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2

  能站在这样的男子身侧,做他的皇后,她这个表姐哪里就有父亲母亲嘴里说的那样可怜了?
  陈鸾没有察觉出她的小动作和心思,因为站在她跟前的老夫人眼里泛起了泪花,激动得浑身都在细细地抖,想伸出手摸摸她又顾忌着规矩犹疑不决。
  纪焕把玩着手里的玉扇,见状似笑非笑地眯眼,将鱼白瓷盏推回原位,起身对苏祁道:“今日朕带皇后回娘家,如此拘谨倒失了本意。”
  因为这句娘家,所有人都有片刻的呆滞,包括在朝堂上如鱼得水的苏祁。
  所有人都知道,外祖家和娘家到底不同,一个外字,将距离拉出千万里,可亲口说这话的人,是皇帝。
  苏祁与兰老夫人对视一眼,前者深吸一口气,有些激动地朝纪焕抱拳:“臣谢陛下恩典。”
  ……
  纪焕默了三秒,没有再说话。
  陈鸾难得见他这幅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而后踱步到苏祁面前,端端正正地福了个身,笑意温软清浅:“外祖父安。”
  苏祁登时摆了摆手,声音粗得不像话,“娘娘这是做什么?老臣哪里受得住这样的大礼?”
  能让中宫皇后福身跪拜的,除了皇上和太后,再无他人了,他一个才将谋面的外祖父,哪里能当着帝王的面受这样的礼?
  这万万使不得。
  苏祁急忙伸双手去扶她,却见跟前停了一双银白金线边的软靴,那软靴的主人白日里坐在金銮殿上发号施令,这会却半弯了腰冲他作揖,跟着喊了一声外祖父。
  若不是声音仍是极冷的调子,苏祁简直要怀疑眼前之人被掉了包专程来耍他的。
  什么情况?苏祁活了这么多年,头一回觉得自己耳朵和眼睛都出了出题。
  果然是老了吗?
  屋子里的人都像是被施了巫咒一样,呆在一动不动了,就连苏祁,也极迟疑地看着眼前的一双璧人,眼睛瞪着如同见了鬼一样。
  陈鸾没有想到他竟会做出如此举动,她眨了眨眼将那股子直冲眼眶的酸意逼下去,转而笑着冲愣怔的兰老夫人也行了个礼,唤了声外祖母。
  兰老夫人下意识地应了声诶,可当姿态清贵的男人也跟着叫外祖母的时候,她眨了眨眼,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谁敢应?
第69章
  苏府的正堂里一片寂静,
外头的鸟鸣虫吟便越发清晰入耳了,太阳的暖光透过微黄的镂空窗打进来,一束一束的交织在一起,
泛着七彩的流光,正正好落在陈鸾那双如琉璃的眼眸里。
  最后还是苏祁重重咳了一声,
敛了面上的波澜,
开口道:“都坐着吧。”
  于是依次落座,陈鸾思量二三,
抬步坐在老太太身侧,
纪焕掀了掀眼皮似笑非笑地望了她一眼,而后坐在了陈鸾二舅父苏宁的右手侧,神情看不出喜怒来。
  陈鸾明明见着,在他坐下的那一刻,她那高达魁梧的二舅父面皮颤了颤,原本大刀阔斧放在椅背上的手也默默地收了回去。
  兰老太太终于敢伸出手握住陈鸾,目光格外慈祥和蔼,
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将她瞧了一遍,
最后颤着声道:“长得真像你母亲。”
  陈鸾笑意又浓几分,
白皙的小脸上露出两个梨涡,一旁站着伺候的苏四姑娘有些腼腆地出声:“姑姑是美人,
娘娘也美。”
  小姑娘是在沅城出生长大的,虽然跟在老夫人身边学了许多东西,但环境摆在那,她看不到京都才子佳人的风采,
目光所及皆是沅城的小打小闹小波折,到底眼界不同,所以说出的话都带着一股子未见世面的娇憨意味。
  因为两人以前从未见过,这头一回见面,兰老夫人放下了手里的佛珠串,温声同她解释介绍:“这是你二舅父的女儿,比娘娘且小一岁,单名一个粥字,苏家这一辈里头就她与娘娘两个女孩儿,因而一直在我身边养着。”
  陈鸾认真地听,直到老夫人说完,她才笑着望向苏粥,软声道:“来前就听说过有这么一个表妹,这会算是见着了,是个美人胚子,嘴也甜。”
  出宫前流月与葡萄就将苏府上下的人都打听了个齐全,陈鸾也瞧了那列出来的单子,对苏家后辈的情况略有了解。
  苏粥是苏宁的嫡女,二房正室所出,下头还有两个庶弟,然苏家家规严明,嫡庶分明,所以哪怕二夫人只生了苏粥这么一个女孩儿,地位也丝毫没动摇。
  而苏粥作为苏家后辈里唯一的女孩儿,俨然就是当年的苏媛,人人都宠着纵着不说,还自幼被抱到老太太屋里养着,就连请来教书的先生也比沅城其他千金好上许多。
  男人们聊着聊着面色凝重起来,一同去了书房,而陈鸾与老太太也换了个地儿坐着。凉亭上软风幽幽,小水渠里荷花开败,剩下几只莲蓬懒懒挂在荷叶梗上,细细一瞧,里头的莲子都泛着黑,已经吃不得了。
  苏粥一直站在老太太身侧,陈鸾几回叫她坐下,都叫她红着脸摆着手推拒了去,兰老夫人见状也是笑,“娘娘不知道,这丫头脸皮薄又怕生,叫她坐下反而更不自在些。”
  陈鸾于是也就不再强求。
  到底是女人间的谈话,兰老夫人说着说着,想起赵谦那桩事来,眉头皱成了一个结,压着声音道:“没想到那赵谦是个这样是非不分的人,我当时听着你祖父说起这事儿,一阵的心惊肉跳,生怕你也遭了殃。”
  茶盏盖儿碰撞的声响细微一顿,陈鸾脸上的笑也跟着淡了几分,片刻后叹着气道:“陛下去审问时,那赵谦说欠苏府一条命,这才没有先对我下手,不然也不好说。”
  兰老夫人听了这话,吓得脸都白了,拿着手里那串佛珠手钏连着念了两声阿弥陀佛,而后才将那件陈年旧事慢慢道来:“实则也算不上什么救命之恩,当年左将军还未犯事入狱,先帝爷派你外祖父和左将军去福州赈灾,那地儿不是好地,再加上左将军才从战场上下来,明伤暗伤都还未好,自然而然的就病倒了。”
  “所为病来如山倒,左将军高烧数日不退,当地的大夫束手无策,那样的情况,回京都是万万不能的了,随行的官员都已然放弃,就你外祖父日日去探看,最后还用上了自己随身带着的老参给左将军吊命。”
  “左将军醒来后,常常将此事挂在嘴边,说欠我们苏府一条人命,实则你外祖父那样的人,见了谁都狠不下心来置之不理。”
  陈鸾这才知道赵谦嘴里的欠苏府一条命是什么意思,她手指头摩挲着发热的杯身,若有所思。
  苏粥抬眸偷偷看了几眼陈鸾,她和自己想象中的皇后不是一个样子,倒显得温和随意许多,没有端着架子高高在上,但转念一想,今日跟着前来的男子那般温柔体贴,而后宫也只有她表姐一个,不需争不需斗,自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
  苏粥眨了眨眼,不动声色地将念头压了回去。
  陈鸾不再提这样沉重的话题,她声音轻得如初春飘开的柳絮,这导致兰老夫人和她说话都不敢说重一个字,生怕惊着了这样的可人儿。
  “我今日才见着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未同几位表兄弟说过话,陛下同我说,若是他们愿意,可到学宫学习知识,为明年的科考做准备。”陈鸾手腕微动,露出一截水灵通透的玉镯子。
  老夫人有些无奈地笑骂:“那群兔崽子……我唤人去寻了叫娘娘见见,希望他们莫辜负了陛下与娘娘的一片好心。”
  陈鸾点头颔首,目光落在小亭栏杆外的一丛月季上,一簇簇的开得正好,阳光的映照下,花瓣呈现出透明色,片片晶莹剔透。
  她母亲是最喜欢月季的,因而苏府荒废这么多年,月季花却是盛开不绝,这份心意,比镇国公府不知强了多少倍。
  苏粥亲自去唤的人,兰老夫人乘机握着陈鸾的手,悄悄地问:“娘娘与陛下成婚多时,可预备着要个孩子了?”
  陈鸾脸皮薄,被老夫人这么一说,脸上登时就泛出点点红霞来,她迟疑着摇头,道:“我年少时落了水,身子骨弱,现下还得时时熬着药静养,陛下也说不急,等两三年后再要也不迟。”
  毕竟她和纪焕的年纪也都不大,没到那等急迫的地步。
  老夫人却是叹了一口气,替她着急起来,“我眼下是瞧见了的,陛下对你有心,这是好事儿。可这男人,心都是会变会偏的,得乘着后宫没进人的时候,怀个孩子傍身,你是皇后,又是嫡长子的生母,日后皇上就算贪新鲜宠上了别人,你也是独一份的体面。”
  这话陈鸾从许多人嘴里听过,但凡位高权重的男人,哪个不是妻妾成群享齐人之福的?
  老夫人也是为陈鸾着想,旁人也不会说这样的话惹她不开心。
  远处苏粥和一帮青年的身影越走越近,陈鸾敛眸,道:“外祖母说得有道理,然孩子这事倒也急不来,且看缘分罢。”
  老夫人握着她的手,心底叹了一口气,倒也没有再说什么。
  孩子这事,当真是求也求不来,不然也不至于那么多后宫嫔妃郁郁而终,一生都没求来一个孩子。
  绿叶红花之间,苏粥带着人穿梭而过,最终停在了小亭子口,为首的两名男子稳重,后面的三个瞧起来年纪不大,却都冲着陈鸾行了大礼。
  陈鸾起身一个个将人扶了起来。
  老夫人由人扶着挨个给陈鸾介绍,两个年纪稍大的分别是苏耀和苏宁的长子,一个嫡出一个庶出,剩下三个小的,有两个是苏粥的庶弟,还有一个则是苏耀的嫡子。
  苏家家教好,嫡出庶出间的隔阂不是那般深,兄弟间的感情都不错。
  陈鸾一一见了,才侧首对流月吩咐道:“将出宫前备的礼拿上来分给少爷和小姐。”
  既然前来探望,自然不可能两手空空,她早早的就叫流月与葡萄准备了些稀罕物件备着,这会子刚好拿出来做个见面礼。
  至于几位长辈的礼,则是胡元亲自备好,格外隆重些,由纪焕送出。
  叫陈鸾觉着有些意外的是,那两位比她年纪大的表兄也给她备了份礼,其中一个挠着头有些不自在地道:“别家都是兄长给妹妹备礼,苏府这些年经商,别的没有,一些古董物件倒是多得很,比不得皇宫宝物贵重,但愿能博娘娘一乐。”
  礼虽不是什么大礼,这份心意却是实打实的,陈鸾心尖上涌上暖意,笑着颔首,轻言细语:“两位表兄有心了。”
  老夫人一边看一边笑,临到头眼中又泛起了泪花。
  老人家年纪大了,最大的愿望便是看着这些孩子们长大成家,和乐顺遂,男子心有大志安家报国,女子身子康健,夫家和善,至于其他,皆是虚名而已,不提也罢。
  此番若不是为了她这可怜的外孙女,她和苏祁这两把老骨头也不会再踏入京都。
  ==
  苏府书房,四季常青的藤蔓顺着墙壁一路向上攀爬,这么多年时间,已经将两侧的房梁屋脊裹上一层深油的翠,细嫩的触须探到了屋顶的瓦片上,安安静静地接受这日光的照耀,不声张不招摇,生机勃发,绿意盎然。
  男人坐在窗子下的藤椅上,身姿挺括,嘴角噙着浅淡笑意,手里把玩着那柄玉扇,耐心地等着什么。
  书房里的其余三个男人紧皱眉心,半晌,苏祁终于苦笑着开口,将那方笔砚放回原处,“陛下这是吃定了老臣啊。”
  “太傅于先帝有师生情谊,若不愿意,朕不会相逼。”纪焕起身,书生模样,声音温润。
  苏祁看着眼前锋芒尽敛的男人,眸光闪烁一下,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说是不会相逼,可才见了外孙女的他,哪里舍得那么小的一个人独自在后宫那样吃人的地沉浮谋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