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1016

  “我愿意——”
  “我加入……”
  钱财诱人,那些将校们不屑一顾,但那些底层的兵卒却忍不住,这个时代,哪有不喝兵血的将领。
  名将,与不喝兵血是两码事,军中的将领,基本上没有道德上的完人。
  而且,这样的人,也不会让上面放心。
  所以,在这个时代,当兵是痛苦,除了战争的痛苦外,疾病,军法,将领严苛的处罚,辛辛苦苦拼命而得的功勋,也会被冒领军功,而被克扣钱粮已经算是习惯了。
  好男不当兵,并不是假话。
  这时征兵,除了活不下去的,基本上都属于强制服兵役,囚犯,流民,以及那些被殃及无辜的壮丁。
  漳泉的富庶,与这些当兵的相关不大。
  一颗梨,一筐筐铜钱,就让这群清源军投降了,只有将领们颇为不服。
  陈兵很高兴,但光是加入还不够,还需要打散队列,重新进行组织,所以,他继续说道:
  “都头以下的军官,将由比武产生,公平公正公开,绝对没有猫腻,只要你有本事,就能当官。”
  这句话的杀伤力,更大。
  安稳十几年的清源军,早就已经固化,又没有仗打,裙带关系密密麻麻,所以一官难求。
  这是和平时期可以预料的。
  “这叫挖根基!”陈兵笑着说道:“空有高官,而无底层兵官,看你们还怎么指挥。”
  一场大比武,将原先的组织结构完全大打散,各低级军官,对于陈统军,还是十分拥护的。
  第二天,陈兵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往建州,五千清源军,五千金山军,一起出征,场面十分浩荡所谓兵一过万,无边无际。
  福建,得名自福州与建州,与安徽的安庆与徽州是一样的,当然,此时的安庆,叫做舒州。
  建州,后,又名建瓯,建宁府,简称芝,介武夷山脉与鹫峰山脉间,乃是福建北面的农业之地。
  在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建立殷国,可见其地位。
  历史上一直作为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十大进士县之一。
  此时的建州,被南唐安置为忠义军,驻兵数千。
  只可以,建州屡次遭受兵灾,城池修缮不及时,只有孤零零的几座鼓楼,以及矮小而又残破的城墙,令人看不过眼。
  “这可是丁口十数万的大城,怎么就这样一副模样?”陈兵看着这番景象,不由得称奇,“按理说,这里也被当做都城,不至于如此吧!”
  “回禀统军,泉州城经过加固,才不过一丈八,闽地承平日久,早就忘却了战争,如此也算是常理了!”
  一旁,射声司的人作为向导,轻声解释道。
  这深山里的小城还比不上北方战乱之地。
  城墙内外大片低矮陈旧的建筑,没有城墙的看护,这些赤裸,裸暴露的百姓房屋,无异于待宰的羔羊。
  衣衫褴褛的百姓,与唐军衣甲鲜明的队伍,对比强烈。
  “回禀将军,伪国对于此地剥削,一向甚重,又鄙视其为南蛮,自然更不会客气,虽然建州虽然历来富庶,但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如今就成了这般模样,大量的逃户,已然进入了武夷山。”
  “咚咚咚……”节奏明快的鼓声在伴奏,前面一个士卒的腹前挂着只小鼓一边走一边敲,一列列整齐的步兵“咔、咔、咔……”地踏着脚步声列队行进。
  鼓声节奏快,脚步声慢,两种声音相得益彰听起来虽然略显枯燥、却很好听。
  这座小城外,仿佛瞬息之间布满了军队。
  十几年了根本没有外界的军队打到这里来,百姓们可能还没充分意识到武力的危险性,很多人居然在路边来看稀奇。鼓声节奏快,脚步声慢,两种声音相得益彰听起来虽然略显枯燥、却很好听。
  这座小城外,仿佛瞬息之间布满了军队。
  十几年了根本没有外界的军队打到这里来,百姓们可能还没充分意识到武力的危险性,很多人居然在路边来看稀奇。
第四百九十五章
再下一城
  建州城上,望着居群宅而不乱的伪国军队,忠义军节度使冯义忠,身材魁梧,但此时却心生胆怯,望着这无边无际的军队,再旺盛的胡须,也拯救不了他的内心。
  “藩帅,这该如何是好啊!”建州刺史乃是一介文人,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心中着实慌乱,甚至不敢露头,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冯义忠,希望能得到答案。
  “老子怎么知道,就这几千人,怎么能守得住!”冯义忠拍了拍手,大声嚷嚷道,心中的烦闷,溢于言表。
  建州是个军州,何为军州,就是在在边塞和关隘之地,比如潼关,这样的要紧地界,建高城,驻兵,一切以军法治民,以军队为首,民政为要。
  赵匡胤的八百军州,就是这个道理,包括了州和军。
  所以,在重文抑武的南唐,建州刺史得向冯义忠请教。
  “尔等听着,此乃大唐之土,快快退却,不然等大军到来,杀你个片甲不留。”
  低着头,看着一望无际且气势汹汹的敌军,冯忠义心头一颤,大声地喊道,只是其中的底气,外强中干,着实令人好笑。
  “这建州,倒是着实有趣!”陈兵看着畏手畏脚的建州兵卒,又看了一眼缩在门窗内,不住张望的百姓,笑道:
  “这样的军队,以及这样的百姓,何愁不下建州呢?”
  射声司的人不屑地说道:“这冯忠义,文武不全,只会捞钱,这建州在闽地,之前可算是有数的大城,光城内外,就不下十万,其他各县加在一起,超过二十万,但,就这样,经过他的霍霍,逃亡武夷山与鹫峰山的百姓,就有数万。”
  “其能担任藩帅,恐怕名字占据了一半原因。”
  “哈哈哈哈!”陈兵笑了笑,说道:“所言有理,不过,这样的人再多一点还是好的,咱攻下来,也是便意的。”
  对于这样的高城,陈兵毫不在意,人心不在,兵卒无战心,攻下来,毫无压力可言。
  “派人去喊话,就说我国本大唐正统,尔等被徐氏蒙骗,情有可原,只要顺应大势,归顺正统本源,就饶尔等一命。”
  很快,城头上的众人就听得这样的话语,一时间面面相觑,齐看向冯忠义,这个魁梧的藩帅。
  “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冯忠义连忙宽慰道:“我已经派人去朝廷求救,只需要坚持几日,就可安全。”
  “而且,咱们这两千兵卒,再加些许壮丁,就有四五千人,这兵法上不是说了吗,十则围之,城下这敌军,可有三五万吗?况且咱们粮草充足,坚持个七八日还是没有问题的。”
  话虽如此,但众人心中还是没底。
  这城下军队虽然没有三五万,但过万还是有的,这城中兵卒,别人不清楚,他们这些当官的难道是傻子吗,自然一清二楚。
  况且,这些伪国军队,可是拿下了泉州城,这可是新修的大城,守兵过万,就被拿下了,这建州城之前虽然也算是威武,但如今哪有大城的气势。
  所以,他们着实没有信心,心里头打鼓,投降的心思就有了。
  冯忠义眯着眼睛看着城下有条不紊的军队,心中如同一团乱麻。
  有心降吧!可却是一撮尔小国,失了面子。
  不降,很有可能尸首异处,全家倒霉。
  “真是难为啊!”冯忠义嘀咕一声,实在想不出来,就派人留下守城,自己就回府歇息片刻,让美娇娘伺候一下。
  “对了,军纪方面还要要求一下,咱们金山军,本就严律,但,那群清源军可就不一定了,你们宪兵须认真对待,严防出现漏洞。”
  安营扎寨是一个将帅的基本素质,就连啥文化都没得蒙古人也清楚,必须将军队驻扎在水源处,高岗处,远离森林,而陈兵自然清楚。
  只不过,这些活基本上属于辎重营的,他只需要挑选一下场地,就没事了,其他的就交给专业人士。
  “诺——”一个浓眉大眼的大汉走了出来,看样子就很严谨,令人放心。
  “全军修整,该吃该喝,半个时辰后,一起攻城!”陈兵大声吼道,气势十足。
  全军欢呼,行走了大半天的路,终于可以歇息了。
  于是,清源军们刚一屁股坐下,就看见辎重营的兄弟们任劳任怨地扛起锹,抡起铲,开始安营扎寨,忙活起来,这才刚急行军结束,就如此辛苦,让清源军的几千人目瞪口呆,还以为是它们不受将军待见呢。
  “这伙兄弟真是命苦啊!”清源军的人乐在悠闲,坐在地上休息,看着人家忙活着,不由得感叹道。
  “哼,人家专门干这个的。”一旁休息的金山军兵卒,冷笑一声,说道。
  “这怎么说?”有人好奇道。
  “他们是辎重营,发放钱饷,安营扎寨,煮饭做菜,购置绒服,都是他们的伙计,虽然辛苦,但人家却不上战场,饷钱也多,功劳一样领,没有点关系,还进不去呢!”
  “瞧见那群黑面神,胳膊上带着黄带子,四处溜达的人没,他们可是宪兵队的,平日里连统军的话都能頂,有事没事就找毛病,一言不合就打屁股,咱们这金山军,一个月就得折掉几十根棍子呢!”
  吃喝的休息的时间,清源军与金山军的将士们,开始了初步的接触,除了有些言语不通外,就没有别的毛病。
  陈兵居高临下,抬眼一看,太阳已然从日中而下,吃饱喝足,是该动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