金人,西夏人,甚至中亚的花剌子模,西辽,莫斯科,波兰,立陶宛等国,也不敢相信,这天地间,竟然有这般凶残可怕的骑兵。
  如今,漠南漠北的草原上,一盘散沙,东边的室韦人,乌古部,敌烈部,诸葛失部等,都受制于契丹人。
  而西部草原,则是由突厥部落组成。
  漠南草原,更是一盘散沙,党项人,室韦人,奚人,突厥人,以及吐蕃人,吐谷浑人,不一而足,就是没有蒙古人,或者说,蒙古人的雏形蒙兀儿人。
  事实证明,只有统一的草原部落才具有强大的实力,零散的草原,只能被收割。
  防患于未然,就必须解决漠南草原问题,也只需要解决漠南就行了。
  因为,漠南不仅部落多,草场肥沃,更是历代草原霸主的雄起之地,而像是漠北,荒漠占据大半,贫瘠不堪,游牧都勉强,根本就不可能诞生强大的草原部落。
  “陛下——”萧思温的声音,打破了皇帝的思考,他沉声道:“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部落,只有斩草除根,才能消除这样隐患!”
  萧思温一脸的认真,甚至有些迫切。
  见之,李嘉不由得轻笑起来,他不由得想起“内卷”这个词。
  对于契丹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最畏惧的,不是大一统的中原帝国,而是跟自己同样属性的游牧部落。
  中原人只是打败自己,甚至屈服就行,而草原部落,可是杀人掠女,进行族群灭绝的主,契丹人自己干的多了,自然后怕。
  不然,十来万的契丹人,怎么壮大的,就是杀掉高过车轮的男孩,合并妻女。
  对于汉人来说,也同样如此,隋唐不畏惧突厥人,对于其频繁的骚扰也不以为意,但是对农耕的高句丽人,却是引为心头大患。
  隋炀帝数次发兵,唐太宗仍旧不断,直到唐高宗时期,才算是绝了。
  “放心,如今还是没有的!”
  李嘉轻声道,他看着路边,忙碌的农民,头顶着烈日,不由得说道:“这些农民,或许有这种那种的缺点,但,只要好好的训练,将养,不出两三年,就能成为精锐的步兵,听话,服从,忠臣,若是再披上重甲,那就是重步兵。”
  “或许是你没见过,形成规模的重步兵,对于骑兵可以说是毫不在乎。”
  “不适合当兵的农夫,成为工匠,大夫,民夫,照样有他们的用处,所以莫要小看了他们啊!”
  萧思温无言,沉默片刻后,这才说道:“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农夫,所以汉人才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数十倍于契丹,损失的兵马,可以很快的补回来。”
  “幽州之战,损失的数万骑兵,没有个五六年,甚至十年,恐怕是补不回来了!”
  “不都是一些其他部落的人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