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7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2/1016

  对于这些俘虏,李嘉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契丹人,如今依旧是个部落联盟型国家,只是逐步在封建化罢了。
  而草原部落,游牧民族,根本就没有民族国家概念,从不讲究感情,所谓的有奶就是娘。
  历史上,西汉反击匈奴,唐朝扩充西域,明初北伐,主力军基本上都是异族人。
  有鉴于此,再加上收获了大量的战马,李嘉准备组建一支真正的铁骑,重骑兵,由汉人与少族一起构建而成。
  名字,则唤作幽州营,以示北伐恢复江山之意。
  御营的骑兵,虽然战士着甲,但却是轻甲,而不是连马都遮掩的重甲,轻骑兵谈不上,只能算作是中等罢了。
  所以,以北汉禁军,御营,以及俘虏的骑兵,混合筛选出万人,组成幽州营重甲骑兵,以铁钩为武器。
  其余的人马,则补充到御营中,再次组建一营万人的轻骑兵。
  说道重甲骑兵,北宋其实也有过,静塞军,一人五马,铁钩为刃,无往不胜,一举斩首万五,打破了耶律休哥的不败战绩。
  后来,精锐的静塞军,被众将瓜分,任命为亲卫,保护自己的安全,由此无法形成规模的重骑兵,自然再也不复存在了。
  扯远了。
  北汉的战马,加上俘虏的战马,勉强能达成一人三马,幽州营重甲骑兵,也算是受到极大重视吧!
  如果没有重骑兵,李嘉是不敢与契丹人野战的,这点骑兵纯属找虐。
  “希望这是我的静塞军吧!”
  皇帝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
  而对于杨业,李嘉也是颇为赞赏,总算不负历史盛名,索性直接任命其驻守雁门关,封其为云州(大同)伯,食邑两千五百户,正五品定远将军,兼任代北防御使,漠南招抚使。
  郭进为忻州伯,食邑两千五百户,从四品宣威将军,河北府总兵,掌管一府军都司。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安顿
  至于像党进,赵延徽等,都给予了子爵,而如李继勋,棣州防御使何继筠、怀州防御使康延昭,以及镇州兵马使姚内斌等,依旧是子爵,但却增添了两百,或五百户食邑,钱财方面,他也比较大方。
  惊喜的地方在于,此次战事比预想中的还要快些,五百万贯的战时拨款,竟然还剩下近三百万贯。
  皇帝大手一挥,全部都派发下去。
  如,像北汉禁军中的老弱病残,一律遣返,每人发个十贯钱,让他们回家种田去吧。
  而收纳入御营,以及地方军都司的军队,则每人赏赐二十贯,抵得上其两三年的军饷了。
  至于获胜的御营,以及地方军队,总数超过了十万,李嘉也毫格外的大方,每人赏赐五十贯,绝对的丰厚。
  即便如此,依旧还剩下两百万贯。
  对此,李嘉颇为无奈,别说,钱多花不完,也是一种苦恼,军队不能撒下太多的钱财,就想猫狗不能喂太饱一样。
  新任的山西府知府,马峰,闻听到皇帝的烦恼,立马就火急火燎地赶过来,露出一副灿烂的笑容:“陛下,山西府可谓是满地烂摊子,朝廷可得多多帮衬才是。”
  从北汉宣徽使,一跃成为一方知府,就连雄武军(隰、慈、晋、絳四州)、昭义军(潞、泽),都并入山西府,换句话来说,山西府如今拥有十七州,可谓是地方大府了,仅次于河北。
  所以,李嘉对着这笑脸有点恶心,不由好笑道:“雄武军与昭义军都入了山西府,朝廷那边多有增设河东府的,都被我否决了,汝还有何苦楚?”
  “陛下!”马峰闻言,脸皮褶皱大起,大倒苦水道:“原十一州,也不过三十万人,新增六州,也堪堪不过七十万,偌大的山西府,太原就由二十万,多年战乱,苛政,百姓逃亡甚多。”
  “依微臣看,山西府地域虽广,但却不及洛阳府九县,如今北有契丹,边疆不稳,钱赋怕是不足矣!”
  “我不是把征收而来的土地都与你们了吗?”李嘉随即说道:“正好那些解散的禁军有了赏钱,你可以将地卖与他们,御营也将留万人在山西,他们也有钱,赚取他们去——”
  “这——”马峰闻言,瞬间一楞,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但来都来了,岂能空手而归?
  他立马将这法子记下,然后说道:“因陛下恩德,山西府免税两年,这般法子也只管一年半载,剩余的日子又为之奈何?”
  “哼,这是你山西府的事,难道也要我来管?”
  李嘉故作恼羞成怒,又看着后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他不由得气笑了:“呸,要钱就是要钱,那般惺惺作态为甚!”
  “嘿嘿!”马峰低着头,不敢言语,算是默认吧!
  见此,李嘉摇摇头,无奈道:“罢了,见尔等难为,与你们百万贯罢了,但是,休要贪渎去了,我会派人查账的。”
  “哪里敢这般!”马峰连忙服软,拍着马屁说道:“陛下此番拿下了数百人,山西府上下为之惊骇,怎会有不知好歹的人?”
  “那就好!”李嘉摆摆手,示意其离去。
  从六月初,到如今,已经是七月初十,差不多四十天平定北汉,顺便还击溃了契丹援军,可以说是成果巨大。
  所以,需要对山西府做出最后的安排。
  如马峰这般,担任山西府知府,曾经的北汉宰相赵文度,则担任山西府通判,作为二把手,负责监察和司法工作。
  其本是宰相如今却位居马峰之下,想必是有一番搞头。
  军都司方面,以李继勋为山西府总兵,军额为两万人,其一分为四,雁门关一万,杨业代领之,太原五千,李继勋亲领。
  至于,另外两个,一个在岚州的岚谷县,靠近府州折氏,设置军寨,防御契丹朔州,驻扎两千五百人,以领兵则,名唤冯万。
  此君就是在团柏谷里应外合之人,李嘉也没有亏待他,封个男爵,再让其担去往岚州,担任一厢指挥使,俗称军主。
  除了防御契丹,监督府州折氏,也是应有之意,人心隔肚皮,后世的折氏,也归降了女真人。
  最后一个两千五百人,则是北汉设置的汾州镇,毋庸质疑,这是监督定难军,比邻绥、银二州。
  定难李氏,可不是什么省心的主。
  也就是说,北方的昭义军,以及雄武军,都被裁撤了。
  雄武军节度使赵延徽,则依旧保有节度使头衔。
  巡检司,负责维稳地方,前途不大,但胜在稳定,所以非常适合养老但经验丰富的赵延徽,也算是适得其所吧。
  转运使司衙门则比较专业,须得文人担任,日后再说罢。
  而山西一定,如赵州,邢州、相州等河北诸州的防御使,自然也要裁撤。
  对于河北,军都司总兵,李嘉让郭进担任,这位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的抗辽名将,都是极为适合的。
  河北府的治所,李嘉又将其迁徙到了冀州,就是看重其位于府中,有利于对抗契丹。
  河北府的边疆压力大,所以兵额总数,则在三万人,其中冀州五千,镇州五千,沧州两千五,大名两千五。
  剩余的一万五千人,则分布在易州、定州,莫州,雄州,霸州,以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筑寨安守,稳如泰山。
  扯远了,反正李嘉对于山西府做出最后的安排后,又接见了一下永安民折御勋,对其殷勤王事,很是开心,随即又封其为子爵,食邑两千户。
  至此,在杨业率军南归,接受奖赏后,李嘉终于打包行囊,准备南归。
  神武九年,七月十八,御驾南归,与之同行的,除了御营外,还有北汉剩余的文武百官,以及应州侯刘继恩一家子,包括刘钧的几个弟弟妹妹在内。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而就在这时,后知后觉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这才上表请罪,言语境内不稳,所以难以出兵北汉。
  快到洛阳了,李嘉直接将书信扔下,冷声道:“姑且让你快活几日。”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修法
  山西事毕,洛阳再望,李嘉的心情格外的舒畅。
  但,灭国太多,激情完全被消耗完毕,小小的北汉国,很难再给予他兴奋了,所以,在大臣们的恭迎中,李嘉直接进入了皇宫。
  七月暑热正行,洛阳皇宫宛若火炉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李嘉好心情,全被扑灭了。
  无奈,他只能将就着住着,毕竟朝廷大部分的衙门,已经迁徙到了洛阳,正在不断地运转的,他只能迁就。
  至于他心中,则思量着该如何扩建行宫,也就是像满清的避暑山庄一样,不至于受困于京中,四季难熬。
  政事堂内的宰相们,已经习惯了热度,正汗流浃背地为皇帝汇报工作。
  其实也就没有多大事,皇帝只不过错过了六月至七月的夏收罢了,孙钊满脸喜悦地为皇帝进行汇报。
  简单来说,天下几近统一,中原太平了两年,南方太平了四五年,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计划,朝廷也在不断地运转着。
  不过,五代乱世以来,弊端重重,吏治难了,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从而稳定统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