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1016

  “怎么?崔彦进坚持不住了?”王彦超看到书信,嘲笑道:“之前,他让咱们凤翔军几千将士死伤,占据兴元后,就跟没事人似的,今天也好意思来求援?”
  “要我说,当初官家就不应该派这等禁军去,我等凤翔军可不是吃素的?”
  “话说这般说,但也不得不救!”一旁的将校无奈道:“若是京城的官家怪罪下来,使君也是要吃挂落的!”
  “救,肯定是要救的!”王彦超大声道:“立马与我点起万人,我倒是要看看,这个潘崇彻到底是个什么人,禁军虽然平时里蛮狠,瞧不起人,但好歹也是有些本事的,能把其打个落花流水,某虽然心头高兴,但却要好好过一招。”
  王彦超坐镇凤翔军多年,威望显著,一声令下,没有人反对,很快就齐整了兵马,前往救援。
  兴元府,南郑城外,唐军大营马蹄声、鼓号声一片,几万人聚集在这里,非常喧嚣热闹。
  别的不说,蜀地的矮马倒是作用明显,爬山地运粮是极为轻松的,省却了不少的人力,哪怕后面没有粮食了,宰杀吃掉也毫不怜惜。
  所以,这次潘崇彻汇聚了上万匹矮马用作劳作,一举拿下兴元府,甚至准备把陇右都拿下。
  “啪!”潘崇彻把一张纸拍在粗糙的案板上,他一身铁甲戎装,坐姿笔直,虽然是个阉人,但哪个不把他看作是武将?
  他回顾左右坐着的将校,镇定地说道,“刚收到这真是的消息,凤翔军已经派遣万人前来,关中的反应也不慢,日后肯定陆陆续续还有大军前来!”
  “如此境况,咱们立马要准备工事,大规模围城,让南郑城里的宋军不要出来,到时候咱们围点打援,来多少我都要吃掉!”
  “诸位,这次我不仅要拿下兴元府,还要拿下秦凤四州,威逼长安,还望大家奋勇争先,莫要惧怕,宋人其实也没什么!”
  “诺——”
  也由不得潘崇彻这般言语,其麾下的将校,大半都是蜀国禁军出身,他们畏惧宋军如虎,数十灭国实在是太可怕了,由不得其畏惧。
  “招讨使,末将请命,攻破来战的凤翔军!”
  这时,曾经在夔州时跟随的高彦俦出列,高声请战。
  见之,潘崇彻心喜,赞赏道:“你的心思,咱是知道的,勇气可嘉,但王彦超可不是凡人,其经验老道,坐镇凤翔多年,某碰上了,也得小心从是,我另有重仁交于你!”
  高彦俦闻言有些低沉,但仍旧打起精神。
  “南郑城外,宋军还是有几个营寨的,我与你两万大军,将他们一一拔除,围困其城,不要让其一人出城来。围点打援。这个点,你可要与我看好咯!”
  “诺!”高彦俦见到是这个任务,欢喜地应下。
  随即,潘崇彻又仔细说道:“陇右靠近吐蕃,战马是不缺的,这几百里地,哪怕山路难走,恐怕几日就到了,嘿嘿,这次咱们也有战马了!”
  虽然心中不解,如何以步对骑,但由于潘崇彻一向的信任,众人纷纷大笑配合。
  从凤翔府到兴元府,需要经过秦凤四州,也就是陇右道,甘肃部分,之前这四州入了后蜀,郭荣又派人夺了回来,位置极为重要的。
  而最重要的凤州,其北连大散关,南出褒斜道,是联通陇右、汉中的战略要地。
  若是得了此地,就相当于为凤翔(今陕西宝鸡)套上了一根绞索,在关中的头顶,放置了一把利剑。
  诸葛亮一生,就曾想得到陇右,绕路到关中去,只得到一个姜维罢了。
  凤州不熟悉,但大散关却是赫赫有名,南宋与金的国界就在于此,铁马秋风大散关。
  凤州的门户、凤翔的咽喉。
  这座雄关,在凤州西南五十二里的大散岭上。
  其位于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嘉陵江上游的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
  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当道依险而立,陇山、终南山,在这里交汇。
  自古以来,其便是控扼川、陕间的交通孔道。
  所以,凤翔军南行入蜀,凤州首当其冲,然后才能到达兴州,然后来到南郑。
  潘崇彻的打算,自然是在其来临之前,占据大散关,所谓的获得骑兵,只是玩笑罢了,以步打骑,哪有那么容易!
第八百三十一章
溃败
  着高彦俦围攻南郑城后,潘崇彻亲帅三万大军,直接西向,袭击了兴州城。
  兴州城,乃是兴元府西边的门户,掌控着进出汉中的重要通道:青泥岭。
  也就是诗人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叹此。
  对此,潘崇彻大兵压境之下,直接拿下兴州,然后派人把守青泥岭。
  青泥岭的路,便是与山齐名,令旅行中人刻骨铭心。
  因为这是古蜀道险段之最,这条路,古称故道、又名陈仓道、青泥道、散关道、嘉陵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的就是这里。
  直到这时,潘崇彻才松了口气,青泥岭到手,整个汉中、蜀地就连为一体,这次的作战目标,已经达成了。
  不过,这次之所以如此顺利,就是讲究的就是一个快。
  从利州至兴元府,不过上两百里,哪怕他大张旗鼓,其实也不过三日功夫,那时崔彦进求救信还刚发出。
  所以,等到他占据兴州,青泥岭时,距离最近的凤州,就派出了援军。
  “招讨使,有宋兵前来,打着张字旗号!”
  潘崇彻还没将歇一会儿,斥候就来报,有敌人前来,已经越过了青泥岭。
  “张字?”潘崇彻被吓一跳,然后思量片刻,这才松了口气。
  他专研那么多天,对于陇右周边情况,他一清二楚,立马就知道,这是凤州团练使张晖到来了。
  由于凤州控制大散关,位置极为重要。
  如今的凤州团练使兼缘边巡检壕砦桥道使,乃是张晖,幽州人氏,曾在淮南拔楚、泗二州,功勋着著。
  其人给潘崇彻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会修路,刚来凤州没两年,修桥补路,凤州南下的道路休整得极为妥帖,适宜大军南下。
  以至于赵匡胤也连声夸赞。
  其人沿着嘉陵江而下,的确很快。
  他要是早些到凤州,以其修路的能耐,恐怕与他对战的就不是三四万宋军了,而是七八万了,陡峭的蜀路,阻挠了进蜀大军的规模。
  “原来是张桥道使来了!”潘崇彻心中惊诧,但面不改色,口中还贬斥了一番:“他不好好修路,来咱们兴州干嘛?这不是送死吗?”
  “其来的正好,末将请出战,一举拿下这等送死之徒。”
  这时,又有一老将战了出来,身材笔直,语气颇为愤恨。
  其人名唤韩保正,担任过蜀国枢密副使及宣徽北院使,位高权重,为人耿直,孟昶大肆采纳民女时,只有他敢直言,几十年来,在蜀兵中威望卓著。
  可惜,其曾经与入蜀宋军对战而被俘,其视为一生耻辱,潘崇彻救其而归,因其威望和名声,就上报为招讨副使,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很好的让蜀兵容纳入大唐体系之中。
  “好!”潘崇彻满口应下,他知晓韩保正的本事,其虽然敌不过宋军,但那是蜀兵孱弱的缘故,如今的唐兵比地方团练兵强太多。
  况且,他又晓得韩保正视被俘为耻,一直想要洗刷耻辱,他自然不无成全的道理。
  “虽然你作为招讨副使,有些不合体统,但大丈夫,就得有仇必报,某与你五千人,将这斯与我拿下!”潘崇彻大手一挥,豪气云天。
  “多谢招讨——”韩保正头发花白,精神抖擞地应下,然后雄赳赳气昂昂而去,惹得一众将校侧目。
  张晖闻听南郑城被围后,立马率领五千大军,坐船南下,疾驰而来,兴元府若是丢了,蜀地彻底就没希望了,他这个团练使的职业不就没了?
  况且,他虽然不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道理,但也晓得蜀地全失,凤州就是大前线,自己日夜就难以消停,性命恐怕都难保。
  这不,闻听其被攻,虽然有点怵潘崇彻的名声,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带兵前来。
  “怎么?兴州被拿下了?”望着兴州城上,其树立一个大大的唐字,张晖气急败坏地说道:“没想到竟然还是来晚一步!”
  “不过,某占据占据了青泥岭,也算是立了功勋了!”
  心中正想离去保全,突然兴州城门大开,一个老将骑马而出,旗帜为韩字。
  “鄙人是谁?”张晖疑惑之际,对面的老将则大声言语:“咱乃大唐西北招讨副使韩保正,敌将可是张晖?”
  “我以为是谁呢,谁知竟然是蜀将!”
  张晖左右言道,大笑之:“谁不晓得,蜀中何来大将焉?”
  他正待率军而去,突然就瞥到城楼上竟然有个“潘”字旗帜,瞬间浑身一颤:“果然有诈,料定我等与之纠缠时,城内必然出兵相向,撤,咱们退守青泥岭!”
  很快,凤州团结兵气势一定,扭头就跑。
  韩保正看的目瞪口呆:“老夫何曾有这般威名?”
  也不犹豫,骑着马,带着身边这两百号骑兵追逐而去,剩下的几千步兵也连忙跟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