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016

  “那我们选择长住吧!”萧善文终究还是决定留下来,这里平和热闹的场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况且繁华的很。
  “那就好,你待会把丁口报上,让保长与你们登记,我还有事,若是找我,就去往大街上,倒数第三间就是我家,平日里安分守己,有人找你们麻烦,就去寻我便是!”
  里长说完,就直接离去。
  随后,萧善文就与保长沟通,将一家的情况报了上去。
  “萧先生,一般情况下,这家仆是不算丁口的!”保长提醒道。
  “他们跟我从扬州至岭南,千里迢迢也不放弃,自然也算是我的一家人,保长记上便是!”
  萧善文手中拿捏了一颗银豆子,放进保长的手中,后者瞬间笑容满面:
  “既然如此,那便算一家人了!”
  兴许是钱的因素,保长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与他细说起来:
  “咱们这,每户都会有户牌,户薄,若是丢失损坏,就与我说下,需去往里长那重新登陆造策,麻烦的很,也废钱财!”
  “隔三差五的,皇城司、金吾卫,都会查访,若是没有户牌与户薄,免不了一番受苦,这是暂住的牌子,等户薄与户牌下来之前,暂且用一番!”
  “里长是禁军出来,姓王,在征占城时受了伤,就来到咱们这成为了里长,许多同袍还在军中,人脉大的很!若是有难解之事,可以求他,他是个热心肠的人!”
  “我是保长,管着咱们这十来户人家,里长则管着十保,上百户人家;里长之上,就是甲长,从九品,也算是官了,就是过上几年就能去县里,成为六房中的老爷;
  甲长下,有三名随员,处理民事纠纷,缉拿盗匪、摊派徭役、征收钱粮。与他们见面招呼,算是最勤的了!”
  没有想到,一下子就能得到如此多的消息,萧善文顿时觉得钱财没有白费,笑着送客离去。
  “未曾想到,这京城倒是严密的很!”萧从文沉声说道:“一路走来,竟然未见几个乞儿,路面也是齐整,干净,不愧是岭南首府!”
  “京城严密,自然代表着安全,我等的安危自然有了保障,朝廷布置如此细密,这大唐,真的不容小觑!”
  萧善文沉声说道。
  “这唐国,大有可为?”萧从文惊讶道。
  “大有可为,确是大有可为,在这乱世,也是一方乐土吧!”萧善文觉得这大唐潜力很深,弄不好会有惊喜,考取科举之心越发的旺盛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兴科举(完)
  神武元年,四月初六,大吉,宜婚姻嫁娶,出行。
  萧善文已经三十有五,之前也参与过南唐的科举,不过其规矩继承自前唐,达官贵人干涉其中,哪怕他有些才能,也未能通过这十几人的进士名单。
  非进士无可高官,明经科只能徘徊于底层,没有丝毫上升的机会,进士一科独大,自然成为了事实,霸科之名,人皆知之。
  还未到四更,家中自然已然备好了墨、笔、砚,已经盖的被子,衣物,杯子,书箱,干粮,以及一些常备的药。
  萧善文坐在书房中,正不断地书写着大字,来缓解心中的紧张,但他好歹也参与过科举,所以只有紧张罢了。
  家中的仆人连走路静悄悄的,都怕惊到了了大老爷,要是耽误了科举,这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咚咚咚——
  “进来!”萧善文猜都不用,就知晓是自己的弟弟,停下笔,笑着说道:“是不是初进科场紧张了?”
  “哪——有!”萧从文连忙摇头,说道:“今次科举已然传出消息,至少录取百人以上,小弟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科考的消息十天前就放出来了,这次考取,李嘉取消了明经这个简单的分类,明算科与进士,再添了一个废除多年的明法科,三科并列,从而选出心仪的人才。
  其中,进士科规模基本上在百人左右,明算科则也有四十人,明法科也有四十人,总数大概在两百人左右,然后进士科前十名,明算与明法前四名者,都可进入翰林院,为国储才。
  此时虽说没有非翰林不为宰相的说法,但也已经成为了惯例,所以李嘉为怕人死政消的情况,特地将明算与明法的前五名,添进了翰林院。
  所以此次科考,进士科至少有一百人可以录取,机会算是很高了,萧从文心中对于岭南文人的才学,心里头很是不屑。
  “此次我报了进士科,你也报进士科,必要中榜!”萧善文秀气的脸上满是坚毅,让萧从文也不得不硬气起来。
  “大哥放心,此次必中!”
  兄弟俩相视一笑,心中的紧张消失大半。
  “郎君,时间差不多了,四更了,该出发了!”门外的仆童出声提醒道。
  出了大门,萧氏兄弟来到了坐着驴车,来到了里长家,此时已经有了几个书生,同样是参与科举的模样,相见行礼。
  之后,里长又带着几人,来到了甲长的官衙,虽小,却站满了人,粗略的估计,约有百来人,不只是本地的,还有住客栈的考生,都是由甲长带领。
  “诸位跟与我,今次由我带着大家前去,甲中出了进士,我也与之荣焉!”
  甲长黑的脸,若非举着火把,在夜间就没了身影,幸亏声音洪亮,众人心里安生了不少。
  虽说坊被废除了,但众人沿着各坊的通衢,直接可以走上皇城,举着火把,众考生或是坐车,或是扶持,除了脚步声,别与他响,就连犬吠声都无了。
  此刻东方犹未明亮,但晨曦已微露,恍若片轻纱披洒,一行人坦然行在街道中央,两边全是呵斥马匹的声音:许多轻裘肥马的富贵举子,身边的仆从高高低低举着火把,在官街鼓参差有声中,有说有笑地向宫城而去,显然,他们是勋贵富户子弟。
  到了宫城前时,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但由于有灯笼做城的进士、明算、明法,三个入口处显而易见,倒也不容易弄错,除非不认识字……
  高大的城墙下,参加进士、明算、明的举子,无论是锦绣衣衫、趾高气扬的,还是麻衣如雪、满面风尘的,或自己或仆人扛着挑着各种物什,足足有五千余人,拥堵于城门前,排好了队伍。
  但众人却不敢喧哗,因为那些禁军们身着铠甲,目光狠狠地扫视着这些举子,似乎一不留神就能抽出刀来。
  萧善文兄弟俩站立着,耳旁突然听闻某个考生洋洋得意之下,言道,自己是侍郎之子,虽然考官早就提前数日被禁在皇宫,为保考题不泄,但自己的名字他们早就知晓,比能中矣!
  此时的科考尚未糊名,也没有誊写,所以也是唐朝的读书人为什么追求名气的所在,因为只有名气大,才能让考官知道自己,二是因为名气大,勋贵们才会推举自己。
  “哼,国家取士之科,竟然腐朽如斯!”心中冷哼一句,萧善文不再理踩,但萧从文却又不同,他心中有气,说道:
  “国家取士,犹重才学,尔等竟然凭借家室而中举,没有学问传家,必三世而落!”
  “你可知我父是谁!竟然如此言语,找死不成?”那青年瞪大了眼眸,恐吓道。
  “括噪!”一旁的禁军看不惯这等衙内,狠狠地瞪了一眼猖狂的青年,后者缩了缩脖子,不再言语,萧善文连忙投之感谢的目光,将弟弟拉住:“什么时候了,如此莽撞!”
  随后,等待了数个时辰,举子们身子虚,大半都坐在地上,等候着,乌泱泱的一片,甚是壮观,甚至还有几个年纪大和身体虚的,没坚持住,被禁军送去看大夫了。
  “唉,身子骨如此虚弱,又怎能治理朕的天下啊!”李嘉从某偏僻处,看到这番场景,心里着实不爽,但一想到有许多举子都是寒门子弟,肉都没吃几块,没有油水,自然身子脆。
  “科考期间,让御医们再外候着,也好及时救人!”
  “诺——”
  很快,天已经大亮,那些瑟瑟发抖的举子们这才缓过劲来。
  “依上喻,卯时已到,城门放行!”一个小宦官尖声喊道,这是举子们第一次不讨厌一个宦官,脸上满是欣喜。
  随着这声悠长叫喊,布满金色钉子的城门在隆隆的鼓声里带着沉重的气势缓缓而开,其上的黑影旋转起来。
  两排宫廷戟人迈着轰隆隆的脚步,手举各色长长兵器跑了出来,举子们纷纷后退避让,这群戟人接着分在城门甬道两边站定。
  随后,几名衣着锦绣的宦官慢慢走出,领头的眯着双眼,放眼环视望不到边的黑压压人群,接着笑起来,大声喊到:“各位贤良文才、白衣卿相,请跟着我等而走!”
  随后,自顾自地前行起来,方向也就不同。
  “进士科的举子跟着杂家!”
  “明算科的举子与我前来!”
  “明算科的……”
第二百四十章
大兴科举(续)
  “自此,方为男儿!”萧善文感叹了一句,就与二弟一起,向前而入,后面有无数应考举子推搡,萧善文踉跄了几下,急忙把行李和食盒提好,身子还是有些虚啊!
  自随宦官而走,东面望去为太庙署,西面为太常寺,再往前走二三百步,即东为少府监,西为太府、太仆二寺,再向前走,就是礼部,而礼部靠左,一大片棚区,则是考试的贡院了。
  原先这里是一片宦官们所居的宅院,皇宫中散去了大半宦官,皇帝因此拆了去,派遣工部的匠人重新修建了一片砖瓦而成的考区。
  虽说是分成了三队,但明算与明法俩科,都在同一考区,入口处不同罢了。
  萧善文与弟弟相互扶持,走了近一刻钟,终于来到了考区,入目一瞧,端是严苛。
  只见在入口处,数个膀大腰圆的大汉,正对举子们不断地搜身,举子们也无可奈何。
  一处屏障挡着,举子进入其中,在这春寒之际,披头散发,脱下衣物,连内衣也要被脱掉,光溜溜的,书箱里的衣物也被随意的摊开,吃食也被撕开,肉饼干粮都四分五裂,场面很是壮观。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一个中年人瞧到这番景象,身体不断地发抖,不断地念叨着,对这深恶痛绝,但轮到他时,却三步并两步,对着这些禁军,说着兵爷轻些等恭维的话,不过一会儿,就拿着令牌而去。
  “高州甲萧善文——”听到自己的名字,萧善文立马前去,将书箱等放下,脱掉里面及外面的衣物,伸直双手,然后被一个禁军搜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