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1016

  “政事堂与军机处,尽快厘清淮南的功勋,尽快发放赏钱,淮南不能再被糟蹋。”
  李信手底下的浙江府,江宁府以及江西府的兵马,超过了十二万,再加上归降的数万宋军,规模超过了十五万。
  粮食消耗只是一个借口,实在是他的手上掌握那么多兵马,朝廷上下寝食难安,即使他忠心不二,但难保其他人忠心。
  一不小心,江南糜烂,那就是个笑话了。
  通过射声司,李信那里倒是一直安稳,没有什么不好的动静,不过射声司又不是万能的。
  况且,造反这种事,中下层的人物反而是最热心的,胁迫造反的又不是没有,骑虎难下也有之。
  所以,为了避免君臣隔阂,还是尽快地削其权吧!
  皇帝的疑心,永远是最多的,李嘉也不能免俗。
  赵诚率先领会其意思,连忙说道:“如今北伐大功告成,汴梁稳定,可召李侯爷归汴,厘清其功勋,也是应有之事。”
  “那就尽快厘清淮南兵卒的赏赐吧,然后就让兵马回归,劳累了大半年,也该让他们回去修养了。”
  李嘉摆摆手,他是个决策者,干事情还得政事堂来办。
  “说到兵马,某就想起,齐鲁地区,因为宋之苛政,乱民四起,李威并高怀德两人,还在平定,听说乱民的规模达到了百万之巨。”
  “陛下,还是粮食问题。”
  孙钊发言道:“微臣已经严令闽南府,江宁,浙江三府,发粮百万石以海而运,只要粮食一到,民乱自然就会平息。”
  “唉,辛苦江南百姓了。”
  李嘉感慨万千,又出兵马又出粮,还得出钱财,我江南百姓牺牲太多了。
  “为大唐复兴,我想,江南百姓定然不会委屈,反而欢喜异常。”
  赵诚以岭南人的身份,代表江南百姓发表感言。
  众人纷纷颔首,表示江南人值得嘉奖,不过,免税是不可能的,这头大唐奶牛养精蓄锐数十年,该付出时,绝不能怂。
  我北方打了几十年的仗,残破不堪,正需要江南奶牛来接济。
  “就免除江南三府三年的徭役吧!”
  免税的话,到了嘴边,李嘉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汴梁的供应,洛阳的重建,都离不开江南。
  “陛下英明!”
  众人齐齐歌颂,在场没一个江南人,自然也没有帮忙说话的。
  关中从安史之乱到现在差不多两百年了,昔日近百万户口的关中,如今不过二三十万户,人口不过百万。
  土地荒芜了,那些山川也开始慢慢繁盛,不过,人口的减少,并没有让观众粮食自足,反而是藩镇杂多,更是贫穷,劳动力严重不足。
  所以,关中填补一些人口还是有必要的,堂堂的西京长安,不到十万人,说来也可笑。
  况且,从战略角度来看,河西地区,以及西域,都是以关中来作为基地的,关中人口不足,对于西域,河西走廊的控制力定然会不足。
  北宋就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宋初人口不足,汉人让出了生存空间,党项人就会占据了,从而压缩汉人。
  李嘉越想,越觉得可行。
  关中的土地富裕,这些宋兵去关中,他也不可能吝啬,让他们三五成群,建立庄落,开垦荒地,增加赋税。
  能够解除忧患,还能加强对于关中的控制,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这事不急,没有高效的官僚系统维持,好事都能变坏事,如今还只能将养着。
  “未来的建设兵团,西域,河西走廊,都可以沿用。”
  越想越美,李嘉感觉自己太过于天才。
  不过,如今养着二十万俘虏,又有三十万的唐军,压力实在太大。
  “陛下,从长沙而来的钱财,已经抵达汴梁,可先奖赏淮南的江南之兵,让其回归故里,如此即可解十万负担。”
  孙钊连忙诉苦道,言语这些江南兵卒,将淮南都快吃空了,还是赶快赏点钱与他们,让他们回家吧。
  李嘉也不得不听从。
  “政事堂与军机处,尽快厘清淮南的功勋,尽快发放赏钱,淮南不能再被糟蹋。”
  李信手底下的浙江府,江宁府以及江西府的兵马,超过了十二万,再加上归降的数万宋军,规模超过了十五万。
  粮食消耗只是一个借口,实在是他的手上掌握那么多兵马,朝廷上下寝食难安,即使他忠心不二,但难保其他人忠心。
  一不小心,江南糜烂,那就是个笑话了。
  通过射声司,李信那里倒是一直安稳,没有什么不好的动静,不过射声司又不是万能的。
  况且,造反这种事,中下层的人物反而是最热心的,胁迫造反的又不是没有,骑虎难下也有之。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横切与竖切
  河南府,山东府,这是目前大唐控制最强的地方,一个是洛阳所在,驻兵二十万,一个人乱民四起,李威不断地镇压中,豪右们自然心思朝廷。
  “陛下,为何山东府名山东?”胡宾王沉默了太久,终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个三十出头的男子,从进士,到转运使,再到总转运使,不过十年,就距离宰相一步之遥。
  朝野瞩目。
  听到其之问询,众人纷纷抬头,双目中也满是好奇。
  “其山东地界,古时泰半属于齐国,而地多在泰山以东,所以就叫做山东府。”
  李嘉心想,我哪里知晓,后世习惯了,就这样来呗!
  索性,他对于地图山脉倒是了解颇多,研究了好一会儿了,这才随口说道。
  众人恍然,这个解释倒是颇为合理。
  随即,众人又商议如何处理关中地区。
  关中八百里山河,若是归纳为一府,就容易形成割据势力,还是分隔为好。
  李嘉却不赞同,他言语道:“关中多年来战乱频繁,虽然地方广大,但人烟稀少,而是,其水渠纵横,无论是修缮治理,都要齐心协力,分割开来,更不容易治理。”
  “潼关,武关尽归河南府,关中虽然四塞之地,但也不见得多么危险,反而容易成腹心之地。”
  于是,李嘉又将秦凤四州之地,划归兴元府,又将通远军,保安军,庆州,灵州等,成立陇右府,治在灵州。
  冯继业依旧驻守灵州,而李嘉却没有多放心,直接参沙子,将几个藩镇州县合并成府,派遣知府监督。
  剩余的地方,则以长安为中心的十三县,成立京兆府,剩余的地界,则以耀州为府治,为陕西府,取名自陕州以西。
  而河东地区,包括晋州,绛州,慈州,璐州,麟州、府州(折家军)等,包括北汉这一片地界在内,为山西府,顾名思义为太行山以西。
  取消了河东的命名。
  河东这个鬼名字,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至于河中府,以及解州,因为其存有解池,大量的盐,所以直接划归河南府,河中府改名为河中州。
  而河北府,则治在冀州北为幽州,西为赵,邢,磁,相等州,比邻太行山,约为二十一州,算是规模最大的府了。
  最后,就只剩下淮海地区了。
  基本上就是后世安徽与江苏的地界。
  到这时,众人有了两种建议。
  以孙钊为首的人认为,这一片淮海平原,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方,土地肥沃,百姓富庶,为了更好的收税,可以将其划归为一府,为淮海府。
  至于府治,则在庐州,其处于正中,又拥有巢湖,极为便利。
  但,首相赵诚却明确反对:“庐州,扬州等淮泗之地,地方千里,坐拥两河,而且,又拥有厚利的淮盐,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要紧之力。”
  “再之,淮海之地,又有丹阳兵古今闻名,钱、兵两得,若是不管不顾,怕是会遗祸子孙。”
  “微臣以为,可以徐州为治,颖,泗,亳,寿,庐州等为州,设立淮海府,再以扬州为府治,以舒州,黄州,无为军,滁州,和州,泰州等,成立淮扬府。”
  “如此,即可安稳如山。”
  听到这番话,李嘉莫名的想笑。
  赵诚不愧是江南的民意代表,上千年来,帮徐州圆了独立建省的梦,把江苏一分为二,安徽一分为二,极为碎片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