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1016

  如此这般,皇帝的心思终于欢快了,他伸了伸懒腰,笑着说道:“有了如此利器,攻克城墙只是等闲,焉能不复大唐伟业?”
  “臣等有幸见此盛世,真是三生有幸!”所有人都跪下,欢呼道。
  “如此神器,岂能无名?请陛下赐名!”吴青挺会来事的,见到时机氛围都到了,该是让皇帝威风的时候,所以立马高声道。
  果然,皇帝欣喜,笑道:“此器乃朝廷重器,昭示大唐天命未减,其声又恍若惊雷,就唤作天雷大将军,惩治那些僭越之辈!”
  又是一阵夸耀后,皇帝吩咐道:“所有人,都把嘴把严实了,不要说出去!”
  “诺——”
  其实,这些人也没见过火炮,只见效果,哪怕宣扬出去,也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以然。
  他强调不要泄露,却起反作用,传的更广泛了,震慑作用极大,天雷大将军,这个名字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随后,李嘉再次接见了黄德彰,说道:“这几门炮,就够了,不用再造,让军械司的人有序迁移到长沙城!”
  “这座岛,如今,也太小了,不够大,只能容纳千人,军械司没有万人,是不够的,对于统一天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诺!”黄德彰应下,抬起头,犹豫地说道:“陛下,咱们工匠都是贫苦人,迁移到长沙,家资不够……”
  “小事尔!”李嘉随口说道:“告诉他们,每人到长沙后,将奖励一座房子,每户补贴十贯钱,让他们认真干!”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黄德彰欢喜地应下。
第四百四十三章
秀才(上)
  九月份,轰轰烈烈的秀才考试开始了。
  由于属于初次考试,秀才有县试、州试、府试,各地县设教谕,府设学政。
  学政倒是好找,翰林院找几个就罢了,整个大唐,也只有六府,分别为长沙府、荆南府,湘西府,岭东府,岭西府,以及承天府,六个翰林就可以胜任,而且,也不一定是翰林,也可以是别的官吏,只要学问好就行了。
  各县的教谕却是难找,全国上百县,只有等举人出现,就可上任了。
  县试定在九月初十,由县令亲自考选,选出三十个名额。
  三十人再去州试,再同其他县竞争,从而出三十人,最后则由学政监考,选拔秀才,以一府县数定额。
  在公开售卖的邸报上,已经将流程述说的清清楚楚,而且,只要是家世清白,三户清白人家作保,即可参与。
  对此,秦谨言一清二楚,了熟于胸,自从广州归来,无时无刻地想立刻成为秀才,举人,若是学问增进了,还可以去参加进士。
  自从在广州落第归来,父老乡亲们虽然对他依旧是恭敬有加,毕竟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但在那些乡绅眼里却多了一份疏远。
  在他去往广州之前,封州城的钱家,钱老爷,就对他亲近有加,甚至表示会将最貌美的三娘嫁与他,所有,科举的失利,对于他而言,不仅仅是前途,还是人生。
  这些时日,他一直在家与父亲进行研讨学习,对于科举的流程研究多日,书也读了许多,文章也精进了许多,他自觉秀才已不再话下。
  不知不觉,笑容也添了许多。
  “大郎!”刚出院子,准备去县中买些书本,突然就见一个短衫的少年拎着两条大鱼走了过来。
  “多日不见,越发的卓尔不凡了!”
  “连生,怎么又送鱼来?学问可曾精进了?”秦谨言看着两条大鱼,不仅不欢喜,反而皱起眉头,质问道。
  胡连生摸了摸头,笑着说道:“这些时日,多亏了大郎和老师照顾,自觉学问精进了不少,而且,科场规矩也懂了不少,于是就去河中,捕了两条肥鱼,孝敬老师!”
  “秋高鱼肥,正是吃鱼的好时候!”
  “把鱼放进屋里,今日正好我欲去县中买书,你就和我一起去吧!”
  此人乃是他父亲的徒弟,也是他的邻居,从小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前番去往广州,他家都是借钱才往,更何况更加穷困的胡连生了,只能作罢。
  今次秀才,他们师徒三人,将一同而去,也算是一场嘉话。
  “好嘞!”胡连生嘿嘿一笑,他不过十八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对于去往县城,也是欢喜。
  “穿上这件,你可是读书人,穿短衫可不行!”秦谨言将自己的一件旧长衫与他,笑道。
  “大郎!!”胡连生有些感动,连忙换上,转眼的功夫,一个皮肤微黑的瘦小郎君就出来了,真是人靠衣衫,马靠鞍。
  “走,咱们去往县城!”两人穿着长衫,模样端正,人来人往,人多瞩目,正巧遇到牛车,省却了几里路,来到县城。
  由于正处太平时分,城里虽然人少,但却自有一分热闹景象,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宽窄的街道,倒是合适。
  县城中的文风不盛,书肆也不过只有两三间,来往的读书人也甚少,两人同时到来,让书肆老板惊喜了一回。
  “不知两位郎君所为何书?本店虽然不大,但应有尽有!”书肆老板也是个读书人,只是沾染了市俗之气,有些市侩,但却与普通商人相比,着实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可有今科进士的文章选集?”秦谨言问道。
  “郎君好眼里,咱前两日才进来,这不是秀才试快开始了嘛,好多人催着!”老板一脸凝重地说道:“亏得两位来的早,今次只剩下两本,是我从京城好不容易弄来的!”
  “原本每本六贯钱,如今见两位心中欢喜,只需五贯!!”
  “五贯!?”吴连生大吃一惊,这在乡下,都可以买二亩田了,足够五口之家,过上大半年的好日子!
  一张纸才两文钱,眼前这本文集,也不过是百来张,只是添上进士的名,就增了近十倍。
  “可以!”秦谨言点头道:“我们只需一本即可!”
  忍着心中的痛楚,秦谨言从怀中掏出五张一贯钱的钱票。
  “恭祝两位郎君连通三试!”老板笑着说道:“到时候,位处同学,还望诸多照料才是!”
  秦谨言拱了拱手,肉痛地将吴连生拉出了书肆,说道:“这本选集,你先回去抄录一份罢了!”
  “大郎!”吴连生越发的感动起来,只是有些不解,问道:“咱们考秀才,为何要买这些进士文章?”
  “你就有所不知!”秦谨言说道:“县试、州试、府试,三关,州县都是以知县、知州监考,审核,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再不济也是饱读诗书之辈,我们多习一些进士文章自不会错!”
  “关键是,府试,乃是一府学政考取,必是老翰林充任,进士文章端正平实,正是其等所学,咱们正可投其所好,方能一举过三关,成为秀才!”
  “整个岭东府,只有一百二十个秀才,分摊下来,每县不过二三人,何其少也?若不钻研,岂不是希望更大一些?”
  “言之有理!”吴连生感叹道,若不是秦兄说了,他还真不知晓,里面有这些道道,真是孤陋寡闻了。
  “大郎,大郎?”这时,他突然发现,秦谨言双目失神地盯着前方,好似木头一般。
  他抬眼望去,斜对面的胭脂铺,几个穿红戴绿的小娘子,正巧笑嫣然地选着胭脂,而秦谨言的目光,直盯着一位青衫的小娘子,难挪移一步。
  “哎!”秦谨言叹了口气,收回目光,说道:“那青衣女子,乃是钱府钱三娘,极为美艳,钱府曾与我言过,若是中了秀才,就许配与我,不曾想……”
  “哎!”
第四百四十四章
秀才(下)
  “大郎,些许女子,勿要放在心上,我等需你功名为重!”吴连生也同样叹了口气,自古红颜祸水,古人果真不欺我。
  刚才秦兄斗志高昂的谈起秀才之徒,如今又因一女子,就失魂落魄,真是太可惜了。
  “大郎,若是中了秀才,你就可进县衙,任一房主事了,这可是从九品的官,虽然小,但也是仕途!”
  “钱府虽然富庶,但也不过是一介平民,不也要匍匐在你脚下吗?肯定会将钱三娘嫁与你的!”
  “若是中了举人,用不了几年,就是知县,与那些进士相比,也差不了多少!那可真是光耀门楣了!”
  “对,你说的对!”秦谨言回过头,认真地说道:“若我果真中了秀才,在县里地位就不差他钱府几分,而且,还可为官,到时候怕是钱府求着我娶了!”
  “连生,咱们一定要中秀才!”
  “嗯!”吴连生重重地点头,两人相视而笑,眸中满是对未来的渴望,对于命运改变的渴望。
  胭脂铺。
  “三娘,那个不是要娶你的秦谨言吗?”一个绿衣女子,戳了戳稚嫩的钱三娘,调笑道。
  “哪里呢!八字还没一撇呢!”钱三娘有些害羞,虽然这话出自父口,但却不曾应下,媒妁之言,并没有如此轻易就许下。
  “这次听闻考秀才,这位秦郎君可很有可能看中,瞧他一表人才,倒是配得上咱们的三娘!”
  “呸,咱们三娘的模样,可是远近闻名的,秦家只是区区一个平民,又怎么配得上咱们的三娘!”这时,一个体态丰腴的少妇插话说道,似乎看到了秦谨言两人,故意大声说道:
  “咱们三娘,又端庄,又可人,只有官人才配得上她,那些平民,门无三尺高,连咱们家的门槛都配不上!”
  “姐姐!”钱三娘瞧着姐姐说话,终于看到了秦谨言,低着头,牵扯这可是衣袖,企图阻止她继续说道。
  “秀才其实也不低,见官不拜,免除徭役,还能去县衙为官呢!”有一人没看到秦谨言,尝试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