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16

  “陛下,臣今日方知天子的处境,臣等该死,该死啊!”
  在他的前方,跪坐着一位面白无须的男子,正痛哭流涕不止,匍匐在地上,不知所言。
  “你唤作刘昱?封州人,目前什么官职?”被关了几个月,刘鋹虽然一肚子草莽,但好歹懂了事,对于朝堂上的这些官吏,都记了起来,细声问道。
  也没办法,被关在宫殿中,无聊透顶,只能不断的琢磨哪位大臣看他可怜前来救寻自己,从宰相到尚书,再到侍郎,以及禁军中的大臣,来回回忆,倒有了些许印象。
  长时间的饮酒作乐,让他的嗓子都有些哑了,身躯反而瘦了些许,这在刘昱看来,这位年轻的皇帝还是受了苦啊!
  他的目光四处扫射,微微低着头,缩着脑袋,仿佛一个苟延残喘的病人。
  “臣添为太常寺少卿!”刘昱慢慢抬起头,看着这位被囚禁的皇帝,轻声说道。
  “你也难得来一回宫中,对于朝廷,我倒是无从知晓,潘将军可曾来救驾?钟相公呢,他又是什么想法?”
  紧紧祝这位面生的太常寺少卿,刘鋹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不再放手。
  “这,由于陛下陷于贼手,潘将军不敢妄动,但请陛下安心,有潘将军在外,贼人不会动陛下分毫的!”
  刘昱颇有些尴尬,但他依旧一本正经地回复道,政治低下的刘鋹,选择了相信。
  “这就好,亏我这些时日,食之无味,只要保全性命就行!”长舒了一口气,刘鋹又满脸精神起来,他看着这位给他带来好消息的大臣,问道:
  “钟相公等人呢?啥时候能带我出去,天天待在这,也不知我的大虫死了没有,没有人肉吃,他们肯定饿坏了,可怜啊……”
  看着这位从低下,到兴高采烈,再到情绪低落,果然,狗改不了吃屎,烂泥扶不上墙,自己产生了幻觉。
  刘昱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这一趟,可不能白来。
  “这次前来,微臣自然带着钟相国等忠诚之事的期望,忠志之臣门列宫外,忘死之士蓄势待发,恳请陛下发还诏书,微臣带出宫外,号召全国能人志士出兵勤王,定能救吾皇于水火之中!”
  “可以——”刘鋹一听,也不计较事泄之后会怎样,反而兴致勃r勃的答应下来。
  听到此言,刘昱连忙拜下,口呼:
  “劳烦君上了——”
  “我要怎样?”刘鋹有些懵。
  “撕下一块皇袍布料即可!”刘昱有些紧张,轻声道。
  “我日日需要换洗,肯定会被发觉的!”刘鋹难得智商在线了一回,反驳道。
  “用臣的!撕拉——”从衣物中扯下一块布料,刘昱摆放在皇帝面前。
  “然后呢?”
  “微臣来的匆忙,有些简陋,未曾带纸笔过来……”瞪着眼睛看着这位皇帝,瞧着他一脸迷糊劲,刘昱气就不打一处来,腮帮子抖了抖,继续道:
  “微臣来写,陛下按下指印就行了!”
  说着,就忍着剧痛,咬破手指,写了几行救架的词汇,将布料摊开,让皇帝瞧瞧。
  “有些疼——”试着咬了咬指尖,刘鋹瞬间放弃了按指印的想法,顺便还有些不想弄衣带诏的意思在里面。
  “陛下万金之躯,还是用臣的血吧……”使劲地挤了挤,将指尖的血涂抹到其拇指上,按下,齐活。
  咯吱——
  一队宦官又进来收拾餐食,刘昱连忙站起,泪流满面地说道:“臣告退,必救陛下于水火!”
  “其实还是可以的……”刘鋹望着这个忠心大臣的背影,若有若无地说道,今天得到这个性命保全的消息,他还真觉得,目前这日子确实不错……
  畏畏缩缩的进入队伍,装作收拾餐具,刘昱很快地就出了宫殿,门口的侍卫们也只是浅浅地看了一眼,就放了过去,一切都是那么多自然和谐。
  然后,他又很自然地带着衣带诏离开了宫城,悄无声息地来到都督府,李嘉已经等候多时了。
  “这就是衣带诏,没什么特别的!”使劲地看了看,满足了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李嘉这才感叹道:
  “饵已经下了,不知有多少人入勾?”
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带诏(下)
  “我等不可莽撞,这等之事,还需得到钟相公的支持才是!”
  “没错,未得相公首肯,我等还需谨慎才是!”
  刘昱刚从宫中回来,就换了身衣服,来到了平日朋友聚集的酒楼,直接拿出了衣带诏。
  白色的绸缎上,鲜红的字体仿佛带着魔咒,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眼神不自觉的就飘散在其上,挪都挪不开。
  这可是衣带诏,天子的圣旨,虽然没有加盖中书门下的印,但依旧寄托着整个大汉的未来和前途,重达千金,价值难以估量。
  且不说有他可以号召大汉忠臣,就说把他送给李都督,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在坐的官吏,就没有一个白痴,能够当上官,智商水平至少在平常人之上,热血早已经过去,为国为君,不过是笑话,为了自己才是真的。
  “诸位,陛下在宫中,犹如囚犯,君父受苦,我等坐视不管,从小读的诗书,难道都进了狗肚子不成?”
  瞧着这些人推三阻四的,刘昱瞬间急了,没人上当,他这一趟不就是白跑了吗?功劳啥的就没了,那还有个什么劲?
  “刘兄,非我等不愿,实在不能也!”
  刘昱入目一瞧,此人乃吏部主事张汉石,位卑而权高,生的也富态,平日里极为自信,今日就苟如老狗,慌得不行。
  “朝廷中,那群御史们也不知吃了什么药,到处拿人,我等偷偷来此,已经不易,平日里大声说话也不敢。这衣带诏,我等可受不了——”
  “告退,告退——”
  说着,他的脸上显出一丝惶恐,然后扭着大屁股,慌里慌张地离去,其余人等自然如一,纷纷离去。
  “这些人,哪里有忠君爱国之心?也算我看走了眼!”刘昱叹了口气,看着满桌的酒食未动,心中甚是憋屈。
  这衣带诏,可是他一手催动着,若是没有成绩,这在李都督眼中,还有何看重之理。
  心里想着,实在不甘心,来到钟相公的府上,扣门求见。
  “不知客人有何要事?”门房自然有眼色劲,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太常寺少卿,这可是小九卿之一,地位显赫,他连忙问道。
  “此次前来相公府上,有重礼献上,还望送达!”刘昱说着,从怀中扯出一吊钱,奉上。
  “请客稍等,我去去就回!”
  待门房去后,瞟了一眼这朱门大户,青石玉阶,心中冷笑一声,如此大的豪宅,可惜了,可惜了……
  而此时,钟允章钟相公由于分管了吏部与兵部,兵部自不必言,天下兵马都由都督府掌控,只需从户部请款拨款就行了,没啥可忙的。
  只有吏部,掌管着官吏的升迁贬斥,权力极大,大汉六十州,官吏上万,忙碌起来是不停歇。
  这不,刚把吏部的奏折看完,提了意见,就往都督府送去,伸了个懒腰,喝口茶,整个人瞬间轻松了不少。
  “咚咚咚——”
  “进来——”眉头一皱,这个时候有什么事?
  “阿耶,门房送来个东西,是太常寺少卿送来的……”
  门一开,长子钟邕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脸色阴晴不定,脚步迟缓,显然受到了莫大的惊吓。
  “哼?平时的养气功夫哪里去了?”瞧着这副模样,钟相公颇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心境,摇了摇头。
  “阿耶,您自己瞧!”说着,钟邕就将东西打开,将那块绸布摊开,数十个血字就露了出来,端是吓人。
  “这?衣带诏?糊涂啊,真是糊涂!”仔细一看,钟允章瞬间跺了跺脚,气愤难平:
  “陛下好好的待在宫中,其他的自然有我等安排,怎生如此行事,这又是一场祸端啊!”
  这东西到了自己手里,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被算作屎了。
  自己根本就没得罪太常寺少卿,为何如此陷害于我?
  “兴许,这不是陛下的手笔,您作为陛下的老师,应该识得他的笔迹才是!”钟邕连忙说道。
  “这的确不是陛下的笔迹,但哪个圣旨是由皇帝草拟的?”钟相公气急败坏地说道:
  “不行,这是有备而来啊!”
  “备轿,我要去都督府——”
  掌管着全国兵马,李嘉自己也不轻松。
  精兵怎么来的?一个是装备好,一个吃喝好,再加上赏罚分明,精兵就自然出来了。
  钱财方面,李嘉确实不缺,但他不想一直奖赏钱财,五代军士桀骜不驯,有奶就是娘,钱这东西,只有更有钱,没有最有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