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1016

  曹彬被刘光义的狂热吓了一跳,他无奈道:“刘兄,你为何如何这般,与往日大为不同了。”
  “不同?这也是无奈地选择啊!”
  刘光义起身,看着曹彬的神色,沉声道:“这些年,那些曾经的下属托人带信,他们不是在开荒种田,就是砍树修路,虽然吃喝不愁,但浑身的筋骨早就散了。”
  “去年才停下,开始恢复训练,想来早就安排,他们不断地劝说我归降,哪怕我是铁石心肠,也该动摇了。”
  “况且,到了如今,你还不明白,唐国大势已成,就算禁军再厉害,但钱粮一断,其甚至能阵前倒戈。”
  “宋国内外交困,你还在等什么?过一段时间,天下一统了,仍旧以俘虏的身份过活?”
  “按理来说,你身份特殊,也比我更早归顺才是?”
  “哎!”曹彬听到这番劝说的话,又想着如今的形势,他不得不承认,宋国,着实已经山穷水尽了。
  “咱们是时候弃暗投明了。”
第九百六十三章
效力
  南北大战伊始,长沙去往江陵的船只源源不绝,上万的脚夫从城外的粮仓中装卸米粮入船,然后沿着湘江北上,入了洞庭湖,再经岳州来到长江,逆流而上至江陵。
  虽然麻烦了些,但比陆地,节省了不少的气力和耗费,对于国力的折损,也是较少的。
  这也是唐国优胜与宋的原因,南方纵横的水道,尤其是长江,节省了极大的耗费,也让长沙顺理成章地汇集钱粮,某种程度来说,定都长沙的初衷,与开封是一样的。
  有鉴于形势的转变,长沙朝廷也变得主动了些,将劳改多年,半训练半屯田的宋军俘虏,开始重新组织,打断编制,组建队伍。
  王全斌,曹彬,刘光义三人,乃是宋军中地位最高的三人,利用了数年,看其表现不错,所以让他们重新效力。
  毕竟相较于北宋,大唐的军队数目还是少了些,长沙府御营只剩五万人,不能再抽调了。
  所以,兵部决定抽调讲武堂一百余军官,与部分宋军军官一起,投入到新建的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中。
  万五兵卒,多年来的屯田,早已经体力健硕,身材魁梧,又新配了铠甲,兵械,戎袍,与御营一般无二,看样式就归结到了御营中。
  “新编一军,二军,三军——”
  屹立在船头,看着兵卒们一个个登船,曹彬念叨着这几个名字,感觉颇为别扭。
  “这也忒简略了些!”刘光义扭了扭脖子,粗声说道:“御营中都是以府治为号,只有咱们弄啥子新编,颇让人不舒服。”
  “急什么!”王全斌年纪大了,性子比较沉稳,或许也是他第一个低下头的原因吧,他眯着眼睛,望着那一个个崭新的铠甲,说道:
  “咱们目前不归属御营编制,毕竟只有五千人,待到一万人时,有的是府治,到时候就任咱们挑了。”
  “王公所言极是。”曹彬连连点头:“咱们的钱饷军械与御营一般无二,又添了许多讲武堂军官,显然用不了多久就是御营了,如今将就点吧!”
  “嗯!”刘光义表示理解,能够再次领兵,就已经让他满意非常了,而且还得入战场,建功立业,足以兴奋半宿睡不着。
  “走吧,咱们也登船吧,下雨了——”
  王全斌点点头,看着逐渐灰蒙蒙的天空,不由得登上了船。
  梅雨时节已经到来,这对于南方来说,增加了许多耗费。
  一行人乘船行了数日,终于到达了江陵。
  此时的江陵城,坐镇的是潘崇彻,统帅三万御营,以及两万地方军队,来往的商船络绎不绝,战争丝毫没有影响到商人的生意。
  甚至,五万大军的人吃马嚼,蔬菜,水果,肉食,以及兵卒个人的消费,让江陵城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巴东府,荆南府,以及来自于江宁府,江西府的物资,源源不断地来往,使得码头供不应求。
  由于朝廷不禁勋贵百官经商,所以军队也没必要惹到那些商贾,只能委屈地排了一个时辰的队伍,才堪堪停靠。
  “几位将军见谅,如今江陵城还未涉及战事,所以也就没有清场,如果到了战时,肯定不会等的。”
  码头的小吏微微低着头,恭敬地说道。
  王全斌等三人面面相觑,这要是在中原,早就一把火烧了这群商船,但在这,谁知晓其船背后有哪些人。
  而奇怪的是,商贾们依旧来往装卸,对于军队见怪不怪,极为不寻常的和平相处,丝毫不见慌乱。
  显然,虽然大唐立国不过数载,但军纪的严苛,已经让百姓们见怪不怪了,甚至曹彬还见到几个宪兵们巡街,似乎在兼管秩序,这时候要是乱来,绝对吃大亏。
  待所有兵卒下船后,辎重也卸下,这才有军中的的队伍前来迎接,并且,划归好了军营,直接入住就行了。
  “这也忒简略了些!”刘光义扭了扭脖子,粗声说道:“御营中都是以府治为号,只有咱们弄啥子新编,颇让人不舒服。”
  “急什么!”王全斌年纪大了,性子比较沉稳,或许也是他第一个低下头的原因吧,他眯着眼睛,望着那一个个崭新的铠甲,说道:
  “咱们目前不归属御营编制,毕竟只有五千人,待到一万人时,有的是府治,到时候就任咱们挑了。”
  “王公所言极是。”曹彬连连点头:“咱们的钱饷军械与御营一般无二,又添了许多讲武堂军官,显然用不了多久就是御营了,如今将就点吧!”
  “嗯!”刘光义表示理解,能够再次领兵,就已经让他满意非常了,而且还得入战场,建功立业,足以兴奋半宿睡不着。
  “走吧,咱们也登船吧,下雨了——”
  王全斌点点头,看着逐渐灰蒙蒙的天空,不由得登上了船。
  梅雨时节已经到来,这对于南方来说,增加了许多耗费。
  一行人乘船行了数日,终于到达了江陵。
  此时的江陵城,坐镇的是潘崇彻,统帅三万御营,以及两万地方军队,来往的商船络绎不绝,战争丝毫没有影响到商人的生意。
  甚至,五万大军的人吃马嚼,蔬菜,水果,肉食,以及兵卒个人的消费,让江陵城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巴东府,荆南府,以及来自于江宁府,江西府的物资,源源不断地来往,使得码头供不应求。
  由于朝廷不禁勋贵百官经商,所以军队也没必要惹到那些商贾,只能委屈地排了一个时辰的队伍,才堪堪停靠。
  “几位将军见谅,如今江陵城还未涉及战事,所以也就没有清场,如果到了战时,肯定不会等的。”
  码头的小吏微微低着头,恭敬地说道。
  王全斌等三人面面相觑,这要是在中原,早就一把火烧了这群商船,但在这,谁知晓其船背后有哪些人。
  而奇怪的是,商贾们依旧来往装卸,对于军队见怪不怪,极为不寻常的和平相处,丝毫不见慌乱。
  显然,虽然大唐立国不过数载,但军纪的严苛,已经让百姓们见怪不怪了,甚至曹彬还见到几个宪兵们巡街,似乎在兼管秩序,这时候要是乱来,绝对吃大亏。
第九百六十四章
骑对骑
  “如今韩重赟正在猛攻潼关,关中藩镇极多,一时半会怕是难以东出了。”
  潘崇彻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可用骑兵——”刘光义眯着眼睛,沉声道:“襄州城虽然坚固,但却有五万兵马,军多与民,必然需要大量的粮草,所以咱们可以用骑兵截断其运粮队,这样襄州城自然不攻自破。”
  “没错!”曹彬连忙附和,他们两个亲自训练了两万骑兵,耗费两年功夫,自然了解其实力:“御营的骑兵,与其在江陵困守,不如直接斩断襄州城周边,使其断了联系,成为孤城。”
  “御营的两万骑兵的确在我这。”
  潘崇彻点头道:“襄州也有近万骑兵,听闻乃是宋国龙捷军,听闻将领是呼延赞,乃是骑兵大将,不可小觑,我麾下甚少有骑将,被占了不少便宜。”
  “若是部署不嫌弃,我等二人愿意协助骑兵,围困襄州。”
  曹彬、刘光义二人心头一动,连忙说道。
  “好!”潘崇彻大笑,说道:“有几位在,这襄州城何愁不破?”
  一番宾主尽欢后,宴席这才散去。
  回去路上,刘光义这才颇有些后知后觉,拉着曹彬的胳膊,说道:“咱两是不是自投罗网?”
  “你这才知道?”曹彬无奈道:“这番酒席,不是这么好吃的。”
  王全斌闻言,轻笑道:“你们二人与潘美素来相熟,呼延赞乃是禁军小辈,龙捷军咱们也再熟悉不过,潘部署这是早有计策。”
  “是咧!”刘光义晃了晃脑袋,说道:“怕不是咱们组建新军,也是他的安排,一来是补充兵力,二来是让咱们对付襄州禁军。”
  曹彬、王全斌闻言,只能无奈。
  几人在军营中修整了几日,来自岳州的五千兵马也前来援助,也就是说,这次江陵城,聚集了七万人。
  不过二三十万的江陵城,已然成为了一座军城。
  虽然梅雨已来,但潘崇彻若不耽搁,尽起七万兵马,直驱襄州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