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1016

  “要是县老爷不征辟呢?”突然,有个二十来岁的读书人,握着一把破旧的纸扇子,问道。
  “你可以去别的县啊!”张鱼随口道,待见那是一个读书人,这才认真说道:
  “你们不在官场,不知晓,朝廷明文发令,地方六房书吏,有秀才,必须用秀才,缺失太多,县老爷可是挨骂,影响仕途的!”
  “举人试又如何?”读书人继续问道。
  “举人试是在府里考,在十月初,县里的秀才若去,县衙会赏赐盘缠!”
  张鱼谈起举人,突然正襟危坐,正经地说道:“举人老爷可了不得,他们可算是真正的官身,入官场,最次的,也得是县丞、主薄,县判,好的,甚至能去往州衙,担任录事参军等职位,州判也能当得,其过几年,就是一个县令了!”
  “若是官运亨通,入国都,当六部尚书也不可能!”
  “而且,朝廷规定,只有举人才可参与进士,这才是稀罕的,中了进士了不得,了不得……”
  甲长在那边感叹着,读书人则抽身离去,快步回家,瞬间汗流浃背。
  “咯吱——”飞快的打开院门,只见宽敞的院中,几个大汉正穿着短衫,用石头磨刀,嚯嚯嚯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一让的鸡鸭惊作一团。
  “三弟,怎么了?”其中一个胸毛摆露的大汉,抬起头,看着喘着粗气的读书人,不由得问道。
  “二哥,几位兄长,杀周边年之事,咱们不急于一时!”
  “三弟,你是糊涂了吧!”大汉站起身子,大声道:“在路上,可是周边年这小子偷了咱家的钱,以至于让老汉气死了,此仇不报,不共戴天,咱们好不容易请了几个族里的兄弟,可不能耽误了!”
  说着,其双目如虎,满是凶悍之气,可见这件事对他的伤害之深:“老大待在军营,轻易不能动弹,咱去杀了他,就逃到洞庭湖中亡命,只要能报老汉之仇,咱死了也成!”
  马瑛饮了一口井水,见到兄长一副凶悍的模样,这才继续说道:
  “二兄,我不是你们不报仇,只是让你们过一段时间再说,我有办法让他死去!”
  随后,其将甲里见到的告示,以及甲长说的东西,他一五一十地述说起来,最后总结道:
  “几位兄长供我读书,正是用到我时,只要我考中秀才,到时候去县衙当书吏,有的是法子弄死周边年这个滚蛋,而二兄你也不用亡命天涯了!”
  “可是真的?”二种咽了口唾沫,不可以置信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已经求证过许多人了,秀才的待遇就是这般,只要我有了关心,咱们就谁都不怕了,无论是报仇还是干嘛,都不用怕!”
  马瑛信誓旦旦地说道:“周边年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哪怕他勾结到了里长也无用,我照样能弄死他,就凭借官身!”
  “三弟,你有把握考上进士吗?”
  “我在蜀地求学多年,这点本事还是有点,况且,湖南丁口缺乏,文风不盛,把握很大!”“三弟,你是糊涂了吧!”大汉站起身子,大声道:“在路上,可是周边年这小子偷了咱家的钱,以至于让老汉气死了,此仇不报,不共戴天,咱们好不容易请了几个族里的兄弟,可不能耽误了!”
  说着,其双目如虎,满是凶悍之气,可见这件事对他的伤害之深:“老大待在军营,轻易不能动弹,咱去杀了他,就逃到洞庭湖中亡命,只要能报老汉之仇,咱死了也成!”
  马瑛饮了一口井水,见到兄长一副凶悍的模样,这才继续说道:
  “二兄,我不是你们不报仇,只是让你们过一段时间再说,我有办法让他死去!”
  随后,其将甲里见到的告示,以及甲长说的东西,他一五一十地述说起来,最后总结道:
  “几位兄长供我读书,正是用到我时,只要我考中秀才,到时候去县衙当书吏,有的是法子弄死周边年这个滚蛋,而二兄你也不用亡命天涯了!”
  “可是真的?”二种咽了口唾沫,不可以置信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已经求证过许多人了,秀才的待遇就是这般,只要我有了关心,咱们就谁都不怕了,无论是报仇还是干嘛,都不用怕!”
  马瑛信誓旦旦地说道:“周边年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哪怕他勾结到了里长也无用,我照样能弄死他,就凭借官身!”
  “三弟,你有把握考上进士吗?”
  “我在蜀地求学多年,这点本事还是有点,况且,湖南丁口缺乏,文风不盛,把握很大!”
第七百二十七章
晋陵县
  秀才试,乃是步入官阶的重要一步,只要是心有所望的读书人都会珍重,再三谋划。
  尤其是对于江南这种文风昌盛的地方来说,能够在不中进士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读书应有的收获,一下子就得到了大部分寒门士子的拥护。
  正因为如此,萧善文就任常州晋临县县令一职,就显得格外的顺利。
  得到了地方上的寒门士子的拥护,那么盘踞在地方上的豪族就不足为惧了,无论是编查户籍,还是料理民事,都一如既往的顺利。
  “江南之地,果真是富庶至极!”
  坐在酒楼之上,萧善文回想起自己考中进士,又进翰林院,再观政,在外放为官,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光荏苒,真是难以置信。
  如今他贵为一县县令,俗称的百里侯,可谓是大权在握,只要再好好经营几年,再升任州衙,就顺理成章了。
  十年内,回到中枢,担任六部,亦或者两省部官,这是他的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入政事堂,成为宰相。
  “县尊,晋陵县可是江南极为富庶之地,虽然州县同城,有些干涉,但对于您来说,可是上好的资历!”
  一旁的幕僚也连忙赞叹道,望着街道上拥挤的人群,以及其身着绸缎布匹的富庶场景,不由得羡慕道:
  “听闻常州四县,丁口赋税在江宁府也是前三的,尤其是读书人,更是数不胜数,这次秀才试,若是晋陵县多出几个秀才,这对于县尊来说,也是有极大的利处的!”
  说着,他不由得羡慕地看着眼前这个三十来岁,儒雅气质的男人,果然有好背景,又是进士身份,升官简直不要太容易了。
  而他,不过是区区幕僚,只能等其高升后,等其提拔,毕竟进士为官虽然是主流,但也需要其他来的选拔来配合。
  闻言,萧善文淡淡一笑,望着鳞次栉比的县城,人潮人涌的街道,他想到得意之处,不由得摸了摸胡须,笑道:
  “某出任这般上县,也是命中的福分,自然要好好治理一番,梳理民风才是!”
  “前不久,政事堂刊发制令,要求地方州县必须督促婚配,凡男十八,女十六,需倍税之,晋陵县则有些难了,商贾众多,他们可不畏惧赋税,宁愿多拖几年,也要好好嫁女!”
  萧善文想到这里,也不由得头疼起来。
  常州自古以来就是个富庶的地方,江南水乡环绕,一年两收,家家养蚕缫丝,别的地方还在为吃饱肚子还挣扎时,他们已经开始想要更好了,各处酒楼客栈数不胜数。
  拿他饮酒的三层的酒楼,在晋陵县,就不下数十处,走在街道上,都能闻到酒曲的香味,他不自觉的就上楼饮酒了。
  所以,罚钱来督促婚配,对于别的地方管用,但对于常州百姓,却只是挠痒痒,效果不大,让他这个县尊头疼。
  除此之外,晋陵县还与其他富庶的地方一样,热衷于诉讼,延请讼师,晋陵县不过两三千户,但讼师就超过百人,比县衙的胥吏还多。
  晋陵县的判官自然苦不堪言,但他这个县尊,也是要进行最后审核的,以防纰漏。
  更别说,这里重男轻女,溺婴现象极其严重,在对于以儒治民的萧善文看来,这是极为泯灭人性的举措,更是不符合朝廷鼓励丁口滋长的策略,打压定是要做的。
  所以,摆在他眼前的,就是鼓励婚配,抑制溺婴,移风易俗,改掉诉讼之风。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难事啊。
  “县尊勿忧,这些事情,总归还是有办法的!”幕僚无奈,宽慰道。
  “待多一些秀才、举人,让他们以身作则,希望他们能说服那些豪右大姓吧!”
  萧善文自然看得出秀才举人试的好处。
  其就只有一点,将那些热衷于仕途,又饱读诗书的读书人,纳入到朝廷的体系之中,在百姓之中,平白无故的就增添了一些朝廷的人。
  他们就是朝廷的触角,半个身子在朝廷,自然维护朝廷的利益。
  况且,不出所料,这些人又大半是地方上的体面人,有了他们的支持,县衙的政策,自然推行的更方便一些。
  饮了几杯酒,两人就叹了口气,回到了县衙,地方官难为啊!
  却说,在这片街道上,一向是百姓们乐意的地界,顶头就是一个寺庙,旁边都是吃喝玩乐的场所,尤其是数十座大大小小的酒楼齐聚此地,酒香味不绝,弥漫了整条街。
  常州的百姓口袋里都有几枚铜钱,嗅着酒香味,饮几杯酒,再好不过了。
  若是家里穷的,也乐意来此,嗅着酒香味解解馋,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甚至那些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乞丐们,或者贫民,也喜欢来这里,尤其是各家酒楼的后院,如同苍蝇一般齐聚这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李大同忍着炎热的太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直搓了一把泥出来,他也不嫌弃脏,直接在衣服上擦了擦,眼巴巴看着那飘香的酒楼后院,咽了口唾沫。
  终于,“咯吱”一声,浓厚的酒香味飘了出来,只见几个大汉,抬着木桶,直接放置到了地上,看着蜂拥而至的众人,其中,一个大汉不屑地说道:
  “你们也晓得规矩,咱庆春楼一向心善,这些酒糟本可以变卖的,但考虑到诸位衣食不保,所以就拿出来与你们,要知晓感恩,不要乱来,晓得不?”
  “多谢庆春楼东家赏赐!”李大同与许多衣不蔽体的乞丐一样,连忙拜下,喊了好几次,其几个大汉才满意而去:“只给你们一刻钟,桶不要弄坏了!”
  待其人走后,数十个乞丐连忙跑过去,对着数个木桶中的酒糟,大手抓吃起来,好像好几天没吃饭一般,不敢停歇。
  李大同看着一片红色的酒糟,忍不住大口吃弄起来,狠狠抓一口入嘴巴,细细地闻了几下,鼻腔中满是酒香味。
  不知过去了多久,他肚子已经撑的圆滚滚的,再也不想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