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2

  说罢,许皇后有些惆怅地抚上纪婵的脸颊,替她擦去那不断滑入鬓角的泪珠,那湿热的触感让她也有了些许伤感。
  “袁远是个好孩子,虽看起来顽劣了些,对你却是有几分真心的,母后已同纪焕说了,等你父皇丧期满一年,便安排你出嫁。”
  表面玩世不恭,可在险恶的朝堂争斗中从来游刃有余,完美脱身,自然不可能表里如一的无害。
  许皇后相信,他能护好纪婵。
  纪婵再也忍不住,伸手环住许皇后的腰身,那衣裳上的香味令她心安,“母后,您别走……父皇也不希望您那样做的。”
  她眼眶微红,纤细的身子因为哽咽声而小小起伏,拽着许皇后的衣角怎么也不肯松手。
  那小小的一片衣角,宛若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许皇后目光含着细碎的笑意,朝着南边的窗子望了一眼,外头是滂沱的雨,昏黑的夜,纪婵抿着嘴角说不出话来。
  她知道许皇后在看什么,那是养心殿的方向,里面躺着这世上最爱她们的男人。
  “婵儿,母后与你不同。母后出生商户之家,更莫提还是庶出,本身就是一叶浮萍,这样的身份,就是到普通人家做妾都是不够格的。”许皇后第一次对纪婵说起这些,明明是十分凄惨记忆,她现在回忆起来,却只觉得甜。
  而那个时候,少年帝王出游,意气风发,却带了一个身份低微的商户女入宫,自此荣宠不断。
  面对后宫那么多的美人,为了活命,为了争宠,为了更上一层楼,她也曾算计过那个人的真心。
  现在想想,后宫的阴私,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呢?那么多次的化险为夷,未必就没有他在背后护着推波助澜。
  哪怕她并不懂朝堂争斗,也知她想坐上后位有多难,一国之母怎能是一个商户之女?
  所以她从未妄想过,昌帝却亲自给她带上了凤冠。
  纪婵眨掉眼角的泪珠,啜泣几声,极轻极哑地道:“父皇是希望母后好好活着的。”
  许皇后揉了揉她的发,抿着唇角浅笑:“可母后是希望陪着父皇的。”
  人间地狱,她都是想陪在他身边的。
  明兰宫内殿珠帘被夜风一刮,清脆的碰撞之声远远荡开,惊起些许伤感与诡秘。
  纪婵捏着许皇后衣角的手一丝丝松动,直到最后,顺滑的布料从手中滑落,她坐在床榻上,双手环着膝头,声音实在艰难,“婵儿都听母后的。”
  许皇后欣慰地将她搂到怀中,最后一句句细细地嘱咐:“你身子不好,平日里别总贪凉,性子也该收敛些,莫仗着别人宠爱就肆意妄为,今后的路,总还要你自己走。”
  “太子妃与你交好,日后若有什么为难的事,可以去她那拿个主意。”
  纪婵与陈鸾也是自幼的交情,纪焕又那么宝贝她,势必会因此多费几分心。
  纪家的男人,都是爱屋及乌心偏得没了边的。
  许皇后的死无疑又是一道惊雷,炸响在整座皇城的上空,新旧主交替之际,稍有不慎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往日那些活跃的世家如今都安分下来,老实得不得了。
  值得一提的是,羽林军在庸王府中一个幕僚的身上搜到了昌帝生前汤药里的一味,那药至寒,药力强劲无比,而昌帝身子亏虚已久,自然受不得这样的刺激。
  这才肝脏受损,药石无医。
  奇怪的是,因为那药中有一引生长条件极为苛刻,而大燕多雨,并不适合种植此物,因此并不常见,可偏偏出现在了庸王府。
  纪萧被囚,废太子一派党羽分崩离析,不成气候,却被纪焕的人时时盯着,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庸王府,那么现如今,提供这味药的又是何方势力?
  事情查到这等地步,纪焕并没有喊停,而大理寺的人顺藤摸瓜,竟又有了新发现。
  除了庸王府的幕僚康禅与庸王之间难以启齿的关系,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康禅竟还是镇国公府康姨娘失散多年的胞弟。
  这样的当口,这样的关系牵扯,自然耐人寻味。
  对外称是失散多年,谁知内情如何,是否早有牵连,才叫那康禅入庸王府,好伺机行事,以求……
  弑君!
  那可是诛九族的罪名!
  新帝登基大典即将到来,而现在毓庆宫住着的,可正是镇国公府的嫡小姐!
  当夜,大理寺卿的马车弯弯绕绕,从后门进了一处府邸,惊动了一两只寒鸦,扑棱棱地飞走了。
  于是第二日,行过登基大典之后,年轻的天子龙袍加身,器宇不凡,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利的龙椅之上,眉间威严竟一点也不输先帝。
  左相司马南和其他两个老臣眼观眼心观心,在太监喊出那声退朝之前,齐齐侧首,朝着大理寺卿皱了皱眉。
  这动作俨然就是某种暗示。
  大理寺卿敛目,神情严肃,从百官之中站出,而后跪下,声音传荡大殿:“臣有本要奏。”
  “皇上,先帝崩逝,幕后黑手虽是庸王府幕僚,却与镇国公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臣觉得此事该彻查到底。”
  怎么查?这事本就不是镇国公府做的,陈申也没有这样的胆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正因为查无可查,国公府不能自证清白,那么一瓢瓢脏水泼下来,也只能接着。
  陈申被这似是而非含沙射影的一席话气得脸色煞白,若不是顾忌着颜面,这会非要上去和这大理寺卿争个脸红脖子粗不可。
  什么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干系?
  莫名其妙冒出康禅这么个人物,还有谁比他更懵?
  这屎盆子凭什么就往他身上扣?
  还有谁比他更冤的?他可是把唯一的嫡女都送到纪焕身边了,正儿八经的东宫正妃,假以时日必定是中宫主位,吃饱了撑着去筹谋着弑君?
  左相眼眸微抬,嘴皮子上下一掀,道:“臣附议。”
  左相在朝中分量破重,他这一开口,自然有不少的附庸跟着附议。
  陈申这会心里突然打起了鼓,他自然没有做过这事,问心无愧,可就怕龙椅上那位不信啊。
  毕竟镇国公府拿不出证据来,且康禅与康姨娘的关系是真的摆在明面上,无可辩驳。
  陈申出列,陡然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被气得够呛,“这简直是污蔑之词,凡事都要讲个证据吧,大理寺卿这是从何处审出那幕僚与我国公府有所勾连了?”
  “皇上!臣发誓从未做过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当年先皇御驾亲征,臣多次将先皇救出险境,后战事结束,先皇亲封镇国公,对臣有知遇提携之恩,臣怎么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陈申话音刚落,那大理寺卿就皱着眉头反驳道:“这毕竟是弑君的大错,自然得严加追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且那幕僚虽的确听命于庸王,可与国公府那位侍妾的关系也是实打实的,国公爷何必如此急着撇清关系?”
  这样的屎盆子谁愿意一直扣在头上?
  纪焕目光如箭,似能透过这场精彩纷呈的闹剧下各自隐藏阴暗的心思,他眸光微动,声音清冷肃然:“此事待大理寺查清再议。”
  朝堂上争议的声音顿时停了下来,各自讪讪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左相司马南沉吟片刻后率先开了口,朝着纪焕拱手道:“既然国公府尚有嫌疑,陛下打算如何安置太子妃娘娘?”
  新帝已经继位,那么相应的,也应改口唤太子妃为皇后。
  可司马南没有。
  他们一开始筹划谋算的,不是将国公府拉下马,而是意在这皇后之位。
  左相和其他几位大臣府上,可还有着未嫁的明珠呢,专等着新帝继位才好表态。
  纪焕的目光彻底冷了下来,天子冕旒垂下五串,遮住了他眼中的寒光,唯有胡元看得心惊胆战,心里忍不住暗叹一声。
  惹什么不好,非要惹到毓庆宫那位娘娘身上去。
  既已开了这个口,司马南便索性全盘托出,温和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太子妃曾与庸王有过婚约,本就配不上陛下,当不得这母仪天下之位。
  “才将与陛下成婚,宫里就传来如此噩耗,况且当年太子妃刚刚降生,也是克死了生母,臣斗胆请钦天监一查,太子妃是否有生来不详之命格。”
  这一番话下来,朝堂上一时死寂,所有人都在等着观望着新帝的态度。
  按理说,新帝也当不喜这样水性杨花的女人才是。
  这下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废黜,只要新帝态度有一丝松动,那这事基本就已成定数了。
  “放肆!”
  稳坐龙椅上的男人面沉如水,声音里似是夹着无法抑制的滔天怒火,又似是三九天里飘落的雪沫子。
  司马南被这一声冷喝惊得瞳孔微睁,而后不动声色地一掀衣袍跪下,语调平缓:“陛下息怒。”
  “臣所说每一个字,都是为了大燕的江山社稷着想,若中宫主位是这样的女子,岂不惹得别国非议,贻笑大方?”
  大理寺卿也跟着跪了下来,声音低下去不少:“皇上,左相所言有理。皇上宅心仁厚,若不想将娘娘送入冷宫,也可择一位分将其留在身边,只是皇后之位,却是万万不可啊!”
  总而言之便是,若是您对她有感情,不忍废黜,便留个昭仪或是妃位安置着,至于皇后之位,她就别想染指了。
  陈申险些被气得当场吐血。
  这帮小人,伪君子!
  作者有话要说:  鸾鸾:我可能要受委屈了。
  新帝面无表情:不,你不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