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1016

  “若是置之不理,济州、金山,数十万的渤海、汉人,恐怕人心不复!”
  李嘉斩金截铁地说道:“少府经营日久,可不能这般的放弃了!”
  “况且,某乃天下之主,辽东、燕云之地,本就是唐土,其民自然也是唐民,失去的土地,最终还是要拿回来的,这伙汉民不能置之不理,不然就失去了民心了!”
  “陛下,那可是辽国,拥骑数十万的契丹人,与其争锋,怕是对朝廷不利!”
  赵诚作为首相,他自然把大唐的利益摆放在前方,在他看来,为了一群弃民,汉民,就得罪了契丹人,这是极不划算的。
  况且,唐国与契丹人贸易往来越发的密切,获利颇丰,若是一朝敌对,商业利益只怕受损。
  为了这一百多人的汉民,绝对是不值得。
  在他看来皇帝的这些理由,绝对是意气用事,国与国之间,绝对要理性。
  “陛下,咱们大唐的国策一向是远交近攻,交好于契丹人,相约而攻中原,从而让宋国不敢轻动,若是与契丹人起争斗,怕是前功尽弃啊!”
  作为次相,孙钊这次也没有与赵诚争锋相对,而是附和着,显然,他也不准备站在皇帝这一边。
  为了一群从未纳税,并且不是唐民的汉人出头,这绝对不是个好主意,他不能让皇帝这般乱为。
  “哈哈哈,你们是不是被契丹人给吓到了?”李嘉看着两人,不由得笑道,果然还是思维,角度问题,导致二人与自己意见不同。
  “汉民虽然重要,但契丹人绝对不会为了区区一百多人的汉民,与咱们闹翻,毕竟,汉民可是贱民,那些高高在上的契丹贵族,整日昏沉的耶律璟,怕是更不在意!”
  李嘉双手抄后,抬起下巴,自信满满地说道:“无论是丝绸,香料,瓷器,书籍,还有大量的酒水,在那些贵族眼里,都比区区汉民重要,为了一群贱民,让贵族们断供,定然是不值当的。”
  “所以,汉民虽重,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只不过是些许大臣要求罢了,每年燕云一带,南下逃亡的还少吗?莫要大惊小怪。”
  “契丹人中,这样的有识之士可不多啊!”
  听到皇帝这般言语,几位宰相脸色不明,辽国那般辽阔,曾经还入主中原,不会看不出这群逃民的影响吧!
  显然,他们并不相信皇帝的判断。
  因为一个正常点国家,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见到说服不了这群人,李嘉就放弃,他挥挥手,说道:“这件事就这样办了,你们回去好好思量吧!”
  随后,李嘉又招来海龙军的指挥使周奎,直接吩咐道:“如今一伙汉民被高丽人扣押,其竟然想交还给契丹人,简直没把我们大唐放在眼里,你们去往高丽,陈船于开京海外,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大唐的实力!”
  “若是高丽人还不放人呢?”周奎瓮声说道,一脸的期盼:“莫不是把高丽水师全部击沉,震慑其国?”
  “一些小船小板的,有啥可击沉的!”李嘉摇摇头,言语道:“高丽人素来不看重水师,又曾击退过契丹人,对于军队倒是极有自信,水师是吓不到人的!”
  “若高丽人还不屈服,你就配合少府寺行事!”
  “喏——”周奎嗅到了战争的味道,颇为兴奋地应下。
  之后,李嘉又来到军机处,与李淮开始商议出兵高丽之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嘉对于高丽国越发的看上眼了,对于其骄傲自大,也恼怒不已。
  别的不提,政治上,其称臣朝贡上,高丽人只认中原,认为其代表中国,而对于唐国一向只是贸易,毫无认从可言。
  说白了,就是认为大唐只是个割据地方的小国,不值一提,还想当爸爸,想得美。
  经济上,高丽国内贵族割据势力虽然在慢慢变小,但依旧让商业往来困难重重,市场潜机开始挖尽。
  说白了,就是少府寺认为高丽水平也就那样了,没有新的盈利点,有点食之乏味了。
  关键是,高丽还与辽国建立榷场,互相贸易,开始抢占少府寺的利益,这绝对不能忍。
  把高丽打服了,不仅可以断了宋国在政治上的优势,还可以埋下钉子,对付契丹人,直接可以北上抄契丹人老窝。
  经济上还可以把持少府的垄断优势,将高丽彻底的纳入市场体系,金、银,高丽参,纸等等,尤其是金银,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让金银币有更多的来源。
  至于是否困难,或者像唐朝、隋朝一样,损兵折将。
  不,那是从陆地上攻略的,山岭极多而这边直接来个海滩登陆,距离其开京,不过数里,简单太多。
第七百五十五章
  “高丽国,广有地千里,民百万,其国有十道,两京,实力不可小觑!”
  去往高丽的船舰上,来自少府寺的郎中,负责高丽商业往来的张辰,对着一脸无所谓的周奎,苦口婆心地说道:
  “定宗时期,其设光军司,以防备契丹入侵为借口对全国私兵进行整编,据说人数达到了三十万之多,其能在契丹压力下,安然无恙,也是有所原因的!”
  “咱晓得!”周奎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听着,不自觉地掏起了耳屎,随即看了一眼那一坨,然后微微一弹,直接入了海里,似乎某个海鱼一张口,就直接吞咽而去。
  一旁的张辰,张郎中,看得目瞪口呆,心中越发的反胃起来,天晓得这些海鱼平日里吃的什么。
  “在来之前,圣人早就与我言语了,前唐时的太宗之败,隋炀帝几次征伐,别看我大老粗的,其实还认识一千多个字呢,也听了不少的历史故事,不会小瞧高丽人的!”
  周奎一本正经地说道,随即又颇为兴奋地说:“高丽人一向畏威不畏德,擅长守城,契丹人都奈何不了!”
  “但,我与你说,咱海龙军不怕,看见没,那黑洞洞的口子,都是特别安置的火炮,铜的,这要是一炮下去,哪个城能守得住?”
  闻言,张辰随其指向,看着那一门门的火炮,随即就有了信心。
  听闻坚固的金陵城,就被其轰开的,那可是两丈厚的城墙,就凭借着开京的城墙,绝对是抵挡不住。
  这也是为何少府寺如此强硬的由来,只要压下高丽,迫使其臣服,那么金山、济州二地,就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地,发展自然更加的迅速。
  况且,高丽国内,金银矿产是极为丰富的,这对于少府寺来说,可谓是又一笔利益了。
  “只要打下开京城,偌大的高丽,自然就会屈服了!”
  “其援兵呢?”周奎沉声道:“打下开京容易,就怕各地的援兵围城,咱这几千人,可守不住。”
  “这你就放心吧,高丽国与咱们大唐不同,其各地,虽有官府,其实等若是一个个藩镇,贵族把持地方,如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贞州柳氏、平州朴氏、平州庾氏、广州王氏等,国王掌控之地,也不过是关内道、京畿,西京等几道罢了,不足为虑!”
  “只要咱们速度够快,让其屈服,朝贡,这样一来,就完成了目的了!”
  “要是那么简单就好了!”周奎摇摇头,高丽与高句丽一字之差,虽然自然不同,但高句丽的名声太过于响亮,哪怕周奎再有信心,依旧显得有些忧虑,不复刚才的自信。
  开京,朝堂之上。
  经过数日的争辩,虽然汉臣们极力的辩驳,但依旧改变不了结果,王昭的耐心也渐渐耗尽,更偏向于直接将汉民交与契丹人。
  “好了,诸位,就这样吧,选个好日子,将这群逃亡的贱民交与契丹人,至于唐国那边,他们本就理亏,不用理他们就是了!”
  王昭气定神闲地坐在王座上,随口宣布道。
  这本就是一件小事,若不是唐国使臣无理取闹,恐怕早就解决了。
  而且,通过这件事,王昭发现,这几年来,唐国在国内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甚至,经过他人通报,耽罗岛,也就是济州岛,如今越发的繁荣,成为有名的养马盛地,听闻有马数万匹。
  对此,王昭可是垂涎欲滴,当初为了五百匹契丹人,可是直接封了御商,如今眼皮子底下就有数万匹,看上去还唾手可得的样子,怎能不让人心动。
  “耽罗岛,你们听闻过吗?”王昭随口问道。
  “陛下,那是唐国的海上养马地,有马数万头,其本就夺自我国!”有贵族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立马说道。
  “其本为耽罗国,后被唐国所得,列为养马之地,有民数万,兵数千,可谓是固若金汤!”
  双冀看到国主这般问了,他哪里不晓得其意思,不由得轻声说道,语气略微加重了一些,希望国主知难而返。
  可惜,往往事与愿违。
  “是吗?距离海阳道多远?”王昭兴致颇高地言语道。
  “约莫一百多里,数个时辰就能往返,其岛草原广阔,土地肥沃,最是适宜养马了!”有人迫不及待地说道。
  “这般吗?”王昭摸了摸胡须,意犹未尽地感叹道,然后看着诸位大臣一脸严肃地模样,他继续问道:
  “听闻唐国占据中国半壁江山,不知其与宋国相比,更为如何?”
  高丽朝贡与宋国,直到后来契丹南下,又赠予了鸭绿江以南的地方,所以又认辽国为爸爸,此时依旧奉中原为主,想联宋抗辽。
  宋国的强大,鉴于一贯以来的中原的强势,高丽直接认为其与辽国不分上下,对于唐国颇有些看不上眼。
  “唐国具体的情况未知,但其国半分天下,雄兵数十万,兵力与宋国相比,虽然弱一些,但其水师,却是冠绝天下,不可不防啊!”
  双冀感觉国主的思想有些危险了,连忙劝说道,对于高丽,他知根知底,哪怕与吴越国相比,也是相差甚多的,与几乎一统南方的唐国为敌,真是自取灭亡。
  “水师厉害吗?”王昭摇摇头,这才言语道:“那就算了,咱们的水师一直荒废不堪,就不要自取其辱了!”
  “陛下圣明!”大臣们松了一口气,跨越大海去夺岛,对于目前的高丽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马匹虽然让人眼红,但还是要理性的。
  “陛下,大事不好——”突然,有宦官跪在门外,高声喊道。双冀感觉国主的思想有些危险了,连忙劝说道,对于高丽,他知根知底,哪怕与吴越国相比,也是相差甚多的,与几乎一统南方的唐国为敌,真是自取灭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