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10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2/1016

  ……
  而在皇帝的后宫中,则也是不平静。
  早在神武三十五年,丽妃,侯丽娘病逝。
  三十六年,端妃钱氏病逝。
  三十七年,贤妃惜竹去世。
  ……
  四十年,开春三月,德妃吴锦儿、孟氏、钱氏、刘氏姐妹,一一离去。
  到了入冬,后宫来报,瑜妃病重。
  皇帝心急如焚,忙不迭看望。
  只觉得,昔日花一般的女孩,如今枯萎了许多。
  李嘉忙握紧其手,万分不舍:“你我相识四十二载,如今,竟然弃我而去,何其不公,何其不公啊!”
  “陛下!”江小瑜干瘦的脸上,划过两道泪痕,她用手摸了摸皇帝的脸,不由得抽泣道:“妾身不过是普通的贱民出身,蒙陛下不弃,常伴左右,享尽了荣华富贵。”
  “够了,已经够了,妾身日日感念上苍垂怜,只是,如今,想到离开陛下,竟然又有些不舍……”
  “来人,传旨,让吴王、蔡王、闽王速速归朝!”
  皇帝沉声吩咐道
  这几个藩王,都是江小瑜的儿子。
  “陛下,有你就够了,真的。”
  江小瑜突然就笑了起来。
  这一笑,让李嘉想起了钦州的那天笑容,那么灿烂,让人难以忘怀。
  就在这一刻,女人就笑着闭上了眼。
  李嘉低着头,抱着她的手,抽泣不已。
  多年来,众多的妃嫔去世,哪怕是皇后,李嘉都没有这样伤心过。
  从爱情,到亲情,亦或者两者皆有,反正李嘉无法纾解心中的难受。
  于是,罢朝七日。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禅让
  有别于前唐时期草草了结的禅让典礼,李嘉要求朝廷必须隆重,礼节齐全。
  毕竟无论是唐高祖,或者玄宗,亦或者顺宗,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他们禅让,基本上都是被自愿的。
  而李嘉,则是主动让位,更是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自然得非同一般。
  在禅让圣旨发下之后,李嘉也不忘得自我表扬一番:
  一者,起于微末,而一统天下,再继大唐宗庙,功大莫焉。
  二者,盛极而退,不贪慕权势而护持天下,进退有度。
  三者,勤政而为民,非因怠政而退之。
  “万岁——”
  群臣山呼,悲切难止。
  显然,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真切的来了,反而如同山陵崩塌,难以想象。
  就连一向不动如山的宰相们,此时也不由得眼眶通红,难以抑制。
  掌控天下四十载,如今朝堂上的百官,几乎都是科举而上的,也是由神武年间的科举而登堂入室,从田舍郎而至天子堂。
  一时间,皇帝都有些感怀,他摆摆手,轻叹一声:“君臣数十载,也是缘分到了,新君上位,还得你们扶持着天下。”
  “陛下万安!”
  一时间,许多官员,忍不住捂着嘴,悲切地痛哭起来,随即一传十十传百,满堂抽泣声。
  随即,群臣又要求上尊号与皇帝,皇帝拒绝,说道:“些许名号,朕年轻的时候还有所好之,如今,只觉了无生趣,罢了,罢了!!”
  李嘉脚步稳健地离去。
  群臣目视其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之后的流程,则不必详提。
  在禅位大典前,须派遣官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并在大典当日有司各部设立,礼仪法规,仪仗卤薄。
  太子因之,忙得团团转。
  劳累于礼仪,皇帝就躲在后宫,让群臣去办,乐的清闲。
  到了冬至,快半年了,皇帝即将禅让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天下,
  其中包括中山国在内三十国,加上卫国与安国,总计三十二位藩王,已经来到洛阳,准备参加禅让大典。
  而冬至朝会,则是皇帝的最后一次朝会,自然也显得格外热闹。
  数十位藩王,济济一堂,或寒暄,或沉默,或讨论,热火朝天,让人望之,就觉得心旷神怡。
  劳累的朝会,皇帝也觉得精神的很。
  结束朝会后,藩王之中,只有卫王被亲自接见。
  卫王李宾,比李嘉小十七岁,如今不过四十三岁罢了,但已经是两鬓斑白,面容憔悴,消瘦,让皇帝格外的心疼:
  “你不过四十,怎么比我还老些?”
  “皇兄,我哪里比的上您呢!”
  李宾叹了口气,这才说道:“高原苦寒,王妃去年就病逝了,其诞下世子后,就无有子嗣。”
  “另外,我发觉,凡事汉人女子,诞下子嗣后,十有八九,就会难产,而番人女子反而不会。”
  “所以,除了世子,我另外几个儿子,都是番女所生……”
  李宾显然心里很不好受。
  闻之,李嘉也沉默了。
  对于这些,李嘉后世不怎么了解,但明白,高原体质到底不同,汉人终究难适应。
  “没事!”
  拍拍弟弟的肩膀,李嘉说道:“不管是汉人还是番人,到底是你的子嗣,李家的后代,高原上,终究还是留下李氏的种子。”
  丧子之痛,丧妻之痛,加上高原环境,把这位李氏的俊才,折磨成这样,李嘉心里着实不好受。
  但是没法子,这就是征服高原的代价,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来。
  “泥婆罗你是分给了儿子了?”
  “没有!”
  李宾来了劲头:“我想着,泥婆罗乃是通往天竺的要道,拿下这里,再去天竺,随便拿下几块地盘,就能分封给好几个儿子了。”
  “我去年,才分了两块地方,两个公国。”
  “公国?”
  李嘉也颇有些兴奋道:“对于天竺,朝廷鞭长莫及,日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多拿下几块地方,分给儿子都成。”
  “我也是这样想的。”
  李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世子是王妃所生,其余的庶子,都是吐蕃贵族之女所生,留在逻些城也不好,不如全部都赶出去。”
  笑了一会儿,两人也沉默了。
  很久后,李嘉这才说道:“分封多年,二十九位皇子,绝嗣而亡了三人,都是孙子去祭祀香火。”
  “虽然我的意志很坚定,但见到这般后果,心中还是有些悔意。”
  听到皇帝吐露心声,李宾不由得劝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您能让他们百年后享受香火,已经很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